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平潭一中教研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适应性练习八年级语文试卷【完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为涵养家国情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班级开展“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活动一】品味诗文风雅意韵1.下面是活动的开场白,请你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10分)徜徉在经典诗文中,发现美无处不在。美在祖国的山川大地:漫步早春钱塘湖,瞥见“ ①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体会春日的俏皮可爱;走进奇丽山林,遇见“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② , ③ ”(《答谢中书书》),感受晨昏的变化之美;远赴塞外边陲,看见“ ④ , ⑤ ”(王维《使至塞上》),惊叹大漠的奇异风光。美在仁人志士的心间:李清照将对现实的不满揉进傍晚的夕阳,慨叹“ ⑥ , ⑦ ”(《渔家傲》);戍边将士们拼一死酬知己,发出“报君黄金台上意, ⑧ ”的呐喊(李贺《雁门太守行》);“富贵不能淫, ⑨ , ⑩ ”(《富贵不能淫》),孟子如此盛赞大丈夫的高尚人格。【活动二】传承优秀民族艺术2.为民乐觅知音·采风互联网。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8分)中国民乐历史悠久,它随时代而变化,在与多元文化的融合中不断发展与创新。网络游戏“王者荣耀”云缨主题音乐《赤焰之缨》上线,很多年轻人因此爱上民乐并关注民乐。创作初期,民乐工作者做了大量“田野采风”,只不过“采风”地点在互联网,在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平台。______,______,______。民乐要发展,不能保持原样不变,要不断寻找符合这个时代的创新表达。民乐工作者要斟酌 ① (A zhuó B zuó)如何恰当运用当代表达,将传统和经典介绍给今天的受众,特别是年轻人,让他们喜欢。作为文艺创作者,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圈粉”只是第一步,“粉丝”易得,“知音”难觅,要让年青一代真正深刻了解民乐、了解传统文化,将民乐“粉丝”发展为“知音”,现在还只是拉开序mù ② (A慕 B幕),以后的路还很长,好在我们已经坚定地走在路上。(1)为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①______(A zhuó B zuó) ②______(A慕 B幕)(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3)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进而创作既能为年轻人接纳又有艺术品质的作品②他们和年轻人处于同一个平台和语境中,探索年轻人喜欢的表达方式③通过这次实践,民乐工作者理解了,要赢得大众共鸣,首先要产生共情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①【活动三】阅读名著感悟成长3.下面是活动中的两个任务,请你任选一个参与。(6分)(1)有人说“法布尔给《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鲁迅语)”。请同学们结合《昆虫记》中的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2)罗曼·罗兰曾说:“精神就是光明。”请同学们对《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人物精神进行探究,并结合书中某一人物的经历,谈谈从中获得的精神力量。二、阅读(66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4—5题。(7分)【甲】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乙】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①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②。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③凌云④始道⑤高。【注释】①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②蓬蒿(péng hāo):即蓬草、蒿草。③直待:直等到。④凌云:高耸入云。⑤始道:才说。【作者简介】甲诗略。乙诗:杜荀鹤(约846—约904年),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唐末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年青时就才华毕露,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致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报国无门,一生潦倒。4.下面对这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诗首句“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B.乙诗首句写出小松刚出土小得可怜,以至被淹没在“深草里”不易被人察觉。C.甲诗运用对比手法,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D.乙诗第二句“出”字用的非常精当,写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过程。5.甲、乙两诗作者借松树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4分)(二)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6—9题。(16分)师每休舍①,课②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③者,立斩以徇④。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张俊尝问用兵之术,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选自《宋史·岳飞传》)【注】①休舍:驻扎休息。