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7张PPT)地区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标【综合思维】结合材料,分析影响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产业特点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合图文材料,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认知】分析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其产业结构升级过程。【地理实践力】结合当地相关材料,了解当地产业结构的变化。【人地协调观】通过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素 养2023年 广东卷 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升级为背景,考查产业升级的表现湖南卷 结合碳排放强度数据,考查产业升级对制造业减排的影响全国乙卷 以邵东市打火机行业生产为背景,考查影响产业升级的因素浙江卷 以波士华城市带城市支柱产业布局为背景,考查产业转移对产业升级的积极影响2022年 全国甲卷 以浙江S集团在美、越等地建厂为北京,考查产业转移的目的和影响因素北京卷 以某陶瓷企业集团的新产品开发历程为背景,考查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及调整方向江苏卷 以江苏产业结构调整为背景,考查地区实现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措施湖南卷 以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子公司落户欧盟国家为背景,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地区产业结构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资源禀赋技术条件分工深化比较优势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原因影响 因素促使生产成本提高市场扩展面临障碍劳动力市场政策影响 因素影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地区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等第三产业商业、金融、保险、运输、公益事业1.概念地区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以工业或者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地区产业机构2.产业分类3.影响因素材料1:位于波斯湾西南岸半岛上的国家卡塔尔,石油、天然气产业为其经济支柱产业。资源禀赋材料2:非洲布隆迪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就业比重高达90%,国家收入的70%来自农业。美国农业发达但以服务业为主。技术条件材料3:40年的发展,深圳形成了独特的、发达的、高度细分化的、极复杂的网络化分工体系,构成产业链协同分工效应。因分工深化而带来的进一步的产业扩张和创新,使产业升级成为可能。分工深化其他: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与结构、经济体制、国际贸易等等资源禀赋又称为要素禀赋,指一国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矿产、劳动力、资本、土地、管理等的方面。地区产业机构3.影响因素:资源禀赋、技术条件、分工深化等。影响因素 产业结构特点举例资源禀赋 一个国家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等。矿产资源丰富,可能以第二产业为主技术条件 技术发达,以第三产业为主分工深化 社会分工形成了第二、第三产业;随着分工的深化,影响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发 展水平 经济落后,以第一产业为主;经济发达,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地区产业机构4.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资源禀赋技术条件分工深化地区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水平较低以第一产业为主水平较高以二三产业为主体现地区产业机构【拓展】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及原因同: 第一产业比重较小,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较大;异: 东部第三产业比重相对最高;中部第二产业比重相对最高,工业结构具有过渡性; 西部与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较高,第二产业以重工业为主;原因: 总体中国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阶段,东部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科技水平高,产业结构转型更加成功,中西部与东北地区还在转型过程中。选必二P50地区产业机构(2021·浙江6月选考)下表为2019年全国及四大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与2012年相比)、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1)甲是(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2)四大地区中( )A.主导丁地区发展的因素是高科技B.人口增幅最大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C.吸纳外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丙、甲、丁、乙D.乙、丙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以重工业为主地区 全国 甲 乙 丙 丁人口增幅(%) 3.4 -1.7 4.5 2.6 4.2三次产 业结 构(%) 第一产业 7.2 13.2 4.6 8.2 11.0第二产业 39.1 34.4 38.9 41.8 37.9第三产业 53.7 52.4 56.5 50.0 51.1DB(2022·日照一模)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形成产业群落,主要分为制造业产业群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金融业等)、消费性服务业产业群落(批发、零售业等)。下图示意某大都市产业群落空间结构。据此完成1、2题。1.该市制造业产业群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消费性服务业产业群落分别对应图中( )A.①②③ B.①③②C.②③① D.③①②2.随着科技的发展,该市产业群落布局的发展趋向是( )A.①群落往居住区迁移,方便居民自取B.②群落往核心区迁移,转由快递送货C.③群落集聚性下降,部分搬离市中心D.