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防范电信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常见电信诈骗的手法,提高防范意识。2.让学生能够识别和避免电信诈骗。3.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常见电信诈骗的手法及防范措施。2.教学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电信诈骗的自我保护意识。三、教学过程(一)引入话题:通过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进入主题。电信诈骗: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其花样繁多行骗手法日新月异,令人防不胜防,主要特点有空间虚拟化、行为隐蔽化等。(二)知识讲解:介绍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法,如冒充公检法、冒充熟人、虚假中奖等。1.网络刷单诈骗诈骗套路:诈骗分子通过群聊、短信、短视频平台等发布简单又多薪的兼职广告,或者通过在外卖、快递包裹中夹带不明二维码,诱导受害人扫码加入刷单群,参与“做任务”。一开始让受害人做小额任务,并及时返现骗取信任,等刷单者投入金额变大时,就会以返款需要时间、系统故障和任务未完成等为由骗钱后拉黑。反诈宝典提醒:禁止贪图小便宜,天上不会平白无故掉馅饼,网络刷单赚钱都是骗人的!注销校园贷诈骗诈骗套路:①骗子冒充网贷、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称你之前开通过校园贷、助学贷等。②以需要清除校园贷记录,如不注销会影响个人征信等为由,骗取你信任。③诱骗你在正规网贷网站或APP上贷款后,转至其提供的账户上,从而骗取钱财。反诈宝典提醒:不存在注销网贷账户的操作,只要按时还清贷款,就不会影响征信。网络游戏虚拟交易诈骗诈骗套路:①骗子在社交平台发布买卖游戏装备、游戏账号的广告信息。②诱导你在虚假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让你以“注册费、押金、解冻费”等名义支付各种费用。③当你支付大额费用后,再联系对方时,才发现已被对方拉黑。反诈宝典提醒:买卖游戏币、游戏点卡,请通过正规网站操作,一切私下交易均存在被骗风险。(三)互动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相关经历,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情况。预防电信诈骗方法:1.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任何信息,必要时查询信息真假。2.不拨打。不要轻易拨打来历不明信息提示的联系电话。3.不泄露。不要泄露电话号码和其他个人信息。尤其是不要向陌生人透露个人身份、手机号码、家庭及家长电话、银行账号等相关信息。4.不贪利。不要贪小利而受虚假信息的诱惑,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的心理,要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5.不汇款。遇到各种借口让你汇款的信息,都要清理思路,多方查证其真实性,情况不明,坚决不予汇款。6.不慌张。接到恐吓电话,首先要保持冷静,仔细听其漏洞,适时严词回击,也可不予理睬或拒接电话,最后及时报警。(四)小组活动:分小组设计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方案。(五)总结归纳: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再次强调电信诈骗的危害和防范方法。防诈骗方法: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同学之间要互相沟通、互相帮助;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2、不要将个人信息资料如:存折(金融卡)密码、住址、电话、手机号等随意提供给他人,以防被人利用;3、对陌路之人切不可轻信,更不要将钱款借给不了解的陌生人;4、切不可轻信马路广告或网上及手机的求职应聘等信息,勤工助学必须通过正规渠道,防止上当受骗;5、防止以“求助”或利诱为名的诈骗行为,遇到把握不准的事,应及时向父母、老师或保卫处(派出所)报告,不要盲目从事;6、切不可贪图小便宜或谋取私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谨防掉进骗子设计的陷阱;7、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以学业为主,积极参加各类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不要沉溺于虚拟世界的匿名交流而无法自拔;8、要守网法,讲网德。要做聪明的“网虫”和聊天客,不要轻易的给别人留下你的电子身份资料和个人信用卡资料;9、一旦遇到麻烦应立即向有关老师、学校保卫部门或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并提供有关证据协助调查。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讲解电信诈骗的基本知识。2.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和防范方法。3.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应对电信诈骗的能力。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分小组设计一个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方案。2.与家人分享所学的防骗知识,提醒他们警惕可能的电信诈骗。3.完成一份关于电信诈骗的手法的调查问卷,了解自己对电信诈骗的认知情况。4.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5. 学生自评: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PPT:展示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法和防范方法。2.真实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3.图片、视频素材: 用于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4.教学软件:用于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环节,方便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常见电信诈骗的手法和防范方法,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学生也明白了不轻信陌生人的道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不轻信陌生人的话,避免上当受骗。提高电信网络安全意识,要警惕奇怪的陌生人,不提供父母的手机及银行账号等信息,电话手表不外借,不要有占到便宜的心态,更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在此次班会课上,班主任通过讲述新型骗局案例、视频播放等形式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同学们还进行了场景模拟,了解遇到陌生人来借手机、电话手表时,要如何应对,如果不小心借了,回家后要如何补救,并且学习了防诈小口诀。班会内容紧凑而实用,同学们也深有感悟。其实电信诈骗离我们并不遥远,但只要做到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安全软件要安装,提高自己的防诈骗意识,时刻保持高度警觉,那么电信网络诈骗,别想骗我!八、教学反思本次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电信诈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一些较为复杂的电信诈骗手法仍难以辨别,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巩固。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防骗技巧,提高防范能力。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电信诈骗手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