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二〇二三年下半年期末检测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 历史试卷
道德与法治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将所选选项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36分)
1.“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改革开 放新的伟大革命,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
①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②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③我国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④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决定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③④
2.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准时开课,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 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开设“天宫课堂”有利于
①促进教育公平,快速提升我国教育质量②通过太空科普,培养青少年探索科学的热情
③彰显航天实力,激发青少年民族自豪感 ④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把我国建成法治国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3年7月28日起,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关于阻碍民营经济发展 壮大问题线索的公告。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重要问题,国务院将进行督 查,查证属实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国务院此举
A.表明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B.反映我国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C.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需求得到满足,确保了绝对的民主
D.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作风,建设精神文明
4.下列新闻事件与新闻解读相匹配的有
A.③④ B.②③C①④D.①②
5.2023年10月16日,四川成都某小区内发生了一起女童遭烈犬撕咬事件。目前,警方已对该 事件立案侦查,并对犬主人唐某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为了减少此类悲剧的发生
①司法机关应制定更加严格的狗养护管理法规
②社会各界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法律的认知和遵守程度
③公民应正确合法地养犬,做到严格执法
④行政机关应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2023年10月8日,杭州亚运会圆满落下帷幕。无论是吉祥物“江南忆组合”,还是取材自钱江潮的“潮涌”会徽、融入良渚玉琮元素的“薪火”火炬、呈现杭州湖山景观的“湖山”奖牌和“青花 瓷”礼服,杭州亚运会处处展现了传统文化与江南元素的融合,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展现得 淋漓尽致。这
①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②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③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 ④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一切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2023年11月24日,根据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在全国上映。该片讲述了 她以“教书救人”为己任,引领大山深处的女孩们热烈生长、打破命运牢笼的动人故事。张桂梅 以行动诠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A.责任 B.诚信 C.敬业 D.友善
8.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概念之间关系符合 右边图示的是
A.选举民主协商民主 B.知识创新技术创新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 D.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文化
9.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自治区,了解“三北”工程建设情况。“三北”工程, 是指在中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西起新疆、东至黑龙江,是一道绵亘万里的绿色长城。习近平强调,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 国防沙治沙新奇迹。“三北”工程建设
A.贯彻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B.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C.弘扬了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有利于彻底解决我国土地沙化问题
10.2023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白皮书指出,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得益于
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形成了平等团结合作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④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A.①② B.①③ C. ①④ D.③④
11.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习近平深入阐述了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指出中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①中美合作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
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③实现中国统一,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④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2.2023年7月以来,华北、黄淮、东北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向 险而行、冲锋在前,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这一切离不开 这个根本制度保障。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社会主义公有制
13.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分两步,并安排 了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轴。下面能体现出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阶段的是
A.① B. ②C. ③ D.④
14.近年来,村际足球赛、篮球赛等乡村运动会火爆全国。村民参赛者精神抖擞,村民啦啦队呐喊助威,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地开展乡村运动会的积极作用有
①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②弘扬体育精神,建设健康中国
③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描绘美丽乡村 ④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同步富裕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15.2023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60年来,我国累计向非洲、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 洲的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人次,诊治患者2.9亿人次,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维护世界和平,体现“中国自信” B.主导世界发展,分享“中国经验”
C.重视竞争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D.承担大国责任,贡献“中国力量”
16.自2023年10月7日巴以爆发新一轮大规模冲突以来,加沙地带已有逾20915人死亡,另有超过54918人受伤。这反映了
①和平与发展已不再是时代主题 ②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仍存在
③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④各国之间没有合作只有竞争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
17.2023年9月,习总书记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的视频致 辞指出,世界经济开放则兴,封闭则衰。这是因为
①当今世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③世界经济日益呈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④中国是世界格局中最重要的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23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邓小燕,八年前主动放弃沿海地区的稳定工作,返乡创 业,助力乡村振兴。历经困难和挑战,她让家乡的特产走出了大山,让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她 的创业故事表明
