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___1.2走向共同富裕________一、学习目标1.政治认同:懂得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2.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分析材料、合作交流的能力3.责任意识:了解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二、教学重点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教学难点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转变发展方式四、预习单(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活动,环节设计要有指导、有层次,杜绝做成练习题形式,设计1-3个预习。)1.查阅资料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共同富裕”的内容。2.你对“共同富裕”的理解?3.为何要共享发展成果?五、教学过程1.导入①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点关注共同富裕。②给出问题“对走向共同富裕,你有哪些认识?”学生讨论,让学生理解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同时、同等富裕。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全面深化改革。③打开课本p9页,阅读三名同学的假期经历,思考并回答问题。新授(详备)①改革进行时: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和目标:内涵: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什么要继续深化改革?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措施: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速度”:用数量或规模来标注经济发展“快不快”。“高质量”:用质量和效益来衡量经济发展“好不好”。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挑战。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怎样深化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发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②共享发展成果: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怎样共享发展成果?发展思想: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注问题: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制度保障: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3.课堂检测1.如图漫画《新三座大山》反映( )A.我国民生问题严峻,无法解决B.我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C.改革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 提高D.我国前进路上有不少困难和问题2. 2018年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在近2万字的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97次,透露 出不少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是我国的立国之本B.改革开放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 要求C.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D.改革开放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4.小结走向共同富裕①改革进行时:深化改革的原因应对措施②共享发展成果让人们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党和政府作出的努力5.作业设计(详见附件:《河北省初中道法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1)巩固性作业(面向全体学生,巩固当堂内容,必做)看图回答问题根据李克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回答问题达标训练①关于改革开放的正确认识②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69 年,这里的“变化”可概括为( )拓展型作业(注重知识应用和迁移,培养学科能力)九年级(2)班同学开展了“我说改革开放”这一话题活动。下面同学的举例内容属于我国1978-2018年这一时期表现的是( )实践型作业(创建合理生活情境和背景,学以致用)利用寒暑假陪家人去旅游,感受一下高铁的速度。(4)单元复习作业(梳理知识逻辑联系,建构知识脉络)(以上为课下、校外作业,总时长20分钟,其中第4项作业放在每单元的最后一框布置,例如第一单元2.2创新永无止境讲完后布置。)六、板书设计(思维导图)改革进行时走向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七、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思路清晰,有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讲新课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本课的资料,但布置这一任务时如果确定好每个小组负责的主题,效果会更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