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黄酮类化合物-2 课件(共25张PPT)-《天然药物化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黄酮类化合物-2 课件(共25张PPT)-《天然药物化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11章 黄酮类化合物
Flavonoids
*
第十一章 黄酮类化合物
概 述
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和分类
2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3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
4
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和结构鉴定
5
*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
原理: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性和酸性
相似相溶与酸碱理论
提取:
苷元:极性小的溶剂,如氯仿、乙醚、乙酸乙酯等
回流提取
苷及极性大的苷元:
用丙酮、乙酸乙酯、乙醇、甲醇、醇-水加热提取
极性稍大的甙元一般指:羟基黄酮、双黄酮、 橙酮、查尔酮
多糖苷类:一般用沸水提取
提取
*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
溶剂萃取法(系统分离法)
碱提酸沉法
炭粉吸附法
粗分
*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
药 材
水或醇-水,加热提取
提取液
浓缩,加3-4倍醇
醇水液
沉淀(水杂)
浓缩,回收醇,加水
水 液
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
石油醚层
氯仿层
乙酸乙酯层
正丁醇层
水层
叶绿素等脂
溶性成分
黄酮苷元
大极性苷元
小极性的苷
黄酮苷
多糖
蛋白质
原理:
利用黄酮类与其它杂质极性
不同,选不同溶剂进行萃取
溶剂萃取法
*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
原理:酚羟基与碱成盐,溶于水;加酸后析出
碱: 常用Ca(OH)2,即石灰乳(石灰水)
优点 A:使含酚羟基化合物成盐溶解
B:使含羧基杂质(果胶、粘液质、蛋白质等)
形成沉淀
注意 a:提取时,碱液浓度不宜过高。
b:加酸酸化时,酸性也不宜过强。
应用:芦丁和槲皮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碱提酸沉法
*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
原理:活性炭吸附黄酮苷类化合物
用途:主要用于含量较高的黄酮苷类的精制
操作:植物的甲醇提取物中,分次加入活性炭,
搅拌,静置,定性检查上清液无黄酮反应时为止。
过滤,收集活性炭,依次用沸水、沸甲醇、7%酚/水、
15%酚/醇溶剂进行梯度洗脱,对各部分洗脱液进行定
性检查。
大部分黄酮苷类可以用7%酚/水洗下。
活性炭吸附法
*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
极性 氢键
分子大小(量)
酸性
特殊结构
硅胶
聚酰胺
凝胶
梯度pH萃取法
金属盐络合法
柱色谱法
分离方法
*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
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其化学分子式为mSiO2·nH2O
应用范围:
主要分离小极性和中等极性的化合物,应用最为广泛。
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高度甲基化(乙酰化)的黄 、
酮及黄酮醇
多羟基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硅胶加水去活化
吸附规律:
极性大吸附能力强
e g : A 苷元 B 二糖苷 C 单糖苷
Rf:A > C > B
硅胶柱色谱
*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
原理:氢键吸附(作用)
洗脱规律:(先—后)
母核上羟基增加,洗脱顺序递减
羟基数目相同时,有缔合羟基 > 无缔合羟基
苷元相同:三糖苷 > 双糖苷 > 单糖苷 > 苷元