各群落对交通区位布局的依赖性下降CB四大地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甲 4.62 39.85 55.53乙 12.99 34.94 52.07丙 8.06 42.18 49.76丁 10.76 38.33 50.91下表是2018年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四大地区产业结构比例(%)构成。据此完成3~5题。3.代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4.甲地区第一产业比重最低,最可能是( )A.自然条件恶劣B.劳动力不足C.城镇化水平高D.高度工业化5.导致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自然条件差异B.经济发展不平衡C.国家政策的不同D.开发历史长短CBB(2023·福建卷)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若投入到自然资源开发及贸易的资金和劳动力过多,影响其他行业发展,可能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引发“资源诅咒”。当前俄罗斯油气技术装备的进口比例偏高。俄罗斯北极地区某自治区近年来大力开发油气资源和发展储运,其第三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图1示意该地区从业人口构成变化。据此完成5-6题5.指出下图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对应的产业类型A.①第一产业 ②第二产业B.②第一产业 ③第三产业C.②第二产业 ③第三产业D.①第一产业 ③第二产业6.中俄近年来成功开展冰上丝绸之路,其首先应解决俄罗斯油气行业的问题是( )A.技术方面的支持 B.解决环境污染C.产业支撑不足 D.缓解劳动力短缺BA(2022·海南卷)下图示意撒哈拉沙漠南缘某国1965~2005年间的城镇化发展状况。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该国1965~2005年间城镇化发展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高B.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例低C.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增速快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2)该国该时期( )A.工业基础雄厚 B.服务业水平高 C.就业机会充足 D.农业生产落后DD产业结构升级1.内涵: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升级的过程。2.核心:产品附加值提高3.主要表现:①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②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业机构升级3.主要表现①由以轻纺工业为主上升到以重化工业为主②由以原材料为主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③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③在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可以表现为:产业机构升级4.升级的原因:重要作用比较优势的变化政策技术创新与其他区域相比,原有的发展优势丧失,新的优势条件形成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主导产业需要转型产业结构需要升级促使产业结构尽快升级影响因素技术的进步,促使新的产业部门的出现,并向其他地区扩散最终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促使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根本原因产业机构升级工业化初期20世纪50年代开始20世纪90年代以后今后以轻纺织业为支柱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发展迅速轻重工业协调发展逐步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Summary of changes in Shanghai's industrial structure产业机构升级5.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从微笑曲线寻求企业的升级路径。微笑曲线中间环节是工农业生产,附加值低;左边是研发、右边是营销,附加值高。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产业机构升级路径 具体内容产业延伸 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发展下游产业,建立起关联与配套的产业群,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完善配套服务,促使集聚效益的产生产业更新 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建立替代产业群综合发展 在转型初期,采取产业延伸模式,随着加工业的发展,区域功能逐渐完善,新兴产业相继崛起,遂向综合性方向演化技术突破 技术积累突破关键技术限制,实现产业转型的整体升级企业收购 通过国内外企业收购,获取技术或品牌,实现跨越式升级6.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区域产业机构升级工艺升级——引入新工艺、新技术、新流程,促进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升级——改进老产品,推出新产品,使产品复杂化、单位价值提高;功能升级——向上、下游延伸价值链,如从加工环节向设计、营销、品牌等环节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跨行业升级——利用在原行业的某种优势进入新行业。6.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企业产业机构升级①对升级区域的影响有利: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劳动力素质提高,促进科技、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缓解用地紧张、资源紧缺、交通拥堵等问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不利:升级转型时期可能会导致就业机会减少以及短暂的经济增速减缓现象。②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有利:承接转移过来的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增加就业岗位;推动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利: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③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发挥地区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产业机构升级7.