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汽车与社会 课件(共47张PPT)- 《汽车文化》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汽车与社会 课件(共47张PPT)- 《汽车文化》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简介

(共47张PPT)
汽车文化
汽车与社会
宏观
改变一个民族的宏观气质
改变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
改变社会的运动节奏
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汽车的发展
相关产业的日益兴旺
城乡差别和地理距离缩短
工作半径延长
效率得以提高,出行容易、快捷和舒适。
汽车的社会地位
微观
汽车前市场
汽车后市场
汽车
市场
汽车市场的发展
个性化设计
新产品
国际安全、环
保、节能要求
质量、价廉
时代潮流
汽车材料
交通运输
汽车贸易
汽车金融
汽车服务
汽车旅游
汽车科技
“安居乐业”
-----“动居乐业”
汽车的发展目标
以人类生存的环境为基点,实现人·车·社会的和谐发展!
目前中国汽车前市场
国际6+3格局
国内3+9格局

全球汽车工业总的竞争态势是大企业、大集团主宰和垄断市场。全球汽车工业基本形成了“6+3”竞争格局。
通用、福特、戴-克、丰田、大众、雷-日6家巨型跨国公司,这6家企业合计产销量占全球的75%。9家公司的汽车年产销量占世界总量的92%。
另外还有相对独立自立自主的本田、标致-雪铁龙和宝马3家。
目前中国汽车前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的大局基本确定,即所谓以一汽、东风、上汽三大集团为骨干,另加广州本田等9家汽车厂商的“3+9”格局。
目前中国汽车前市场
解放板块
大众板块
丰田板块
红旗-福特板块

