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平平稳稳》教案执教 教材版本 人教版教学课题 4平平稳稳 学习领域 造型 .表现班级 级 课 时 第二课时课标分析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教材 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对称与均衡的原理,感受对称与均衡所产生的独特构图美感。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寻找生活中的对称与均衡现象,通过认知与实践,进行简单的造型游戏,使学生掌握对称与均衡的形式特点,感受“平稳”的画面带来的美感效果,并能结合生活现象,运用多种表现方法,创作出构图独特的作品,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学情 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乐于观察事物,但是在观察中不够细心、缺乏耐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意志力,使学生学会擅于观察.此年龄段的学生概括能力有限,对教师提问给出的答案多种多样,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思维方向,及时进行正确引导.教学目标 1、观察生活中的对称与均衡现象,理解对称与均衡的原理,掌握对称与均衡的构图方法。 2.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实验等方法掌握对称与均衡的形式特点,运用绘画、拼贴、剪纸等表现手法进行简单的造型创作。 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感受平平稳稳的美感效果,激发想象力和创新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对称与均衡。 难点:掌握对称与均衡的特点,并能够运用到画面创作中教法 学法 引导法、示范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学法:观察法、讨论法、模仿法、练习法等。教学资源准备 教师用具:课件、示范作品。 学生用具:水彩笔、水粉工具、彩纸、剪刀、固体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导阶段 教师出示一根带绿色叶片的对称形树枝,请学生在实物投影 上仔细观察,它有什么特征? 学生观察,得出结论:两边叶片相等,形状相同,色彩一模一样。 教师引出对称的概念:像这样以中心线为标准,周围的形状、色 彩、相同的图形,我们就称它为对称图形。 教师出示“轴对称”和“点对称”图形若干,请几位学生上台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加以归类,教师在学生分类的基础上说出“轴对称”和“点对称”的区别。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和实物,从中找出“轴对称”和“点 对称”图形并分类,同桌交换检查是否正确,有疑问及时提出,师生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树叶,直观了解对称,主叶脉也让学生了解类似对称轴。让娃娃对教学内容感兴趣。 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另一组图片,一张是对称(吉他图),一张是均衡(毕加索的作品《镜前的少女》):这两张作品都是对称的吗?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2、学生通过观察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小结:中心线两边的图形,色彩虽不相同,但在视觉上有平衡感,我们就称它为均衡。 3、学生找出自己所带的物品中属于均衡的图片和实物,同桌讨论:你觉得均衡的作品是怎样保持平衡的? 4、讨论后得出结论:靠的是感觉、经验,而不是数量、色彩等的相同。 5、回忆一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对称和均衡的? 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哪些物体是对称和均衡的?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名家作品,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更加进一步了解掌握什么的hi对称图形及对称现象。 欣赏阶段 实物投影展示一些优秀画家和同龄人所作的对称和均衡作品。 小组讨论交流:这些对称和均衡的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讨论后,师生一起小结:庄重、严肃、整齐、平稳。 板书课题:平平稳稳 找出这些优秀作品中你最喜欢的,说出你喜欢它的原因,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如果是你,你会有更好的制作方法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对称图形,生活中有哪些对称现象? 创作阶段 出示作业要求: 选择对称或均衡中的一种形式,用剪纸、拼贴、绘画等方法来制作你喜欢的作品。 小组合作,注意安全。 小组讨论交流:你们准备选用均衡与对称中的哪种形式来作业?你们准备表现什么?怎样表现? 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评析阶段 出示评价建议: 是否能了解对称与均衡,说明自己的设计思路。 是否能用对称或均衡的形式来构图、表现。 让学生自由地相互评论作品。 小组自我推荐,走上讲台把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并说出设计思路,同学和老师肯定成绩,同时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设计意图】;了解对称和均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回顾上节课所学,提问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是平衡,谁来说一说? 2. 复习平衡的概念,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对平衡概念的复习,巩固学生对平衡的理解,为新课作铺垫。 二、巩固新知 1. 出示课本中的“花”与“花骨朵”,让学生从中找一找“平”与“稳”。 2. 小组讨论:说一说课本中的“花”与“花骨朵”在“平”与“稳”方面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 汇报交流,全班评议。 4. 尝试练习:自己设计一个左右完全相同的图案。 (1) 独立完成。 (2) 小组内交流。 (3) 汇报展示,全班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平”与“稳”,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平衡在图案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尝试练习则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用对称方法设计图案的要领。 三、 作业布置。 (1) 在本节课所学的对称图案的基础上,运用所学方法,自己设计一个左右完全不同的图案。 (2) 创作一幅图案,注意“平”与“稳”。 四、 巡视辅导。 (1) 鼓励学生大胆运用不同的纹样来表现具象或抽象的物象。 (2) 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使他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尽量完成作业。 五. 展示交流。 (1)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2)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3) 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4)教师展评作业,以表扬、鼓励为主,肯定具有平衡感的作品,让学生感受美术学习的快乐。 六.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尝试用对称的方法来设计建筑或其他物体,看谁设计得既平稳又美观。 【设计意图】:作业布置中,既让学生巩固运用所学方法创作图案,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用所学方法进行创作,使学生的学习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展示交流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和同伴作品的平台,让学生在相互欣赏中进一步感受美术学习的快乐。板书设计 4、平平稳稳 对称 均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