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上语文阶段性学习评价试卷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初中阶段性学习评价Ⅱ 七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班级开展“ 品味书香,成就人生 ”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以下是活动的一段开场白,请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一个人想要真正走进文学的大门,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阅读文质兼美的文章。漫游在 七年级的语文世界中,我们会被这样的一篇篇文章感染。在曹操的诗歌里,我们能读到诗人 的豪迈气概、开阔胸 jīn( ▲ ) ; 在鲁迅的深切怀念里,我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纯粹 ( ▲ ) 的情感;在郑振铎三次养猫的经历中,我们懂得了做事不可 wàng ( ▲ ) 下断语的哲理; 《动物笑谈》中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 ( ▲ )不经;《皇帝的新装》里各种人物滑稽可笑…… 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身心的光合作用,带我们发现更好的风景。请继续徜徉在浩瀚的书海 中吧!(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 分)胸 jīn ( ▲ ) 纯粹 ( ▲ ) wàng ( ▲ ) 下断语 怪诞 ( ▲ ) 不经(2)下列选项中的加点词,与文中“这样 ”一词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 ) (1 分)七上语文阶段性学习评价试卷七年级语文第 1页A.就这样,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B.凡是由人工孵卵器养出的小凫,总是极其羞怯。C.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D.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康拉德·劳伦兹《动物笑谈》)(安徒生《皇帝的新装》)(袁珂《女娲造人》)2.本次活动要求同学们探讨读书的方法,小文和小宇展开了讨论,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小文 :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小宇 :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所在学校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 (2 分)(1)向校长提建议 : ▲(2)向同学提建议 : ▲3.以下三则材料是小文为本次活动搜集的“名人读书方法 ”,请找出不符合活动主题的一则 材料,并说明理由。 (2 分)材料一 :西汉的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家穷点不起灯烛,见邻家灯烛明亮,便在墙 上穿一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学习。材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 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读透全书。材料三 :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 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不符合主题的材料 : ▲理由 : ▲4.根据要求填写诗句。(8 分)作者及出处 诗句 感悟刘禹锡《秋词》(其一) (1) ▲ , (2) ▲ 。 明丽的秋景中引出豪迈的 诗情。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 故园》 (3) ▲ , (4) ▲ 。 “故园菊 ”中感悟思乡、忧 民、盼和之真切。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其二)》 (5) ▲ , (6) ▲ 。 风雨梦境里体会报国之志 及拳拳之心。