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成本会计学(第二版)第十五章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第一节 成本报表的编制第二节 成本报表的分析第十五章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学习目标:1.掌握成本报表的编制2.掌握成本报表的分析一、成本报表概述(一)成本报表的概念成本报表是根据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核算资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的,用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水平及其构成情况的报告文件。成本报表不是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属于企业内部报表。第一节 成本报表的编制(二)成本报表的种类1.按反映的内容划分:(1)反映成本情况的报表:一般包括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2)反映费用支出情况的报表:一般包括制造费用明细表、销售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和财务费用明细表(3)成本管理专题报表:如质量成本表、责任成本表(4)生产经营情况报表:生产情况表、材料成本考核表2.按编制的时间划分:(1)定期成本报表:可分为年报、季报、月报、旬报。(2)不定期成本报表:是为了满足临时的、特殊的需要而向有关部门和人员编报的成本报表。如反映材料价格状况的材料价格差异表。反映企业报告期内产品成本水平;反映企业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为企业进行成本预测和加强成本控制提供必要的依据;为确定产品定价策略和进行产品定价提供参考。(三)企业编制成本报表的意义(三)成本报表的编制要求1.成本报表的编制要与决策相关,具有相关性2.成本报表的数字要真实、准确,具有真实性3.成本报表的内容要完整4.成本报表的编制、报送要及时二、产品生产成本表编制方法(一)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结构产品生产成本表是反映企业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成本以及各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报表。产品生产成本表一般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产品生产成本表有不同的作用。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管理要求等来确定其生产成本表的格式。1. 按产品种类反映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结构 见表15-12. 按成本项目反映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结构 见表15-23. 按成本性态反映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结构 见表15-3(二)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方法1.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的编制方法2.产品生产成本表(按成本项目反映)的编制方法3.产品生产成本表(按成本项目反映)的编制方法三、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一)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结构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构成情况的报表,利用该表可以分析和考核企业产品单位成本升降的原因及变化发展的趋势。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一般分为三个部分:1.产量:主要反映本月、本年累计的实际和计划产量。2.单位成本:按制造成本项目反映不同时期的成本水平。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反映材料、燃料、动力的消耗指标。见表15-4(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对产品生产成本表所列各种主要产品成本的补充说明,应按主要产品分别编制。四、制造费用明细表(一)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结构制造费用明细表是反映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数额及其构成状况的报表(因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已经过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转入基本生产车间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相关项目,这里不包含这部分费用)。见表15-5、6(二)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编制五、销售费用明细表(一)销售费用费用明细表的结构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费用,以及企业发生的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等费用。见表15-7(二)销售费用明细表的编制六、管理费用明细表(一)管理费用明细表的结构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管理方面的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薪酬、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企业的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等。见表15-8(二)管理费用明细表的编制七、财务费用明细表(一)财务费用明细表的结构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表15-9所示。(二)财务费用明细表的编制八、责任成本表(一)责任成本表的内容责任成本表是进行责任成本核算的企业,用以反映各责任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发生的责任成本情况及其与责任计划成本差异情况的报表,责任成本表的内容由各单位根据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自行确定,一般是按责任单位反映责任成本的计划指标、实际成本、成本差异和差异产生的原因等,以便于考核责任中心责任计划完成情况。(二)责任成本表的结构责任成本表的结构一般也是由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自行设计的。见表15-10九、质量成本表(一)质量成本表的内容质量成本表是企业为评价产品质量而按质量成本项目来反映企业发生的质量成本的一种报表。质量成本表是企业用以满足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充分发挥信息反馈作用,为领导者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报表。质量成本表的内容由企业根据自身管理的要求来确定,主要包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差异成本等内容。(二)质量成本表的结构质量成本表按责任单位编制,是为了分析和考核质量成本管理的责任。见表15-11第二节 成本报表的分析一、成本分析的意义及方法(一)成本分析的意义成本分析是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继续,贯穿于成本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成本分析是以成本核算提供的资料为基础,结合有关计划、定额和其他相关资料,采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影响成本水平及其升降的各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与评价,研究成本变动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1.可以 分析各成本要素节约或超支的情况,找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症结所在,总结经验教训,改善成本管理工作。2. 可以评价和考核企业成本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分析原因,进一步寻求降低成本的最佳途径。3.通过成本分析,可以认识和了解企业成本变动的趋势和规律,为以后制定成本计划,进行成本预测和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料。(二)成本分析的方法1、比较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将分析期的实际数据与选定的基准数据进行对比,揭示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借以了解成本管理中的业绩与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与计划(定额)比,揭示计划(定额)的执行情况;与上期(上年同期)比,考察成本的变化趋势;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比,发现存在的差距。只适用于同质指标的数量对比:指标内容计算口径计算时间2、比率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成本指标的比率,进行数量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即相对数对比分析法。具体形式有:(1)相关指标比率分析(2)构成比率分析(3)动态比率分析也称趋势分析法。又可以分为定比和环比两种。3、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把某一综合指标分解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并分别计算分析各个因素对成本变动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1)定性分析法:查明影响的具体原因(2)定量分析法:连环替代法与差额计算法计算的一般程序是:将实际数与计划数(或前期数)的差额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影响成本变动的因素并排列顺序。计算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各因素影响程度的代数和应等于研究对象的差额。二、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1、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原则:以实际总成本与计划总成本进行比较计算:成本降低额=计划总成本 — 实际总成本实际总成本= (实际产量 × 实际单位成本)计划总成本= (计划产量 × 计划单位成本)调整:计划总成本 = (实际产量 × 计划单位成本 )成本降低额=计划总成本 — 实际总成本= 【实际产量 ×(计划单位成本-实际单位成本)】成本降低率=成本降低额 / 计划总成本 ×100%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是一种总括性的分析。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①按产品种类分析②按成本项目分析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③按成本性态分析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2.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1)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的总体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是将可比产品的实际降低额(率)与计划降低额(率)进行比较,来检查是否完成成本降低任务。计划降低额= [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实际降低额= [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本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实际)降低率= 计划(实际)降低额/ [计划(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2)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的因素分析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因素:产品产量、产品品种构成、单位成本(3)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分析方法连环替代法(因素分析法):采用因素分析法分别计算以上三个因素变动对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影响。(三)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1、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采用比较法计算单位成本实际与计划、上期、历史先进水平的升降情况,着重对某些产品进一步按成本项目对比,研究其成本变动情况,查明成本升降的原因。2、主要产品单位成本项目分析(1)直接材料项目的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在产品成本构成中,一般占有很大的比重,其变动对产品成本水平有着重大影响,所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的分析是重点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实际消耗量—计划消耗量) x材料计划单价材料单价变动的影响=(材料实际单价—材料计划单价)x实际消耗量(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析直接人工费用多少取决于单位产品工时消耗和小时工资率。单位产品工时消耗直接反映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小时工资率则反映工资水平。单位产品工资成本=单位产品工时消耗x直接人工工资总额/该产品直接人工总工时=单位产品工时消耗x小时工资率工时消耗变动影响=(单位产品实际工时消耗—单位产品计划工时消耗)x每小时计划工资率小时工资率变动的影响=(实际小时工资率—计划小时工资率) x单位产品实工时消耗复习思考题:1.编制成本报表的意义是什么?2.成本报表的编制要求是什么?3.成本分析的意义是什么?4.连环替代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是什么?5.简述比较分析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