A.做好职业选择只需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B.乡村比沿海地区更易实现人生价值
C.青年人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是最好选择 D.当代青年人要敢于担当并勇于奋斗
二、简要回答(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每小题6分,共12分)
19【少年有梦 助力成长】张伟丽,中国首位UFC(终极格斗冠军赛)世界冠军。从小她就对武术格 外热衷,因此6岁时就被父母送去学武术,9岁开始接触散打和拳击。12岁时,张伟丽进入武 校学习,梦想的力量助力她曾拿过河北省青年散打冠军。张伟丽的成功并非偶然,背后是她 无以计数的努力与不懈奋斗。2023年8月20日,在UFC292赛场上,她充分发挥中华武术的 优势,以柔克刚,刚柔并济,最终以288:21的绝对优势战胜对手,成功卫冕金腰带。赛后,她用英语站在八角笼中心高声呼喊“我的名字叫张伟丽,我来自中国,你们记住我了吗? “张伟丽深知,她成功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为支撑,没有祖国的支持和培养,她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张伟丽的成功给我们哪些启迪?(6分)
20.【新闻播报胸怀天下】以下列为小赣同学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播报的两则新闻。
2023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习近平指出,2018 年以来,进博会成功举办五届,依托中国大市场优势,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平台功能,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材料启示我国应构建怎样的新发展格局?(2分)
2023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为子孙后代创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2)习近平主席的上述讲话彰显了中国怎样的主张和担当?(4分)
三、概括与评析(结合材料,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评析。12分)
21.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 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 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情感系于斯、认同归于斯的民族心、民族魂。
▲重庆南开中学学生喻祥宸十分关注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2023年 5月18日,他参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重庆沙坪坝基层立法联系点在重庆南开中学开展的意见征询会,建议立法设立专门条款,加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在这次会上包括喻祥宸在内共5 名中学生提出了 12条意见建议。
▲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 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 意义。
(1)拟题: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3分)
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9分)
四、探究与实践(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与实践。22小题8分,23小题12分,共20分)
22.遂水中学九(1)班的同学开展了“增强制度自信,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国家制度我知晓
民主实践实践一:全国50.3万个行政材全部建立了村民委员会」L2万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居民委员会。实践二:人大代表代表人民:横向上,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各阶层:纵向上,全国、党、市、县、乡 五级都有人民代表大会。实践三: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主席、州长、县长或旗长,均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实践四:中国共产党各级地方党委结合实际,就地方重大问题同民主党派、各级地方组织进行协商。 —《中国的民主》白皮书(节选)
(1)请你分别写出上述民主实践相对应的我国民主制度 (4分)
活动二:宪法精神我弘扬
2023年12月4日,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习近平主席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征程上,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好;要坚定政治制度 自信,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
(2)请你用所学知识就习主席的上述指示向同学们进行讲解,(4分)
23. 2023年10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赴江西九江、景德镇、上饶等地进行调研。为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遂水中学开展“开启新征程,奋力谱写中国式 现代化江西篇章”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篇章一富裕江西】习近平总书记听取江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作重要讲话。
▲摘录一:有针对性地部署创新链,积极时接国家战略科技资源,突破一批关键核 心技术,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摘录二:深化好内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发展,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1)我省为什么要做好这两则摘录中的工作 (4分)
【篇章二幸福江西】确保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生活,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 富裕的底线任务。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着力稳岗扩岗,切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强化城乡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加强对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的帮扶。
(2)从习总书记的话语中你收获了哪些暖心感悟 (4分)
【篇章三美丽江西】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一种共识逐渐被凝聚:实现绿色崛起,关键在于精心做好生态价值转换文章,畅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让高颜值的生态境、高水平的经济发展、高品质的美好生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要实现这一共识,我们应该如何做 请完成下表。(4分)
①我省的做法: ②公民的做法:
历史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023年10月以来,巴以冲突不断加剧。一名埃及政府官员11月4日表示,截至目前,共有 5 84名受伤的巴勒斯坦人经拉法口岸进入埃及的医院接受治疗,彰显了一个文明古国的人 ; 道主义。下列关于该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甲骨文 B.疆域最大时地跨亚非欧三洲
C.曾占据亚历山大帝国与罗马帝国 D.在天文学领域创制了太阳历
2.印度中央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顾问,蜚声国际的纳林德 贾达夫博士曾开玩笑说“他来自印度种姓制度中最低贱的等级,但他突破了种姓制度的所有藩篱”。如果根据种姓制度的划分,纳林德 贾达夫博士在古代印度应属于
A.婆罗门 B.刹帝利 C首陀罗 D.贱民
3“他为了创立自己的学说,汲取了所有各方面的知识。涉及的知识领域之广泛,可以说,前无 : 古人,后无来者。他的卓越贡献主要在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和人文学科诸领域,他实际上 : 是这些学科的创始人。”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A.德谟克利特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亚历山大
4.中世纪各行业都是世袭的,一个人的命运基本上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经被确定了。后来大学诞生,学位使得任何阶层的人都有了社会晋升的希望。这表明中世纪大学
A.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 B.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C.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 D.实现了社会的平等
5.这场广泛持久的思想文化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冲破了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 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下列对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描 述,正确的是
A.莎士比亚是这场运动的先驱 B.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C.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 D.其目的是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思想
6.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材料叙述的“航行”
A.促进了非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客观上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C.导致了美洲的贫穷与落后 D.给欧洲带来大量的生产劳动力