诸葛亮《诫子书》 (7) ▲ , (8) ▲ 。 家书中体味“ 明志致远 ”的 殷殷教诲。5.根据下面的阅读笔记,回答问题。(共 5 分)(1)在回顾《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经历时,我整理了他们四人经历的磨难。有些磨 难来自妖魔,如三打白骨精、① ▲ (1 分)(A.四圣试禅心 B.车迟国斗法) 等情节;有些考验来自神佛,如大闹五庄观、② ▲ (1 分)(A.尊者索要“人 事 ” B.灭法国救僧)等情节。(2)纵观整段西天取经的经历,战胜磨难的过程中,师徒四人除了依靠自身的神勇与 机智,也得到很多帮助。请你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那大圣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就如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滚了 一夜,下至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双手抱住一块峰石。定性良久,仔细观看,却才认得 是小须弥山……小须弥山的菩萨是谁?他曾帮助过大圣两次,请分别加以概括。(3 分)▲二、阅读理解(共 40 分)(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6 分)【甲】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乙】送友人(唐)薛涛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①今夕,离梦② 杳③如关塞长。①自:从。②离梦:离人的梦。③杳(yǎo ):无影无声。6.甲诗中的“秋池 ”和乙诗中的 ▲ 、 ▲ 意象点出了两位诗人描摹的都 是秋景。(2 分)七年级语文第 2页7.两首诗都道出了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请分别加以分析。(4 分)▲(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12 分)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 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 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 有车夫载重登坡,方极力时,一狼来啮其臀。欲释手,则货敝① 身压,忍痛推之。既上, 则狼已龁② 片肉而去。乘其不能为力之际,窃尝一脔③ , 亦黠而可笑也。 (选自蒲松龄《车夫》) 【丙】 太行毛大福,疡医④也。一 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 金饰数事。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 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乃 行。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 众狼悉散去。毛乃归。 (选自蒲松龄《毛大福》) 【注释】①敝:损坏、坍塌。②龁(hé) :咬。③脔(luá n ):成块的肉。④疡(yá ng)医: 治疗创伤肿毒的外科医生。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①其一犬坐于前 ③欲释手 ( ( ▲ ▲ ) ) ②屠自后断其股 ④众狼悉散去 ( ( ▲ ▲ )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 分) ①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 ▲10.【甲】【乙】两文都提到了狼的“黠 ”,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两文中狼“黠 ”的表 现 。(2 分) ▲11.通过比较阅读,你会发现【丙】文中的狼与【甲】【乙】两文中的狼的形象不一样,作 者对它们的态度也各不相同,请说说你的理解。(2 分) ▲(三)阅读《动物笑谈》选段,回答问题。(共 8 分 )七上语文阶段性学习评价试卷七年级语文第 3页①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 是观察者自己。他们在和有高度智慧的鸟或哺乳动物打交道的时候,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 严,所以,实在不能嗔怪有些外行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如 果不是因为我出了名的无害于人,大概老早就给关进疯人院了。