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4课车来了(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4课车来了(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车来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等)《车来了》是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的第四课。本节课通过了解车通过时会带动空气流动,速度变大,使站台上的乘客和列车之间气压变小,乘客身后的大气压力不变,形成压力差,人就容易备“压”向列车的风向。让学生意识到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让学生认识到:在站台上候车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内才能保证安全,使学生掌握自我保护、求助的基本技能。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火车并不陌生,但是并不知道为什么要离火车远一点。知道在站台上等车要站在安全线以内,也仅限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其中的科学道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认识。通过本科的学习,可以系统的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原理,掌握自我保护、求助的基本技能。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列车快速通过时,会带动气流,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2)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表现,了解交通安全的常识;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基于所学知识对列车行驶中气流变化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探究列车带动气流变化的探究实验计划,并展开探究活动,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过程及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2)珍爱生命,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掌握自我救护避险与逃生技能.
【重 难 点】
(1)知道列车快速通过时,会带动气流,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2)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表现,了解交通安全的常识;
【器材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吹风机、两张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火车进站候车视频)认真观察、仔细倾听,你能得到哪些安全信息
学生交流:安全线、广播提示。
2.老师总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站台上的那条白色的线叫安全线,你知道安全线是干什么
用的吗?
师:是的,为了安全,我们要在安全线内候车。
交流:安全线是为了保护旅客的安全。
4.揭示并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研究第4课:车来了。
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提出问题,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为了安全,我们要在安全线内候车。
二、探究活动
活动过程(一)站台上为什么要设置安全线?
1.出示站台安全线图片,提问:站台上为什么要设置安全线
学生讨论、猜想:
(1)安全线肯定是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
(2)怕人掉下去。
(3)火车经过时速度很快,靠近了会很危险。
2.你有没有车辆从你身旁快速经过时的经历,谈一谈你有什么感受 出示列车旁女孩头发飘起的图片。
1.学生交流:
(1)有很大的风。
(2)好像要把我“拉”过去。
3.出示道路上车辆快速通过时的图片,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大货车快速经过时有什么现象?
生交流:卷起很多树叶和尘土,形成一个漩涡。
4.评价、猜想:大家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试想一下,如果越过安全线,会有什么危险
生猜想:不安全。
5.能不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呢
师出示两张大小相同的纸,演示实验:对着两张纸中间吹气,有什么现象?
思考:纸相当于什么?吹风相当于什么?吹风时,两张纸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6.师:两张相距较近的纸,相当于车辆周边的物体;对着中间吹风,代表车辆快速行驶带动空气流动。
7.做这个实验时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讨论注意事项,学生实验。
8.提示注意事项:
(1)两张纸不能离得太近也不能太远,大约3cm左右。
(2)吹气要使劲,表示车辆速度很快。可以用吹风机,效果会更好。
9.优化方案:将两张纸相距3cm左右,用吹风机对着中间吹风,观察两边纸的变化。
10.师生小结:空气流动速度越快,压强越小。吹风机对着两张纸中间吹,两张纸中间气压变小了,两张纸就被大气压在了一起。
11.我们来看一段视频(伯努利原理)
12.师生小结:(出示原理图)就像两张纸中间吹风,这两张纸会贴在一起一样。列车在高速行驶时,靠近列车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气压减小,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会将距离列车过近的乘客拉向列车方向造成危险。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安全线内候车。
13.谁能说说在站台上越过安全线,会有什么危险
设计意图: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猜想,然后根据生活经验讨论分析。在引发学生体验的同时通过模拟实验了解伯努利原理:空气快速流动,压力减小,与周围空气形成压力差。使学生明确知道:列车快速通过时,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活动过程(二)为了行人安全,道路上设置了那些标线?
除了站台上的安全线,公路上也有很多交通标线来保护我们的安全,你们都了解哪些?
学生观察、交流对这几种标线的认识。
出示教科书上呈现的4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是什么交通标志、标线?
学生交流:这些是禁止行人进入标志、禁止通行标志、步行标志、人行横道红绿灯等。
小结评价:大家都是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我们只有认识了马路上各种各样的标线,遵守交通安全,才能保障生命的安全。
4.利用资料卡(或视频)了解安全岛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和观察,认识马路上各种各样的标线,在此基础上拓展资料卡,了解安全岛的作用,提示学生认识各类道路安全标识线及其作用,遵守交通安全,珍爱生命。
活动过程(三)我们应该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谈话:我们上学放学的路上都要过马路,马路上车来车往,过马路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2.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过马路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讨论,充分交流。
3.出示教科书上的3幅图,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错。为什么?
交流:
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
不翻越护栏
不在道路上玩耍、打闹
4.讨论:如果不幸真的发生了交通事故,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
交流:
(1)拨打 122 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2)有人受伤的话,还要拨打 120 急救电话。
(3)人要撤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二次伤害。
(4)不要忘记放三角警告牌。
3.怎样正确拨打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4.教师小结:发生交通事故时,要立即拨打 122 报警电话,准确说出事故发生的地点及车辆、人员的损伤情况,情况严重要及时拨打 120 急救由话.同时放置危险警告标志,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5.生活中,你们是怎样注意交通安全的
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分析,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学生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注意礼让,做到“宁让三分,不抢一秒”。通过讨论和资料卡帮助学生掌握自我救助的基本技能,初步掌握交通安全事故的急救常识,学以致用。
三、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我会填
1.乘客等待列车时,要站在白色安全线( )。
2.过马路时要走( )。
3.车辆来往频繁的路口或道路中间划出的供行人穿越时躲避车辆的小块地方叫( )。
4.如遇交通事故,要拨打( ),如果有人受伤,要拨打 ( ).
5.在道路上行走,没有人行道时,我们要遵循靠( )行走的规定。
(二)单选题
1.小明要过马路,错误的做法是( )
A.走斑马线。
B.只要是没有车就能走,不用看信号灯。
C.按信号灯指示通过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乘车时可以在车内吃东西。
B.夏天乘车时觉的很热可以将头探出车窗外。
C.不强行上下车,做到先下后上,候车要排队。
3.在候车区等待列车的乘客应该( )
A.在站台上一边带着耳机听音乐一边等车。
B.站在白色警戒线内候车,不玩手机,带好自己的行李。认真听广播内容。
C.站在站台边上看看车来了没。
(三)判断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小明跟好朋友在马路上玩123,木头人。 ( )
2.就算没有车辆,我们也要等绿灯时才能过马路。 ( )
3.为了少走路,爬越马路中间的护栏。 ( )
4.小红一边走路一边看书。 ( )
5.不满12岁的孩子,不能在公路上骑车。 ( )
五、拓展活动
试着绘制一个路口的交通标线示意图。
设计意图:绘制一个路口的交通标线示意图。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交通标线,把理解交通标线作用的研究延伸到课外。
【板书设计】
4.车来了
在白色安全线内候车
交通标线:斑马线
非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人行横道 交通安全
公交站台
导向车道和安全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