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练习(教科版)1.6食物链和食物网(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练习(教科版)1.6食物链和食物网(含解析)

资源简介

1.6 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 。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自己也会被别的动物吃掉。
2.我们一般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 ”的关系。
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 。
4.这些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而相互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多像 啊!
5.绿豆苗和生活在它周围的生物间食物关系?

6. 绿豆苗生长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空气、水分、阳光等 条件,通过自身光合作用获得营养物质。绿豆苗为它周同的生物提供了 等条件。
7.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之间食物关系: 。
:基础过关练
一、选择题
1.在非洲,狮子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物种,一旦狮子种群大量减少或迁徙,那么非洲草原会发生什么?( )
A.没有什么变化 B.植物会非常茂盛 C.草原植物生态会被破坏
2.一个多月后,黄豆芽长大了,翠绿的叶子把一整块地填满了,这里成了一片小的“森林”。在这片“森林”里,他发现有蚜虫、蜘蛛、瓢虫、蚱蜢、麻雀等,还有些叫不出名字的。那么这块地就形成了一个微缩版的( )。
A.食物链 B.食物网 C.生态系统
3.凶猛的肉食动物体内会堆积大量有害物质,是通过( )进入体内的。
A.饮水 B.鳃呼吸 C.食物链
4.某生态系统内有食物链“水草→小虾→小鱼”。若有大鱼在该生态系统中出现,以小鱼为食,在短期内会导致( )。
A.水草数量增多 B.小鱼数量减少 C.小虾数量下降
5.在做模拟食物网的游戏中,当其中的一种“生物”消失,食物网( )。
A.不会发生改变B.只有一种生物受到影响C.多种生物相互影响,产生变化
二、填空题
6.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描写燕子生活习性的诗句。如“夹岸桃花燕子飞”,“燕子飞”——是燕子在觅食,那么在“树叶→青虫→燕子”这条食物链中,消费者有 个;又如“双飞燕子几时回”,说的是燕子通过 (选填:迁徙、飞翔)行为来度过寒冷的冬天。
7.在清清的溪水中,小鱼在水草中游来游去,偶尔也会看到有几只小虾从绿藻丛中窜出。那么由绿藻、小虾和小鱼形成的食物链可写成 ,其中的生产者是 。
8.小泰跟着爷爷去山上挖马铃薯,在地里还发现了马铃薯甲虫、麻雀等小动物,根据发现的小动物,小泰写了一条食物链 → → 。
9. 之间存在很多条食物链,如稻谷可以作为多种动物的 ,老鹰可以吃不同的动物,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在一起,构成了一张复杂的 。
10.田野里有绿豆苗,蝴蝶,蚜虫等生物,这些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而相互联系在一起,构成“链状”联系叫作 ;构成“网状”联系的叫作 。
三、判断题
11.蚜虫与菜叶的食物关系可以表示为“菜叶←蚜虫”。( )
12.在绘制食物网时,如果两种生物之间已经有了箭头,画第二条食物链时就不需要再画箭头了。( )
13.一种生物可能同时处在几条食物链之中。( )
14.越是食物链终端的生物越高级,数量也越多。( )
15.模拟食物网的游戏中,“生物考察员”要将几条食物链用“线”和“圆环”联结起来,才能形成“食物网” ( )
:拓展培优练
四、简答题
16.绿豆苗和它周围的生物因为食物关系相互联系,请你写出在绿豆苗周围存在哪些食物链。(最少写两条)
17.“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个俗语告诉我们自然界生物之间赖以生存的关系。请你再列举出自然界中的一个食物链。
五、实验题
18.如图为一个食物链中鸟、瓢虫、草、蚜虫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
(1)这条食物链应为:小草→ → →鸟。
(2)丙物种代表的是 (选填“瓢虫”或者“蚜虫”),若瓢虫数量减少,一段时间后,鸟的数量会 ;蚜虫的数量会 。(选填“增加”或“减少”)
六、综合题
19.请阅读下面的资料,思考并回答:
20世纪50年代,由于麻雀吃稻谷,我国曾发起把麻雀作为四害来消灭的运动,可是在大量捕杀了麻雀之后的几年里,却出现了严重的蝗虫灾害,使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的损失。后来科学家们发现,麻雀是吃蝗虫的好手,消灭了麻雀,蝗虫没有了天敌,就大肆繁殖起来,导致了虫灾发生、农田绝收等一系列惨痛的后果。
(1)请你解释,为什么麻雀被消灭了,反而造成农田绝收的后果?
(2)请你根据上面的阅读材料,写一条食物链。
(3)如果你是科学家,接下来会呼吁大家怎么做呢?
20.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链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 。
(2)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
(3)如果将狐、鹰等肉食动物大量捕杀,那么兔的数量将会 。
能量
谁被谁吃
食物链
一张“网”
5.绿豆苗被蚜虫吃、蚜虫被青蛙和瓢虫吃、瓢虫被鸟吃等。
6. 非生物 氧气、食物、栖息地
7. 水稻被麻雀和蝗虫吃、老鼠被蛇吃、羊被狼吃等
1.C
详解: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通常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在非洲,狮子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物种,一旦狮子种群大量减少或迁徙,则羚羊数量会大量增加,草大量减少,草原会遭到破坏甚至面临沙化。C符合题意。
2.C
详解: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C
详解: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人类是食物链的必不可少的一环,而且很多动植物都是人类的食物。所以凶猛的肉食动物体内会堆积大量有害物质,是通过食物链进入体内的。
4.B
详解:某一生态系统内存在食物链”水草→小虾→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水草。如果有大鱼在这一生态系统内出现,以小鱼为食,则短期内大量的小鱼被大鱼吃掉,小鱼的数量会减少。
5.C
