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2 课件(共39张PPT)- 《天然药物化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2 课件(共39张PPT)- 《天然药物化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四、结构鉴定
化学方法
色谱方法
波谱方法
波谱方法
紫外可见光谱
氢核磁共振谱
碳核磁共振谱
质谱
紫外可见光谱在黄酮类鉴定中的应用
一般程序:
测定试样的紫外光谱
测定加入诊断试剂后试样的紫外光谱
苷水解后的紫外光谱
对比分析,获知有关结构的重要信息。
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特征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的交叉共轭体系
黄酮、黄酮醇类紫外光谱
化合物 峰带Ⅰ
3,5,7-三羟基黄酮(高良姜素) 359
3,5,7,4’-四羟基黄酮(山柰酚) 367
3,5,7,3’,4’-五羟基黄酮(槲皮素) 370
3,5,7,3’,4’,5’-六羟基黄酮(杨梅素) 374
化合物 峰带Ⅱ
黄酮 250
7-羟基黄酮 252
5-羟基黄酮及5,7-二羟基黄酮 262
5, 6,7-三羟基黄酮 274
5,7,8-三羟基黄酮 281
几种羟基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峰带Ⅰ )
几种羟基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峰带Ⅱ)
查尔酮、橙酮类紫外光谱
峰带Ⅰ很强,为主峰;
峰带Ⅱ较弱,为次强峰。
峰带Ⅱ:220-270
峰带Ⅰ:查尔酮 340-390
橙酮 370-430
异黄酮、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紫外光谱
峰带Ⅱ 为主峰
峰带Ⅰ 很弱(肩峰)
峰带Ⅱ:
异黄酮 245-270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
270-295
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溶液中的紫外光谱特征
黄酮类型 峰带Ⅱ 峰带Ⅰ 谱带峰形
黄酮
黄酮醇
黄酮醇(3-OH被取代) 240-280
240-280
240-280 304-350
352-385
328-357 带Ⅰ、带Ⅱ等强
查尔酮
橙酮 220-270
220-270 340-390
370-430 带Ⅰ强峰、带Ⅱ次强峰
异黄酮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 245-270
270-295 带Ⅰ很弱(肩峰)、带Ⅱ主峰
加入诊断试剂后引起的化学位移
及其在结构测定中的意义
氢核磁共振谱在黄酮类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溶剂:氘代氯仿、氘代二甲基亚砜、四氯化碳
氢核磁共振谱在黄酮类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A环质子
B环质子
C环质子
乙酰氧基的质子
A环质子
5,7-二羟基黄酮类化合物
7-羟基黄酮类化合物
B环质子
4’-氧取代黄酮类化合物
3’,4’-二氧取代黄酮类化合物
3’,4’,5’-三氧取代黄酮类化合物
C环质子
黄酮类化合物
异黄酮类化合物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
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
查耳酮
橙酮
乙酰氧基的质子
脂肪族乙酰氧基的质子:1.65-2.10
芳香族乙酰氧基的质子:2.30-2.50
碳核磁共振谱在黄酮类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中央三碳核:1)羰基碳180,异橙酮170。2)C-2>C-3
A、B环上取代基对位移的影响:
质谱在黄酮类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常用的质谱技术:EI-MS、FD-MS、FAB-MS、ESI-MS
黄酮类化合物苷元的电子轰击质谱(EI-MS)
黄酮类化合物的两种基本裂解途径
黄酮类化合物EI-MS
3,6,8-位含有C-异戊烯基的黄酮,可经裂解、重排成卓鎓离子
6或8位含有甲氧基黄酮
黄酮醇类化合物EI-MS
单项选择题
构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是( )
   A、C6-C6-C6 B、C3-C6-C3 C、C6-C3 D、C6-C3-C6 E、C6-C3-C3
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A、具有色原酮 B、具有色原酮和助色团 C、具有2-苯基色原酮 D、具有2-苯基色原酮和助色团 E、结构中具有邻二酚羟基
引入哪类基团可使黄酮类化合物酯溶性增加( )
   A、OCH3 B、CH2OH C、OH D、邻二酚羟基 E、单糖
黄酮类化合物颜色加深,与助色团取代位置有关,尤其在( )位置上
   A、6、7 B、7,4‘ C、3’,4‘ D、5 E、引入甲基
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是因为其分子结构中含有( )
   A、糖 B、羰基 C、酚羟基 D、氧原子 E、双键
下列黄酮中酸性最强的是( )
   A、3-OH黄酮 B、5-OH黄酮 C、5,7-二OH黄酮 D、7,4‘-二OH黄酮 E、3’,4‘-二-OH黄酮
下列黄酮中水溶性最小的是( )
   A、黄酮 B、二氢黄酮 C、黄酮苷 D、花色素
下列黄酮酸性强弱顺序为( )
   1)5,7-二OH黄酮;2)7,4’-二OH黄酮;3)6,4‘-二OH黄酮
   A、123 B、231 C、321 D、213 E、132
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 )
   A、6-OH黄酮 B、5-OH黄酮 C、7-OH黄酮 D、4’-OH黄酮 E、7,4‘-二OH黄酮
某中药提取液只加盐酸不加镁粉,即产生红色的是( )
   A、黄酮 B、黄酮醇 C、二氢黄酮 D、异黄酮 E、花色素
可区别3-OH黄酮和5-OH黄酮的反应试剂是( )
   A、盐酸-镁粉试剂 B、NaBH4试剂 C、α-萘酚-浓硫酸试剂 D、锆-枸橼酸试剂 E、三氯化铝试剂
NaBH4试剂用于鉴别( )
   A、黄酮醇 B、二氢黄酮 C、异黄酮 D、查尔酮 E、花色素
不能发生盐酸-镁粉反应的是( )
   A、黄酮 B、黄酮醇 C、二氢黄酮 D、二氢黄酮醇 E、异黄酮
具有旋光性的游离黄酮类型是( )
   A、黄酮 B、黄酮醇 C、异黄酮 D、查尔酮 E、二氢黄酮
盐酸-镁粉反应鉴别黄酮类化合物,下列哪项错误( )
  A、黄酮显橙红色至紫红色 B、黄酮醇显紫红色 C、查尔酮显红色 D、异黄酮多为负反应 E、黄酮苷类与黄酮类基本相同
二氯氧锆-枸橼酸反应中,先显黄色,加入枸橼酸后颜色显著减退的是( )
  A、5-OH黄酮 B、黄酮醇 C、7-OH黄酮 D、4/-OH黄酮醇 E、7,4’-二OH黄酮
具有旋光性的黄酮苷元是( )
  A、黄酮 B、二氢黄酮醇 C、查尔酮 D、黄烷醇 E、二氢黄酮
解析结构
   从某中药中分离一化合物,分子式C15H10O5,盐酸镁粉反应阳性,四氢硼钠反应阴性,二氯氧化锆反应黄色,加枸橼酸褪色,氯化锶反应阴性,。
UV(MeOH): 267nm, 336nm
1H-NMR: 6.18(1H,d,J=2.5Hz); 6.38(1H,s); 6.50(1H,d,J=2.5Hz); 6.68(2H,d,J=9.0Hz); 7.56(2H,d,J=9.0Hz);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