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其卫生安全 课件(共70张PPT)-《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导论 第二版》同步教学(中国旅游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其卫生安全 课件(共70张PPT)-《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导论 第二版》同步教学(中国旅游版)

资源简介

(共70张PPT)
第五章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其卫生安全
第一节 动物性食品的营养价值
一、畜禽肉的营养价值
畜禽肉类主要包括猪、牛、羊、兔肉以及鸡、鸭、鹅肉类等。也包括畜禽的内脏及其制品。
猪肉是我国人民畜肉食物的主要来源.
(一)畜禽肉组织结构
1.肌肉组织:肌肉组织是畜禽肉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各种畜禽肉体中,肌肉组织约占50%~60%。肌肉组织是最有食用价值的部分。
2.脂肪组织:脂肪组织是决定肉品质的重要因素,它也决定肉的食用价值。肌肉中的脂肪称为肌间脂肪,能使肉的风味柔滑而鲜美,因而食用价值很高。
3.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在畜禽体内执行着机械职能。肉中结缔组织的多少与畜禽的年龄、饲养、肥度和畜禽体部位密切相关。
(二)畜禽肉类的营养价值
1.蛋白质:畜禽肉类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中,含量达约占动物总重量的10%~20%左右。
2.脂类:畜禽肉类的脂类是各种脂肪酸的三酰甘油酯以及少量卵磷脂、胆固醇和脂色素等组成。在畜禽的脑、内脏和脂肪中含有比较多的胆固醇,避免过多摄入影响健康。
3.碳水化合物:动物性食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畜禽肉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原。
4.矿物质:畜禽肉中矿物质含量约为0.8%~1.2%,多集中在内脏器官如肝、肾及瘦肉中。
5.维生素:畜禽肉中含有丰富B族维生素。动物的内脏特别是肝、肾含有较多的脂溶性维生素。
二、蛋类的营养价值
人们日常食用的禽蛋主要有鸡蛋、鸭蛋、鹅蛋和鹌鹑蛋等,尤以鸡蛋消费量大。
(一)蛋的结构
各种蛋类大小不一,但结构基本相似,都是由蛋壳、蛋清、蛋黄三部分组成。
(二)蛋的营养价值
1.蛋白质:蛋类含蛋白质一般都在10%以上。
2.脂肪:蛋清中含脂肪极少,98%的脂肪集中在蛋黄内,呈乳化状,分散成细小颗粒,故易消化吸收。蛋黄是磷脂的良好食物来源。
3.碳水化合物:蛋类含碳水化合物较少,蛋清中主要是甘露糖和半乳糖,蛋黄中主要是葡萄糖,大部分以与蛋白质结合的形式存在。
4.矿物质:蛋类的矿物质主要存在于蛋黄内,蛋清中含量极低。
5.维生素:蛋类维生素含量较为丰富,而且种类较为齐全。绝大部分的维生素都集中在蛋黄内。蛋类的维生素含量受到品种、季节和饲料的影响。
(三)几种鲜蛋的营养价值
鸡蛋。鸡蛋是蛋类中营养价值高的一种,一般含有蛋白质15%,脂肪12%,糖1.6%,矿物质总量1.1%,维生素也比其他蛋高,尤其是维生素A。
鸭蛋。蛋白质含量为8.7%左右,脂肪含量9.8%左右,低于鸡蛋,但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可达10%左右,矿物质、维生素A也高于鸡蛋。
鹅蛋。蛋白质约占12.3%,脂肪约为14%,碳水化合物为3.7%,矿物质在1%左右,维生素较其他蛋类少。
三、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提示:以鱼为例说明
水产品包括动物类和植物类,动物类主要是各种鱼、虾、蟹、贝类等;植物类包括海带、紫菜和海藻类等。本文以鱼为例说明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一)鱼类的营养价值