②课:督促。③刍:牲畜吃的草。④徇:示众,向众宣示。6.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加点词 方法 提示词义阙一不可 关联教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1)阙:______躬为调药 查阅词典选择义项躬:①身,身体②亲身,亲自③将身腰弯下④箭靶的上下幅(《古代汉语词典》) (2)躬:______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 借助成语 束手就擒 (3)束:______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B.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C.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D.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8.请将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2)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9.请你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岳飞成为一代名将的原因。(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1分)月光下的鹤①到达黔西北威宁草海的时候,是初冬一个有月亮的傍晚。②推开窗,即可见到茫茫水域,月光下泛起轻轻的波澜,依旧绿意盎然的水葱、水芹、狐尾藻和枯黄的旧时菖蒲、芦苇、篙菜等,在浪尖左摇右摆。鹤影电一般闪落在水面,凝结成一点一点的亮斑,浮着,许久了仍纹丝不动。③这是我第一次到威宁,当然也是首次见到草海。可是在电视上和网络里,我不止一次听到草海这个柔软的名字。我在网上见到过许多草海的网络美图,只见那辽阔的海面上,泛黄的水草在初冬的冷风中,低头摇晃。有时遇到那展翅欲翔的黑颈鹤独鸟照,清晰的照片里,可见到鹤那淡黄色的眼眸,海的影子映在里面,清晰可辨。黑颈鹤灰白的羽翼油光发亮,它们修长的双腿,正从海面浮出,溅起的浪花从趾间滑落。而远处,群山渐渐隐没,但仍有渔人丢弃在水岸的野舟依稀可见,平静的海面似若刚刚清风拂过,呈现出细浪渐去的画面。④月光下的黑颈鹤,有的成双成对,悠闲地默守在脚下的那片海域,偶尔逮着游过身下的鱼虾,便是要互喂起美味来,递过来,送过去,衔在嘴里,就是不忍吞下。而有的成队成群,从那遥远的喜马拉雅山脉,越过雅鲁藏布江,飞入乌蒙之巅的草海。亦或是从雄壮的阿尔金山脉爬山涉水而来。它们是草海之子,更是远方的归客。⑤面对这成群的远方来客,我内心里不禁泛起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之情。每年的初冬,这些归客不畏千里,在寒风中,腾云驾雾,沐雨前行,最后抵达和入住草海。当然,宽阔秀丽的草海随即张开了它温暖的胸怀,将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揽在心窝里,以肥美的鱼虾、嫩细的水草和那幽幽绿水青山馈赠客人。⑥在月光下,我静悄悄地偷窥了黑颈鹤那高贵的身影。它们墨黑的头、颈、尾和脚,犹如泼了漆一般,泛出光来。头顶处,裸露着暗红色的皮肉上披以稀疏的里色冠羽,头部侧眼后点缀有灰白色斑,洁白而肥硕的腰身倒映在水面,尽显其雍容与华贵。那双漆黑的脚,永远是那么地修长,稳稳地站在海滩上,或是置于翱翔的双翅之下。一冬的口粮,就靠这双脚不停地奔波。⑦翱翔中的鹤,唳声阵阵,一些从水畔远处的山头落下,一些于屯营村落深处的庄户人家屋顶飞来,一些掠过日渐繁华的小城威宁上空。晚归的鹤影便是草海的至美之景。⑧我越发相信,那窗外月光之下的鹤,就是被经书和古诗人吟诵过了的圣物,是一种吉祥的图腾符号。中华上下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长河里,鹤文化便是其中最绚丽的一朵浪花。我想,威宁因为有了草海而愈加显得源远流长和闻名于世,草海因鹤而更加通灵秀丽和生生不息。⑨深夜里,我独自一人煮一壶乌撒烤茶,于月光下慢慢品咂之时,便又细细地想起草海水畔的小城威宁的过去。2000多年流光早已灰飞烟灭,然而这一片温润的草海,以及那夏去冬来的鹤群,从呈现于人世的那一日起,便就在时光之长河里,默默地守候着乌蒙山之巅的这片暖土,一如这满城淳朴善良的高原之子,不会舍弃亦不可能抛弃自己脚下的这片母土,这里才是家,才是故乡。⑩我想,草海于黑颈鹤而言,一定也莫不如此。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③段末尾运用环境描写,写出月光下威宁草海的宁静美好,给人清新之感。B.文章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将“我”在草海的所见、所闻、所想交织在一起。C.那窗外月光之下的鹤,便是中华上下五千年鹤文化中最绚丽的一朵浪花。D.本文手法多样,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11.文章第④段为什么说黑颈鹤是“草海之子,更是远方的归客”?(4分)12.阅读完这篇文章后,你和小语展开了讨论。请结合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对话。(6分)小语:本文在语言技巧上,善用修辞,富有表现力,比如第⑤段画线的句子就非常精彩。你:是啊,我也很喜欢这个句子,读的时候还写了赏析文字呢,你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语:你赏析得真好!阅读时,我认为本文的用词也很独到,意蕴丰富。你:对,我也有同感,比如第②段画线句中的“纹丝不动”:(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章以“月光下的鹤”为题,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14.本文和《白杨礼赞》都运用了象征手法,“黑颈鹤”“白杨”分别象征了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17题。(12分)蜀绣:百针绣尽千年美高桃芝①“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羽毛扇遥指千军,阵锦缎裁几寸……”在央视春晚上,李宇春深情演唱的这首《蜀绣》,让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蜀绣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②蜀绣,又称川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品总称,以蚕丝和彩线在丝绸、软缎等织物上绣制出精美图案的传统工艺。产地主要集中在成都、温江、郫县(今成都郫都区)等。