产业升级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发挥各地优势 各地或者各产业需将各优势互补发展,××应发挥其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发挥土地、劳动力、政策优势打造产业链 立足××研发,××应该积极发展××零部件制造业,构建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 扩大产业规模,形成规模效应提升竞争力 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制造水平,向高端制造业发展,提升竞争力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各区域运输效率产业人才的互通共享 通过人才交流机制,形成产业人才的互通共享产业转型、转移升级、产业对接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分工协作;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产业园建设,挂钩帮扶,实现产业对接。8.企业产业协同(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措施产业机构升级9.区域产业发展措施产业 措施第一产业 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防止水土流失(或土地荒漠化等),改善生态环境;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培育优势品牌;拓展销售市场等第二产业 调整工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调整工业布局;加大科技投入,改造设备及生产工艺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树立品牌意识,拓展市场第三产业 促进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大对旅游业、服务业的管理;合理分工和布局,保护环境共同 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对劳动力技能的培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加强区域合作和交流等产业机构升级(2021·浙江6月选考)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下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与传统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 )A.更加灵活和复杂 B.更凸显交通运输的作用C.更依赖自然资源 D.更趋向市场广阔的地方8.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影响有( )①减少政府投入 ②扩大进口规模③促进科技创新 ④推进产业升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AC(2022·山东联考)产业联动是指在一个区域的产业发展中,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区域内产业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从而达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目的。新疆伊犁河谷地区工农业发展均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但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下图为2007~2013年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三大产业绝对联动程度。据此完成9、10题。9.该地区第一和第二产业绝对联动程度不高主要受制于( )A.生态环境恶劣 B.干旱缺水严重C.加工业水平低 D.基础设施落后10.为提升伊犁河谷地区产业联动程度,应该( )①调整产业布局,优先发展重化工业②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二产业③以各产业技术升级增强产业联动效应④利用区位优势发展高科技产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BC(小本P421)下图示意江苏省2000年和2012年各县市产业结构分异。读图,完成11、12题。11.江苏省内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A.苏中地区产业结构升级B.苏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C.苏南地区产业结构稳定D.全省产业结构变化不大12.2012年江苏省内的产业分布和经济特点是( )A.农业集中在苏北,苏南、苏中以均衡发展型为主B.城市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苏南地区落后于苏北和苏中地区C.苏南以工业为主导,苏北、苏中以均衡发展型为主D.城市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苏北地区落后于苏南和苏中地区BD(2022年山东卷)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1955年该地区发现铁矿,1958年依托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建立钢铁厂,1965年设嘉峪关市。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嘉峪关市逐步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2019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7:62.8:35.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该市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交通运输 B. 自然资源 C. 市场需求 D. 劳动力7. 该市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宜重点发展( )A. 造纸工业 B. 纺织工业C. 食品加工工业 D. 装备制造工业BD(2023年全国乙卷)2000年以后,世界打火机生产中心转移到湖南省邵东市。邵东市由原来几家生产作坊快速形成打火机全产业链布局,并相继成立打火机行业协会和打火机出口监管委员会。2009年,多家企业组建了一家集研发、组装、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目前,邵东市每年生产的一次性打火机占世界同类打火机总产量的7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邵东打火机全产业链布局快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打火机产业生产链短 ②打火机产业附加值低③当地有打火机创新技术 ④当地有打火机产业基础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B2. 邵东打火机产业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主要作用是( )A. 控制各企业发展规模 B. 协调与外地生产联系C. 监督产品质量与价格 D. 引领产品研发和营销3. 