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第6课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第6课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6.《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生物链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并能够举例说明食物链中的生物如何相互依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生物链的概念及其在自然界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保护生物链平衡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实验材料,如模拟食物链的卡片或实物。
学生:课前阅读生物链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一段有关自然界食物链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让学生预测视频中显示的生物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3.分析书上的问题:田野上的这些生物分别被谁吃了?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食物关系?
二、知识讲解
1.阐明生物链的定义,解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角色和光合作用。
(1)食物链: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作食物链。
(2)生产者:在自然界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植物叫生产者。
(3)消费者: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叫消费者。
(4)分解者:还有一类生物专门以动植物残骸、垃圾甚至粪便为食,它们代谢的物质又可以被植物吸收,成为植物重要的营养来源,这类生物被称为分解者。
(5)光合作用:大多数植物可以自己制造“食物”,它们利用太阳光的能量,以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吸收的水为原料,生产出糖类和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
2.通过食物链示例图,讲解不同生物间的依赖关系。
3.画出海洋生物的食物链。
三、小组合作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使用卡片模拟建立一个食物链,观察记录生物链的组成。
1.选取上图中的一种生物制作名签,每个同学抽取一张并代表该生物。
2.握住几根毛线的一头,另一头递给与你代表的生物存在食物关系的其他“生物”。以此类推,尝试使每个同学都有毛线与其他同学相连。
3.当去除“食物网”中的一种“生物”后,代表该生物的同学把毛线放下。
教师指导,确保学生能正确理解食物链中生物间的依赖关系。
四、分享与探讨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食物链模型,并解释其中的关系。
2.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观察到这样的生物链。
3.思考问题:去除一种生物后, 有多少种生物受到了影响?
4.小组讨论这个活动说明食物网中的生物各起什么作用?
五、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
1.讨论破坏生物链可能带来的后果。
2.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链的平衡。
3.思考问题,如果没有分解者,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
六、作业布置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生物链,制作一张简单的图示,并写下对这个生物链的理解和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五、课后反思
1.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生物链的概念和重要性。
2.思考如何在接下来的课程中继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