鱼类是动物性水产品的重要组成种类,在营养学上有特殊的营养意义。
1.蛋白质:鱼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5%~20%,生物利用率可达85%~90%。
2.脂肪:鱼类中的脂肪含量比较低,一般在1%~3%左右。鱼类脂肪一般多由不饱合脂肪酸组成(可达70%~80%)虾、蟹黄中还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少食。
3.矿物质:鱼类矿物质含量约为1%~2%,高于畜禽肉矿物质含量。
4.维生素:鱼肉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海鱼内脏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丰富来源。
(二)其他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其它水产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特点与鱼相似,都含有丰富的完全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而虾皮中钙含量高,海参几乎不含胆固醇,某些海产鱼类肝脏有大量维生素A,防止大量食用造成中毒。牡蛎中含锌量极高,每100克中含锌量高达8毫克,在欧美及澳大利亚还把牡蛎称之为“海中牛奶”。
提示:河蟹死后不得食用
蟹可以分为河蟹、海蟹和湖蟹等品种。蟹肉味道鲜美、质地细嫩。蟹肉蛋白质含量、矿物质含量比较高。每100克河蟹肉营养素含量为:蛋白质17.5克,脂肪2.6克(胆固醇267毫克),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3克;矿物质中钙和硒含量高,其中钙含量为126毫克、硒56.7毫克,维生素A含量高,为389国际单位。此外,还含有锌3.68毫克、铁2.9毫克、钙126毫克、磷182毫克。
四、乳(乳制品)的营养价值
乳汁是哺乳动物的最好天然食品,它能满足和适应初生幼仔生长发育的需要。在动物乳中以牛乳最为重要,通常被称为“最接近理想的食品”,含有人体生长和维持健康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此外,还有羊乳和马乳也为人们所饮用。
(一)牛乳的营养价值
1.蛋白质:牛乳中的蛋白质平均含量大约为3.0%,主要有酪蛋白、乳清蛋白和脂肪球膜蛋白质。牛乳中蛋白质含量比人乳高三倍,而且酪蛋白与乳清蛋白的比例与人乳组成正相反,因此在生产婴儿配方乳粉时要加以调整。
2.脂肪:牛乳脂肪在乳中以较小的微粒分散于乳液中,含量约占3.5%~4.5%,约提供全乳能量的48%左右。
3.碳水化合物:牛乳中所含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其含量比人乳少。
4.矿物质:牛乳中矿物质含量约为0.7%~0.75%左右。牛乳中钙的含量很高,约为人乳的3倍,含磷约为人乳的6倍,钙磷比值较合理,利于消化吸收。
5.维生素:牛乳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但其含量却因季节、饲养条件及加工方式不同而有变化。牛乳还含有比较丰富的维生素B2、维生素A以及烟酸。
(二)牛乳的母乳化
牛乳母乳化的主要目标是:降低牛乳中酪蛋白和矿物质含量;减小牛乳中脂肪球直径(因牛乳脂肪球大,不易消化),也可除掉牛乳中的脂肪,另加适量植物油;在牛乳中添加适量人乳球蛋白;在牛乳中加入适量维生素A,使其含量与人乳相接近;母乳化乳中氨基酸含量应基本满足婴儿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
(三)乳制品的营养价值
1.酸乳:酸乳是由产生乳酸的细菌使牛乳或其制品发酸的液体乳制品。酸乳还有利于体内一些维生素的保存,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的作用,减轻乳糖不耐症症状。
2.其他乳制品的营养价值:如奶粉\消毒乳等.