等我说过一个小故事之后, 你就明白为什么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了。②有一段时间我正在做有关水鸭子的实验,想要解释存在我心中已久的疑问。疑问是这 样的:刚刚从人工孵卵器孵出的小雁鹅,总是把第一个碰到的生物认作是自己的母亲,并且 一心一意地跟随着她;但是水鸭子就不同了,凡是由人工孵卵器养出的小凫,总是极其羞怯, 难以接近,每次一出壳,就赶紧逃开,躲到附近的暗角里不肯出来。这是什么缘故呢?③记得有次我把一堆水鸭蛋拿给一只麝香鸭代孵,小凫的羽毛一干,也是马上就逃走了, 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它们抓了回来。又一次我让农场里的一只胖大白鸭代孵,那些小家伙却 高高兴兴地跟在她后面,好像她是它们真正的母亲似的。我猜想关键一定在母鸭的叫声上, 因为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不过 白鸭的叫声却和水鸭一样——这是因为农场的家鸭原是由野鸭驯养而来的,在这段驯养的过 程之中,野鸭羽毛的颜色和身体的形状都已大变,但是叫法却还保持原样。④我因此得到一个颇为清晰的结论:如果我要小凫跟着我走,我得学母凫一样叫才行。 “他在脖子上挂个铃铛,嘴里发出哞哞的叫声,小牛就以为他是母牛。”布什的诗句正是这 种情况的最佳写照。⑤于是我立刻着手去做这个实验。就在复活节后的第七个星期天,我把一窝待孵的水鸭 蛋放在人工孵卵器里。小凫一出壳,羽毛刚干,我就学着母水鸭的叫声,不停地唤着它们。 果然,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 们带走。我的猜想因此完全得到证实:新出世的雏凫只对母凫的叫声有本能的反应,却不知 道母亲该像什么;只要会像母鸭一样叫唤,不管是只肥胖的北京鸭还是一个更胖的人,都成 了它们的母亲。……⑥不过为了探求真理,也只好忍受这种考验了。所以,那个星期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 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 候,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⑦这自然是一些外地来的观光客,他们大概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因为他们只看到一个 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 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至于那些小鸭子,那些叫人一看就明白原委的小鸭子,却完全 不露痕迹地藏在深深的草里,你叫那些观光客怎么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呢?12.作者曾经说过“我很少笑话动物” ,那么你如何理解题目《动物笑谈》呢?(2 分)▲13.根据选段中作者有关水鸭子的实验,可以看出科学研究往往有三步:①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问题② ▲ ③ ▲ 。这一研究过程体现出作者 ▲ 。(3 分)14.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 分)因为他们只看到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七上语文阶段性学习评价试卷七年级语文第 4页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 (四)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14 分)丰硕的麦粒段吉雄①麦穗从黄到熟几乎是眨眼之间的事。②躺在槐树下打盹的人们梦才做了一半,就听到一阵阵翻滚的声音,似是有巨大的浪涛 袭来,不断冲击着有些松懈的身体。睁开眼,翻滚的麦浪便闯入眼中。麦穗高擎着,麦芒金 光闪闪,它们被风推着,前呼后拥,金色渐渐包围了闲逸和宁静。③镰刀早就磨好了,刀刃银光闪闪。鸡叫三遍,月亮还挂在树梢,村子里已经有动静了。 那些尖锐的麦芒此刻正在睡觉,天亮后经过阳光的一番撺掇,会比针尖还扎人。饭就先不吃 了,耽误时间。当然,坐在麦田里,可以不用吃饭,那些沉甸甸的麦穗能把人看饱。④割麦,大概是人们向大地致敬的最虔诚的姿势了。大地毫无保留地把一切都奉献给了 人们,把一粒粒细小的种子孕育成了丰硕的果实,供养着人类,让他们得以繁衍生息。