7.《全球通史》记载: “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的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开始了文艺复兴
C.完成了新航路开辟 D.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8.历史联系就是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
A.工商业的繁荣推动了西欧庄园经济的发展B.市民阶级的分化促使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
C大学兴起使城市取得了完全的自由和自治D.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加速了伊斯兰教的诞生
9.1821年,一位希腊游击队首领宣称: “法国革命和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使世人知道了世界的真相。以前……人民曾认为国王是地球上的神……通过现在这一变化,统治人民更困难了。”该言论表明,法国大革命
A.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B扼制了欧洲社会主义发展
C.体现了废除旧制度的不彻底性 D.呈现了革命过程的反复性
10.对于下面示意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19世纪中后期无产阶级斗争历程示意图
A.表明工业革命推动阶级矛盾的不断缓和 B.阐明巴黎公社是工业革命必然产物
C.揭示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D.反映无产阶级政权成功建立的过程
11.制作历史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学习卡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历史背景 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激化了矛盾,激起了反抗代表人物 玻利瓦尔 章西女王反抗对象 西班牙 英国斗争结果 赢得了民族独立,实现了民族解放
A.历史背景 B.代表人物 C反抗对象 D.斗争结果
12.如表为明治政府建国政策中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知,日本走上近代化的重要途径是靠
A.政府主导 B.先进技术 C 私人垄断 D.民间资金
13.下列小说在英国和德国出版后广泛传播。这些作品扎堆出现的现实背景是
1904年《沙岸之谜》:一位英国水手挫败了德国人利用驳船入侵英国的预谋。1906年《1910入侵英伦》:德国将驳船改装为舰队,成功入侵英国。1906年《海星》:英国特工潜入德国,对德国的新战舰实行先发制人
A.欧洲推进第二次工业革命 B.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相互对立
C.德国崛起后英德矛盾激化 D.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广泛兴起
14. 1922年,华感顿会议通过《九国公约》规定“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 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这一规定主要是由于
A.友邦要保护一战战胜国中国的独立B.美国想要在太平洋上的行动自由
C友邦要联手制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D.美国反对日本独霸中国
15“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细致地规划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 的一个创造……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材料中的“苏联人的一个创造”是指
A.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B.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采取资本主义经济管理模式
16.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当时的美国人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农产品堆积如山,农户喜笑颜开 B.挖野菜根,嚼野葱头成为时尚
C.住在舒适的“胡佛小屋”看电视 D.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难
17.“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一个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队员能感受到日本长崎一个家庭的善意,但是对美国和苏联军队来说,继续发展友谊是不可能的了。在很短的时间里,曾经击败 德国和日本的联盟解体了,世界开始重建。”材料意在说明
A.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可以相互合作
B.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C美苏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上的对抗
D.德国和日本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18.观察右图——向“距离”挑战。结合所学知
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时间轴上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出“某时代”
指 的是蒸汽时代
B.据①和③推测②,②对应括号中的主题比较合适 的是“在蓝天飞翔”
C.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后与美国开展太空的竞争
D.在向"距离"挑战的过程中,科技不断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改变了世界
18.大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博弈影响世界格局的走向。下图是20世纪5A70年 代的大国关系图(“—”代表合作,“ ”代表对抗),甲乙丙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A.英、法、美 B.美、英、苏 C中、苏、美 D.美、中、苏
20.如图为某同学在历史复习时整理的单元知识框架,其主题拟定最恰当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B.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 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D.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按德国疆域变迁的先后顺序对上图进行重新排序。(2分)并分析图2 德国疆域的形成对德国产生的影响。(2分)
(2)德国疆域的变迁是现代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缩影。从上述图片中提取信息,阐释现代 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历程。(6分)
22. (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近现代史大事记(部分)
(1)从上表中找出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的历史事件。(2分)
(2)请从材料中提取三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 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
23. (8分)文学作品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文学的类型主要包括赞美上帝或歌颂圣徒的教会文学和对世俗爱情的理想化追求、反抗教会统治等的世俗文学。下表为12世纪两部英国文学代表作的概况。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两部代表作所属类型及共同的关注点。(4分)
材料二下面是英国作家弥尔顿在不同时期的两部作品的概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部作品,指出它创作的历史背景及其时代价值。(4分)
24. (14分)欧洲文明在世界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发展跌宕起伏,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溯源】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是因为城邦是由大多数人而不是极少数人加 以管理……我们不但服从那些当权者,我们还遵守法律,尤其是遵守那些保护受伤害者的法 律,不论这些法律是成文法还是未写成文字。”
--摘编自[古希腊]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伯里克利时期古希腊“民主制”的特点。(2分)
【近代崛起】
材料二1750—1914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 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 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
——摘编自[美]杰里 本特利、赫伯特 齐格勒《新全球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政治和经济因素。(2分)
【现代之病】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正如欧洲在19世纪最后20年中迅速获得其大部分殖民地那样,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样短的时期内又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两次世界大战分别对欧洲产生的影响。(4分)
【联合自强】
材料四
长期不断地战争,打得许多国家都明白了 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战争只能带来灾难,欧洲 国家之间再不能发生战争了。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 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 的欧洲。他们发出了新的欧洲统一的呼声。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4)材料四说明欧洲出现怎样的变化 (2分)并分析导致欧洲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2分)
(5)综合上述材料及探究,谈谈你从欧洲历史的发展中得到的认识。(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