除技术创新外,支撑邵东打火机产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①快捷的对外交通 ②稳定的市场需求③有效的企业组织 ④较高的产品价格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DB(2023年广东卷)珠江三角洲地区某侨乡村,现存大量古建筑和水上碉楼。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快速推进,该村人口持续外流,村落逐渐空心化。近10年来,该村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回流人口明显增多,成为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近10年来,该村发展迅速的特色产业最可能是( )A. 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 B. 公共卫生和文化教育C. 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 D. 先进制造和科技研发C(2022·全国文综甲)近年来,吉林、河南两省?相继提出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和“秸秆变肉换奶”计划。一是重点推进秸秆饲料化进程(2021年吉林、河南秸秆产量分别为4 000万吨和6 550万吨);二是稳妥推进具有良好经济与生态意义的“粮改饲”工作?,即在玉米产区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甜高粱、苜蓿等饲料作物,以满足肉牛等发展需求?。据此完成1~3题。1.导致吉林、河南两省年秸秆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年降水量 B.作物结构 C.耕地质量 D.作物熟制2.在玉米产区推广“粮改饲”的经济意义是A.提高秸秆产量 B.增加秸秆种类 C.调整农牧结构 D.推动种植技术进步3.体现“粮改饲”生态意义的农事是①作物轮作 ②土壤深翻 ③圈舍养殖 ④土地平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CA(2021山东卷)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近年来,大同市多措并举,实现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在此过程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自2017年以来,大同市相继建设能源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园和新能源产业城,培育和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先导、储能蓄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光伏全产业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五大产业集群。下图示意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 (1)指出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氢能的优点。(4分)氢能生产受时空限制小;利用方式灵活多样。(2)分析发展新能源产业对大同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改变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促使产业向低碳、绿色、可循环方向发展。(2021山东卷)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近年来,大同市多措并举,实现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在此过程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自2017年以来,大同市相继建设能源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园和新能源产业城,培育和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先导、储能蓄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光伏全产业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五大产业集群。下图示意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 (3)简述大同市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意义。为京津冀地区提供清洁能源(新能源),助力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巩固“大同蓝”,持续改善大同市的环境质量,为京津冀的生态安全提供保障。(2020·江苏)材料一 湖北省黄石市是武汉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之称。图一为“黄石市区位示意图”。材料二 黄石市2008年被定为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2015年年底关闭第一批露天矿山,采掘业产值明显下降。图二为“2008~2017年黄石市GDP和三次产业结构统计图”,图三为“2008~2017年黄石市轻重工业产值统计图”。(1)简述当前黄石市产业结构的特点。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占主导;第一、第三产业占比较低;第三产业占比大于第一产业。(2)说明目前黄石市第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产业基础好;临江水运便利;政策扶持;距中心城市武汉近;劳动力丰富。(2020·江苏)材料一 湖北省黄石市是武汉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之称。图一为“黄石市区位示意图”。材料二 黄石市2008年被定为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2015年年底关闭第一批露天矿山,采掘业产值明显下降。图二为“2008~2017年黄石市GDP和三次产业结构统计图”,图三为“2008~2017年黄石市轻重工业产值统计图”。(3)简析黄石市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轻型化(提高轻工业比重);高附加值化(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高科技化(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传统优势工业技术改造。(4)要实现黄石市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生态恢复;防治环境污染;推进城市化进程。(2022年重庆卷)17.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石景山区位于北京城区西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称为“京西八大厂”的首都钢铁厂、北京锅炉厂、石景山发电总厂等八家重型工业企业集聚于此,占地面积达1032公顷。