⑤男人奓(zhà) 开左手,从右至左一扒拉,一大把麦秆被揽入簸箕般的手中,右手紧 握的镰刀顺着根部轻轻一划拉,麦子便脱离了大地,麦茬如刀切般光滑齐整。其实,他们割 麦甚至不用看,凭着感觉在一呼一吸之间就揽下了一怀沉甸甸的喜悦。⑥田野里人渐渐多了起来,但都隐藏在麦浪里,看不到彼此,只有“哧啦哧啦 ”声在田 野里窜动、碰撞。此时,站在山顶往下看,这片金色的麦浪里,每个人都在奋力地挥舞着手 臂,脸上都流淌着笑容。麦浪被来自不同方向的镰刀吞噬着,原本方方正正的地块正在变得 奇形怪状。⑦太阳突然跳出来了,一大早就热浪滚滚。地里陡然增加了不少人,有老人,也有小孩, 戴着各式各样的帽子。女人挑来了担子,桶里是头年做的黄酒掺兑着刚从井里汲起的凉水。 等不及用碗,男人用手擦一把脸上的汗水,直接将头伸进桶里牛饮起来。沁凉的井水加上醇 浓的黄酒,惬意顺着皮肤一寸一寸蔓延到全身。喝足了,才感觉到饿了,竹篮里松软的馒头 还冒着热气,拿起来三两口就吃上一个。女人放下担子,就抄起镰刀走进了那片金色的麦浪 里。老人把摊在地上的麦子拢起来,绑成一个个麦捆,哨兵一样矗立在地中央。⑧稻场上,壮实的麦垛一夜之间从土地里长了出来。⑨一块光滑如镜的地面上,不知谁家的麦子正摊晾在上面,像烙着一个厚厚的圆饼。中 午时分,一个戴着草帽的男人牵着一头老牛出现了,牛身后拖着一个石磙。老牛踏上那厚厚 的麦层,从最外沿开始,一圈一圈地转着。石磙从麦层上面碾过,一粒粒晒干的麦籽一个翻 身便蹦了出来,没入厚厚的麦秸层中。筒状的麦秆变成了细碎的麦秸,下面铺满了金黄的麦 粒。⑩三四个人一字排开,女人们扬起木杈把麦秸挑起,把隐藏在里面的麦籽彻底清理出来。 细碎的麦秸又被人们垛成了一个圆形的垛子,等到冬天,它们会被人们背回家,在牛栏里、 灶膛里继续发挥作用。寒冬,在床上铺一层厚厚的麦秸,梦里都是艳阳高照。 一大堆麦粒和麦糠被聚拢到了一起,像小山一样。男人坐在树荫下吸着烟,喝着冰凉 的井水,看似悠闲自得,实际上他是在等待一场风的到来。在这个抢收的季节,风是大自然七上语文阶段性学习评价试卷七年级语文第 5页派来的得力帮手。早已入定的老槐树突然轻微地晃动了一下身子,男人觉察到了,他站起身 来,铲起半锨麦粒,寻找风的方向。风徐徐刮来,逐渐趋于稳定。是时候了!他屈膝弯腰, 铲起一锨麦粒朝脑后甩去,风恰好赶到,把较轻的麦糠吹到一旁,麦粒则在空中继续飞行, 到两三米外徐徐坠落。男人只管挥动着手臂,并不回头看,他知道那些麦粒落下的位置,手 腕在掌握着力道呢。女人戴着草帽,光着脚,拖一把扫帚上场了,她要把那些飘落在麦粒上 的细糠扫去。一粒粒麦籽打在帽子上,落在身上,像石粒打在身上一样生疼,女人顾不得这 些,挥舞着扫帚。⑩月亮升起来了,如水的月色浸润着圆圆的麦堆。男人走过来,抓起半把麦粒塞进嘴里, 甜醇的麦香立即充盈口腔,继而朝着灵魂深处涌去。 醉了。就在这醇浓的麦香里,月亮、风,还有灯火摇曳的村庄,都像农人一样,头枕 着颗颗饱满的麦粒,怀揣着一个丰硕的梦想,醉倒在这个殷实、热烈的季节里。(《光明日报》 2023 年 07 月 21 日 ) 15.抢收的季节里农人们忙而不乱,每一道程序都井然有序,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抢收的过 程补充完整。(2 分)割麦→ ▲ → 晒麦→ ▲ →扬麦16.请从不同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1) “麦穗高擎着,麦芒金光闪闪,它们被风推着,前呼后拥,金色渐渐包围了闲逸和宁 静。 ”(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 分)▲(2) 男人奓(zhà) 开左手,从右至左一扒拉,一大把麦秆被揽入簸箕般的手中,右 手紧握的镰刀顺着根部轻轻一划拉,麦子便脱离了大地,麦茬如刀切般光滑齐整。(从 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3 分) ▲17.如何理解第⑩段划线句子的含义?(3 分) 寒冬,在床上铺一层厚厚的麦秸,梦里都是艳阳高照。 ▲18.请说说文章标题“丰硕的麦粒 ”中“丰硕 ”有哪些内涵。(4 分) ▲三、写作(共 60 分)19.请以《 之后》为题,写一篇文章。(60 分)要求:①补全题目;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书写工整,不少于 500 字。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初中阶段性学习评价Ⅱ 七年级语文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1)襟 cuì 妄 dàn (2 分)(2)C,“他们”与“这样”都是代词(1 分)2.(1)校长您好,我建议学校可以多组织开展一些读书主题活动,激发同学们的读书兴趣, 给同学们推荐书目,指引同学们的读书方向。(2)同学们,我们可以做好学习计划,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意思对即可)(2 分)3.