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原则、一般方法以及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教案) 《成本会计》(高教版 第3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原则、一般方法以及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教案) 《成本会计》(高教版 第3版)

资源简介

【课题】要素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原则及一般方法;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教材版本】
詹朝阳.成本会计,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詹朝阳.成本会计同步训练.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明确要素费用的内容;②了解并掌握要素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原则,以及分配的一般方法。
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及其相应的账务处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2.教学难点:①能熟练准确地找出费用分配中的分配对象和分配标准;②共同耗用材料的分配方法。
【教学媒体】
修改本书提供的演示文稿,教学黑板,自制幻灯片。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启发式讲练结合法、演示法、自学法、练习总结归纳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解:
我们已学习过要素费用的内容。
提问:
要素费用的内容?要素费用全部能计入产品成本吗?
学习新知识
讲授
一、要素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原则
(一)分期核算的原则
(二)权责发生制原则
(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四)一致性原则
(五)重要性原则
二、要素费用分配的一般方法
讲解并板书:
在产品制造过程中耗用的 采用 一定的方法计入
各项要素费用 产品成本中
凡是为某种产品消耗并能确认其负担数额的直接费用,都应直接计入该产品的成本
凡是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或无法确定为哪种产品所消耗的间接费用,应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有关各种产品成本。
成果类。。。。。。。。。。如产品的重量、体积、产量、产值等
分配间接成本的 消耗类。。。。。。如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
标准 时、原材料消耗量等
定额类。。。。。。。。如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等
分配率= 待分配成本总额 ÷分配标准总额
某种产品或分配对象应该负担的成本=该产品或对象的分配标准额×分配率
提醒:
如分配率为近似数,则用倒挤的方式消除尾差影响。
案例导入:
亚洲家电厂生产的彩色电视机:
问题一:生产电视机的单位成本为500元,如果你是市场部经理请问你对这款电视机确定的单位售价是多少?盈利情况如何?
问题二:如果这款电视机在市场上单位售价只能是800元,假设你是生产部经理,你如何组织生产才能使企业盈利更多?
师生互动:
对于问题一,在能准确计算产品单位成本的情况下,单位售价越高,企业盈利就会越高,但是单位售价受市场竞争的影响,并不是随心所欲确定的。对于问题二,根据市场行情在有确定的单位售价情况下,单位产品的成本越低企业盈利就会越高。
总结:
准确计算产品成本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提问:
产品成本是由哪些项目组成的呢?每个项目又应该如何进行归集和分配呢?
课前准备:
学生:(1)将甲公司一个月的领料单按部门和用途进行汇总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成本,最终都要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即计入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成本核算的三个账户: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账户,三个账户都属于成本类。
师生互动:
成本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
成本类账户的贷方登记。。。。。。减少额
讲解:
“基本生产成本”用来核算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计算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借方登记生产产品直接耗用的材料费和人工费,以及月末转入的制造费用,贷方登记月末完工并验收入库的产成品以及入库的半产品成本。期末借方余额表示期末在产品成本。
板书:
借 基本生产成本 贷
(
发生各项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期末分配转入的制造费用
) (
结转完工并已验收入库的产成品以及入库的半成品成本
)
期末在产品成本
讲解:
企业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辅助车间产品生产或劳务供应所发生的生产成本通过“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中归集。
提问:
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一)材料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1.按实际成本计价进行耗用材料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在企业按实际成本计价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情况下,收料凭证按收入材料的实际成本计价,并按实际成本计入相应的材料明细账。
讲解:
企业应定期汇总收料凭证和发料凭证,编制按实际成本反映的收料和发料汇总表,据此登记有关的总分类账户。
请学生出示课前发下的领料单,叫一位学生回答汇总情况。(如果回答不完整或不准确,另叫一为学生补充)
演示:
【例3.1】
提问:
一是上述问题分什么,金额是多少(即共同发生的费用是多少)?
二是怎么分?(即分配标准是什么)
师生互动:
1.计算各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
2.计算材料费用分配率
3.各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讲解:
从上述中可知,(1)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成本,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中;(2)如果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成本,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可以采用产品的产量、重量、体积,在消耗定额比较稳定、准确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进行分配。
板书:
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通常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进行分配。
讲解并板书::
采用这两种方法进行分配计算时,用三个步骤完成:
第一步:计算各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材料定额成本
材料定额消耗量=产品投产量×单位消耗定额
第二步:计算材料费用分配率
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
材料费用分配率=
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
第三步:计算各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或成本)=该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
提示:
如果企业按计划成本计价还应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讲解:
在实际工作中,材料成本的分配一般是通过“材料成本分配表”进行的。这种分配表应按照材料的用途和材料类别,根据归类后的领料凭证编制。
师生互动:
基本生产车间产品领用计入——“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车间生产领用计入——“辅助生产成本”
生产车间一般性领用计入——“制造费用”
行政管理部门领用计入——“管理费用”
销售部门领用计入——“销售费用”
工程部门领用计入——“在建工程”
职工福利部门领用计入——“应付职工薪酬”
注意:工程部门或职工福利部门领用材料还应转出进项税额。
板书:
2、按计划成本计价进行耗用材料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演示并讲解:
在按计划成本计价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情况下,材料收发凭证均按该种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计价。材料明细账平时可只登记收、发、结存数量。月末才计算出计划成本金额。为了核算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应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材料成本差异
本期收入材料的超支差异 本月收入材料的节约差异
余额:结存材料的成本超支额 余额:结存材料的成本节约额
其程序和方法与材料按实际成本归集和分配基本相同,只不过企业按计划成本计价还应结转材料成本差异(超支用蓝字表示,节约用红字表示),并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发出领用材料按计划成本:
借: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原材料
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率= ×100%
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
结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即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借:基本生产成本。。。。。。。。。。。。。。。。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辅助生产成本。。。。。。。。。。。。。。。。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制造费用。。。。。。。。。。。。。。。。。。。。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管理费用。。。。。。。。。。。。。。。。。。。。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销售费用。。。。。。。。。。。。。。。。。。。。。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幻灯片演示出按计划成本计价进行耗用材料成本的归集和分配的课堂练习,同学们在前面学习了按实际成本计价进行耗用材料成本的归集和分配的前提下,分组讨论本题的做法。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总结两种方法的异同。从而达到掌握两种方法的目的。
小结与板书
【课后作业】
【课后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