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集合、命题、充要条件基础知识自测题:集合常用的表述方法有列举法或描述法。 2.一个集合里的各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的特性是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写出课本中使用的数集的符号:自然数集 N ;整数集 Z ;有理数集 Q ;无理数集 Q ;实数集 R ;非负实数集。若集合A={x| |x|≤1,x∈Z}, B={y| y2=x, y∈R},当x∈A时, 集合B用列举法表示是 。非空集合P、Q、R满足关系P∪Q=Q,Q∩R=Q,则P与R的关系是( B )。 (A)P=R (B) (C) (D)如果B成立,那么A成立,或者如果A不成立,那么B不成立,就说条件A是B成立的必要条件。已知A、B是两个命题,如果A是B的充分条件,那么B是A的必要条件;是的充分条件。设X、Y是两个非空集合,则元素a∈(X∪Y)是a∈(X∩Y)的( B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不充分不必要条件二.基本要求:理解集合、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的关系,能掌握有关的基本术语和符号,能正确地表示一些较简单的集合。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能够初步判断给定的两个命题的充要关系。集合{1, 2, 3, 4}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 14 个。解:由四个元素中分别取1个、2个或3个元素组成的集合种数是=14。评注:用组合数的思想解决集合子集的个数问题。若题目中没有“非空”与“真” 这样的限制条件,则子集的数目应是24=16个。若A={2, 4, a3-2a2-a+7}, B={-4, a+3, a2-2a+2, a3+a2+3a+7},且A∩B={2, 5},求实数a的值,并求出A∪B。解:∵A∩B={2, 5}, ∴5∈A,则a3-2a2-a+7=5,解得a1=-1, a2=1, a3=2.当a=-1时, B={-4, 2, 5, 4}, A∩B={2, 4, 5},不合题意,舍去;当a=1时, B={-4, 4, 1, 12}, A∩B={4}, 不合题意,舍去;当a=2时, B={-4, 5, 2, 25}, A∩B={2, 5}, A∪B={-4, 2, 4, 5, 25}。评注:运用列举法,把a的各种可能都求出,逐一代入验证,找到正确答案。例3.设全集I={x| x是不大于20的质数},且A∩={3, 5}, ∩B={7, 19},∩={2, 11}, 求集合A、B。解:I={2, 3, 5, 7, 11, 13, 17, 19},∵∩B={7, 19}且∩={2, 11}, ∴集合A中不含有元素2,7,11,19,同理集合B中不含有元素2,3,5,11,∴A={3, 5, 13, 17}, B={7, 13, 17, 19}。评注:根据原集合的补集中含有的元素一定不是原集合中 的元素可以画出文氏图表明集合关系。例4.已知h>0,设命题甲为:两个实数a, b满足|a-b|<2h, 命题乙为:两个实数a, b满足条件|a-1|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不充分不必要条件解:若B成立,即|a-1|∴甲是乙的必要条件;反之若甲成立,即|a-b|<2h,取a=5, b=4, h=1,则乙不成立。∴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选B。评注:构造反例是判断命题正确与否的重要方法。三.基本技能训练题:用列举法将1,2,3三个数字排成的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的集合表示出来是{123, 132,213, 231, 312, 321}已知集合I={1, 2, 3, 4, 5, 6, 7, 8}, A={3, 4, 5}, B={1, 3, 6},那么集合{2, 7, 8}是( D )。 (A)A∩B (B)A∪B (C)∪ (D)∩ 已知集合I={2, 4, a2-a+5}, A={a+1, 2}, ={b}, 那么实数a, b分别为a= 3 ; b= 13 。已知集合A={x| x-a<0}, B={x| x2―2x―8<0}, 若A∩B=φ,则a∈ (-∞, -2] , 若AB,则a∈ [4, +∞)。如图,I表示全集,则灰色部分表示的集合是。集合{x| x∈N且x<7}的含有元素1,但不含有元素5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A )。 (A)16个 (B)15个 (C)32个 (D)31个已知集合A={a| a=5x+3, x∈N}, B={b| b=7y+2, y∈N},则A∩B中最小的元素是 23 。是(A∩C)(B∩C)成立的( A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不充分不必要条件与命题“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 (x, y)=0的解”等价的命题是( B )。以方程f (x, y)=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上坐标不是方程f (x, y)=0的解的点都不在曲线C上不在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都不是方程f (x, y)=0的解以方程f (x, y)=0的解为坐标的点不都在曲线C上 10.在空间四点中,无三点共线是四点共面的( D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不充分不必要条件 四.试题精选 (一) 选择题: 1.设集合M={x| f (x)=0}, N={x| g(x)=0},那么方程f (x)·g(x)=0的解是( A )。 (A)M∪N (B)M∩N (C)N (D)M 2.设I={(x, y)| x, y∈R}, 集合M={(x, y)| =1}, 集合N={(x, y)| y≠x+1},则等于( B )。 (A)φ (B)(2,3) (C)(3, 2) (D){(x, y)| y=x+1} 3.满足A∪B={a1 , a2}的集合A、B的组数是( C )。 (A)5组 (B)7组 (C)9组 (D)10组 4.已知A={x| |x-1|0},B={x| |x-3|>4},且A∩B=φ,则C的取值范围是( D )。 (A)c>2 (B)c≤2 (C)0 5.如果,那么A是B的( A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不充分不必要条件 6. “在△ABC中,A=60°,且 cosB+cosC=1”是“△ABC是等边三角形”的( C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不充分不必要条件 7.已知M={x| x=a2+2a+4, a∈R},N={y| y=b2-4b+6, b∈R},则M、N之间的关系是(A)。 (A)MN (B)MN (C)M=N (D)M与N无包含关系 8.已知f (x), g(x)为实数函数M={x| f (x)=0},N={x| g(x)=0},则方程[f (x)]2+[g(x)]2=0的解集是(C)。 (A)M (B)N (C)M∩N (D)M∪N 9.集合A={(x, y)| y=a|x|},B={(x, y)| y=x+a},C=A∩B,且集合C为单元素集合,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 (A)|a|≤1 (B)a>1或0<|a|<1 (C)a>1 (D)a>1或a<0 10.非零集合P满足下列条件:① P{1, 2, 3, 4, 5}; ② 若元素a∈P,则6-a∈P,那么集合P的个数是(B)。 (A)5 (B)6 (C)7 (D)8 (二) 填空题: 11.已知x, y∈R,A={(x, y)| x2+y2=1},B={(x, y)| =1, a>0, b>0}, 当A∩B只有一个元素时,a, b的关系是 12.集合M={x, xy, lg(xy)},N={0, |x|, y},且M=N,则实数x= -1 , y= -1 。 13.设集合A={长方体},B={正四棱柱},则“x∈A”是“x∈B”的 必要不充分 条件。 14.设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乙是丙的充要条件,丙是丁的必要条件,那么丁是甲的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条件。 15.设集合A={2, 3, a2+1},B={a2+a-4, 2a+1, -},A∩B={2},则实数a= -3 . 16.已知I={(x, y)| x∈R, y∈R},A={(x, y)| =-1}, B=={(x, y)| y=kx+b}, 若A∪B=B,则实数k的值为 -1 ,实数b的值为 -4 . 17.若a, b是非零实数,m=,则数m的集合是 {1, -3}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