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04章+光现象》(第一课时)(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04章+光现象》(第一课时)(无答案)

资源简介

内容 一轮复习:《第04章 光现象》(第一课时)
姓名 日期 _____月______日 等第
一、【自主学习】 1、光在_________中传播得最快,其数值为v=____ _____m/s=____ _ _km/s。光线是一种物理模型( 法),表示光传播的 __ 和 ___ 的线。 2、光在_____ ___ 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都是由__________ 造成的。 3、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角____ __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 _____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____ _____。 4、镜面反射:将平行的入射光线沿___________反射出去,即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线;漫反射:粗糙表面能将平行的入射光线向__ ___ ___反射出去。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 。在光现象中,光路具有__ ___性。我们在各个不同的方向看见被照亮的物体,正是借助于 反射。 5、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__ _像,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__ __ __,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__ __ __。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 。 二、【课堂导学】 例1、如图所示,福州市上空出现“带食日落”的日食奇观,一轮“金钩”状的 太阳十分壮丽。这个现象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例2、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 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是(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例3、一束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若反射角为30。,则入射角为( ) A.00 B.300 C.450 D.900 例4、小明在研究光的反射实验时,得到下列表格中的有关数据,请回答: (1)表中的空格处,应该填的数据是   ,分析上述数 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通过研究,你还能发现哪些其他的规律? 。 例5、如图所示是小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A 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B处出现蜡烛的像。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小刚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 到B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这里应用了____________(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的物理方法。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原物体_________。 (3)小刚发现用光屏去承接蜡烛在B点的像,像怎么也无法成在光屏上,这一实验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实/虚)。 (4)若用刻度尺量A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和B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发现它们的值是相等的,这一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例6、在图中画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例7、如图所示,护林员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向山洞中P点,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三、【课后练习】 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日食和月食 B.雨后的彩虹 C.水中的倒影 D.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了 2、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 ) A.倒立的 B.放大的 C.等大的 D.缩小的 3、一个人由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悬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内所成的像(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大小不变 D.大小由平面镜大小决定 4、有一位同学在湖边拍了一张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下列几种方法中,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 ) A.倒影比真实景物暗一些 B.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影中人物排列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景物与倒影对称于水面 5、如图所示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几种方法中哪一种不能用来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 (  ) A.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 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倒影中物体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倒影中物体的高度比真实物体略大一些。 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平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 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如图所示,移动后面的蜡烛B, 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验证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B.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C.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D.验证平面镜成像满足光的反射规律 6、野外生存训练班在夜晚急行军时,小王带领大家迎着月光前进。在某处,他们避开“暗地”而选择“亮地”,结果跑在前面的同学纷纷掉进水坑。造成“亮地”的原因是 ( ) A.光在地面发生漫反射 B.光在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C.光在水面发生漫反射 D.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 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 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 m D.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8、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笔“断”了 B.水中倒影 C.邮票放大 D.手影 9、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后,四位同学画出小丑玩偶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图所示,四幅图画中的物、像关系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是( ) 10、在水深1m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5m高的树杈上婉转的唱歌;在距岸边2m的水中,一条红色的小鲤鱼悠然的游动。静观湖面,“小鲤鱼”、“画眉鸟”、“柳树”和“水草”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关于上述情景,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 A.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虚像 B.水中“画眉鸟”距离水面1m C.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距离肯定小于1m D.看到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虚像 11、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株洲长江北路茂密的樟树林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是光的 现象,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 。 12、平静的湖水“水清可鉴”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_________(镜面/漫)反射,能形成物体的_________(实像/虚像)。春日的公园分外妖娆、绿柳成荫,“柳荫”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形成的。 13、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它在湖中的像是 (实/虚)像。小鸟距湖面6m时,它的像与湖面的距离是 m。 14、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 ,而忽略了光的亮度、 (写出一条即可)等其它性质. 15、甲同学从平面镜里看见乙同学的眼睛,乙同学也同时在平面镜中看见甲的眼睛。由此可说明一个重要的原理,叫光_____________性。 16、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发射后,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反射角为______度;某湿地公园因湖水清澈可鉴,有“镜湖”之称,这是因为光在水面发生了_______(漫/镜面)反射。 17、如图所示,光线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18、在图中做出人看到球的光路图。 19、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桌面上如图,取两段同样的蜡烛,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方,将蜡烛B放置在玻璃板的后方。 (1)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    时, 蜡烛B的 位置即为蜡烛A的像所在的位置; (2)取两段同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 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 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实)像。图中B处的“烛焰”   (会/不会)将手指烧痛。 (4)操作中某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调整后方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 20、如图所示,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
(1)光屏在实验中除了可以用来显示光路外,还可以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如图乙,若将F面向后折,F面上_______(有/没有)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_______(有/没有)改变。 (4)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__(在/不在)同一平面内,在纸板上___________(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5)如图甲乙,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一束光线与镜面成30°角投射到镜面上,反射角与入射角夹角为多大?若把镜面旋转10 ,入射光线不变,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又为多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