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通过细胞核移植克隆动物——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课堂速测基础检测一、将体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核卵细胞后形成的重组细胞可发育成动物个体1.动物细胞核移植的研究历程时间 科学家 设想或实验 结论 意义1938年 斯佩曼 提出将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 中构建新胚胎的设想1952年 布里格斯和金 将 类动物豹蛙囊胚细胞的核移植到去核的卵中,使重组细胞发育成能摄食的蝌蚪 早期的胚胎细胞核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开启了克隆技术的第一次浪潮1962年 童第周 以金鱼和鳑鲏鱼为材料,进行 实验,成功获得了幼鱼 细胞没有分化,细胞核仍然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首次将核移植技术应用于鱼类2.动物细胞核移植(nuclear transplantation)是指将体细胞核移入一个 的卵母细胞中,并使其发育成动物个体的过程。利用该技术培育出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二、通过细胞核移植克隆出的动物与供核体具有相同遗传物质1.蛙的体细胞核移植实验时间 科学家 实验 结论 对比1958年 戈登和同事 从蛙的肠上皮细胞中提取出细胞核并移植到去核卵中,其中4%的核移植卵发育成了蝌蚪 动物成熟体细胞的细胞核仍然具有 和使其后代细胞再分化实现全能性的能力 胚胎细胞核的移植成功率远高于成体细胞1978年 童第周等 将黑斑蛙成体红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未受精的 中,使重组细胞发育成了正常的蝌蚪2.哺乳动物核移植技术的难度(1)卵细胞体积小。(2)核移植需要借助精密的显微操作仪和高效率的 法。(3)核移植得到的胚胎需要在体内发育。3.小鼠的胚胎细胞核移植(1)步骤:第一步,将小鼠囊胚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受精卵中,将重组细胞培养到 ;第二步,将早期胚胎植入同步孕鼠子宫中。(2)结果:诞生了由重组细胞克隆而来的鼠仔,而且发育为能生育的成年小鼠。(3)贡献:掀起了动物克隆的又一次浪潮。4.哺乳动物的成熟体细胞核移植实验(1)绵羊“多莉”的克隆过程(2)实验结论①高度分化的细胞经过一定技术处理,也可回复到类似受精卵时期的功能,表现出全能性。②在胚胎和个体发育中,细胞质具有调控细胞核发育的作用。(3)又一次掀起动物克隆的浪潮。5.克隆技术的目的及应用(1)克隆技术诞生之初,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胚胎细胞分化问题,例如,童第周等开展的鱼类核移植等研究,主要是想搞清楚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问题。(2)进入21世纪,核移植技术除了研究生物学的基本问题外,还在 、 的培育和繁殖、拯救濒危动物、治疗性克隆等方面,具有令人期待的实际应用价值。小试牛刀1.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我国诞生。克隆动物一般是指将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培育成的新个体,该技术主要是利用了动物细胞核的( )A. 全能性 B. 复杂性 C. 多样性 D. 统一性2.核移植中常用去核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下列有关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体积小,易操作 B. 细胞质中不含遗传物质C. 细胞核较多,营养物质丰富 D. 含有促进细胞全能性表达的物质3.用于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受体细胞——卵母细胞应培育到( )A.MⅠ中期 B.MⅠ后期 C.MⅡ中期 D.MⅡ后期4.在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激活受体细胞,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的措施有( )①电刺激②梯度离心③Ca2+载体④紫外线短时间照射⑤乙醇⑥蛋白酶合成抑制剂⑦激光短时间照射A.①②③⑤⑦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5.下列有关培育体细胞克隆牛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选传代10代以上的细胞B.克隆牛的培育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克隆牛是对体细胞供体牛100%的复制D.对受体卵母细胞去核是在MII期6.下列有关核移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卵母细胞最好选择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B.胚胎核移植难度明显低于体细胞核移植C.供体细胞应选择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D.用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7.下列有关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核移植技术在多种动物中获得了成功,成功率非常高B.克隆技术的各个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改进C.大多数克隆动物还存在一些遗传和生理缺陷类的健康问题D.克隆动物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仍然存在争议8.下列对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利用该技术可有选择的繁殖某一性别的动物个体B. 该技术可以提高某些良种家畜的自然繁殖率C. 细胞核移植主要是在同种动物、同种组织细胞之间进行D. 需要选取新鲜卵巢的卵母细胞直接作为受体细胞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结合分析可知,克隆动物一般是指将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培育成的新个体,该技术主要是利用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故选A。2.答案:D解析:3.答案:C解析:核移植技术模拟受精作用,卵母细胞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可以和精子发生结合,用于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卵母细胞应培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正确,故选 C。4.答案:C解析:①电刺激、③Ca2+载体、⑤乙醇、⑥蛋白酶合成抑制剂是细胞核移植过程中激活重构胚的措施;②梯度离心、④紫外线短时间照射、⑦激光短时间照射是细胞核移植技术中的去核方法。C符合题意。5.答案:D解析:动物核移植的概念: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克隆动物。6.答案:A解析:因为MII中期的卵母细胞中含有促进供体核表达全能性的物质,即成熟促进因子(MPF),而且活性很高,所以卵母细胞最好选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A错误;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由于胚胎细胞的全能性高于体细胞,所以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核移植,B正确;10代以后的细胞遗传物质可能发生突变(或保证供体细胞正常的遗传基础),因此一般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应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C正确;用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D正确。故选A。7.答案:A解析:A、目前,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得到克隆动物的成功率还很低,A错误;B、克隆技术并没有完全成熟,各个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改进,B正确;C、克隆技术并没有完全成熟,大多数克隆动物还存在一些遗传和生理缺陷类的健康问题,C正确;D、克隆动物和转基因动物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仍然存有争议,D正确。8.答案:A解析:A、利用该技术繁殖的动物性别取决于供体(提供细胞核个体)的性别,因此可有选择的繁殖某一性别的动物个体,A正确;B、核移植技术不能提高良种家畜的自然繁殖率,自然繁殖率是由生物的基因决定的,B错误;C、细胞核移植主要是在同种动物的普通细胞和去核的卵母细胞之间进行,不是同种组织,C错误;D、选取新鲜卵巢的卵母细胞培养至MⅡ中期,才可进行核移植,D错误。故选A。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