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课件(共26张PPT)-《应用统计学(第4版)》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章 绪论 课件(共26张PPT)-《应用统计学(第4版)》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应用统计学(第4版)》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统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统计研究的特点、方法和作用 本章小节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统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统计与统计学
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对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和规律进行描述、推断、认识的一门学科。从字面上直观理解,“统计”是指对大量事物进行汇总计数,因此可以简单地说统计就是总起来计量,即统而计之。例如计算全国的总人口数、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某个企业的职工人数、产品产量,甚至是计算某个家庭每月的收入和支出等等都是统计。
一、统计与统计学
统计活动一般按照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资料的开发利用这几个阶段依次进行。如图1.1.1所示。
二、统计的产生与发展
统计产生
原始社会后期: 统计萌芽于计数活动;
奴隶制国家产生:统计组织建立;
封建社会时期: 建立统计调查制度;
资本主义社会:统计扩展到社会经济各方面。
统计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二、统计的产生与发展
统计发展
按照统计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把统计学划分为古典统计学、近代统计学和现代统计学三个时期,如图1.1.2所示。
(一)统计学学派
1.德国的记述学派(国势学派〕
康令 (1606-1681)
阿痕瓦尔(1719-1772: 1764年首创统计学一词)
他们在大学中开设“ 国势学”, 采用记述性材料讲述国家“ 显著事项”,籍以说明管理国家的方法。特点是偏重于事物质的解释而忽视量的分析。
三、统计学学派与统计学学科体系
(二)统计学的近代期(18世纪末-19世纪末)
  2.政治算术学派
  代表人物:英国的威廉·配第、约翰·格朗特等。
威廉·配第的代表著《政治算术》对当时的英、荷、法等国的“ 国富和力量”进行了数量的计算和比较;格朗特写出了第一本关于人口统计的著作。他们开创了从数量方面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先例。
三、统计学学派与统计学学科体系
三、统计学学派与统计学学科体系
3.数理统计学派
  代表人物:法国的拉普拉斯,比利时的凯特勒。拉普拉斯把古典概率论引进统计学,发展了概率论,推广了概率论在统计中的应用。
  凯特勒把德国的国势学派、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和意大利、法国的古典概率论家以融合改造为近代意义的统计学。他是数理统计学派的奠定人,有“ 统计学之父”之称。
4.社会统计学派
代表人物:德国的克尼斯、恩格尔、梅尔等。
他们强调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包括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目的是要揭示现象内部的联系。
三、统计学学派与统计学学科体系
三、统计学学派与统计学学科体系
(二) 统计学学科体系
理论统计学
指统计学的数学原理,它根植于纯数学的一个领域—概率论。
应用统计学
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各个领域就形成各种各样的应用统计学。它包括一整套统计分析方法,有的是适用于各个领域的一般性的统计方法,如数据收集与整理、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等。有的则是某一专业领域中特有的分析方法,例如经济统计学中的指数分析法、统计决策及产品质量统计管理等。
理论统计学
数理统计学
数理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在这里作为统计学的一个分支,它以概率论等数学理论为基础,研究随机现象的数量规律,是一门纯方法论的科学,为其它学科提供数学分析和推断的方法与技术。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是在统计实践的基础上,对统计理论方法的最一般概括,内容包括统计的对象和任务,统计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以及关于统计活动各个环节的理论和方法。统计学原理中结合了数学、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知识,又是统计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是指导统计实践活动的科学依据。一般所说的统计学就是指统计学原理。
社会经济统计学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将理论统计学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以社会、经济、人口、科技和文化等人类自身及其活动为对象的统计方法论,为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进行调查研究提供原理、原则和方式方法。
自然统计学
自然统计学是将理论统计学应用于自然现象领域,是探索地理、地质、气候、天文、生物等非人类现象的数量关系和数量规律的统计方法论。其中较为重要的分支有生物统计学、气象统计学、天文统计学等。
应用统计学
(三) 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统计学和数学的关系
统计学中具有方法论性质的数理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因此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且与其他的应用数学有一定的共性。如和数学中的有关定理一样,统计中的一些分布也是客观现象数量特征的一种抽象。
统计学与其他的数学分支相比又有其特殊性。
(1) 处理的数据不同。
(2) 处理的方法不同。
(三) 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统计学与其他专门学科的关系
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可以用于研究其他任何科学中的偶然现象,因此它与很多专门学科都有关系。但是统计方法只是从事物的外在数量表现去推断该事物可能的规律性,它本身不能说明何以会有这个规律性,回答为什么是各专门学科的任务。
第二节 统计研究的特点、方法和作用
统计研究的特点
第二节 统计研究的特点、方法和作用
数量性
  “数字是统计的语言”,数量性是统计研究的基本特点,统计研究系统如图1.2.1所示.
统计研究的特点
总体性
  统计研究就是总的、综合的数量研究。一般理解的总体是指统计总体,是由同类个体组成的集合体,如人口总体、企业总体、商品总体等等,这时统计研究的目的不是计量个体的特征表现,而是对个体的特征表现进行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到总体的综合的数量特征。
具体性
  具体性即客观性。统计对象是具体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统计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和计算结果,都是客观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表现,是具体的数据。
统计研究的特点
统计研究的方法
 按照统计工作的不同阶段和作用列出的常用统计方法如图1.2.2 所示。
大量观测法
所谓大量观测法就是对所研究的客观现象总体中的全部或者足够多的个体进行观测以达到正确认识总体的目的。大量观测法不是一种具体的应用方法,而是研究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原则,是统计研究的指导原则。
统计实验法和统计调查法
统计实验法是按照一个设定的实验程序,观测现象开始实验以后的数量特征,根据实验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到对现象总的认识。
统计调查法指主要依靠调查人员,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所研究现象的数据资料,包括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
统计研究的方法
统计描述法和统计推断法
统计描述法是综合描述的方法,是通过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计算综合性的统计指标,描述所研究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方法。根据所描述问题的特点,可以具体使用综合指标法和数学模型法。
统计推断法是在对已知事物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未知事物进行推断的方法。根据推断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抽样估计法以及假设检验法等。
统计研究的方法
统计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提供信息服务
提供统计信息是统计的信息职能,是统计的首要职能。
提供咨询服务
提供咨询服务是统计的咨询职能。统计工作的任务不仅要完成提供信息的基本任务,还要进一步利用已经掌握的各种统计信息资料,为政府、企业以及个人等提供各种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
提供监督服务
提供监督服务是统计的监督职能。监督职能是指根据长期的大量的统计信息,按照标准监督客观现象发展变化状况,确定其是否正常,有无警情。
统计研究的作用
例1.1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例1. 2 投资乘数(Investment Multiplier)
应用实例
例1.3.3 增长率问题(Growth Rate)
本章小节
统计是对变量观测值产生的变异性的研究;
统计学(statistics)是收集、描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是科学的一种普遍性语言。
统计方法包括:收集资料方法;整理资料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等。
统计分析方法是统计方法的核心,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分为两部分: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通过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计算综合性的统计指标,描述所研究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方法;
推断性统计阐明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被抽样总体的性质,并按规定的置信度来实现这种推断。
统计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研究统计的结果和给出恰当的结论,这些结论必须正确地被表达,不能随意添加或删减,除非信息得到补充或更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