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学案(含答案)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学案(含答案)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选择性必修二 法律与生活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第一框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导学案
【课标解读】
政治认同: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每个公民认真学习民法知识,提高法治素养。
科学精神: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法治意识: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把法治作为工作、生活的准则和指南,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公共参与: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体系构建】
【核心知识点】
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民法含义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民法典的地位/意义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3、民事法律关系
(1)含义:由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要素
①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自然人:自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法人/非法人:自合法成立时,其到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②客体: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③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对等的。
4、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1)原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体现
①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
②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
1、必要性
(1)社会是由不同成员组成的,各成员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的利益。社会成员的私人利益之间以及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可能形成各种利益冲突。
(2)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2、民法基本原则的内涵
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3)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5)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6)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习题演练】
1、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下列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
①A建筑公司要求B市政府付清某公共工程的尾款
②市场监管局对刷单、炒信的某网店处以500元罚款
③甲答应乙一起去超市购物后反悔,乙要求甲履行承诺
④即将参加高考的小辉要求邻居小清不要在午休时间弹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小明已年满17周岁,因家庭困难辍学进城打工,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根据我国民法的相关规定,小明应被认定为何种民事行为能力人( )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既可认定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又可认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下列选项中属于民法调整的是( )
①甲买彩票中奖后与税务机关发生的税收关系
②甲政府与乙政府签订合作合同
③甲男与乙女的婚姻关系
④甲赠给其18岁侄女乙一台电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某网络音乐直播平台主播向其粉丝索要“打赏”。13岁的中学生小C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将妈妈微信钱包中的2万元陆续转账给该主播。下列对此事认识正确的是(  )
A.网络主播公开向粉丝索要财物,构成诈骗罪
B.家长疏于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只能承担损失
C.小C与主播是自愿交易,愿打愿挨,无可厚非
D.小C未满18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家长可通过法律渠道追回钱款
5、 某企业老板在招工时与工人所签合同中印有“在受雇期间发生工伤或死亡,雇主概不负责”字样。该行为主要违背了民法的________原则。(  )
A.自愿 B.平等 C.公平 D.绿色
【答案】B B D D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