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课件(共15张PPT)-《统计学概论(第七版)》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总论 课件(共15张PPT)-《统计学概论(第七版)》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统计学概论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 总论
【学习目标】
★知识点
了解统计发展简史、“政治算术学派”;理解统计研究的对象、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掌握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过程、统计的基本职能、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能力点
知道如何采用大量观察法进行研究;了解标志、指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会结合现实中遇到的具体事例说明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指标体系、变异、变量。
第一章 总论
01
第一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02
第二节 统计的工作过程和基本职能
03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一章 总论
含义包括:统计工作(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的统一体。
包括三个方面
统计工作是指对社会现象、经济现象、自然现象的数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研究的过程。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和其他与之相联系的资料的总称。
统计学是阐明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统计资料
统计学
统计工作
三方面存在的关系
统计三个方面的含义之间存在下列关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对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反过来又指导统计工作,使统计资料准确可靠。
一、统计的含义
第一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章 总论
二、统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原始
社会
文字产生之前 :就有“结绳记事”等统计计数活动。文字产生之后:古巴比伦的原始算版、古埃及的纸草记录、古印度的贝多罗叶记录、古代中国的甲骨文记录,统计计数活动日益深入人类社会实践,这些统计计数活动属于统计最初的萌芽。
奴隶社会形成过程中,统计也初步形成。
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禹时代就有了人口、土地等历史记载,《尚书》中就有对居民生活条件的调查记录,当时 “数量和分组的初步概念已经形成”。
封建社会时,我国的统计已略具规模。《商君书》中提出强国知十三数,即“境内仓、口(府)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宦士之数,以言谈取食者之数,利民之数,马、牛、刍、藁之数”
封建社会各个朝代都进行过人口、土地、财产等方面的统计调查,并建立了一定的统计调查制度。古希腊公元前600年就进行了人口普查,古罗马公元前就建立了出生、死亡登记制度。
奴隶
社会
封建
社会
统计是适应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第一章 总论
二、统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近代统计的发展是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同步的,17世纪至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成长--人口、工业、农业的统计登记逐渐形成制度“商业、工业、农业、海关、外贸、物价等方面的统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政治算术学派
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英国人威廉 配弟和约翰 格兰特
威谦 配弟的代表作是《政治算术》,约翰 格兰特的代表作是《对死亡率公报的自然观察和政治观察》
国势学派
数理统计学派
社会统计学派
19世纪下半叶,德国人克尼斯和梅尔在继承政治算术学派和在凯特勒的影响下创立了社会统计学派,社会统计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恩格尔。社会统计学派认为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的社会科学
社会经济统计学
国势学派(记述学派)的创始人是德国人海 康令和高 阿亨华尔
1850年德国人克尼斯在《作为独立科学的统计学》一书中,将国势学正式命名为国家学,将英国人威廉·配弟和约翰·格郎特创立的政治算术正式命名为Statistika(统计学)
19世纪中叶,随着统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又产生了数理统计学派。
数理统计学派的创始人是比利时人阿道夫.凯特勒(A.Quetelet,1796-1874)。其代表作有《社会物理学》。凯特勒把概率论引入统计学,使统计方法在准确性方面有了质的跃进
十月革命后,在前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社会经济统计学,社会经济统计学深受德国社会统计学的影响。前苏联统计学家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排斥数理统计学,认为数理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第一章 总论
三、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即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和社会经济统计相比,它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间接研究,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统计这种调查研究活动的规律和方法,它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规律和方法。社会经济统计学从其性质来讲,研究的是方法论,它是一门研究方法论的社会科学。
特点
数量性
总体性
具体性
社会性
由于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因此,数量性就成为社会
经济统计的基本特点。数量性特点具体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由于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的数量方面,因此总体性就成为社会经济统计的重要特点。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方面,不是抽象的量,因此,社会经济统计具有具体性特点。
统计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更具备社会性的特征。
社会经济统计以社会经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有明显的社会性的特点;社会经济
第一章 总论
四、统计的认识过程
第一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统计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其认识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从质与量的关系看,统计的认识过程是从质开始到量,再到质与量的结合
另一方面,从个体与总体的关系看,统计的认识过程是从对个体数量的认识开始,再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
01
02
第一章 总论
五、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
第一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统计推断法。
大量观察法是指统计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过程中要从总体上加以观察,对现象总体的全部或足够多数的个体进行调查研究并综合分析,从而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一)大量观察法
统计分组法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和现象内在的特点,按一定标志,把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部分或组的一种统计方法。
(二)统计分组法
将大量观察所得的资料进行加工、汇总,就可以得到反映现象总体一般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运用各种综合指标对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叫综合指标法。
(三)综合指标法
统计推断法是根据局部样本资料,按一定的置信标准,用样本数据来判断总体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
(四)统计推断法
第一章 总论
一、统计的工作过程
第二节 统计的工作过程和基本职能
统计工作过程是指统计工作的步骤。统计工作的步骤有: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统计设计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
第一章 总论
二、统计的基本职能
第二节 统计的工作过程和基本职能
统计的基本职能是指统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统计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统计信息职能是指统计具有信息服务的功能,也就是统计通过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得到统计资料,在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再经过反复提炼筛选,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统计信息,为社会服务。
统计信息
统计咨询
统计监督
统计咨询职能是指统计具有提供咨询意见和对策建议的服务功能,也就是指统计部门利用所掌握的大量的统计信息资源,经过进一步地分析、综合、判断,为宏观、微观决策,为科学管理提供咨询意见和对策建议。统计咨询分为有偿咨询和无偿咨询两种。统计咨询应更多地走向市场。
统计监督职能是指统计具有揭示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偏差,促使社会经济运行不偏离正常轨道的功能,也就是统计部门以定量检查、经济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等手段,揭示社会经济决策和执行中的偏差,使社会经济决策及其运行按客观规律的要求进行。
第一章 总论
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统计总体
总体单位
包含个体多少
基本特征
是统计调查研究的对象,简称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个体所组成的整体。
构成总体的每个个体单位就是总体单位
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大量性、同质性和差异性
第一章 总论
二、标志、指标和指标体系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标志的具体表现是指在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或数值。按标志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标志按变异情况可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
标志
指标是说明总体的。对于指标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指标是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或范畴。另一种认为指标是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加具体数值。指标按性质的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标志和指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指标
单个指标只能反映现象总体的一个侧面或一个方面,不可能反映总体的全面情况,为了揭示总体的全貌,必须把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指标结合起来应用。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指标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叫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可分为两大类: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统计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
第一章 总论
二、标志、指标和指标体系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
(2)有的标志可用数值来表示,如数量标志。有的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如品质标志。而所有的指标都可用数值表示。
区别
(1)数量指标的数值是根据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汇总而来的。例如某企业全部职工总体,每个职工是总体单位,工资是数量标志,工资总额是数量指标,工资总额是根据每个职工的工资汇总得到的。
( 2)指标与标志间存在变换关系。
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原来的总体变为总体单位,原来的指标相应地变为数量标志;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原来的总体单位变为总体,原来的数量标志相应地变为指标。
联系
第一章 总论
三、变异和变量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变异是指标志的具体表现在总体各单位间的差异。
变异
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作变量,变量的具体取值叫变量值。变量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变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