动物性食物卫生要求
(一)畜禽肉
主要卫生问题。腐败变质。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药物残留。
2.肉类食品的卫生标准
新鲜猪肉的卫生指标。新鲜肉挥发性盐基总氮(单位:毫克/100克)要求:一级鲜肉小于15、二级鲜肉小于25、变质肉大于25;汞(以Hg计,单位:毫克/千克)要求小于0.05;六六六(单位:毫克/千克)要求纯肥肉小于4、肥瘦肉小于0.5;DDT(单位:毫克/千克)要求纯肥肉小于2、肥瘦肉小于0.5。
感官指标 一级鲜肉 二级鲜肉 变质肉
色泽 肌肉有光泽,色红均匀,脂肪洁白 颜色稍暗,脂肪缺乏光泽 肌肉无光泽,脂肪呈灰绿色
粘度 外表稍干或微湿润,不粘手 外表干燥或沾手,新切面湿润 外表极干燥或粘手,新切面发粘
弹性 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 指压后凹陷恢复缓慢且不能完全恢复 指压后凹陷不能恢复,留有明显痕迹
气味 具有新鲜肉的正常气味 有氨味或酸味 有臭味
煮沸后肉汤 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表面,具有香味 稍有浑浊,脂肪呈小滴浮于表面,无鲜味 浑浊,有黄色絮状物,脂肪极少浮于表面,有臭味
(二)蛋类的卫生要求
1.微生物污染。微生物可通过患病母禽或者附着在蛋壳表面而污染禽蛋。
2.化学性污染。鲜蛋的化学性污染物主要是汞。
3.其他卫生问题。
4.卫生要求。蛋类感官指标。蛋壳清洁完整,灯光透视时,整个蛋呈桔黄色至橙红色,蛋黄不见或略见阴影。打开后蛋黄凸起、完整、有韧性,蛋白澄清、透明、稀稠分明。无异味。
(三)水产品
本书以黄花鱼为例说明。
新鲜的黄花雨体表金黄色,有光泽,鳞片完整,不易脱落;次新鲜的黄花鱼体表淡黄,淡苍黄或白色,光泽较差,鳞片不完整,易脱落。
体表。新鲜的黄花鱼鳃色鲜红或紫红(小黄鱼多为暗红),无异臭或稍有腥臭,腮丝清晰;次新鲜的黄花鱼色暗红、暗紫或带棕黄,灰红,有腥臭,但无腐败臭,腮丝粘连。
眼。新鲜的黄花鱼眼球饱满凸出,角膜透明;次新鲜的黄花鱼眼球平坦或稍凹陷,角膜稍浑浊。
肌肉。新鲜的黄花鱼肌肉坚实有弹性,次新鲜的黄花鱼肌肉松弛,弹性差。
粘膜。新鲜的黄花鱼呈鲜红色,次新鲜的呈淡红色。
理化指标。挥发性盐基氮(单位:毫克/100克):新鲜鱼小于15、次新鲜鱼小于35;汞(单位:毫克/千克)小于0.3;六六六(单位:毫克/千克)小于2;DDT(单位:毫克/千克)小于1。
(四)乳(乳制品)的卫生要求
1.乳类的主要卫生问题
奶中存在的微生物。一般情况下,刚挤出的奶中存在的微生物可能有八联球菌、萤光杆菌、酵母菌和真菌;如果卫生条件差,还会有枯草杆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等。新鲜的奶具有自我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能力,不同温度下生奶的抑菌力是不同的:在0℃可保持48小时,5℃时可保持36小时,10℃时可保持24小时,25℃时可保持6小时,而在30℃时仅能保持3小时。因此,奶挤出以后应及时冷却,以免微生物大量繁殖以致使乳腐败变质。
致病菌对奶的污染。主要是动物本身的致病菌,通过乳腺进入奶中。挤奶时和奶挤出后至食用前的各个环节也可能受到污染。致病菌主要来源于挤奶员的手、挤奶用具、容器、空气和水,以及畜体表面。
奶及奶制品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治疗病牛使用的抗生素,饲料中真菌的有毒代谢产物、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等对奶的污染。
此外,还有人为掺伪的问题。
第二节 植物性食品的营养价值
一、谷类的营养价值
谷类食品主要包括小麦、大米、小米、玉米、高粱等。在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中,将谷类食物及其制品称为主食,在中国居民膳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谷粒结构
谷粒的最外层是谷壳,主要起保护谷粒的作用。谷粒去壳后其结构可分为谷皮、胚乳和胚芽三部分。
(二)谷类的营养价值
(1)蛋白质。谷类食品所含的蛋白质在7%~16%左右。主要为白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及谷蛋白。
(2)碳水化合物。谷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大约占谷类总量的70%~80%。此外还有少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及可溶性糖。
