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理解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及政府决算(教案)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高教版 第3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 理解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及政府决算(教案)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高教版 第3版)

资源简介

任务4.3 理解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及政府决算
一、教材名称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会计专业)(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模块4 任务4.3《理解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及政府决算》
二、课时
2学时(90分钟)
三、学情分析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几乎处处能感受到政府(国家)为我们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服务,所以,政府工作对学生来说是熟悉的。但由于当前在校中专生参与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机会少,对国家(政府)活动的关注程度不高,因此,政府预算的程序对学生来说又是陌生的。因此,本任务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对政府预算程序有个了解,不需要深入的探讨政府预算程序的合理性等过于专业的问题。
四、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了解政府预算的程序
2.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预算程序的主体不同对政府预算的环节进行划分
(2)通过学习政府预算管理和预算编制,评价我国现行的预算体制
3.情感目标
通过对政府预算和预算管理的学习,增进学生对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全面认识、评判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政府预算程序的环节
教学难点:政府预算不同环节的基本程序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自主学习法、启发激励法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30分钟)
教师活动:播放每年两会上关于政府预算的视频片段,提出问题“在每年初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财政部都要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民代表报告上年度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的编制情况。政府预算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编制,怎么编制的,又是如何执行的,执行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资料,在教师引导下思考政府预算程序分为几个环节?分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一边观看视频,关注两会——这一我国每年一度的政治生活大事,同时激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出政府预算程序的相关内容。
【答案】预算程序根据程序的主体不同,一般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政府决算等若干环节。
(二)学习新知(30分钟)
教师活动:问:2016年预计我国可用财政资金159552亿元,如果你是财政部部长,你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合理的“花钱”,那么,花钱的第一步是什么?
学生活动:按照教师的引导,各抒己见,演绎财政部长。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参与,亲身感受政府预算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预算理念;同时,引出政府预算的编制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政府预算的编制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起点。这一环节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预算草案的编制;二是预算草案的核定。政府预算草案在没有经过国家权力机关审批之前通常称为概算。
1. 政府预算的编制
(1)政府预算编制的基本程序(5步)
第一步:国务院做出编制预算草案的指示
第二步: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门提出预算建议数,报送财政部门
第三步:财政部拟定预算收支控制指标,经国务院批准后下达
第四步:各级政府编制预算草案,并逐级报送到国务院进行核定
第五步:下达正式预算
(2)预算的审批
各级政府预算草案必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方具有法律效力,成为正式预算。
2.政府预算的执行
预算执行是各级政府预算的具体组织实施,是政府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
(1)政府预算执行机构
组织领导机构——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
预算执行管理机构——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
预算执行机构:
A.收入的执行机构——财政机关、税务机关和海关。财政机关负责征收规费收入、公产收入、罚没收入及其他杂项收入;税务机关是负责征收预算收入的主要机构,负责征收除关税以外的其他税收;海关负责征收关税以及进出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等。
B.支出的执行机构——各级财政部门、政策性银行。
④预算资金的出纳机构——国家金库
【知识拓展】国库
全称国家金库,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出纳,保管机构,负责办理预算收人的收纳,划分,留解和预算支出的拨付业务,国库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经理。
根据《国家金库条例》的规定,国库的基本职责有:一是办理国家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和留解;二是办理国家预算支出的拔付;三是向上级国库和同级财政机关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四是协助财政、税务机关督促企业和其他经济收入的单位及时向国家缴纳应缴款项,对于屡催不缴的,应依照税法协助扣收入库;五是组织管理和检查指导下级国库工作;六是办理国家交办的同国库有关的其他工作。
(2)政府预算的调整
教师活动:介绍《关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关于政府预算调整的相关内容:2008年预算执行中,根据抗震救灾需要,调整支出规模和结构,建立中央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大力支持灾区恢复重建。第四季度,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积极筹措资金,新增中央政府公共投资1040亿元,用于加快灾区恢复重建、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工程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政府预算为什么可以调整?如何调整?
学生活动:了解相关资料,并根据教师的引导思考相关问题,踊跃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相关资料,让学生认识到:预算是事先编制的,在执行过程中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原有的预算收支项目出现不平衡的现象,因此需要重新对预算进行调整。进而引出预算调整的种类。
全面调整——彻底地改变预算收支任务和资金用途,一般只有在国家政治、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才进行。
局部调整——部分地改变预算收支任务和资金用途。其内容主要有:
A.动用预备费
B.预算的追加和追减
C.预算支出科目间的经费流用
D.预算划转
【课堂讨论】为什么要进行预算的调整?
3.政府决算
政府决算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终点,是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总结。
(1)中央决算
(2)地方决算
(三)小结巩固(16分钟)
1.回顾今天所讲的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和政府决算的相关内容,明确本任务的重点和难点。
2.给学生5-10分钟时间进行记忆,然后通过打擂台的方式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两两提问,增强学生对我国财政预算程序的掌握情况。
(四)布置作业(14分钟)
1.完成《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本节课的相关课后练习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了解当地及中央政府的年度决算报告和预算安排,关注政府的活动方向。
(五)板书设计
任务4.3 理解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及政府决算
一、政府预算的编制
(一)政府预算的编制
1.国务院做出编制预算草案的指示
2.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门提出预算建议数,报送财政部门
3.财政部拟定预算收支控制指标,经国务院批准后下达
4.各级政府编制预算草案,并逐级报送到国务院进行核定
5.下达正式预算
(二)预算的审批
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二、政府预算的执行
(一)政府预算执行机构
1.组织领导机构
2.预算执行管理机构
3.预算执行机构
4.预算资金的出纳机构
(二)政府预算的调整
1.全面调整
2.局部调整
(1)动用预备费
(2)预算的追加和追减
(3)预算支出科目间的经费流用
(4)预算划转
三、政府决算
预算工作程序的终点,是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总结
九、教学反思
本任务的程序性内容较多,学生平时接触较少,并且比较枯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用贴近生活的事例吸引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留出部分时间布置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进而趁热打铁巩固学习效果,避免把作业放在课下,出现个别学生不完成或抄袭的情况。作为老师来讲,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回答,学生的答案代表着他们的思路、观点,他说出来了,对的及时表扬,可以鼓励他进一步思考;错误的加以正确引导,及时纠正错误,并且可以有针对性的讲解,提高课堂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