北京锅炉厂是行业领先、效益良好的国家大型重点锅炉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工业锅炉、电站锅炉及相关设备。从2022年开始,该厂的生产制造环节将全部迁往河北曹妃甸,部分老厂区转型为特色产业园,重点引入工业服务等新兴产业项目。工业服务是从工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着力于促进工业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效率等。(1)指出北京锅炉厂布局于石景山区的有利生产协作条件。(6分)首都钢铁厂石景山发电总厂等企业北京锅炉厂原料:提供原材料动力:提供电力(动力、燃料):提供产品和服务答案:①钢铁厂为锅炉厂提供原材料;②发电总厂为锅炉厂提供电力(动力、燃料): 锅炉厂为钢铁厂和发电厂提供产品和服务。(2022年重庆卷)17.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石景山区位于北京城区西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称为“京西八大厂”的首都钢铁厂、北京锅炉厂、石景山发电总厂等八家重型工业企业集聚于此,占地面积达1032公顷。北京锅炉厂是行业领先、效益良好的国家大型重点锅炉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工业锅炉、电站锅炉及相关设备。从2022年开始,该厂的生产制造环节将全部迁往河北曹妃甸,部分老厂区转型为特色产业园,重点引入工业服务等新兴产业项目。工业服务是从工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着力于促进工业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效率等。(2)分析北京锅炉厂在老厂区转型发展新兴产业的自身优势。(6分)效益良好,资金充足原有厂房中原有生产制造设备搬迁,用地充足位置优越,吸引技术人才:①效益良好,具有资金优势;②行业领先,工业技术水平高,经验充足;③地理位置优越,吸引人才;④利用原有厂房,节省基地建设成本,用地充足。(2022年重庆卷)17.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石景山区位于北京城区西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称为“京西八大厂”的首都钢铁厂、北京锅炉厂、石景山发电总厂等八家重型工业企业集聚于此,占地面积达1032公顷。北京锅炉厂是行业领先、效益良好的国家大型重点锅炉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工业锅炉、电站锅炉及相关设备。从2022年开始,该厂的生产制造环节将全部迁往河北曹妃甸,部分老厂区转型为特色产业园,重点引入工业服务等新兴产业项目。工业服务是从工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着力于促进工业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效率等。(3)有人认为,引入工业服务项目可以提高北京锅炉厂的经济效益。请为这种观点说出两点。(4分)引入工业服务引入新兴产业①增加服务范围,拓宽收入渠道:促进工业技术进步②提高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市场占有率提高生产效率③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产业转移【概念区别】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升级: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中,产业比重由第一产业占主导,逐渐过渡到第二产业占主导,直到第三产业占主导的发展过程。实质是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如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服务业→主要生产高附加值和现代产业产业转移是与产业升级相伴出现的一种现象。实质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降低成本,获取更多利润,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产业转移产业转出区产业承接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建厂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利润,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建厂等方式,实现生产地转移。①原产地生产成本增加,企业获取的利润减少。②产品销售市场改变,扩大市场面临障碍。1.根本原因:2.目的:经济是产业转移的主要驱动力在外建立企业、设立营销网络、设立研发机构产业转移3.产业转移的环节开发增长成熟衰退上游中游下游产业转移4.影响因素产业转移5.一般规律类型顺序要素规律发达区资源密集型产业(原料、能源产地)市场密集型产业(市场、交通产地)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型产业污染严重产业欠发达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发达地区欠发达区资金和技术原料和劳动力产业转移 一般规律产业转移6.影响产业转移(2022·全国甲卷)浙江S集团是一家研发和生产空调控制元件和零部件的企业,其生产的零部件占全球智能空调配件市场60%以上的份额。至2017年,S集团除国内工厂外,还在美国、墨西哥、波兰等国家建有工厂。其国内工厂生产的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满足出口需求。2018年,在国内工厂产能饱和、订单不断增长的情况下,S集团入驻越南某工业园,在买地自建厂房的同时,租用厂房开展生产。据此完成(1)~(3)题。(1)影响S集团在美国、墨西哥、波兰等国家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技术 B.市场 C.原材料 D.劳动力(2)与国内建厂相比,S集团选择在越南建厂,可以( )A.降低生产成本 B.增加产品产量C.提高产品质量 D.方便原料供应(3)推测入驻越南的S集团在自建厂房的同时租用厂房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投资 B.提升企业形象C.支持园区建设 D.满足客户需求BDA(2022·湖南)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子公司在全球分布广泛,中小型企业是海外投资的主体。据此完成1、2题。1.截至2018年底,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子公司近半数分布在欧盟国家。这些企业在欧盟国家投资主要考虑当地( )①原材料丰富 ②市场开放 ③经济发达 ④劳动力充足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国制造业中小型企业在海外投资的优势有( )①大多为民营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强 ②研发资金雄厚,创新能力较强③更好服务小市场,满足多样化需求 ④管理人员较少,管理成本较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D(2022·韶关二模)河南省是我国劳动力输出大省,下图示意“2010~2020年河南省劳动力转移变化趋势”。据此完成1~3题。1.2010~2018年河南省劳动力( )A.