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第三章 统计整理
《基础统计》
第二节 统计分组
01
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02
分组标志的选择
03
统计分组的方法
04
统计分组的形式
第二节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统计
分组
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统计分组是由总体中各单位具有的“差异性”所决定的。通过分组,缩小组内差异性,区别组间差异性。
揭示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结构
区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统计分组
的作用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间的依存关系
第二节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统计分组的作用
1. 区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举例)
区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是研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适应状况的重要手段。
第二节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就业类别 2005年末 2010年末 2015年末
第一产业 44.8 36.7 28.3
第二产业 23.8 28.7 29.3
第三产业 31.4 34.6 42.4
合 计 100.0 100.0 100.0
统计分组的作用
2. 揭示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结构(举例)
我国就业人员结构变化情况
单位:%
通过比较总体内部的结构变化,可以揭示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
第二节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统计分组的作用
3.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间的依存关系(举例)
按商品销售额分组/万元 企业数/个 流通费用率/%
50 以下 25 11.2
50-200 70 10.6
200-400 130 9.9
400-600 75 8.7
600-800 40 7.8
800-1000 18 7.0
1000 以上 10 6.3
合 计 368 —
例中关系变化显示,随着商品销售规模扩大,费用水平逐步降低。
第二节
二、分组标志的选择
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统计分组,而统计分组的关键又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所谓分组标志,就是对总体划分的标准或依据。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必须考虑三个问题:
01 统计研究的具体目的
03 所处的历史条件与环境
02 被研究现象的本质特征
例如:研究企业规模和研究企业员工素质选择分组标志有何不同?
例如:研究企业规模有多个标志可以选择,你会选择什么标志?
例如: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在研究企业规模时有何区别?
第二节
三、统计分组的方法
(一)按品质标志分组
例如:按“经济类型”对企业分组,可以分成国有、集体、个体、股份合作、联营等等。
按品质
标志分组
是指选择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根据其变异范围区分各组界限,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组成部分。
再如:按“文化程度”对职工分组,可以分成大专及以上、高中、初中、小学及以下。
复杂的统计分组称为 “分类”。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统一的分类目录,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如商品分类目录、工业产品目录、工业部门分类目录等。
第二节
三、统计分组的方法
(二)按数量标志分组
按数量
标志分组
是指选择反映事物数量差异的数量标志,根据其变异范围区分各组界限,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组成部分。
例如:研究人的成长状况,6岁以下为婴幼儿,7-17岁为少年儿童,18-59岁为中青年,60岁以上为老年。
根据总体各单位
某一数量标志值
变动特征区分
单项式分组
组距式分组
第二节
三、统计分组的方法
(二)按数量标志分组
01 单项式
分组
是按每一个具体变量值对现象总体所进行的分组,一般适用于离散型变量,且在变量值不多、变动范围有限的条件下采用。
某工厂工人看管设备台数统计表
按工人看管设备台数分组 工人数/人
1 20
2 40
3 15
4 15
合计 90
例
工人看管设备统计
第二节
三、统计分组的方法
(二)按数量标志分组
02 组距式
分组
是按变量值的一定范围对现象总体所进行的分组,一般在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的条件下采用。
我国土地状况分组表
按地高分组/米 面积/万平方千米 占总面积比重/%
500以下 241.7 25.18
500-1000 162.5 16.93
1000-2000 239.9 24.99
2000-3000 67.6 7.04
3000以上 248.3 25.86
合计 960.0 100.00
组 限
组 距
组 数
组中值
第二节
三、统计分组的方法
(二)按数量标志分组
组距式分组中“组中值”的计算
组限,是用来表示各组之间界限的变量值,是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它有上限和下限之分,重合式和非重合式表达之别。
组距,是指一组变量值的区间长度。
组数,即分组个数。
组中值,即各组变量值的代表性水平。
02 组距式分组
组距式分组中有开口组,即有上限无下限或有下限无上限;有等距分组和异距分组。这决定于现象的特点。
组限的重合表达式中“上限不在内”
注意
第二节
四、统计分组的形式
(一)简单分组
简 单
分 组
就是对被研究现象总体只按一个标志所进行的分组。这种分组比较简单,它只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某一方面的状况。
表3.6 全国人口年龄构成(2017年抽样数据)
按年龄分组/岁 人口数/万人 占总人口/%
0~14 23 348 16.8
15~64 99 829 71.8
65及以上 15 831 11.4
合 计 139 008 100.0
例:按“年龄”一个标志对全国人口分组
第二节
四、统计分组的形式
(二)复合分组
复 合
分 组
就是对被研究现象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结合起来所进行的分组。具体地说,它是先按一个标志分组,然后再按另一个标志将已分好的各个组又划分为若干小组。
复合分组
排列形式
层叠式
交叉式
第二节
四、统计分组的形式
(二)复合分组
复合分组
(层叠式排列)
2018年全国高等教育大学生毕业人数
类别与层次 毕业人数/万人
普通教育 753.3
其中:本科 386.8
专科 366.5
成人教育 217.7
其中:本科 99.6
专科 118.1
网络教育 194.9
其中:本科 68.2
专科 126.7
类别 合计 普通 教育 成人 教育 网络
教育
本科 554.6 386.8 99.6 68.2
专科 611.3 366.5 118.1 126.7
合计 165.9 753.3 217.7 194.9
2018年全国高等教育大学生毕业人数
复合分组
(交叉式排列)
第二节
四、统计分组的形式
(三)分组体系
分 组
体 系
就是采用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并列标志对被研究现象总体分别进行的分组,这些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分组,就构成了分组体系。
例如:研究企业生产工人状况时,可以按文化程度、技术等级、年龄、工龄、工资、工种、性别等多种标志并列进行分组,从多方面反映该企业生产工人的状况,给人以全面的认识。
谢 谢
同学们的聆听
3-02
统计分组
讲授完毕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