2024年1月余姚高二期末信息技术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1月余姚高二期末信息技术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余姚市 2023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技术学科 试题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
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本书是数据,书上的文字则是信息
B. 当人们接收同样的信息后,所建构的知识是有区别的
C. 智慧主要表现为收集、加工、应用、传播知识的能力
D. 与数据和信息相比,知识更接近行动,它与决策相关
阅读材料回答 2-4 题
“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是科大讯飞发布的产品。拥有跨领域知识和语言理解能力,能够基于自然对
话方式理解与执行任务,持续从海量数据和知识中学习与进化。用户可以在应用商店下载讯飞星火 app 体
验交互功能,为了方便用户使用,甚至可以通过语音进行直接交互。同时每日用户交互数据,还能进一步
帮助它提升语言模型。
2.下列关于大数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上文中提到的海量数据以及每日用户交互数据均属于大数据
B. 该产品分析大数据时,应采用全体数据一起分析
C. 该产品大数据应用过程中不会泄露用户隐私信息
D. 处理实时交互的语言数据时,可采用流计算的方式
3.下列关于涉及该产品人工智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材料可知,该人工智能运用了深度学习的算法模型
B. 根据材料可知,该人工智能也运用了符号主义的研究方法
C. 通过语音进行交互,也属于人工智能
D. 人工智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社会担忧
4.下列关于信息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产品属于信息系统中的软件,且属于系统软件
B.用户和该产品开发人员均属于信息系统中的用户
C.该 app 中的用户信息也属于信息系统中的数据
D.没有网络时,用户无法使用该软件进行聊天交互,体现了该信息系统对外部环境有依赖
5.下列关于网络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个办公室的多台电脑共用一台打印机,利用了网络的资源共享功能
B. 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移动通信网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
C. 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构造防火墙,可防止非法入侵
D. 校园网络按网络覆盖范围分类应为城域网
6.下列关于信息系统安全和信息社会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脑安装了杀毒软件就不会中毒了
B. 可以通过数据加密的方式来提高数据的完整性
C. 可以对未授权的盗版软件进行下载使用
D. 个人社交软件密码应当定期更换
7.将一个时长为 1 分钟、采样频率为 44.1kHz、量化位数为 16 位的未经压缩的 WAV 格式立体声音频文件以
10:1的压缩比压缩成 MP3 格式,则压缩完成后该 MP3 格式文件大小约为
A. 0.5MB B. 1MB C. 4MB D. 8MB
8.有如下 Python 程序段:
def fe(d,e):
if d < e:
return d + e
else:
return d - e
a = 37 ; b = 52
print(fe(a%10,b//10))
执行该程序段后,输出的结果是( )
A. 1 B. 2 C. 5 D. 12
9.有如下 Python 程序段:
a = [1,4,5,3,9,7,6,3,7,9,8,1,2]
b = [1,3,6,8,4,2,5,7,5,6,4,0,1]
maxs = 0
s = 0
for i in range(len(a)):
if a[i] > b[i]:
s += 1
else:
s = 0
if s > maxs:
maxs = s
print(maxs)
运行上述代码,输出结果为
A.2 B.3 C.5 D.7
10.以下是 4 位 Python 初学者为解决“分别统计[1000,2000]以内个位数是 4 的整数个数 k1 以及十位数和
百位数之和等于 6 的整数个数 k2”这一问题而编写的程序代码,其中算法思想错误的是( )
A. B.
k1 = (1994 - 1004) // 10 + 1
k1 = k2 = 0
k2 = 7 * 10
for i in range(1000,2000):
if i % 10 == 4:
k1 += 1
elif i % 100 // 10 + i // 100 % 10 == 6:
k2 += 1
C. D.
i = 1004 k1 = k2 = 0
k1 = k2 = 0 for i in range(10):
while i < 2000: for j in range(10):
k1 += 1 k1 += 1
if i % 100 // 10 + i // 100 % 10 == 6: if i + j == 6:
k2 += 10 k2 += 10
i += 10
11.现有如下问题:给定一个长度为 4 的列表 a,统计其中真因子之和小于等于本身的数(真因子为不包含
本身的约数)例如数字 8 的真因子为:1,2,4。小黄作为 Python 初学者,编写了如下 Python 程序段,编写
完成后发现存在问题,以下数据样例能检测出问题的是( )
#获取数据样例列表 a,代码略
i = k = ans = 0
while i < 4:
for j in range(1,a[i]):
if a[i] % j == 0:
k += j
if k <= a[i]:
ans += 1
i += 1
print(ans)
A.[1,2,3,12] B.[5,12,1,2] C.[1,1,2,8] D.[3,2,5,5]
12.有如下 VB 程序段:
from random import randint
a = [0] * 5
for i in range(5):
a[i] = randint(0,5) * 2 + 1
#randint(0,1)产生[0,1]的随机整数
for i in range(5):
if a[i] <= a[i-1]:
a[i-1] += 1
else:
a[4] += 1
print(a)
执行该程序段后,变量 a的值不可能的是( )
A. [2,2,2,1,3] B. [4,4,4,4,4] C. [1,3,7,9,16] D. [1,10,9,12,10]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其中第 13 题 8 分,第 14 题 9 分,第 15 题 9 分,共 26 分)
13.小张是一个编程初学者,最近学习了枚举算法的应用。实验课上,小张在物理实验室用砝码称量物品,
现有足量的 1g,2g,5g,10g 的砝码,小张想用 45 个砝码来称取重量为 100g 的物品,且.每.种.砝.码.至.少.使.
