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1 课件(共29张PPT)- 《天然药物化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1 课件(共29张PPT)- 《天然药物化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
一、概述
二、理化性质
三、提取分离
四、结构鉴定
1、结构类别
结构类别
鱼藤酮类、紫檀素类、黄烷-3-醇类、黄烷-3,4-二醇类等
黄酮苷键类别
O-苷键
C-苷键
2、生物合成途经
3、生物活性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芦丁、橙皮苷;葛根素、槲皮素
保肝作用:水飞蓟素、异水飞蓟素、次水飞蓟素、
抗炎作用:芦丁、羟乙基芦丁、二氢槲皮素
解痉作用:异甘草素、大豆素
抗菌及抗病毒作用:黄芩苷、黄芩素、木樨草素;桑色素、二氢槲皮素、槲皮素
雌激素样作用:大豆素、染料木素、金雀花异黄素等异黄酮类化合物。
二、理化性质
1、性状
2、溶解性
3、酸性与碱性
4、显色反应
5、Wessely-Moser重排
1、性状
结晶性固体
旋光性:苷元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黄烷醇
苷 左旋
颜色: 黄酮、黄酮醇、查尔酮——黄~橙色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无色
异黄酮 无色~浅黄色
2、溶解性
苷元—— 平面性分子:黄酮、黄酮醇
非平面性分子: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
分子中引入羟基,增加水溶性
苷——溶于水、甲醇、乙醇
3、酸性与碱性
酸性:可溶于碱性水溶液、吡啶、DMF中,犹以7-OH酸性最强
碱性:可与强酸成盐
4、显色反应
盐酸-镁粉反应:
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显红~紫红色
查尔酮、橙酮不显色,异黄酮少数显色。
四氢硼钠反应:二氢黄酮 红~紫色
硼酸显色反应:5-羟基黄酮、2‘-羟基查尔酮显黄色
4、显色反应
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铝盐、镁盐、铅盐、锆盐
铝盐:三氯化铝或亚硝酸铝溶液,黄色
铅盐:黄-红色沉淀
醋酸铅:邻二酚羟基、3-羟基黄酮、5-羟基黄酮
碱式醋酸铅:一般酚类
锆盐:二氯氧化锆-枸橼酸反应, 3-羟基黄酮、5-羟基黄酮
镁盐:醋酸镁,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显天蓝色荧光;黄酮、黄酮醇及异黄酮显黄-橙色
氯化锶:邻二酚羟基,绿色-棕色沉淀
三氯化铁:酚类
4、显色反应
碱性试剂的显色反应:氨蒸气、碳酸钠水溶液处理
5、Wessely-Moser重排
鉴别题
三、提取分离
提取(粗提)
苷—甲醇、水提取
苷元:
一般黄酮苷元—极性较小的溶剂
羟基黄酮、查儿酮、双黄酮—极性较大的溶剂
提取
精制处理:
1、溶剂萃取法
2、炭粉吸附法
3、碱提取酸沉淀法
碱提取酸沉淀法
分离
柱色谱法
梯度PH萃取法
柱色谱法
硅胶柱色谱法:异黄酮、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高度甲基化黄酮和黄酮醇
聚酰胺柱色谱法:
1)苷元相同,叁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
2)母核上增加羟基,洗脱速度减慢;羰基邻位羟基黄酮先于对位或间位羟基黄酮出柱
3)不同类型黄酮流出顺序: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黄酮、黄酮醇
4)分子中芳香核、共轭双键多者易被吸附。
凝胶柱色谱法:苷元——吸附;苷——分子筛
根据分子量大小差别:
凝胶色谱:分子筛,按分子由大到小顺序出柱。
黄酮类化合物 Ve/Vo
黄酮类化合物 取代图式 Ve/Vo
芹菜素 5,7,4‘—三羟基 5.3
木犀草素 5,7,3’,4‘—四羟基
6.3
槲皮素 3,5,7, 3’, 4‘—五羟基
8.3
杨梅素 3,5,7, 3’, 4‘, 5 ‘—六羟基
9.2
山萘酚-3-半乳糖鼠李糖-7-鼠李糖苷 三糖苷 3.3
槲皮素-3-芸香糖苷 二糖苷 4.0
槲皮素-3-鼠李糖苷 单糖苷 4.9
梯度PH萃取法
7,4’-OH>7-或4’-OH>一般OH>5-OH
溶于NaHCO3
溶于Na2CO3
溶于不同浓度NaOH
从柠檬果皮中分离降血压有效成分
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
以浓度递增的乙醇洗脱时洗脱先后顺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