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五 统计指标 课件(共38张PPT)-《统计基础与实务》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五 统计指标 课件(共38张PPT)-《统计基础与实务》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掌握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知识目标
了解总量指标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学习目标
掌握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原则。
项目五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知识目标
了解相对指标的概念、作用、表现形式和种类;
项目五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学习目标
会正确计算总量指标、相对指标;
会正确运用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分析问题。
技能目标
技能目标
技能目标
学习目标
任务一、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和总水平的统计指标。它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也就是用一个绝对数来反映特定现象在一定时间上的总量状况,故又被称为绝对指标或绝对数。
总量指标还可以表现为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总量增减变化的绝对数。也就是说,同性质的总量指标之和或者之差仍然是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概念和作用
总量指标是人们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和依据
总量指标是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任务一、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概念和作用
(二)总量指标的作用
第一节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总量指标按其所采用的计量单位的不同,可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
任务一、总量指标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1)按反映的总体内容不同分为
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
某地区高校发展情况
年份 学校数(个) 教师人数(人) 学生人数(人)
2000 50 2000 40000
2004 60 2500 55000
2008 75 3500 80000
总体单位总量
总体标志总量
任务一、总量指标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单位名称 企业数
(个) 职工人数(人) 固定资产增加额(万元) 工业增加值
(万元)
纺织局
化工局
机械局 300
250
450 8000
5000
7000 1000
2000
2000 200
500
300
合 计 1000 20000 5000 1000
通过下表:1、区分总体单位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
2、区分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
总体标志总量
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
总体单位总量
第一节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三、总量指标的计算
1.直接计量法。直接计量法是指通过全面调查,对所研究的现象总体单位一一进行登记,然后逐步加以汇总得到总量指标的方法。
2.间接计算法即根据现象之间的关系或根据非全面调查资料推算总量指标的方法,具体可以分为关系推算法和估算法。
(1)关系推算法。关系推算法即根据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平衡关系、比例关系已知其中某一个或几个总量来推算另一总量指标。
(2)估算法。 估算方法是指运用抽样推断的方法估算总量指标。具体内容和方法在项目九抽样推断中介绍
任务一、总量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意义和作用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
相对指标是社会经济现象中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数值对比得到的抽象的比值,其结果表现为相对数,故又称相对数,
相对指标有两个特点:①抽象性,相对指标抽象掉了构成相对指标分子和分母的具体总量指标数值;②相对指标的数值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原因是相对指标必然受到被对比的分子、分母两个因素的影响。
任务二、相对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二)相对指标的作用
(1) 相对指标可以反映现象内部经济结构和现象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
(2) 相对指标可以弥补总量指标的不足,便于比较。
(3) 相对指标可以宏观经济管理和评价企业经济活动状况。
一、相对指标的意义和作用
任务二、相对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三)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1) 有名数。有名数主要用来表现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它是以相对指标中分子与分母指标数值的双重计量单位来表示的。
(2) 无名数。无名数没有计量单位,它实际上是一种抽象化的数值,多以系数、倍数、成数、百分数、百分点、千分数、番数等表示。
一、相对指标的意义和作用
任务二、相对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一)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又称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或计划完成百分比,它是某一时期内同一总体的实际完成数和计划任务数对比所得到的相对数。它表明实际完成计划的程度,用来检查、监督计划的执行情况。它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
任务二、相对指标
任务二、相对指标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
【例题】某水泥生产厂2011年计划生产水泥2 500吨,实际生产水泥2 800吨。试求该水泥厂的生产计划完成情况
解:生产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2 800/ 2500×100%=112%
计算结果表明,该水泥厂2011年超额12%完成计划生产任务
6.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1)计划任务数为绝对数。当计划数为绝对数时,其计算公式为: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例:某地区2016年第一季度工业总产值实际完成为5500万元,计划任务数为5000万元,则:
计划完成程度= =110%
5500-5000=500(万元)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
任务二、相对指标
(一)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2)计划任务数为相对数。当计划数为相对数时分为两种情况。有用提高百分比,也有用降低百分比来规定计划任务的。其计算公式为: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
任务二、相对指标
(一)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例题 假定某企业按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应在基期的水平上提高 3%,实际执行结果提高了 4%,问提高劳动生产率计划任务的完成程度是多少?
解: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
即:超额0.97%完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任务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
任务二、相对指标
(一)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例题 假定某企业按计划规定,产品单位成本应在上一年的水平上降低4%,实际降低了3%,问降低产品成本的计划任务的完成程度是多少?
解: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程度:
即:即:差1.04%没有完成成本降低计划任务。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
任务二、相对指标
(一)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3)计划任务数为平均数。如果计划任务数以平均数的形式提出,如产品单位成本、员工平均工资等,这时根据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基本公式,直接用实际平均水平与计划平均水平进行对比计算。其公式为: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00%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
任务二、相对指标
(一)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2.计划执行进度的计算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实际完成任务数所属的时期仅是计划期的一部分,这种实际数与计划数的对比,称为计划执行进度。
计划执行进度= ×100%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
任务二、相对指标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产量计划完成情况如下:单位(吨)
2、检查累计至二月份的产量计划完成程情况。
例题
月份 计划产量 实际产量