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的洗脱先后顺序为: 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黄酮>黄酮醇。
分子中芳香程度高、共轭双键多,则聚酰胺对其的吸附力强,故难于洗脱。
应用范围:适合各种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苷、苷元、查耳酮及二氢黄酮
聚酰胺柱色谱
*
聚酰胺“双重色谱”原理
正相色谱 反相色谱
苷与苷元聚酰胺色谱
聚酰胺:极性固定相(极性酰胺基团) 非极性固定相(非极性脂肪链)
洗脱剂:有机溶剂(氯仿-甲醇,极性小) 含水溶剂(甲醇-水,极性大)
先洗脱:游离黄酮(苷元,极性小) 苷(极性大)(柱色谱分离)
Rf值: 苷元 > 苷 苷元 < 苷(TLC色谱鉴别)
*
正相与反相层析
硅胶 固定相(硅醇)极性 > 流动相(醇)极性时为正相
聚酰胺 固定相(聚酰胺脂肪链)极性 < 流动相(醇水)极性时为反相
槲皮素对照品
槲皮素
芦丁
芦丁对照品
槲皮素对照品
槲皮素
芦丁
芦丁对照品
聚酰胺TLC
硅胶TLC
*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
常用型号:Sephadex-G和Sephadex-LH20
原理:吸附作用和分子筛
对游离黄酮,主要是吸附作用, 吸附程度取决于游离酚羟基的数目,苷元的羟基数目越多,越难洗脱。
对黄酮苷,主要是分子筛原理, 洗脱时按分子量由大到小先后洗脱下来。
常用洗脱剂:
碱性水溶液(0.1mol/L NH4OH),盐水溶液(0.05mol/L NaCl)
醇及含水醇,如甲醇,甲醇-水,乙醇等。
其它溶剂:含水丙酮、甲醇-氯仿(凝胶会膨胀, 体积变大)。
葡聚糖凝胶柱色谱
*
黄酮类化合物在Sephadex-LH20(甲醇)上的Ve/Vo
黄酮类化合物 取 代 情 况 Ve/Vo
芹菜素 5,7,4’-三OH 5.3
木犀草素 5,7,3’,4’-四OH 6.3
槲皮素 3, 5,7,3’,4’-五OH 8.3
杨梅素 3, 5,7,3’,4’,5’-六OH 9.2
山奈酚-3-半乳糖鼠李糖-7-鼠李糖苷 三糖苷 3.3
槲皮素-3-芸香糖苷 双糖苷 4.0
槲皮素-3-鼠李糖苷 单糖苷 4.9
*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
规律:
苷元的羟基数越多,Ve/Vo越大,越难以洗脱。
吸附作用
苷的分子量越大, 其上联结糖的数目越多,Ve/Vo 越小, 容易洗脱。
分子筛原理
苷比苷元先洗脱。
葡聚糖凝胶柱色谱
*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
原理: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酸性、且不同数目和不同位置的酚羟基的酸性强弱不同
适用范围:适用于分离酸性强弱不同的黄酮苷元
酸性:7,4′-OH> 7-或4′-OH >一般酚OH>5-OH
溶于5%NaHCO3
溶于5%NaCO3
溶于不同浓度NaOH
梯度pH萃取法
*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
乙醚液
(脂杂)
乙醚液
乙醚液
乙醚液
乙醚液
碱液(3或5-OH黄酮)
碱液(一般酚OH黄酮)
碱液(7,4’-二OH黄酮)
碱液(7或4’-OH黄酮)
5% NaHCO3
5% Na2CO3
0.2% NaOH
4% NaOH
梯度pH萃取法
*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
原理:利用分子中某些特定官能团性质进行分离
具有邻二酚羟基的成分,用醋酸铅沉淀
不具有邻二酚羟基的成分,用碱式醋酸铅沉淀
具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还可以与硼酸反应形成溶于水的硼酸络合物,可以与不具有邻二酚羟基的其它黄酮类化合物分离
金属盐络合法
*
从柠檬果皮中分离降血压有效成分
目的:使要得到的化合物溶解,而使蛋白质、黏液质等大极性成分形成沉淀除去
水提醇沉法
提取分离实例1
*
从柠檬果皮中分离降血压有效成分
溶剂萃取法
铅盐沉淀法
凝胶色谱法
硅胶色谱法
目的:
除去Pb,生成PbCO3
提取分离实例1
*
提取分离实例1
从柠檬果皮中分离降血压有效成分
*
提取分离实例1
从柠檬果皮中分离降血压有效成分
*
满山红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提取分离实例2
*
去除鞣质等
减少杂质
满山红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提取分离实例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