(3)脂肪。谷类食品中脂肪含量较低,多在2%以下,但玉米和小米可达4%,主要集中在胚芽和谷皮中,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
(4)维生素。谷类食物是人体所需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其中以硫胺素和烟酸含量为最高。
(5)矿物质。谷类食物中矿物质含量在1.5%~3%左右。
荞麦。荞麦的营养价值比米、面都高。其蛋白质含量约为7.8%~10.8%,其中赖氨酸和精氨酸比大米、白面还要高。
高粱米。高粱米中脂肪和铁的含量比大米高。
燕麦。燕麦是世界上公认的营养价值很高的杂粮之一。燕麦含糖少,蛋白质多,纤维素高,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
小米,亦称粟米,通称谷子。谷子去壳即为小米。
每100克小米含蛋白质9.7克,比大米高。脂肪1.7克,碳水化合物76.1克,都不低于稻、麦。一般粮食中不含有的胡萝卜素,小米每100克含量达0.12毫克,维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
小米粥是健康食品。可单独煮熬,亦可添加大枣、红豆、红薯、莲子、百合等,熬成风味各异的营养品。小米磨成粉,可制糕点,美味可口。
(四)谷类加工对营养价值的影响
过分提高加工精度,会使胚芽、谷皮连同各种营养物质转移到其他副产品如麸皮、饲料当中去,造成营养素的丢失。
在我国,为最大限度地保留各种营养成分,兼顾产品的良好感官性状和消化吸收,将米面加工精度为“九五米”和“八五粉”为标准米和标准粉。
黑米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古老而名贵的水稻品种。相传距今二千多年前的汉武帝时,便由博望候张骞最先发现。中医认为黑米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古农医书记载:黑米“滋阴补肾,健身暖胃,明目活血”,“清肝润肠”,“滑湿益精,补肺缓筋”等功效;可入药入膳,对头昏目眩、贫血白发、腰膝酸软、夜盲耳鸣症、疗效尤佳。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
二、豆类的营养价值
豆类包括大豆、豌豆、蚕豆、绿豆、红豆、小豆、芸豆等。
主要以黄豆为例说明豆类的营养价值特点
(一)大豆的营养价值
(1)蛋白质。大豆蛋白质是来自植物的优质蛋白质,以球蛋白为主,是比较理想的唯一能代替动物蛋白质的植物蛋白质。大豆蛋白的氨基酸配比比较平衡,蛋白质的消化率和氮的代谢平衡几乎与牛肉相同。大豆蛋白中含有8种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含量高,蛋氨酸含量较低,是谷类蛋白质理想的氨基酸互补食品。
(2)脂肪。豆类脂肪含量最高的是大豆,因而作为食用油脂原料。大豆中含脂肪约15%~2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5%,其中亚油酸占50%以上。
(3)碳水化合物。大豆中的碳水化合物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甘露聚糖等,以及蔗糖、水苏糖,棉子糖等。
(4)维生素。豆类中普遍含有比较多的B族维生素,如100克大豆中含维生素B1为0.79毫克,维生素B2为0.25毫克。。
(5)矿物质。豆类富含钙、铁、镁、磷、钾等,是一类比较典型的高钾、高镁、低钠食品。
(二)我国传统豆制品的营养价值
主要有:豆浆。豆腐。腐乳。
豆芽.在豆类中几乎不含有维生素C,但经过发芽后每100克大豆中维生素C的含量可高达15~20毫克,绿豆芽约20毫克。
(三)大豆蛋白制品
大豆蛋白制品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大豆进行深加工的产品,有大豆粉、浓缩大豆蛋白、分离大豆蛋白和组织蛋白等品种。它们常作为营养食品和保健食品的配料,在食品工业中有重要作用。
(四)豆类中的抗营养因素
当利用豆类作为植物蛋白质原料时,要注意到豆类中抗营养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可以通过适当的加工方式去除掉。
(1)蛋白酶抑制剂。(2)植酸。(3)豆腥味。(4)胀气因子。(5)抗维生素。
(五)其他豆类的营养价值
(1)绿豆。绿豆又名青小豆,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是我国人民喜爱的药食兼用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比谷类高1~3倍,氨基酸种类齐全,赖氨酸含量比一般动物食品还高。
