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实验学校七年级(地理)第 周教学案 编号J16课 题 撒哈拉以南非洲 班级 姓名备课人 审核人课 型 新授课总课时 2 第几课时 1 上课时间学 习 目 标 1.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重、难点 1.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2.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和解决途径。教 学 流 程 【黑种人的故乡】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 1、读书P61图8.26,对照右图填空: 并在课本上圈起来。 A 洋, B 洋, 沙漠,②______ __河 ________河, ④_________湾, 角, ⑥ 岛。 半球位置: _____半球、 _____半球、 _____半球。 3、海陆位置:北临___________沙漠, 西临________洋、 东临_________洋。 4、纬度位置:几条重要的纬线中, (纬线的名称)穿过非洲中部,非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_线和_________线之间。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处在五带中的 带。因此被称为(“热带大陆”) 5、阅读课本P61,据图8.26回答: 气候:绝大部分是_________气候,赤道附近是__________气候,少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地形:主要以_______为主。 (因此被称为“高原大陆”) 河流:非洲埃及的_______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赤道附近的_______河是非洲第二长河。 6、居民和文化: (1)居民与民居:撒哈拉以南非洲是 的故乡。 是非洲典型的民居。 (2)文化:黑种人大都能歌善舞,具有 、绘画、 等方面的天赋。【新课导入】 根据近期班级同学有位家长现在达到安哥拉,引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学习内容。 【预习案反馈】 教师针对学生在预习案中错误率高的题,进行统一讲解,学生订正。 【课堂探究】 【探究: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广布。分析教材P62图8.28,以乍得首都恩贾梅纳为例,说说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 2、结合图8.28、图8.29,谈谈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 3.思考非洲游牧部落马赛人随着季节的变化,在赤道南北两侧的草场来回迁徙的原因?堂 练 ( )1、以下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热带气候为主 B.位于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 C.地形以高原为主 D.全部位于南半球 ( )2、关于非洲世界之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注入大西洋 B.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C.陆地上最大的断裂带——东非大裂谷 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读图1回答3~4题: ( )3、关于非洲气候分布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B.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C.高山气候分布广布 D.赤道南北对称分布 ( )4、结合非洲气候图,判断刚果河的水文特征是 A.流量大,季节变化大 B.流量小,季节变化大 C.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D.流量小,季节变化小 ( )5、某地全年高温,7月干燥,草木枯黄;1月湿热,植被茂盛。该地位于下图的 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 )6、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地区是 A.亚洲 B.欧洲 C.撒哈拉以南非洲 D.北美洲 ( )7、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多数居民属于 黄种人 B.白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 )8、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 )9、读右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我们惠州暑假期间,马赛人正处在向北迁移的过程中 B.一年中马赛人要在两个国家之间辗转越境迁移 C.马赛人游牧地区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 D.当地生态环境恶化是造成一年中马赛人迁移的主要原因 ( )10、近年来,许多欧美游客热衷于“末日旅游”,把旅游目标锁定在他们认为即将消失的景观。游客把乞力马扎罗山作为“末日旅游”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过度开垦、方木,导致生态失衡 B.当地黑种人数量减少 C.该地区工业发达,酸雨危害严重 D.全球变暖,赤道雪峰消融 ( )11、李克强总理访问尼日利亚等非洲四国,他坦诚表达了中国愿意携手非洲共同发展的意愿。下列有关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唯一缺乏温带海洋性气候 B.斑马、犀牛、长颈鹿和狮子是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 C.非洲国家经济较为发达 D.尼罗河自东向西流淌在非洲大陆上反思 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