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第一章 税收总论禾兑会计专业为什么需要学习税法?案例导入2020年突然爆发的疫情,武汉封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医护人员集结武汉,为武汉抗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面对封城,医护人员的衣食住行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武汉市民自发组织车队(包括租用出租车),餐厅自行组织为医护人员送各种食品,请同学们想想出租车公司和餐厅可能会涉及到哪些税种?第二节 税收要素税收要素理想标准成本税收要素,又称课税要素(或要件),是指国家征税必不可少的构成元素,是国家有效征税必须具备的条件。只有符合法定的税收要素,才可以征税。一、税收要素概述税收要素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与征税权的制约同样重要,可以保证税法主体间利益的公平、有效与合理分配。税法要素有助于实现税法理论的自足性。税收要素理想标准成本税收实体法是指确定的税种立法,具体规定了税种的征收对象、征收范围、税目、税率、纳税地点等内容,如《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等。(一)实体法要素和程序法要素税收程序法是指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具体规定了税收征收管理、纳税程序、发票管理、税务争议处理等内容,如《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税收要素理想标准成本税收的定义性要素,是指税收的法律术语。(二)定义性要素、规范性要素和原则性要素税收的规则性要素,即税法的行为规范。税收的原则性要素,即税收的基本原则。二、税收实体法构成要素税法的实体法要素一般包括总则、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税免税、罚则、附则等11个要素构成。税收要素(一)税收主体理想标准成本征税主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征税权利的一方当事人,即税务行政执法机关,包括各级税务机关、海关等。税收主体纳税主体即纳税人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负有纳税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对这种权利主体的确定,我国采取属地兼属人原则。税制构成基本要素(纳税人)负税人最终负担税款的人与纳税人同为一体 直接税与纳税人相分离 间接税扣缴义务人代为扣缴税款的人既非纳税人 也非负税人纳税人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解决某税种对“谁”课税问题--纳税主体法人和自然人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基)和税目理想标准成本征税对象,又称为“课税对象”,在实际工作中也笼统称之为征税范围,它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对什么征税。征税对象譬如我国增值税的课税对象是货物和应税劳务在生产、流通过程中的增值额。征税对象是区分税种的主要标志。计税依据又称“税基”是指税法中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的依据或标准。税目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二)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基)和税目税制构成基本要素(征税对象与税目)计税依据征税对象的数量化征税对象的具体化征税对象税目(三)税率税率:是指应纳税额与计税金额(或数量单位)之间的比例,它是计算税额的尺度。税率有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之分。税制构成基本要素(税率)征“多少”问题税收制度的核心3种基本形式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企业所得税25%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土地增值税啤酒消费税250元/吨3种: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税率与征税对象价值量无关税负相同,但并不能体现税收公平(四)税收减免理想标准成本减免税是国家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税收减免减税是指对应征税款减少征收一部分。免税是对按规定应征收的税款全部免除。税制构成基本要素(税收减免与加征)理想标准成本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税率式减免税额式减免税基式减免起征点免征额项目扣除减免税的基本形式理想标准成本1 税基式减免起征点征税对象的数额没有达到规定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其全部数额征税。免征额是指对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即将纳税剥象中的一部分给予减免,只就减除后的剩余部分计征税款。减免税的基本形式理想标准成本低税率零税率等2 税率式减免全部免征减半征收核定减免率等3 税额式减免减免税的分类(五)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纳税环节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纳税期限主要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的期限。纳税地点主要是指根据各个税种纳税对象的纳税环节和有利于对税款的源泉控制而规定的纳税人(包括代征、代扣、代缴义务人)的具体纳税地点。税制构成基本要素(纳税环节)理想标准成本“什么环节”征税只在一个环节征收两个以上环节征收资源税只在开采环节征收增值税在生产、批发、零售环节均征收一次课征制多次课征制(六)总则、罚则和附则罚则主要是指对纳税人违反税法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措施。附则一般都规定与该法紧密相关的内容。比如该法的解释权、生效时间等。总则主要包括:立法依据立法目的适用原则等税收原则税收原则本章小结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经济调节和社会管理等公共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根据法律规定,利用税收工具的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的特征,参与社会剩余产品分配和再分配,并且取得财政收入一种活动或者方式。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本章小结根据税负能否转嫁或者最终归宿的不同,税收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根据征税对象的性质和作用不同,税收可分为流转税类、资源税类、所得税类、财税类产和行为税类五大类型。根据计税依据的不同,税收可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根据计税价格中是否包含税款,从价计征的税种可以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本章小结税收要素,又称课税要素,是国家有效征税必须具备的条件。实体法要素,是确定相关主体实体纳税义务成立所必须具备的要件。一般包括总则、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税免税、罚则、附则等项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