详解:生物圈是由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的,如果其中的一环断链就会影响到其它生物,首先以它们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会大大减少,甚至灭绝,其次以这些生物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也跟着大大减少,甚至灭绝,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6. 2 迁徙
详解:不能自己制造食物,以植物为食的动物被称为消费者。在“树叶→青虫→燕子”这条食物链中,消费者有2个分别是青虫和燕子。动物的迁徙都是定向的、定期的,而且多是集成大群进行。有些动物由于季节变化、觅食或繁殖等原因,进行长距离周期性的迁移,这种现象称为迁徙。如燕子、大麻哈鱼等。
7. 绿藻→水草→小鱼 绿藻
详解: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由绿藻、小虾和小鱼形成的食物链可写成绿藻→水草→小鱼,生产者是绿藻。
8. 马铃薯 甲虫 麻雀
详解: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源头在绿色植物,终点是凶猛的肉食动物。小泰跟着爷爷去山上挖马铃薯,在地里还发现了马铃薯甲虫、麻雀等小动物,根据发现的小动物,小泰写了一条食物链:马铃薯→甲虫→麻雀。
9. 不同的动物 食物 食物网
详解: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就存在着很多条食物链。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通过食物网,就可以发现一种生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不同的动物之间存在很多条食物链,如稻谷可以作为多种动物的食物,老鹰可以吃不同的动物,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在一起,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
10. 食物链 食物网
详解: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田野里有绿豆苗,蝴蝶,蚜虫等生物,这些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而相互联系在一起,构成“链状”联系叫作食物链;构成“网状”联系的叫作食物网。
11.×
详解: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食物链的箭头从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12.√
详解: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在绘制食物网时,如果两种生物之间已经有了箭头,画第二条食物链时就不需要再画箭头了。
13.√
详解: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一种生物可能同时处在几条食物链之中,比如最开始的生产者,又比如食物链中最后的消费者。
14.×
详解: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别越低相对数量越多。
15.√
详解: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食物网。模拟食物网的游戏中,“生物考察员”要将几条食物链用“线”和“圆环”联结起来,才能形成“食物网”,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6.绿豆苗→蚜虫→瓢虫→鸟;绿豆苗→瓢虫→蜘蛛。
详解: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通常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绿豆苗被蚜虫、蜗牛吃,蚜虫被瓢虫吃,瓢虫被蜘蛛吃,蜘蛛被青蛙、小鸟吃。 绿豆苗→蚜虫→瓢虫→鸟;绿豆苗→瓢虫→蜘蛛。
17.小麦→麻雀→鹰。
详解:在生态系统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生产者,一般都是绿色植物;直接或者间接消费生产者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自然界中的食物链很多,如:小麦→麻雀→鹰。
18. 蚜虫 瓢虫 瓢虫 减少 增加
详解:食物链是指生物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所形成的食物网络关系,保护食物链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1)在生态系统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生产者,一般都是绿色植物;直接或者间接消费生产者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所以根据鸟、瓢虫、草、蚜虫可以写出如下食物链:草→蚜虫→瓢虫→鸟。
(2)丙物种代表的是蚜虫,若瓢虫数量减少,一段时间后,鸟的数量会减少,蚜虫的数量会增加。
19.(1)食物链断了,生态平衡被破坏了。
(2)稻谷→蝗虫→麻雀
(3)保护好每一种生物,不再大量捕杀麻雀,保持生态平衡。
分析: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 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我们要维护生态平衡。
详解:(1)麻雀是食物链的一部分,人类把麻雀消灭光就破坏了食物链,破坏了生态平衡。
(2)通过阅读材料,可知稻谷作为食物链的底层,蝗虫和麻雀都吃,但麻雀也吃蝗虫,处于食物链的最顶层。形成的食物链是:稻谷→蝗虫→麻雀
(3)自然界的生物都是密切联系的,只有保护好每一种生物,人类与生物和谐相处,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好每一种生物,不再大量捕杀麻雀,保持生态平衡。
20.(1) 5 草→鼠→蛇→鹰
(2) 草 鹰
(3)先增多后减少
详解:(1)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该食物链中共有5条食物链。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其中最长的一条是草→鼠→蛇→鹰。
(2)食物网中有很多条食物链,在食物链中生产者的数量最多,最高级消费者数量最少。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数量最少的生物是鹰。
(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如果将狐、鹰等肉食动物大量捕杀,那么兔的数量将会先增多后减少。如果狐鹰等动物大量捕杀,兔会因天敌数量的减少而增多,随着免数量的不断增加,兔与兔之间争夺食物、空间等,其数量又会下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