目前中国汽车前市场
一汽集团四大板块
雷诺—日产板块
标致-雪铁龙板块
东风卡车板块
本田板块
目前中国汽车前市场
东风集团四大板块
大众板块
通用板块
上汽集团两大板块
目前中国汽车前市场
目前中国汽车后市场
----销售市场
汽车销售模式
汽车生产商的特约经销商
汽车有形市场、汽车超市(如亚运村)
汽车连锁商(亚非汽车连锁)
汽车园区(上海汽车园区等)
汽车电子商务(网上购车等)
汽车超市
目前中国汽车后市场
----销售市场
目前中国汽车后市场
----销售市场
汽车连锁商
目前中国汽车后市场
----销售市场
汽车园区
生产资料阶段
公务用车阶段
商务用车阶段
私人购车阶段
目前中国汽车后市场
----消费市场
最新统计,截至2012年上半年,中国个人汽车拥有量已达到每百户12.8辆,私人用车的需求远远大于公务用车。
汽车生产企业
汽车销售企业
汽车消费者
银行
保险公司
汽车金融公司
国际汽车市场的汽车销售80%以上都是借助消费信贷;目前国内汽车信贷市场很不规范,风险过大,保险公司退市,新的汽车金融管理办法人们还不习惯。政策性强,操作困难。
目前中国汽车后市场
----金融市场
汽车排放污染与控制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不清。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仅1950-1951年,美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达15亿美元。
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HC)和二氧化氮(NO2)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吸收太阳光所具有的能量。这些物质的分子在吸收了太阳光的能量后,会变得不稳定起来,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形成新的物质。这种化学反应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其产物为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汽车排放污染与控制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汽车排放污染与控制
伦敦的雾都事件
1952年12月5日发生的一次大雾,延续了4天多,家庭取暖中排出的煤烟,被浓雾笼罩着,久久不散,工矿企业和汽车排出的大量烟尘飘浮在空气中,变成了雾的凝结核,这是促成大雾的主要原因。
汽车排污的来源有三:
尾气。主要成分是CO(一氧化碳)、HC(碳氢化合物)、NOx(氮氧化合物),其他还有SO2(二氧化硫)、铅的化合物、碳烟等。
窜气。即从活塞与气缸之间的间隙漏出,再自曲轴箱经通风管排出的燃烧气体,其主要成分是HC。
从油箱、油泵接头等处蒸发出的汽油蒸气,成分是HC。
汽车排放污染与控制
CO 会引进头晕等中毒症状,严重时甚至死亡。
NOx起结膜炎,严重时还会引起肺炎和肺气肿。
HC对人眼、呼吸系统均有刺激作用
汽车排放污染与控制
CO是一种缺氧条件下的不完全燃烧的产物,随着空燃比A/F的增加,CO浓度逐渐下降。
NOX浓度是两头低,中间高。
HC的走向则是两头高,中间低。
汽车排放污染与控制
影响因素------负荷
汽车排放污染与控制
影响因素------燃料
当燃料中的芳香烃含量增加时,排气中芳香烃、酚类和芳醛增加,由燃烧引起的烯烃减少,而以甲醛为主的总醛类略有减少。
随着柴油的十六烷值的降低,NOX的生成量增加。
汽车排放污染与控制
发动机转速的影响
发动机怠速运转时,由于混合气过浓,混合与燃烧不充分,CO、HC排放浓度增大,提高发动机怠速转速可使CO、HC排放浓度下降 。
汽车排放控制技术
汽车排放污染与控制
活性炭罐污染控制系统
为了防止燃油箱向大气排放汽油蒸气所产生的污染,在现代轿车上普遍采用由ECU控制的活性炭罐蒸发污染控制系统。
汽车排放控制技术
汽车排放污染与控制
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EGR)
废气强制再循环(EGR)是指在发动机工作时,将一部分废气重新引入气缸参加燃烧的过程。EGR是目前降低NOx的一种有效方法。
说明:1-发动机控制单元 2-控制阀 3-废气再循环阀 4-催化转换器
汽车排放控制技术
汽车排放污染与控制
三元催化转换器(TWC)
发动机排放中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排放物高于1000℃时,可以很容易变成无害气体。在排气系统中想维持这么高的温度是不可能的。含有铂(Pt)、钯(Pd)或铑(Rh)等贵金属的催化剂可以在温度很低(300-900℃)下将这些排放物转化掉。
汽车排放控制技术
汽车排放污染与控制
鼓励发展和使用低油耗、低污染汽车。
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的使用量。
鼓励发展和使用物污染的汽车。
加快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
加快公路交通防污绿化建设。
汽车排放宏观控制
汽车噪声污染与控制
在城市中,交通噪声约占各种声源的70%左右。”
  40 dB是正常的环境声音,机动车70~85dB。在此以上就是有害的噪声。噪声长期干扰睡眠会造成失眠、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甚至导致产生神经衰弱症等。在高噪声环境里,这种病的发病率可达60%以上。
汽车噪声污染与控制
【1】声压级:当物体振动时,会激励周围的空气产生周期性的压缩和膨胀,并逐渐向外传播,这一传播过程即为声波。
【2】响度级:根据人耳听觉特性而提出的一种评定环境噪声的方法。通常人耳听到的声频范围在20-20000kHz,高于20kHz则为超声,低于20Hz的称为次声。
【3】计权声级:计权声级一般有A、B、C三种,它们是分别设置有计权网络“A”、“B”、“C”的声学测量仪器测得的噪声值,记做dB(A)、dB(B) 、dB(C) 。
噪声的评价
汽车噪声污染与控制
汽车发动机噪声与控制
燃烧噪声
气缸内气体压力由于燃烧而引起的周期性的变化,是发动机的主要噪声源。
机械噪声
由于发动机内部零件之间的间隙引起撞击及内部作周期性变化的作用力在零件上产生的弹性变形所导致的表面振动而引起的噪声。
汽车噪声污染与控制
进、排气噪声
气压波动和气体流动所引起的振动而产生的噪声。
风扇噪声
废气涡轮增压器噪声
汽车发动机噪声与控制
汽车底盘噪声与控制
汽车噪声污染与控制
汽车传动系统噪声
汽车轮胎噪声
汽车噪声污染与控制
汽车底盘噪声与控制
【1】空气扰动噪声:轮胎快速滚动时对其周围空气形成扰动,辐射出噪声。
【2】道路噪声:由于路面凸凹不平而产生的噪声。
【3】轮胎结构振动噪声:由于轮胎不平衡、胎面花纹刚度变化或路面凸凹不平等原因激发轮胎振动而产生的噪声 。
【4】风噪声:与路面无关,是轮胎在前进和旋转时搅动周围空气而产生的。
汽车噪声污染与控制
电波公害
在汽车电气设备中,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闭合回路会组成振荡回路,形成电磁振荡。当火花放电时,会产生高频振荡电磁波放射到空中,切割无线电、电视、广播等通讯设备的天线,引起电磁干扰。
汽车交通事故与控制
汽车的诞生给人们带来便利,同时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交通事故。据统计,自汽车诞生以来,全世界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至少已经超过2 500万人。当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0万人被汽车夺取生命,平均每天死于车祸的人数已经超过1 000人。
汽车交通事故与控制
汽车交通事故分析
人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人的因素是指交通直接参与者的性格、体力上的弱点、经验不足或状态不良以及人的安全态度、意识教育,驾驶员的选拔、培训和交通伤害的急救与保护等。
汽车交通事故与控制
汽车交通事故分析
车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汽车因素的影响包括汽车的结构、行驶安全性和技术状态等。
汽车交通事故分析
汽车交通事故与控制
道路环境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道路因素的影响是指线路走向、路面状况、交通信号的布置和清晰度,以及交通规则、交通管理措施等。
汽车主动安全技术
汽车交通事故与控制
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具有最佳动态性能的能力,使人、车道处于和谐的状态。
信息性:
从照明设备、声光报警装置和直接、间接视线等提高汽车的安全性,也就是要求汽车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
驾驶员的工作环境:体现在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和驾驶操作的方便性,心理压力到最低。
汽车交通事故与控制
汽车主动安全技术
预防安全技术(信息显示和报警)
事故回避技术
全自动驾驶技术
碰撞安全技术)
防止灾害扩大技术
碰撞检测与防护系统
车距保持系统
行驶路线改变时的事故避免系统
车道保持系统
弯道减速系统
自动停止报警和调节系统
超声波停车装置
驾驶盲区报警系统
汽车主动安全技术
汽车交通事故与控制
汽车交通事故与控制
汽车被动安全技术
安全车身:
车身前部和后部分别做成折叠区。
折叠区的变形力满足梯度特性。
车身侧部结构应具有一定承受碰撞的能力。
汽车交通事故与控制
汽车被动安全技术
限制乘员位移
安全带
安全气囊
安全枕
课间休息
休息一会儿 !
休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