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报表的分析(教案) 《成本会计》(高教版 第3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成本报表的分析(教案) 《成本会计》(高教版 第3版)

资源简介

【课题】成本报表的分析
【教材版本】
詹朝阳.成本会计,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詹朝阳.成本会计同步训练.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成本报表的各种分析方法;掌握主要成本报表的各项指标的分析
2.能力目标:学会对主要成本报表相关指标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主要成本报表的分析
2.教学难点: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举例教学法
【教学媒体】
修改本书提供的演示文稿,教学黑板,自制幻灯片。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编制成本报表,我们可以向相关人员提供各种成本信息,如何从已编制的成本报表中获取企业成本管理效果的信息,这就需要进行报表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进行成本报表的分析。
新课讲解
成本报表分析属于事后分析。它是以成本报表所提供的、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成本水平和构成情况的资料和有关计划、核算资料为依据,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动以及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企业各项成本指标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原因,从而对企业一定时期的成本工作情况获得比较全面的、本质的认识。
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1、比较分析法含义
比较分析法,也叫对比分析法,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指标进行对比,从数量上确定差异的一种分析方法。
注意:
概念中的关键词
2、比较分析法的形式
方式一:本期实际成本指标-本期成本计划(或定额)指标
用于分析成本计划或定额的完成情况
方式二:本期实际成本指标-前期(前期、上年同期、历史先进水平)的实际成本指标
用于分析成本指标的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改进情况
方式三:本企业实际成本指标-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指标
用于在更大范围内找差距,推动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二)比率分析法
1、比率分析法的含义
比率分析法是指先把需对比的数值变成相对数,求出比率,然后再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注意:
概念中的关键词
2、比率分析法的形式
形式一:相关比率分析
将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关的指标对比,求出比率,然后再以实际数与计划(或前期实际)数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深入的认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形式二:构成比率分析
将某项经济指标的各个构成部分与指标总体对比,求出各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
(三)因素分析法
含义:用来计算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综合经济指标变动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二、主要成本报表分析
(一)产品成本表的分析
演示:
表11-4
举例:
【例11.5】和【例11.6】
(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分析
1、分析内容
Ⅰ产品单位成本变动情况分析
依据“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以及有关定额资料、统计和业务核算资料编制某项产品单位成本分析表
某产品单位成本分析表
成本项目 历史先 进水平 上年实 际平均 本年计划 本月实际 差 异
比历史最好水平 比上年 比计划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产品单位成本
Ⅱ主要成本项目分析
ⅰ原材料费用的分析
原材料消耗数量变动的影响=(实际单位耗用量-计划单位耗用量)×原材料计划单价
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原材料实际单价-原材料计划单价)×单位产品原材料实际耗用量
ⅱ工资及福利费的分析
应结合生产技术、工艺和劳动组织等方面情况,重点查明单位产品生产工时和小时工资率变动原因
ⅲ制造费用的分析
与工资分析相同
举例:
【例11.7】和【例11.8】
课堂小结
本课介绍了成本报表的几种基本分析方法以及主要成本报表的基本分析方法。学生应当学会举一反三。
板书设计
(
成本报表的分析
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 二、主要成本报表的分析
(一)比较分析法 (一 )产品成本表的分析
(二)比率分析法 (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分析
(三)连环替代法 (三)制造费用明细表的分析
(四)差额计算法
(五)趋势分析法
三、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见课件)
(一)产品成本表 (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单位表 (三)制造费用明细表
1、概念合作 1、概念合作 1、概念合作
2、结构和内容 2、结构和内容 2、结构和内容
3、编制方法 3、编制方法 3、编制方法
)
课后作业
课后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