(2)黑豆。黑豆蛋白质含量36%,易于消化,对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脂肪含量16%。。
三、薯类的营养价值
在我国总产量较高的薯类主要有马铃薯和白薯,其次还有木薯,是我国仅次于谷类的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由于薯类具有含高碳水化合物和高水分的特点,通常既把它们当作主食,又可做为蔬菜赖食用。薯类除富含淀粉外,还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但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相对较低。
马铃薯。马铃薯作为一种粮食作物,其产量可与谷类相比。马铃薯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马铃薯中含蛋白质约2%,其中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较高。含淀粉为10%~20%,水分约70%~80%。马铃薯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铁、磷、B族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等。马铃薯的蛋白质虽然含量低,但有较高的消化吸收率,所以营养价值较高。由于马铃薯中淀粉含量远远高于蔬菜,每百克可产生80~90千卡的能量。
地瓜。地瓜又称红薯,其特点与马铃薯相似,被人们做为主食和蔬菜食用。地瓜中蛋白质含量低,仅为1%左右,但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以及少量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地瓜中淀粉可达25%~30%,含水量70%。地瓜的最大特点就是能提供大量粘多糖和胶原蛋白形成的粘液物质,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各器官的粘膜有保护作用。
四、水果和蔬菜的营养价值
水果和蔬菜种类繁多,是人类的主要食品之一。蔬菜和水果的共同特点是含有大量水分、丰富的矿物质以及一些重要的维生素类、丰富的果胶物质、纤维素。水果和蔬菜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很低,除少部分外,一般供能较少。蔬菜和水果对于人体具有特殊的生理意义。
(一)水果和蔬菜的营养价值
1.碳水化合物:水果和蔬菜中所含碳水化合物有淀粉、纤维素、果胶质、单糖、双糖等。
2.维生素: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是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2的重要来源。水果中含胡萝卜素较多的是山楂、杏、桔子等;蔬菜中的胡萝卜素在各种绿色、黄色及红色蔬菜中含量较多,一般的绿叶蔬菜中还含有较多的核黄素。
3.矿物质: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十分丰富的矿物质,如钙、磷、铁、钾、钠、镁、锰等,是人体矿物质的很重要的来源。
4.有机酸、色素:有机酸对水果风味质量有重要作用,它与糖共同形成果实的风味,能刺激人体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大多数水果中含有柠檬酸,苹果酸,未成熟的水果中多含琥珀酸和延胡索酸。
5.水;在所有食品中,蔬菜和水果的含水量最高。一般蔬菜的含水量在60%~95%;水果中含水量为70%~90%。
6.生理活性成分:含有多种抗变异原性、抗氧化性、促进抗体生成和正常细胞繁殖、活化巨噬细胞、致死癌细胞、抗紫外线等生理活性成分(具体见五、某些富含植物化学物质的食物)
富含番茄红素的食物种类
番茄或者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
此外,西红柿含有独特的番茄红素.番茄红素也是膳食中的一种天然类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成熟的红色植物果实中含量较高,其中番茄、胡萝卜、西瓜、木瓜及番石榴等的果实中存在着较多的番茄红素,人体内各组织器官也有较多分布。番茄红素的保健功能主要有:抗衰老\抑制肿瘤等功效.
