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做一道拿手“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要求学生运用彩泥进行造型表现的训练。学生在之前掌握彩泥制作方法的基础上,能运用彩泥的几种方法,如团、压、切等方法制作一道拿手“菜”。本课将充分发挥学生的大胆想象,通过图片、作品引导及对生活中观察到的菜肴进行回忆,把自己想象或记忆中的菜肴造型和色彩大胆表现出来。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及细致耐心的创作,又有所创新。教材展示了生活中的菜肴和用彩泥制作“菜肴”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回忆生活中菜肴的颜色和形状,学习利用彩泥制作“菜肴”方法,大胆创新,制作一道拿手“菜”。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用艺术的眼光发现菜肴的美术语言、构成元素,了解制作方法。运用团、搓、压、切等彩泥制作方法表现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菜肴,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格式菜肴作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通过彩泥制作菜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表现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彩泥制作,感受彩泥带来的创作乐趣,养成作业时细致耐心的态度和习惯。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彩泥把自己想象或记忆中的菜肴的造型和色彩大胆表现出来。【教学难点】作品是否注重拼盘造型与创意。三、教学准备:课件、彩泥、纸盘四、教学过程:(一)图片频导入设计意图:通过带学生逛美食街,发现美食,让学生感受美食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为后面讲美食的色彩、造型和拼盘做准备。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美食街看看,大家发现很多漂亮又看着好吃的菜肴,你喜欢那一盘呢?喜欢的理由是因为颜色还是造型还是它的食材啊?老师:第二组美食看起来和第一组一样,颜色漂亮,造型美观,还有好看拼盘,但是它们好像不能吃啊,因为它不是真的实物,是什么做的呢?彩泥,给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鼓励肯定。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做一道拿手菜,去参加创意美食派对吧!(出示课题)(二)讲授新课1.问一问老师:你认为什么样的菜算得上是拿手菜呢?学生回答问题。老师:综合大家所说,拿手菜应该是色香味俱全,而且做得最熟练的一道菜,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些色。老师:同学们你认为色在菜中主要指的是什么呢?学生:指菜的颜色。学生:指菜很漂亮。老师:菜的哪里漂亮?学生:形状漂亮,装饰漂亮。教师:菜的形状我们叫做造型,装饰在烹饪上我们叫做摆盘。2.了解鲁菜文化设计意图:通过对地方菜文化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的良好习惯。老师:同学们,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方的菜受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演变成了中国的八大菜系。他们是川菜、湘菜、浙菜、徽菜、闽菜、鲁菜、苏菜、粤菜。我们宁阳所处的地区属于什么菜系呢?宁阳隶属于山东省,属于鲁菜。鲁菜中有一道很有名的菜叫糖醋鲤鱼。这道菜的原材料是什么?学生:鲤鱼。请你仔细观察,鲤鱼在烧制前后外观上有哪些变化呢?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从菜的颜色、造型、摆盘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回答。)3.探一探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认识色彩、造型的创意变化,解决本课的重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老师: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吃到的好看又好吃的菜越来越多了,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两盘菜,请你看一看,从第一盘菜中你能看到那些图形?学生回答。老师:有点有面,那摆盘有什么特点呢?老师:这种方式可以叫做围边式。那第二盘的摆盘,像什么?谁能给他起个名字?学生回答。老师: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中间好多圆,外面好多线,向外放射。所以可以叫做放射式。这里还有两盘菜,大家看看他们的摆盘运用了哪种方式?除了围边式和放射式摆盘,还可以进行创意设计,比如下面的两盘菜就是拼摆成了螃蟹和人物。4.学一学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形状的“菜”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学生自主探究制作方法,老师总结,培养学生探究的学习能力。精美图片方便直观的带领学生认识菜”的具体制作方法。老师:下面是一组连线题,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看出来主要的制作方法。同学们基本上都连对了,真的很厉害啊!下面是老师的拿手菜,大家看看我是怎么做出来的吧。老师:看了老师做拿手菜的过程,我看大家都跃跃欲试了。在做之前,先听几点老师的要求。(三)学生制作,老师辅导老师:布置作业,并提出作业要求。学生明确要求后开始制作。老师辅导学生制作作品。1、运用学过的泥塑方法用彩泥做一道拿手“菜”。2、注意造型方法、色彩搭配、摆盘组合。3、做的菜要美观、有创意(四)作品评价根据评价要求采取自评、互评、老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并让学生提出自己在做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他学生或老师出主意帮助他解决问题。评一评:1、运用了什么方法?2、评价一下作品的造型方法、色彩搭配、摆盘组合。3、作品有哪些创意?(五)拓展延伸老师:看我们不仅可用彩泥来制作拿手菜,用绘画,编织等方式也可以制作美食。此外,用美食也可以拼摆出富有创意的形象。大家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方法试一试。(六)情感升华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引导,激发孩子们创作兴趣,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老师:孩子们,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勤于思考,肯定能用我们灵巧的小手把生活装饰的更加美好!课后反思《做一道拿手“菜”》是一节造型·表现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有关美食的知识,学习用彩泥制作美食。课后反思本课有如下几点:(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我注意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采用课件铺垫,创设情境。 本课我以小猪佩奇举办创意美食派对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对美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激励学生做一道拿手“菜”。这是深受学生喜爱的题材,既引出本课课题,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情感,调动他们动脑动手进行创造的愿望,在欣赏的同时了解美食形状多样、颜色鲜艳丰富、营养搭配均衡的特点,提倡健康饮食。(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并非无源之水,它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有意观察、记忆与情趣想象。那么,如何为学生搭起由生活通向创造表现的桥梁,让学生在本课创作中活跃思维,大胆创造呢?我选择了探究学习,通过问一问、解一解、议一议,三个活动让学生认识美食的颜色、形状和制作方法,并拓展学生思路,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汇报演示,解决教学重、难点,为后来的制作创新奠定了基础。(三)在评价方式上,我将学生的互评引入课堂,并适时的介入教师的评讲,这种教学体现了一种交互式的学习状态,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课后,我及时对课程进行反思,本节课完成效果较好,但教师演示有些多,应先汇总学生的难点再根据方法演示有代表性的美食。总之,美术课是让学生放松的课,是让学生开心的课,是让学生愿意学的课。通过本课的教学,使我深刻认识到:一堂成功有效的美术课,兴趣是关键。只要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受到美术的感染,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体会美术的愉悦,从而会更喜欢上美术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