材料一。(1 分)理由:本次活动的主题重在介绍名人读书的方法,而材料一重在强调读 书态度,不符合活动主题。(1 分)4.(1)晴空一鹤排云上(2)便引诗情到碧霄(3)遥怜故园菊(4)应傍战场开(5)夜阑 卧听风吹雨(6)铁马冰河入梦来(7)非淡泊无以明志(8)非宁静无以致远 (8 分)5.(1)①B (1 分) ②A (1 分)(2)灵吉菩萨(1 分);第一次:灵吉菩萨曾经用飞龙宝杖收服了黄风怪(1 分)。第二次: 三借芭蕉扇时,借给孙悟空定风丹,令罗刹女扇不动他(1 分)。二、阅读理解(一)6.蒹葭 霜 寒月(写月寒不得分)(答对两点即可)(2 分)7.甲诗:既包含着思归不得的苦涩与无奈,又有想象中未来团聚的欢乐。(或甲诗中既有想 象中未来团聚的欢乐,又有以此欢乐反衬出今夜的凄苦。) (2 分);乙诗:既有借萧瑟秋 景抒发送别友人的不舍,也有一反遗憾,自我安慰的豁达。(或既有一反遗憾,自我安慰的 豁达,又有友人远去边塞,再难相聚的离愁。) (意思对即可)(2 分)。(二)8.①像狗一样 ②大腿 ③放下 ④离开(4 分)9.①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后。(2 分)②毛大福走了三四里路,又遇到几只狼,咆哮着要侵害他,他非常恐惧。(2 分)10.【甲】文中狼的“黠”表现在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 目的是诱敌, 以便后一只狼从后面 袭击屠户(1 分);【乙】文中狼的“黠”表现在狼在人无暇、无力对付它的时候乘人之危, 占人便宜(1 分)。11.【甲】【乙】两文都表现了狼的狡黠,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嘲讽(1 分),【丙】文表 现了狼的知恩图报,表达了作者对狼的欣赏赞美。(1 分)。(答出态度,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乙】有一个车夫,推着辆沉重的车子正在爬坡,正在用尽全力时,一条狼跑来咬住了 他的屁股。车夫想放下车子,又担心翻车毁了货物,把自己也压在下面,只好忍住疼继续推 车。等上了坡,狼已经从车夫屁股上啃下片肉逃走了。趁车夫无能为力的时候,偷尝他一片 肉,这条狼也算是狡猾可笑了。【丙】太行人毛大福,是专治疮伤的医生。一天,他行医归来,路上碰到一只狼。那狼 把嘴里含着的一包东西吐出来,然后蹲在路边。毛大福拾起来一看,原来是用布包着的几件 黄金首饰。正感到惊异,狼又跃上前欢跳着,用嘴巴轻轻拉了拉毛大福的衣角就走开了。毛- 1 -大福刚要离开,狼又回来拽他。毛大福觉察到狼没有恶意,便跟着它去了。不一会儿,来到 一个洞穴,见一只狼正生病躺在地上,仔细一看,狼头顶上长了个大疮,已腐烂生蛆。毛大 福立即明白了狼的意思,就给那只狼把疮上的脓血蛆虫都刮干净,又敷上药,才往回走。此 时,天已经晚了,狼远远地跟着送他。毛大福走了三四里路,又遇到几只狼,咆哮着要侵害 他,他非常恐惧。那只狼急忙赶到那些狼前面,好像告诉它们什么话,群狼便都散去了,毛 大福才得以安全返回。(三)12.本文写的是“我”与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但逗笑的主角往往是观察者自己;文章是 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故事;文章感情基调是欢乐的。(一点 1 分,答到两点即可)13.提出猜想和假设(或者结论)(1 分);用实验证实假设(或者结论)(1 分);严谨的 科学态度(1 分)14.“屈”、“弯”、“低”、“爬”等动词(或动作描写),描写出作者充当鸭妈妈时的 情景、动作(1 分),写出其动作的可笑,过程的艰辛(1 分),表现了作者宽厚仁慈和对 动物的爱(专注忘我亦可)(1 分)(意思对即可)。(四)15.捆麦;碾麦。(2 分)16.(1)“前呼后拥”本形容随从很多,这里指麦穗很多,在风的吹动下,拥挤在一起(1 分);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丰收的气势(或者麦子丰收后一望无际的场景),生动形象 (1 分)。(2)动作描写,写出男人割麦动作的娴熟(1 分);表现男人的勤劳能干(1 分);表达作 者对农人辛勤劳作的赞美(1 分)。17.寒冬铺上厚厚的麦秸,带来阳光的味道,床铺温暖,像艳阳高照(1 分);有厚厚的麦 秸源于麦子的丰收,农人的心情也因丰收而明亮(1 分);现实的喜悦激起对未来美好生活 的憧憬(1 分)。(意思对即可)18.麦粒饱满,粮食丰收(1 分);繁忙、热烈的劳动(1 分);丰收后沉甸甸的喜悦(1 分); 殷实、富足、宁静的生活(1 分)。(意思对即可)三、作文 (60 分)七年级语文第 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