富含硫化物的食物种类
十字花科蔬菜中,如西兰花、卷心菜、菜花、球茎甘蓝、荠菜和小萝卜富含有机硫化合物。成熟的木瓜果肉中含有非常丰富有机硫化物。此外,大蒜等葱蒜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机硫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的生物学作用主要是抑癌和杀菌。
富含皂甙类化合物的食物
柑橘的营养价值:
无核蜜橘含糖9.3%,柠檬酸0.6%,每100克橘汁中含维生素C23.9毫克。尤其是金橘皮,每100克橘皮含维生素C200毫克,是果肉含量的5倍,可连皮一起食用。 富含皂甙类食物的生理功能主要有:降脂减肥作用、抗凝血、预防血栓形成、抗氧化、抑制过氧化脂质生成以及预防肿瘤作用。
富含皂甙类化合物的食物 :芹菜\西葫芦
富含酚类化合物的食物
比较有代表性的酚类食物有咖啡、茶叶、大豆、银杏、葛根等。酚类化合物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多集中在槲皮素、大豆异黄酮、茶多酚的生物学作用方面。一般认为,酚类化合物具有以下功能:抗氧化作用、调节血脂的功能、血管保护作用、预防肿瘤作用以及类雌激素作用。
(二)水果和蔬菜的抗营养因素
水果和蔬菜在未成熟的情况下,含有较多的鞣质,鞣质易与蛋白质、钙、铁等结合,极大地影响了这些营养素的消化吸收率。蔬菜和水果中的鞣质在酶作用下易被氧化发生褐变,对其风味和色泽有很大的影响。
水果、蔬菜中还含有少量对人体无益或有害的有机酸,如草酸、苯甲酸、水杨酸等,特别是果蔬中含有较多草酸时,不仅影响口味,还影响钙、铁的吸收。因此,食用前应先采用开水烫漂,以除去部分草酸。
(三)水果蔬菜不能完全相互替代
尽管蔬菜和水果在营养成分和健康效应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它们毕竟是两种不同的食物,其营养价值各有特点。一般来说,蔬菜品种远远多于水果,而且多数蔬菜特别是深色蔬菜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含量远远多于水果,故水果不能代替蔬菜。在膳食中,水果可以补充蔬菜的摄入不足。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和芳香物质比新鲜的蔬菜多,且水果食用前不用加热,其营养成分不受烹调因素的影响,故蔬菜也不能代替水果。
一、植物性食物的卫生要求
(一)粮豆类
主要卫生问题。真菌和真菌毒素污染。农药残留。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仓储害虫。其他污染(如包括无机夹杂物和有毒种子的污染)。
(二)蔬菜和水果
1.主要卫生问题。微生物和寄生虫卵污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农药残留。腐败变质与亚硝酸盐含量。
2.卫生要求。保持新鲜。清洗消毒。
(三)薯类
过去,薯类食物是我国北方冬季主要蔬菜。在长期保存过程中,保管不当可能会使马铃薯发芽。发芽的马铃薯当中含有有毒物质龙葵素,一旦食用发芽马铃薯可能造成食物中毒。另外,木薯中含有氰甙,食前必须去除干净,否则有食物中毒的可能。
第三节 其他食品的营养价值
一、调味品的营养价值
(一)食盐的营养价值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中除氯化钠外还有少量的碘、钙、镁钾等。在酸、甜、苦、辣、咸五味当中,咸为“百味之主”,是绝大多数菜肴复合味形成的基础味。
(二)酱油的营养价值
酱油是我国传统的调味品,在我国酱油生产加工食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初制酱油是用脱脂大豆加面粉为原料酿造而成的浅褐色的液体,营养价值较高。
(三)食醋的营养价值
食醋是以粮食、糖、酒等为原料经发酵配制而成。食醋按生产原料不同可分为米醋、糖醋和水果醋等。食醋对细菌也有一定的杀灭和消毒作用,所以经常使用在凉拌菜以及生食海鲜当中。
(四)味素的营养价值
味素是以淀粉为原料,通过生物发酵,经提取、浓缩、结晶等工序精制而成的。味素的学名叫谷氨酸钠,是谷氨酸的钠盐,味素里也含有少量的食盐。
二、酒类的营养价值
我国根据制造方法的不同将酒分为三类,即发酵酒、蒸馏酒和配制酒。
蒸馏酒是以粮谷、薯类、水果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蒸馏、陈酿、勾兑制成,主要包括白酒、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等,我国以白酒居多。白酒种类很多,风味各异,但均以乙醇为主要成分,含量大约在20%~60%之间。白酒的香味成分非常复杂,一般以醇、酯、醛类等芳香物质组成。据气相色谱分析,白酒的呈香味物质有几百种之多,其主要作用的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等。白酒具有高能量的营养特点,少量饮用具有刺激食欲、补充能量、舒筋活血的功效,过量饮用则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啤酒属发酵酒,是世界上饮用最广、消费量最多的酒。啤酒营养丰富,除含有乙醇和二氧化碳外,还含有果糖、麦芽糖和糊精等碳水化合物,以及矿物质如钙,磷、钾、镁锌等。啤酒有“液体面包”的美誉是当之无愧的。发酵产生的多种氨基酸、脂肪酸以及醇、醛,酮类物质,构成独特的风味。优质啤酒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和利尿。适量饮用啤酒对预防肾脏病、高血压、心脏病有一定的作用。此外,对失眠、神经紧张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代表性的蒸馏酒:
茅台酒是我国名酒,是典型的蒸馏酒.
