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一节《力》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章第一节《力》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七章第一节《力》教学设计
课题 力 单元 第七章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力的概念是贯穿力学最基本的重点概念之一。建立力的概念有一个逐步加深和扩展的过程。在初中,先让学生初步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体验力产生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逐步加深学习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在以后学习了弹力、重力、摩擦力、浮力等知识的基础上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初中乃至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而压强、功、功率等问题的学习也离不开有关力的基本知识。因此,本节课的学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
2022新课标要求 1. 力的基本概念:学生需要理解力的基本概念,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N),并且能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2. 力的作用效果:学生需要能够描述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3. 力的表示方法:学生需要掌握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并能通过实验探究力的大小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4. 学生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物理思维的培养。
学习 目标与核心素养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3.知道力的三要素影 4.会用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5.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了解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建立力的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总结、归纳的能力。 通过体验力的作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力的的概念的形成过程,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使学生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对物理的学习,学生们基本可以做到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物理知识,但在力的学习中,学生的“前概念”会对教学造成一定的困扰,还有初中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如何引导他们透过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是本节课教学的另一个突破点。
重点 力的概念、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难点 力的示意图及对物体所受的力进行分析。
材料准备 弹簧、小车、磁铁、海绵、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课本图片引入课题,(教师讲述:在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及大量的自然现象中,许多都有与力有关,怎样认识力 观察图片,讨论。 引起学生探究力的兴趣。
讲授新课 力的概念、定义 ①多媒体演示分析图中的各种力现象,指出两个物体。 ②分析动词(举、推、压、拉、吸引、排斥等力的作用; 说明: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这种作用,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③提问: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能发生力的作用,不接触的两个物体能否也能发生相互作用 力的作用效果 ①组织学生拉伸弹簧、挤压海绵,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力作用在物体上,起到了什么效果? ②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演示的图片,提出问题:力还可以有什么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 提问:举例说明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说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称为“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 讲解: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称为力的示意图。用力的示意图表达力的三要素。 提问: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什么? 线段的长短表示什么?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什么? 布置练习:画力的示意图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PPT演示一下图片,提出问题:这些实例说明了什么? ①通过交流、讨论、分析,概括出力的概念。 ②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力是什么 ) ③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力现象。 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听讲、思考并回答: 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完成练习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分析总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使学生感受力,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学生依照自己的理解总结出属于自己的知识。 听、写同步进行,加深印象。 培养学生合作的探究精神,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听、练同步,加深印象。 培养学生动手画图的能力。
课堂练习 PPT演示习题 完成练习 巩固知识点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力使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单位是牛顿,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称为力的三要素;为了形象地描述力的三要素,我们用带有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点。这是力的示意图。 听讲,整理笔记 回顾新知 加深印象 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
板书 7.1力 力的概念、单位、受力物体、施力物体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用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的三要素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课外拓展 /课外阅读内容 根据力的性质和作用效果,可以将力分为不同的类别。以下是常见的分类方式: 按照性质分,可以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重力是物体受到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方向垂直向下;弹力是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形变,然后试图恢复原状而产生的力;摩擦力是物体在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其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按照作用效果分,可以分为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拉力是使物体沿直线方向前进的力;推力是推动物体运动的力;压力是指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支持力是阻止物体发生位移的力;动力是使物体开始或加速运动的力;阻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了解力的分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力的概念和应用。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教学反思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力的存在和作用方式。此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