成都平原自古为蚕桑产地,蜀绣取用得便,从而以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等独特的风格著称。③蜀绣起源于川西民间,最早可追溯到3000年前的古蜀时期。从汉代起,朝廷开始在蜀地设置“锦官”,经营管理丝织业,成都也因而得“锦官城”别称。西汉文学家扬雄在《蜀都赋》中写道,“锦布绣望,芒芒兮无幅”,反映了当时蜀地纺织、刺绣的繁盛景象。到了宋代,蜀绣美名更是扬遍神州,文献称蜀绣技法“穷工极巧,冠于天下”。清朝中叶以后,蜀绣逐渐形成行业,当时各县官府均设“劝工局”以鼓励蜀绣生产。20世纪70年代末,川西农村“家家女红,户户针工”,人数达四五千之多。④蜀绣品种丰富,除纯欣赏品绣屏以外,还有被面、枕套、衣、鞋、靠垫、桌布、头巾、手帕、画屏等,既有巨幅条屏,又有袖珍小件,是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备的精美艺术品。其题材大多以芙蓉、熊猫为主,也有鲤鱼、荷花、鸳鸯等系列,形成了浓厚的地方风格。蜀绣共有十二大类130多种针法,其中常用的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各种针法交错使用,变化多端,或粗细相间,或虚实结合,阴阳远近表现无遗。这些传统技艺既长于刺绣花鸟虫鱼等细腻的工笔,又善于表现气势磅礴的山水图景,刻画的人物形象也逼真传神。⑤蜀绣制作工艺有选稿、制稿、上绷、配线、刺绣五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细致讲究、不容疏忽。刺绣的基本要点,按顺序由下到上、由远到近、由内到外,环环相扣、层层叠加,针迹整齐、疏密得当,最终达到平、匀、齐、密、洁、亮的整体艺术效果。⑥蜀绣的另一大特色便是双面三异绣,即两面异形、异色、异针法。如蜀绣中经典的作品《九子·熊猫》,在薄如蝉翼的半透明绣纱上,正面是围坐在松下的9个童子,背面却是两只熊猫盘坐在树下。令人称奇的是,根本找不出针脚在哪里。双面三异绣虽令人惊叹不已,但真正有能力完成此高难度系数的人却寥寥无几。据说,在整个川渝地区,能绣制三异绣的蜀绣大师总共不足10人。⑦蜀绣在国际上已享有很高声誉。1915年荣获国际巴拿马大赛金奖,2006年5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成为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品,2019年11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⑧蜀绣,凝聚着川人灵巧的精湛技艺,蕴藏着独具风情的文化灵魂。艺人们用一根绣花针,带着五彩丝线于软缎上翩翩起舞,绣出了传承千年的绚烂蜀绣,氤氲出一抹中国水墨画般的淡雅意境。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蜀绣凝聚着川人灵巧的精湛技艺,所以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B.开头从歌曲《蜀绣》写起,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同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C.蜀绣一大特色便是双面三异绣,即两面异形、异色、异针法,令人惊叹不已。D.第⑥段运用了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蜀绣的精妙绝伦。16.第②~④段主要说明了蜀绣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17.小文认为文章第⑦段中加点词语“据说”使这篇说明文显得不够权威准确,应该删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为什么?(3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10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把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擘画,加快开辟绿色低碳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美丽中国建设新动能新优势。材料一:“双碳”目标下企业面临的新机遇王立新:能耗“双控”,即总量控制和强度控制,是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企业必须加大对能源投入产出比的考核指标。未来,工业制品能耗比将成为衡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第一指标。这意味着企业在能源消耗、能源动力、生产工艺流程、物流系统等方面有很大的调整改进空间,应积极主动朝着低能耗产业、绿色制造、清洁能源方向发展。方建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应有序推进,不搞“一刀切”。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开发新能源,如核电、水电、风能、光伏发电等在技术、政策方面都迎来好的机遇。运用太阳能、水电、生物质等清洁能源,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提高对设备技术改造力度,降低电能损耗;加大绿色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创造条件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材料二:材料三:成都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构建“碳惠天府”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国内首创提出“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双路径碳普惠建设思路,这是成都立足生态环保、广泛惠民、政府引导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本次活动现场,发布了一系列“碳惠天府”线上、线下碳积分新场景。多走一公里、骑共享单车、停开一天车、环保随手拍……生活中,这样的减碳场景无处不在。据介绍,围绕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碳惠天府”搭建绿色公益平台,对公众低碳环保行为发放碳积分,通过积分兑换商品或服务,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18.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企业应积极主动朝着低能耗产业、绿色制造、清洁能源方向发展。