白酒要少喝,每次引用最好不超过2两.
葡萄酒:
果酒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酒.
葡萄美酒液光杯,葡萄酒不仅味美,而且还有以至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啤酒:
典型的酿造酒代表
喝啤酒时,啤酒温度最好在8℃左右才能体现出啤酒固有的芬芳.
三、饮料的营养价值
在我国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者用水冲调饮用的,乙醇含量不超过质量分数0.5%的制品都属于饮料,但不包括饮用药品。按照GB10789《饮料通则》分类,我国饮料可分为碳酸饮料类、果汁和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饮用水类、茶饮料类、咖啡饮料类、植物饮料类、风味饮料类、特殊用途饮料类、固体饮料类以及其他饮料类等共计十一大类。
(一)矿泉水的营养价值
天然矿泉水是来自地下的天然露头或经人工揭露的深层地下水,矿泉水含有很多化学成分,主要有磷酸氢钠、二氧化碳、硫酸钠、氯化钠、钙、镁、钾等,还含有锂、铜、锌、溴、碘、硒、偏硅酸等物质。
(二)果蔬汁饮料的营养价值
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所以果蔬汁饮料中营养价值较高,是一种老幼皆宜的饮料。
(三)蛋白饮料的营养价值
蛋白饮料是指以乳或乳制品、或含有一定蛋白质含量的植物的果实、种子或种仁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包括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符合蛋白饮料等。
四、茶叶的营养价值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在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后得茶解之”的传说。唐代陆羽在《茶经》中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在公元9世纪,我国茶叶生产栽培技术首先传到日本,而后流行于世界。
(一)我国茶叶的种类
我国是世界上茶类最齐全、种类最丰富的国家。茶叶分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类及再加工茶类。(1)绿茶。绿茶属于不发酵类茶,分为蒸青绿茶(如玉露茶。阳羡休、煎茶等)、炒青绿茶(如西湖龙井、千岛玉叶等)、烘青绿茶和晒青绿茶四种。(2)红茶。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红茶贸易量占世界茶叶总贸易量的90%以上。(3)乌龙茶。乌龙茶又名青茶,属于半发酵茶类。乌龙茶具有绿叶红镶边的特点。代表性的有铁观音、冻顶乌龙等。(4)黄茶。属于微发酵茶类。(5)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类。白茶分为芽茶和叶茶两类。(6)黑茶。属于后发酵茶。黑茶采用的原料较粗老,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7)再加工茶类。再加工茶类是以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六大茶类为原料进行再加工而成的固态和液态茶。
红茶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红茶贸易量占世界茶叶总贸易量的90%以上。鲜茶叶通过发酵促使自身含有的多酚类物质发生生物氧化,产生茶红素、茶黄素等,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红叶、红汤是红茶共同的品质。我国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等品种。
绿茶
绿茶属于不发酵类茶,是我国产区最广、产量最高、品种最佳的一类茶叶,其产量占我国茶叶总产量的70%左右。按照初制加工过程的茶青和干燥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蒸青绿茶(如玉露茶。阳羡休、煎茶等)、炒青绿茶(如西湖龙井、千岛玉叶等)、烘青绿茶和晒青绿茶四种。
乌龙茶
乌龙茶又名青茶,属于半发酵茶类。主产区为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其中闽北的武夷岩茶(如图示)、闽南安溪铁观音、广东单枞、台湾冻顶乌龙茶品质极佳,驰名中外。乌龙茶具有绿叶红镶边的特点。代表性的有铁观音、冻顶乌龙等。
