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四(八年级)《弯道跑》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水平四(八年级)《弯道跑》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水平四(八年级)《弯道跑》教案
教学内容 短跑-弯道跑
教材分析 弯道跑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的必修内容。跑的教材相对来说是一个较为枯燥单调的教材,在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从学生发展方面来看又是一个十分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好教材,是所有运动的基础。弯道跑是跑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弯道跑的“三要素”: ①、身体内倾;②、左脚掌外侧与右脚掌内侧着地;③、右臂摆动力量及幅度要比左臂大。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的兴趣,很喜欢学习别人的运动技巧,自信心强,对动作技术的掌握日趋完善,渴望自己拥有正确的、完美的技术,但往往又具有一种不顺从性,或者有时过高估计自已的能力,不愿屈服于教师一板一眼的“看教师示范——听教师讲解——模仿教师练习”的传统教法,同时,他们的团队意识逐渐加深,很注意老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态度。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灵活安排多样的练习,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公平竞争的气氛,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天地,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从中受到启示,得到锻炼,多表扬,少批评。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练习,学生能够认识并了解弯道跑的技术原理,形成正确的理性认识,建立完整的弯道跑动作表象。 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练习,85%的同学掌握弯道跑动作技术倾、摆,学会运用直道进弯道身体姿态变化技术动作。 体能目标:通过弯道跑的练习和弯道、直道交替跑练习,发展学生灵敏、速度、耐力素质及身体协调性等。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练习、比赛培养学生勇敢尝试,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弯道跑“三要素” ①、身体内倾; ②、左脚掌外侧与右脚掌内侧着地; ③、右臂摆动力量及幅度要比左臂大。 2、教学难点:实践出真知。克服离心力,提高速度。
教学组织与教法 由于是八年级学生,所以组织是基本都是由教师指导进行。本节课采用的教法为语言法、直观教学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学法为观察法、模仿法、合作学习法、游戏比赛法。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措施 次数 时间
开始 热身 部分 一、课堂常规 1.教师整队、清点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任务及安全要求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活动 1.螺旋跑 2.徒手操 ①肩绕环 ②扩胸运动 ③弓步压腿 ④侧压腿 ⑤手腕脚踝 ⑥开合跳 ⑦后踢腿 ⑧高抬腿 3.“抢位”游戏 方法:分成男、女两组,各自围成圈手拉着手,由一位同学在圈外逆时针跑动中切断一组手拉手的同学,三人逆时针跑抢两个位置,最后一位没有抢到位置者继续跑动切断组合,以此类推增加到两组、三组。 1.教师指定地点集合 2.提出本节课任务和要求 3.检查学生着装,安排见习生 1.教师讲解动作要求 2.教师示范动作并带领学生一起练习 3.教师喊口令 4.教师提示学生动作练习规格和要求 5.讲解游戏方法 1.到指定地点集合 2.师生问好 3.明确学习任务 4.见习生出列 1.认真观看动作示范并明确动作要求 2.跟着教师一起认真做热身操 3.跟着老师一起喊口令 4.按教师提醒的动作要求进行练习 5.遵守规则 要求:快、静、齐 要求:跑动中保持前后距离,注意安全 要求: 1.两人之间手拉手 2.逆时针跑动中注意安全 3.抢位时不能推、拉人 2' 8'
学习 提高 部分 三、弯道跑动作要领 (1)右腿前摆时膝关节稍内扣,并以前脚掌内侧着地 (2)左腿前摆时,膝关节稍朝外,用前脚掌外侧着地 (3)右臂摆动力量和幅度应大于左臂。 练习策略: ①原地摆臂练习 ②各种速度在中圈反复练习 ③弯道70米中速和快速跑 ④直道进弯道、弯道进直道 弯道跑接力比赛 方法:分组人数均等,每组 纵队站立,第一位同学听到口令迅速起动沿弧线跑到终点绕过标志杆直线返回到起点,将接力棒传给下一位同伴后排到队尾,依次进行。最先完成接力者获胜,输者男生20个俯卧撑、女生15个蹲起。 易犯错误:摆臂僵硬、动作幅度小 纠正:加强肩关节灵活性,原地摆臂体会练习 体能课课练: ①平板支撑击掌 25次 ②仰卧蹬车轮 20次 ③俯卧撑 15次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2.教师示范动作 3.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4.巡视指导和纠正 5.集体纠错 6.组织优生展示和互评 7.讲解示范比赛方法规则 8.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9.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10.组织学生体能课课练 11.总结 1.仔细听讲动作讲解 2.认真观看动作示范 3.认真模仿练习 4.集体练习和分组练习摆臂 5.分组进行弯道各种速度跑 6.按教师要求纠正动作 7.认真观看优生动作展示 8.仔细认真听讲比赛方法 9.认真比赛,注意遵守规则 10.按要求完成体能练习 11.仔细回顾和总结本节课动作练习 要求: 1.队伍整齐,纪律严明 2.练习精神面貌强 3.注意力要集中 4.同学之间互助 2' 小组循环 17' 8' 5'
恢复整理部分 1.放松 2.师生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作业 4.回收器材 5.师生再见 1.教师带领学生放松 2.引导学生总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组织学生回收器材 5.下课 1.认真放松练习 2.跟随总结 3.记住课后练习 4.积极回收器材 5.向老师再见 要求:拉伸到位,放松身心 3'
场地器材 标志桶、标志杆、 接力棒 预计 运动 负荷 练习密度:40%-50% 平均心率:140-160次/分钟 最高心率:160次/分钟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