用.1.个.。为此,他编写了如下的 Python 程序段来统计不同的方案总数。
_____①_______
for a in range(1,10): #枚举 10g 砝码
for b in range(1,20): #枚举 5g 砝码
for c in range(1,43): #枚举 2g 砝码
d = 45 - a - b - c
if 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k = k + 1
print("方案总数为:" + _____③_____)
(1)根据题干要求以及注释,完善代码填空。
(2)编写完代码后,小张觉得可以通过缩减上述加框处的循环次数来提高运行效率。当选取了 a 个 10g 的
砝码后,5g 砝码的范围可以调整为 for b in range(1,(100-10*a)/5):同理,2g 砝码的范围可以修改为
____________(单选,填字母)。
A.for c in range(1,(100-10*a-5*b)/2)
B.for c in range(1,(100-10*a-5*b)//2)
C.for c in range(1,(100-10*a-5*b+1)//2)
D.for c in range(1,(100-10*a-5*b-1)//2)
14.小明最近在研究利用 Python 来处理表格数据,他搜集了一份“12 月图书借阅信息表.xlsx”文件,数据
已按照日期排序,部分数据如下图 14-1 所示。
图 14-1
(1)小明想统计他所在的 2 班本月借阅书籍的总量,为此编写了以下代码: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pylab import * #中文正常显示
mpl.rcParams['font.sans-serif'] = ['SimHei'] #中文正常显示
pd.set_option('display.unicode.ambiguous_as_wide', True) #用于处理行列对齐
pd.set_option('display.unicode.east_asian_width', True)
df = pd.read_excel("12 月图书借阅信息表.xlsx") #读取文件
df1 = df[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书名.____②____
则①处应填代码为_______________,“②”处应使用的函数为____________(填字母 A.count()/B.sum())。
(2)小明还想统计 12 月每日借阅数量,并绘制成线形图。请根据要求完善以下代码填空。
d={}
d[df.at[0,'日期']] = 1
for i in range(_____③______):
if df.at[i,'日期'] != df.at[i-1,'日期']:
d[df.at[i,'日期']] = 1
else:
______④________
plt.title("12 月每日借阅数量")
plt.plot(d.keys(),d.values())
plt.show()
(3)最后小明为了便于各班级查阅,利用以下代码按照借阅班级降序排序,并存入原文件之中。请根据要
求完善以下代码语句。
df2 = df.sort_values("借阅班级",ascending = ____⑤____)
df2.to_excel('12 月图书借阅信息表.xlsx')
15.现有 10 块高度不一,宽度均为 1 的木板如下图所示放置在地面上,计算出这些木板能拼出的最大矩形
面积(下图阴影部分)。例如:下图中 10 块木板的高度依次为"12,7,8,6,7,3,4,2,9,1"。则最大矩形是以
高度为 6 的木板作为高,宽度为 5 块木板,面积为 6*5=30。小王为了实现该功能,编写了以下 Python 程序
代码。
#主程序
x = [0]*10
left = [i for i in range(10)] #left[i]用来存储从位置 i 开始以 x[i]为高度向左所能到达的最远位
置信息
right = [i for i in range(10)]
s = input("请输入 10 块木板的高度,用逗号隔开")
read_tox(s)
cal_l(1,10)
cal_r(9,0)
print(sum_x())
(1)若将上述例子中的第 2 块木板高度由 7 修改为 2,则最大矩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
(2)read_tox 函数将用户输入的木板数据 s 存储至列表 x 中,根据上述功能,完善代码填空。
def read_tox(s):
t = n = 0
s = s + ","
for i in range(len(s)):
if s[i] == ",":
x[n] = int(s[i-t:i])
t = 0
n += 1
else:
_______①________
若将加框处的语句删除,则程序运行后 n 的值为______②_____。
(3)小王想通过枚举每块木板高度,来计算矩形宽度。为了算法效率的提高,小王新建了两个列表 left
和 right 来分别存储以每块木板为高向左和向右所能到达的最远位置信息。现有如下两个自定义函数,分
别计算向左与向右的情况,请根据题意完善如下填空。
def cal_l(sta,end):
for i in range(sta,end):
while left[i] > 0 and x[left[i] - 1] >= x[i]:
left[i] = 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def cal_r(sta,end):
#代码略
(4)计算完 left 与 right 列表后,小王编写了 sum_x 函数来寻找最大矩形面积,请根据题意完善如下填
空。
def sum_x():
ans = 0
for i in range(0,10):
if __________④_________ > ans:
ans = 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return ans
技术卷参考答案
信息技术
一、 选择题(共 24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号
答 A C B A D D B B C A B B

二、非选择题(共 26 分)
13. (1) ① k=0 (2分)
② d >=1 and a*10 + b*5 + c*2 + d == 100 (2分)
③ str(k) (2分)
(2) C (2分)
14. (1) ①df.借阅班级 == "2班" 或 df["借阅班级"] == "2班" (2分)
② A (1分)
(2) ③1,len(df) (2分)
④d[df.at[i-1,'日期']] += 1 或 d[df.at[i,'日期']] += 1 (2分)
(3) ⑤False (2分)
15. (1) 18 (1分)
(2) ①t += 1 (2分)
②9 (2分)
(3) ③left[left[i] - 1] (2分)
(4) ④(right[i] - left[i] + 1) * x[i]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