普洱茶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等地。主销青海、西藏等地。黑茶采用的原料较粗老,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黑茶压制成的砖茶、饼茶、沱茶、六堡茶等紧压茶,是少数民族不可缺少的饮品。
(二)茶叶的化学成分
茶叶营养价值
据已有的研究资料表明,茶叶中含有各种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茶叶的化学成分大约有500多种。现主要说明水、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茶多酚、色素等营养价值。
(1)碳水化合物。茶叶中的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2)蛋白质与氨基酸。茶叶中的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20%~30%,氨基酸对形成绿茶香气具有重要作用。(3)脂类。茶叶中的脂类物质对茶叶的香气有着积极作用。(4)维生素。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其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0.6%~1%。(5)水分。是茶树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制茶过程一系列化学变化的重要介质。(6)矿物质。茶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大量矿物质。茶叶中含锌量高,尤其是绿茶。
2.茶叶的保健成分
(1)有机酸。茶叶中的有机酸种类很多,现已发现茶叶香气中有机酸的种类达到15种。(2)生物碱。茶叶中朱生物碱包括咖啡碱、可可碱和茶碱。咖啡碱对人体有多种药理功效,如提神、利尿、促进血液循环、助消化等。(3)色素。茶叶中的色素包括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两部分绿茶、干茶和叶底的黄绿色,主要是决定于叶绿素的总含量。(4)芳香物质。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是指茶叶中挥发性物质的总称。茶叶中芳香物质含量虽然不多,但低沸点的青叶醇具有强烈的青草气。(5)茶多酚。茶多酚是茶叶中30多种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儿茶素、黄酮类、花青素和酚酸等四大物质。
(三)茶叶的合理利用
因茶叶含有咖啡因,故容易失眠的人睡前不宜饮浓茶。咖啡因能促进胃酸分泌,增加胃酸浓度,故患溃疡病的人饮茶会使病情加重。
泡茶水温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
五、糖果和巧克力制品的营养价值
糖果是以砂糖和液体糖浆为主体,经过熬煮,配以部分食品添加剂,再经调和、冷却、成型等工艺操作,构成具有不同物态、质构和香味的、精美而耐保藏的甜味固体食品。 为人体提供碳水化合物。
巧克力是一种由可可脂、可可质和结晶蔗糖为基本组成的、添加乳固体或香味料,具有独特的色泽、香气、滋味和精细质感、精美而耐保藏,并具有很高热值的甜味固体食品。巧克力里含有特殊的可可碱、咖啡因,起到恢复疲劳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六、调味品与其他食品的卫生要求
(一)调味品的卫生要求
(二)酒类的卫生要求
(三)茶叶的卫生要求
(1)茶叶的主要卫生问题。在鲜茶收购时应严格执行验收标准,不得收购掺假、含有非茶类物质以及异味变质的茶叶,凡是被污染或者不符合卫生标准的茶叶不得收购。在运输过程中必需有防雨防潮防暴晒措施。茶叶必须储存在清洁防潮无异味的库房中。盛放茶叶的容器要严密,要用工具售茶,不得与有异味的商品放在同一柜台出售。
(2)茶叶的卫生要求。茶叶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规定每千克茶叶铅含量不得超过2毫克(紧压茶3毫克)、铜含量不得超过60毫克、六六六含量不得超过0.2毫克(紧压茶0.4毫克)、DDT不得超过0.2毫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