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教案)-高一《成本会计》(高教版 第3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教案)-高一《成本会计》(高教版 第3版)

资源简介

【课题】产品成本计算的其他方法——分类法
【教材版本】
詹朝阳.成本会计,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詹朝阳.成本会计同步训练.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分类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掌握分类法的成本计算程序和成本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学会采用分类法进行产品成本的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分类法的成本计算程序和成本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分类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类比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教学媒体】
修改本书提供的演示文稿,教学黑板,自制幻灯片。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只按照基本方法计算产品成本,会造成工作量过大的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借助一些辅助方法,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分类法。
新课讲解
讲解:
分类法,简言之,就是先将企业生产的产品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别,按照产品类别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采用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总成本,再采用适当的方法,在类内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从而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学生对教材中的关键词进行理解
一、分类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分类法的特点
1.以产品类别为成本计算对象,按类设置成本明细账,按类归集生产费用,计算类内产品的总成本;
2.类内不同产品的成本选择适合的分配标准和分配方法进行确定,从而计算出类内各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3.分类法不是一种独立的成本计算方法,要根据类内产品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与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结合适用;
4.成本计算期和生产费用是否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要根据其所结合采用的基本方法而定。
(二)分类法的适用范围
分类法适用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且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企业和车间。
二、分类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分类法的计算程序如下:
(
按照产品类别设置明细账
划分产品类 别
用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计算各类产品的总成本
将各类产品的总成本,在类内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
三、分类法计算举例
【例10.1】
讲解:
通过例题演示,我们会发现,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其实就是在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为简化同类商品成本的计算过程而采用的一种辅助成本计算方法,关键点就是两步:先按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大类产品的总成本,再采用适当的标准在同类产品中进行产品成本的分配。
四、联产品、副产品、等级产品的成本计算
(一)联产品、副产品、等级产品的含义
1.联产品:指利用同种原料,经过统一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两种或两种以上使用价值不同的主要产品。
2.副产品::是指利用同一种原料,经过同一个生产过程,附带生产出的,经济价值较低的次要产品。
3.等级产品:是指利用同一种原料,经过同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等级高低不同的产品。
由于联产品、副产品、等级产品均是利用同一种原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生产出的不同产品,所以,在计算产品成本时,通常也是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
课堂小结
本课介绍了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分类法,理解分类法的关键就是先按照类别计算大类产品总成本,再在类内产品之间进行成本的分配。
板书设计
(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分类法
一、分类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分类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一)分类法的特点
三、分类法计算举例(见课件)
(二)分类法的适用范围 四、联产品、副产品、等级产品的成本计算
)
课后作业
课后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