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7课 全面内战的爆发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知道“双十协定”内容,记住重庆谈判和全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战爆发的时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地区以及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重大战役,掌握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标志;理解抗战胜利后中共提出的反内战方针的背景和目的,领会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和毛泽东前往重庆谈判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辨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识读、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示意图”,培养学生通过历史地图获取历史知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历史情景作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讲述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前往重庆谈判的史实,引导学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的伟大胸襟。通过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同国民党反动派专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独裁进行斗争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和民主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维护和平与民主的自觉性,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通过了解解放战争初期敌我力量的变化,领会毛 ( http: / / www.21cnjy.com )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引导学生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正视困难,在逆境中看到成功,树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重庆谈判,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被粉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二、难点:抗战胜利后的形势,战略反攻和主攻方向的选择。课型新课。教学准备一、历史资料片断:《重庆谈判》。二、教学挂图:“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示意图”。三、制作教学课件。教学方法谈话法、讲解法、图示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教学媒体)教学课件(PPT)。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放映《重庆谈判》片断。)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重庆谈判的一个片段。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两个对手——毛泽东和蒋介石坐到了一起。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重庆谈判”。[学习新课]一、重庆谈判(一)抗战胜利后中国国内形势师:抗战胜利后,中国国内局势怎样呢?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内容归纳。(①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②美国支持蒋介石。)师:同学们,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换来了抗战的胜利。在抗战期间,中共已经成为有一百二十多万党员的大党,抗日根据地的面积达到近一百万平方公里,人口近一亿,人民军队发展到一百二十多万人,民兵发展到二百二十多万人。在抗战胜利前夕,中共召开的“七大”明确指出,在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之后,党的主要任务就是领导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依靠强大的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和军事实力,积极向外扩张,企图建立自己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控制中国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后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所说,他们当时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的、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期目标就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因此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国支持下,在抗战胜利之际积极抢占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力量。但是,蒋介石却在抗战胜利之初,连续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建国大计”,这又是为什么呢?(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教师鼓励并总结。)师:面对蒋介石的和平的阴谋,中共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教材插图,弄清楚主要的人物和插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师:毛泽东明知到重庆谈判有危险,也明知蒋介石没有诚意,为什么还要毅然到重庆谈判?(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教师鼓励并总结。注意:只要学生依据历史事实,言之有理的都要肯定。)师:为了争取和平,揭露蒋介石的内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阴谋,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于1945年8月28日,毅然来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重庆谈判”。(二)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教师放映视频剪辑:毛泽东亲赴重庆,山城轰动;重庆谈判的简要情况。师:经过四十多天的艰苦谈判,重庆谈判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学生回答。)师:那么,重庆谈判又有何重大意义呢?(请同学们讨论。)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总结: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向全世界和全国人民充分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双十协定”的签订,是人民力量的胜利,充分表达了人民希望和平、民主的愿望,是中国共产党顺应民心的表现;重庆谈判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地位,国民党若再发动内战,他们就会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师:那么,蒋介石是怎样对待“双十协定”的呢?请同学们看学习测评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本课学习测评2,加深学生对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目的的认识。)师:事实证明,蒋介石签订“ ( http: / / www.21cnjy.com )双十协定”不过是“应急”的手段,在谈判的掩护下,蒋介石加紧进行着内战部署。在完成内战部署之后,蒋介石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发动了内战。二、全面内战的爆发师:全面内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事件是什么?(学生回答。)师:1946年6月底,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党军队先后向中原解放区等发动全面进攻,全面内战从此开始。国民党军队约有430万人,又有美国的援助。人民军队的总兵力仅120万人,装备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对此,中共做出了正确的估计,因为人民解放军进行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正义的革命性质,必然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这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为了增强信心,坚定决心,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同时,还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必须和人民群众合作,必须争取一切可靠的人,建立统一战线;在军事上坚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作战目标。师:蒋介石全面进攻的结果是什么?(学生回答。)师:蒋介石全面进攻失败之后,又制定了怎样的作战计划?(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下面就以敌人重点进攻陕北为例来看看当时的情况。)三、转战陕北(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默读教材和 “史海拾贝”的内容,从中找出有效的历史信息。(①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 ( http: / / www.21cnjy.com )宁边区。②陕北解放军由于力量悬殊,主动撤出延安。③彭德怀运用“蘑菇”战术,粉碎了敌人的进攻。④人民军队还粉碎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师:在粉碎了敌人重点进攻后,国内局势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教师强调:在敌我力量改变的情况下,共产党做出了新的战略的决策: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师:共产党军队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学生回答,过渡到“挺进大别山”。)四、挺进大别山(一)刘邓挺进大别山——战略进攻的开始(播放电影《挺进中原》片断)师:同学们从刚才的片断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回答。)(片断的主要信息包括:(1)1947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夏,刘邓大军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发动大规模的进攻。(2)他们直插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3)他们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师:为什么解放军会选择大别山为战略反攻的突破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地图,从大别山的地理位置、与共产党的关系来展开讨论。)(要点:(1)从地理位置上看,大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处于武汉和南京之间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国民党最敏感、最薄弱的地区。(2)它是一块老革命根据地,有较好的群众基础。(3)占领了大别山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北制中原。)师:既然如此,请归纳刘邓挺进大别山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学生回答。)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敌人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像一把尖刀插入了敌人的心脏。(二)其它战场的反攻(投影显示)解放区各战场的反攻华北:聂荣臻等领导的晋察冀解放军5个纵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1947年9月至11月,先后歼敌5万余人,大大改变了华北平原的局面。在山西,徐向前领导的解放军在1947年12月协同西北解放军一部攻克运城,歼灭一万三千余人,全部肃清了晋东南的敌人,使临汾的敌人处于孤立。山东:谭震林、许世友率领的华东解放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东兵团,于9月到12月发动了胶东战役,歼敌六万三千余人。1948年又发动了春季攻势,歼敌八万四千多人。至此,山东除济南、青岛、临沂等少数据点外,全部解放。东北: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在19 ( http: / / www.21cnjy.com )47年夏季攻势后,于9月起发动了强大的秋季、冬季攻势。到1948年3月共歼敌十二万五千余人,解放了东北99%的土地。敌人只能龟缩在长春、沈阳等几个城市,完全陷入孤立的境地。西北:彭德怀、贺龙领导的西北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军于8月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1948年2月又取得了“宜川大捷”,改变了西北敌我力量的对比。4月,收复延安。师:关于刘邓挺进大别山、解放军战略反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意义,毛泽东曾经精辟地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这是蒋介石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蒋家王朝的灭亡、中国苦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的结束,已经为期不远了一、本课知识结构图(教师根据下图总结课文的内容。)二、本课“心得与疑问”。教师引导学生就本课内容发表自己的心得,也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提出在本课学习中还不明白的问题,对于问题,教师尽可能通过生生互助来解决,如有一些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由老师帮助解决。[布置作业]请您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时,在重庆机场的演讲稿,题目不限,字数200字左右。(课后完成。参考网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