三 1800
1800
1800 1225
1720
2665
合计 5400 5610
1、检查各月产量计划完成情况。
计划完成程度(%)
68.06
95.56
148.06
103.89
(计算结果见上表)
(一)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3.长期计划执行情况的计算
(1)累计法。累计法就是把计划期内各年累计实际完成数与同期计划规定的累计数对比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它适用于检查计划期内构成国民财产存量的经济指标。累计法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二是计算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
任务二、相对指标
(一)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3.长期计划执行情况的计算
例题:某地区2011-2015年期间计划规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1000亿元,五年实际完成情况下表所示,则该地区计划的五年时间内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完成情况为: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
任务二、相对指标
2011-2015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年份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上半年 下半年
投资额 180 220 240 240 120 150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80+220+240+240+120=1000(亿元) 而且60-54=6(月)
故提前6个月完成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一)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3.长期计划执行情况的计算
(2)水平法。水平法是指在下达长期计划时一般只规定计划期最末一年达到的水平。检查此种计划的完成情况,通常采用水平法。用水平法检查计划完成情况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二是计算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其算公式为: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
任务二、相对指标
例题:假定某产品按五年计划规定,最末一年产量应达到
50万吨,实际产量如下表,检查长期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万吨
13.5+12.5+12.5+13 = 51.5(万吨)
从第四年的第二季度起到第五年的一季度止,实际产量已达到
计划规定的50万吨, 即12+12.5+13+13.5 = 51(万吨),所以
提前 9 个月完成了任务。即:(60个月— 51个月 = 9 个月)
时间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上 下 一 二 三 四 一 二 三 四
产量 44 45 22 24 11 12 12.5 13 13.5 12.5 12.5 13
提前完成任务的时间:
长期计划完成程度:
解:计划末期实际产量:
检查是否有连续一年的产量达到计划规定的水平.
第一节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二) 结构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是表明总体内部的构成状况,说明各部分在总体中的地位的相对指标,一般用百分数来表示,也被称为结构相对数。结构相对指标是利用分组法,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各部分,以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得到的比重或比率,如产品合格率等。其计算公式如下: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
任务二、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三) 比例相对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是指同一总体内不同部分指标数值对比得到的相对指标,用以分析总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也称比例相对数,如人口性别比、积累与消费比等,其计算公式为
比例相对指标=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
任务二、相对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四) 比较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是指同一时间同类指标在不同空间之间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它反映同一时间(时期或时点)同类事物在不同空间(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条件下的差异程度,也称比较相对数。一般用系数、倍数、百分数形式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比较相对指标=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
任务二 相对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五) 强度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指同一时期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现象的总量指标对比得到的相对数,它用来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等,也称强度相对数。例如,其计算公式为:
强度相对指标=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
任务二、相对指标
例题: 2016年,某城市有储蓄机构500个,人口100万,则该市储蓄机构网密度指标有:
储蓄机构网密度(正指标)= =0.5(个/千人)
储蓄机构网密度(逆指标)= =2000(人/个)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
任务二、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的正指标和逆指标
4. 强度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和其他相对指标比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有些指标数值是用有名数表示的,一般用双重计量单位; 有些指标数值是用无名数表示的。
第二,强度相对指标具有平均之意,如按全国人口分摊的人均国民收入、人均钢产量、人均粮食产量、人均煤产量,等等,表现形式上类似平均数,但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
任务二、相对指标
例题:想一想可以计算哪几种相对指标?
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调整数
1982年 1990年
人口总数
其中:男
女 101654
52352
49302 114333
58904
55429
单位:万人
又知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
结构相对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六) 动态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又称动态相对数或发展速度,是同类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指标之比,用以反映现象在时间上发展变化方向和变化程度的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动态相对指标= ×100%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
任务二、相对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一)正确的选择对比基数
(二)要保持两个对比指标数值的可比性
(三)各种相对指标要结合运用
(四)相对指标和总量指标结合运用
三、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任务二、相对指标
知识小结
本项目,主要介绍了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分类与计算;、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各种统计指标的内涵,并能在统计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
实践技能训练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使学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原理及计算方法
I

实训目标
提高学生将统计方法应用于具体工作的能力

实践技能训练
实训
内容
任选一家超市,以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调查对象,分析研究各分析研究企业的经济效益,找出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若干指标。
成果检验
每位学生形成一份实训报告,由老师根据选定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同学们进行分析计算,对企业实际生产情况进行成绩评定。
实践技能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