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光现象(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光现象(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光现象
一、选择题
1.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如图)。小明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小明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  )
A.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B.大小相同、位置相同
C.大小不同、位置相同 D.大小不同位置不同
2.周末,小科一家到瓯江边游玩。妈妈拍照时,小科正在欣赏美景:对岸树木的倒影、水中的鱼“影”…,此时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妈妈的摄“影”光的折射 B.树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水中的鱼“影”光的反射 D.小科的身“影”光的直线传播
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镜花水月 B. 坐井观天
C. 海市蜃楼 D. 空中彩虹
4.为了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将一束单色光从玻璃槽的外侧由左侧倾斜向上射入盐水中,但光在盐水中并不是沿着直线传播,而是发生了弯曲,如图所示。这是由于(  )
A.光从空气到玻璃发生了折射
B.盐水不均匀使光发生了弯曲
C.光发生了色散
D.光从玻璃到盐水发生了折射
5.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挂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能被我们看到,所以为实像
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4m
C.若被测者向平面镜靠近0.1m,则她在镜中的像将变大
D.若被测者看到“E”的像开口向上,则视力表上的该“E”开口向上
6.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 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
7.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小演员们双手举着“和平鸽”,随着脚步的移动,脚下一朵朵晶莹洁白的雪花如影随形,这一创意来自冰面倒影。从物理学来看,关于“如影随形”和“冰面倒影”的中“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二、填空题
8.雷雨天气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声音和光都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其中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9.小丹以的速度走向教学楼正厅的正衣镜(平面镜),她在镜中所成的像以 的速度“走向”正衣镜,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如图所示,湖水水深10m,一只白鹭离水面2m高度正平行于水面飞行,其美丽的倒影映入水中。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倒影距离白鹭 m。
11.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沿 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 产生的现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 (选填“实”或“虚”)像。
12.物理教研小组做研究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图。
(1)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速度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当θ增大5°,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 °。
13.2020年6月21日下午3点半左右,娄底市内绝大部分同学亲眼看到了日环食这一难得的景象。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日食属于光的 现象;如图中,能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 图。(选填“甲”或“乙”)。
三、作图题
14.如图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平面镜的位置。
15.“仙女飞天”魔术表演中,位于P点的观众看到云雾中漫舞的仙女,实质是挡板后的演员A在平面镜中的虚像,如图所示。请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并完成P点观众看到仙女的光路图。

16.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物理模型。如图甲所示,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砖表面, 一部分光射进玻璃中, 另一部分光返回到空气中,请在图乙中大致画出该入射光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四、实验题
1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选择的实验器材有:薄玻璃板、两支蜡烛、刻度尺、火柴、白纸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器材选用薄玻璃板而非平面镜的原因是 ;
(2)实验时,小明将白纸对折,如图甲所示,铺在水平桌面上,沿折痕画线作为玻璃板底边所在的位置,在实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其与纸面 ;
(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置于玻璃板前,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的像,如图甲所示。然后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到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录此时两支蜡烛的位置,变换点燃蜡烛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将白纸上像和蜡烛位置的对应点连接,并测量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由此得出结论: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 相等;
(4)在完成步骤(3)后小明发现,像和蜡烛位置的连线垂直于玻璃板,结合(3)的结论,小明认为自己已经发现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你认为小明对这一规律的总结过程是否科学合理? ,原因是 。
18.如图所示是小琴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选填“垂直”或“不垂直”)的。实验时,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 方便实验研究,应采取的操作是 ;
A.向纸板喷烟或雾 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 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
(2)小琴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她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 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琴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70°
2 30° 60°
3 50° 40°
(3)在图中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
(4)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 ;
参考答案
1.B
2.C
3.A
4.B
5.D
6.C
7.C
8.> 声音
9.1.1 不变
10.静止 4
11.直线传播 折射 虚
12.变小 减小 10
13.直线传播 甲
14.
15.
16.
17.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垂直 距离 合理 见解析
18.垂直 C 将光线与镜面的夹角读成入射角或者反射角了 不能 可逆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