转移规模稳定 B.省外转移逐年减少C.省内缺口较大D.省内转移逐年增多2.根据劳动力转移情况推断,河南省引入的企业主要是( )A.技术密集型 B.市场指向型 C.劳动密集型 D.原料指向型3.2010年以来,河南省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导致该省( )A.劳动力需求减少 B.产业转型升级快C.工业化速度减缓 D.城市化水平提高DCD(2022·泸州三模)某公司于1991年起就在深圳投资设厂进行家居用品的生产,产品品质优良,销售渠道单一;2012年与深圳数家超市合作,开拓商超销售渠道;2015年陆续关闭超市销售渠道,开设直营店销售,打造出我国家居用品的知名品牌。据此完成4~6题。4.该公司选择在深圳投资设厂的主要原因是( )A.销售网络发达 B.消费市场广阔C.交通运输便利 D.专业基础较好5.2012年该公司开拓商超销售渠道降低了( )A.研发成本 B.制造成本C.宣传成本 D.物流成本6.2015年该公司开设直营店销售的根本目的是( )A.降低交易成本 B.塑造品牌形象C.保障产品质量 D.扩大销售规模DCB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参与论坛的有中国、欧洲、中亚、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此次高峰论坛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据此完成7、8题。7.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表现为( )①我国产能较大,需要加强对外合作 ②欧洲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③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 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中方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反映出这几年来( )①政策沟通不断深化 ②设施联通有待加强 ③贸易畅通不断提升④资金融通有待完善 ⑤民心相通不断促进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AB(2022·安徽马鞍山)“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沿途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据此完成9、10题。9.目前“冰上丝绸之路”处于试航阶段,并没有实现常态化通航,限制“冰上丝绸之路”常态化通航的主要条件是( )A.自然环境恶劣B.途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C.航海技术水平低D.沿途缺少可停靠的优良港湾10.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是( )A.有利于巩固国防 B.开辟海外能源采购地C.加速对外开放进程 D.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AB(2020·天津)20世纪80年代,M镇的服装企业迁至省会W市进行生产经营。近年来,这些企业又陆续迁回M镇,劳动力也随之迁移流动。企业和劳动力的回流过程及原因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1、12题。11.下列关于该镇企业和劳动力回流原因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W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劳动力的主动回流B.M镇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第二波回流带动了劳动力主动回流C.M镇提供优惠的就业和投资政策,促成了企业的第一波回流D.在企业回流和本地就业利好的作用下,更多劳动力被动回流12.导致服装企业从M镇迁往W市,后又迁回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A.技术和环保 B.交通和劳动力 C.市场和政策 D.动力和原材料CB(2023年浙江6月卷)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波士华城市带是美国工业化的重要发源地。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传统工业向外转移,该区域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重要金融、贸易中心和高科技产业基地。材料二图1为北美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波士华城市带主要城市的支柱产业。(1)简述产业转移对该城市带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自主创新。(蓝皮书答案)(1)腾出发展空间,促进生产要素向新兴产业集中(1分,前后半句都给分,最多一分);提高环境质量,促进新兴产业发展(1分,前后半句都给分,最多一分)。(2023年浙江6月卷)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波士华城市带是美国工业化的重要发源地。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传统工业向外转移,该区域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重要金融、贸易中心和高科技产业基地。材料二图1为北美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波士华城市带主要城市的支柱产业。(2)分析交通对该城市带产业分工格局形成的影响。(4分)(2)受海洋运输的影响,城市的产业主要位于沿海地区;具备航空运输的综合性枢纽城市大多发展金融、商贸等产业;巴尔的摩无航空运输,具备铁路公路等,因此发展国防工业和有色冶金产业;费城作为铁路干线与沿海交通线的交通枢纽,发展健康服务和制药产业,利于联系内陆地区。(蓝皮书答案)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产业间的交流(2分);促进产业集聚(1分);促进产业分工协作(1分)(2023年浙江6月卷)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波士华城市带是美国工业化的重要发源地。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传统工业向外转移,该区域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重要金融、贸易中心和高科技产业基地。材料二图1为北美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波士华城市带主要城市的支柱产业。(3)该城市带计划建设高铁,分析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6分)答案:(3)经济发达,资金充足;区域内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沿线城市产业基础等雄厚,交通客货需求量大;城市带内科技发达,修建高铁技术高;沿线交通通达度好,运输建设材料便利。(蓝皮书答案)城市带内城镇密集(1分);城市间距离适宜(1分);各城镇经济发达,分工协作(2分);经贸往来频繁,职住分离,客流量大(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