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的计算(教案) 《成本会计》(高教版 第3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工资的计算(教案) 《成本会计》(高教版 第3版)

资源简介

【课题】工资的计算
【教材版本】
詹朝阳.成本会计,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詹朝阳.成本会计同步训练.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职工薪酬费用的内容;了解工资核算的原始记录。
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计算。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职工薪酬费用的内容;工资核算的原始记录;计时工资的计算。
2.教学难点:①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②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
【教学媒体】
修改本书提供的演示文稿,教学黑板,自制幻灯片。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启发式讲练结合法、演示法、自学法、练习总结归纳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解:
我们已学习过材料费用、外购动力归集和分配的方法。
提问:
外购动力费用分配标准有哪些?如何分配?
学习新知识
讲授
(五)职工薪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课前准备:
学生:计算出甲公司全体员工的工资并按部门进行汇总。
演示并讲解:
1、职工薪酬的内容
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职工福利费
企业应付职工 社会保险费
薪酬的内容 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2、工资核算的原始记录和工资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工资卡片
①工资核算的原始记录 考勤记录
产量工时记录
②工资的计算
应付工资:应付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加班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资的计算
(基本方法)
实发工资:实发工资=应付工资-各种扣款合计
师生互动:
请一位学生将课前做好的各车间、部门的有关工资单到幻灯机前演示。教师对其结果进行评价。
讲解计时工资的计算
计时工资的计算,是根据每个职工出勤或缺勤天数,按照工资标准计算的。
月 薪 企业固定职工
工 资 标 准 日 薪
临时职工
小时工资
应付某职工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事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扣款比例
也称日工资率,是根据职工月标准工资除以月天数来计算的。
月平均工作天数=(365-104)÷12=21 .75(天)
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21 .75
强调:
此方法,由于日工资率的计算已扣除了节假日,因而出勤期间节假日不计算工资,缺勤期间节假日也不扣工资。
举例
【例3.11】和【例3.12】
师生互动:
根据老师的讲解,分组讨论本题的应付计时工资的计算,然后演示纪灯片出示正确的答案。
讲解:
计件工资的计算
⑴个人计件工资计算公式:
应付计件工资=∑(月内该职工每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的计件单价)
式中的计件单价是根据职工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工时定额和该等级工人的小时工资率计算求得的。
⑵集体计件工资
按生产小组等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与个人计件工资计算方法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计算出集体计件工资总额后,还要将集体计件工资在小组内部各成员之间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
举例:
【例3.13】
注意:
料废要算工资,只有工废才是工人过失造成,不计算工资。
【例3.14】
【小结并板书】
【课后作业】
【课后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