B.王立新认为,衡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第一指标是工业制品能耗比。C.成都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双路径碳普惠建设思路,是国内首创。D.“碳惠天府”搭建绿色公益平台,是为了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19.阅读材料二,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得出的结论。(3分)20.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三,请你从不同角度对发展绿色低碳提出有效建议。(4分)三.写作(60分)21.以“这,是我的选择”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除诗歌外)。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作文内容积极向上。③字数在600以上。④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平潭一中教研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适应性练习八年级语文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4分)1.(10分。每小题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①几处早莺争暖树②夕日欲颓③沉鳞竞跃④大漠孤烟直⑤长河落日圆⑥我报日长嗟日暮⑦学诗谩有惊人句⑧提携玉龙为君死⑨贫贱不能移⑩威武不能屈2.(1)(2分)①A②B(2)(3分)很多年轻人因此关注民乐并爱上民乐(3)(3分)B3.(6分)(1)示例:《昆虫记》语言诙谐,常常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昆虫的世界,读来情趣盎然。如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3分)《昆虫记》可以让我们学到有关昆虫的一些科学知识,如萤火虫会麻醉蜗牛并吃掉它;蟋蟀可以用腹部发声。(3分)(2)示例:朱德认真好学,善于总结。他仔细制订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书籍;在长期的作战中形成自己的特殊战术。(3分)他的精神鼓励着我在学习中勤奋努力,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总结自己学习中的薄弱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给分)二、阅读(66分)4.(3分)C5.(4分)甲诗借松柏之刚劲,表达对坚贞品格的追求及对堂弟的无限期望。乙诗赞美小松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讽刺了世人目光短浅,不识人才。6.(3分)(1)通“缺”,缺少;(2)亲自;(3)捆,绑7.(3分)B8.(1)(3分)士兵晚上住宿,百姓开门希望他们进屋,没有人敢进去。(2)(3分)各位将领远离家乡卫戍边疆,(岳飞)派妻子慰问他们的家人。9.(4分)注重训练;军纪严明;关爱将士(抚恤死伤、颁犒军吏);谋而后战。(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10.(3分)C11.(4分)草海是黑颈鹤的栖息地,它们默守在草海,草海用鱼虾喂养它们,就像是养育着孩子,所以说黑颈鹤是草海之子;每年的初冬,这些归客不远千里回归入住草海,似游子归来,所以说黑颈鹤更是远方的归客。(意思对即可)12.(1)(3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草海以人的情态(动作和情感),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草海欢迎黑颈鹤的情景,表现了草海的热情(好客)、富饶以及宽广无私的胸怀,表达了作者对草海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从侧面表现草海是黑颈鹤理想的栖息地)。(2)(3分)意思是动作丝毫没有改变,生动传神地写出月光下黑颈鹤落在水面上岿然不动的样子,表现了黑颈鹤坚定自若,侧面表现了月光下草海的静谧。(意思对即可)13.(4分)①“月光下的鹤”点明作者在月光下见到雍容华贵的黑颈鹤,交代了时间是夜晚及描写对象为鹤;②月是思乡的象征,凸显出鹤及高原之子的故土情怀,暗示文章的主旨;③“月光下的鹤”富有画面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两点即可满分)14.(4分)选文中黑颈鹤象征着黔西北的高原之子,(1分)黑颈鹤对草海的眷恋,象征高原之子对故土的眷恋;(1分)《白杨礼赞》白杨树象征北方的农民,抗日的军民(1分),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1分)15.(3分)A16.(6分)有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等独特的风格;历史悠久,发展昌盛;品种丰富,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备,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针法交错、变化多端。(①风格独特②历史悠久③品种丰富④针法变化多端答出3点即可给满分)17.(3分)不能删去。“据说”是指据别人说,说明“在整个川渝地区,能绣制三异绣的蜀绣大师总共不足10人”仍未有确切的说法,若删去,不符合客观事实。“据说”一词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18.(3分)B19.(3分)2017-2022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2018-2020年排放量增速放缓,2020-2022年快速增长。中国碳排放结构占比最高的是能源,最低的是废弃物。20.(4分)从个人角度,树立绿色低碳理念,如骑行共享单车等。从企业角度,加大对能源投入产出比的考核指标,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开发新能源。从政府角度,应多出台对应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根据材料,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三、写作(60分)21.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