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营养生理与能量 课件(共14张PPT)-《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导论 第二版》同步教学(中国旅游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营养生理与能量 课件(共14张PPT)-《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导论 第二版》同步教学(中国旅游版)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第二章 营养生理与能量
第一节 消化系统对食物鹅下滑吸收
一、原子水平
二、分子水平
三、细胞水平
四、组织水平
五、整体水平
提示:
在原子水平上,目前已知的元素有一百三十余种,氧、碳、氢、氮就占了人体总重量的96%。
在分子水平上,人体是由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水及矿物质等构成的。
需要说明的是,人体在各个水平上的构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一个个体来说,在胎儿、婴儿、幼儿、青春期、成年、老年等各个时期,身体成分会呈现一定的变化,在疾病、应激等状态下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
表2-1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体构成变化
年龄 脂肪占体重比例(%) 人体成分含量(单位:克/千克非脂肪组织)
蛋白质 水分 钠 钾 钙 镁 磷
胎儿(1.5千克体重) 3.5 111 856 105 49.6 354 19.7 126
胎儿(2.5千克体重) 7.6 126 837 101 52.1 413 20.4 152
出生时 16.2 137 822 97 50.8 464 20.6 171
1岁 20 170 780 95 58.0 698 24.7 226
4.5岁 22.7 238 697 99.9 65.0 1050 29.6 338
成年人均值 19.7 205 723 87 69 1064 38.4 375
一、概述
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道是指由口腔至肛门粗细不等的弯曲管道,长约九米,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又分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等部分(见下图)。消化腺主要有食管腺、胃腺、肠腺等小消化腺和肝脏、胰腺、唾液腺等大消化腺。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口腔。口腔位于消化道的最前端,是食物进入消化道的门户。口腔内参与消化的器官有:牙齿。舌。唾液腺。
咽与食管。咽位于鼻腔、口腔和喉的后方,其下端通过喉与气管和食管相连,是食物与空气的共同通道。
胃。胃位于左上腹,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
小肠。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器官。食物受胰液、胆汁及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绝大部分营养成分也在小肠吸收,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小肠进入大肠。
大肠。人类的大肠内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大肠的主要功能在于吸收水分,大肠还为消化后的食物残渣提供临时储存场所。
特别提示:肝脏的作用
肝脏是胆汁制造工厂,胆汁帮助胃肠道消化脂肪、吸收脂溶性维生素;肝脏合成蛋白质,并把氨合成尿素排出体外;肝脏储存糖原,随时供给身体使用;肝脏参与内分泌调节;制造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及各种凝血因子,帮助止血;肝脏是身体的“解毒工厂”,分解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是“过滤工厂”,肝脏还有吞噬免疫功能,能够清除血液中的细菌、色素和其他有害物质;等等。
第二节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1.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EAR是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
2.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的需要。
3.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AI)。AI是通过观察或试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UL)。U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量。
第三节人体所需要的能量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一、人体能量平衡及其意义
人体能量的来源是食物中的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三种营养,而食物中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不能供给能量。
人体能量代谢的最佳状态是达到能量消耗与能量摄人的平衡。这种能量平衡能使机体保持健康并能胜任必要的社会生活。能量代谢失衡,即能量缺乏或过剩都对身体健康不利。
二、能量单位及产能营养素的能值测定
1.能量单位
能量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1卡=4.184焦耳或者1千卡=4184千焦耳
2.产能营养素的能值测定
1克碳水化合物产能量16.81千焦(4.0千卡)、1克脂肪产能量37.56千焦(9.0千卡)及1克蛋白质产能量16.74千焦(4.0千卡)
三、人体的能量消耗
(一)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
(二)不同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
(三)食物热效应(thermic effect of food,TEF)
(四)生长发育及影响能量消耗的其他因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