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1张PPT)成本会计学(第二版)第三章 要素费用的核算第一节 材料费用的核算第二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第三节 职工薪酬费用的核算第四节 折旧费用的核算第五节 其他费用的核算第三章 要素费用的核算学习目标:1.掌握各种要素费用的归集分配方法2.了解各种费用分配表、分配汇总表的填制方法3.熟悉相关账务处理要素费用分配概述按发生地点、用途分配费用;生产费用区分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通过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进行,根据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据以登记各种账户。基本计算公式某分配对象应分配的费用=该分配对象的分配标准×分配率成果类:如产品重量、体积、产量等;消耗类:如生产工时、原材料消耗量等;定额类:如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等。分配标准的确定原则:合理 简便一、材料费用的归集(一)建立健全发出材料的计量制度*永续盘存制*实地盘存制(二)建立健全领、发料凭证制度(三)建立健全材料退料制度第一节 材料费用的核算二、材料发出的核算*计划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某企业月初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 76 000元,实际成本为74 800元。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4 000元,实际成本为53 200元。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 50 000元。计算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例题·计算】【例题·答案】材料成本差异率=×100%=×100%=-1.5%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50000×(-1.5%)=-750(元)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50000-750=49250(元)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74800+53200-49250=78750(元)某企业2021年10月初库存甲材料200千克,每千克2.10元,10月8日生产领用甲材料100千克,10月10日购入甲材料200千克,每千克2.20元,10月15日生产领用材料200千克,10月20日又购入300千克,每千克2.30元,10月26日再次领用甲材料100千克。分别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移动加权平均,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例题·计算】三、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一)材料费用分配的原则(二)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21 000千克,每千克2元,材料费用42 000元。生产甲产品200件,乙产品100件。单位甲产品消耗定额为30千克,单位乙产品消耗定额为50千克。按甲、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例题·计算】【例题·答案】甲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200×30=6000(千克)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100×50=5000(千克)材料消耗量分配率=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6000×1.91×2=2292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1000×2-22920=19080(元)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种材料共5 000千克,每千克10元。甲产品实际产量48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为50元;乙产品实际产量5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为20元。采用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例题·计算】【例题·答案】甲产品材料定额成本=480×50=24000(千克)乙产品材料定额成本=50×20=1000(千克)材料费用分配率=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4000×2=480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000×2=2000(元)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辅助生产成本-×车间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管理费用贷:原材料-×材料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辅助生产成本-×车间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管理费用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节约差)(三)材料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材料费用的汇集与分配图示制造费用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管理费用生产成本材料明细账、领料单分配四、低值易耗品摊销的核算*一次摊销法*五五摊销法*分次摊销法一、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外购动力费用是指企业从外单位购入的水、电、蒸汽等动力费用。付款时,一般借记“应付账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问题:为什么不借记成本费用类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第二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若每月支付外购动力费的日期基本固定,且每月付款日至月末应付动力费相差不多,也可不通过“应付账款”账户核算,可于付款时直接作账务处理:借:成本、费用账户贷:银行存款二、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1、应根据仪表所示耗用数量及单价计算。2、区分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间接计入费用可按生产工时比例、定额工时比例、机器工时比例等标准分配。一、工资总额的组成及控制(一)工资总额的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第三节 职工薪酬的核算(二)对工资总额的控制*规定工资总额的组成*控制工资的增长幅度*核定计税工资总额*受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监督*接受劳动行政部门监督*代扣代缴职工个人所得税二、工资费用核算的基础工作(一)考勤记录考勤记录是反映出勤和缺勤情况的原始记录。它是计算职工工资的重要原始记录,同时也是分析、考核职工工作时间利用情况的重要依据。考勤记录一般可以采用考勤簿和考勤卡的形式。(二)产量记录产量记录是反映工人或班组出勤时间内完成产量和耗用工时的原始记录。它是统计产量和工时、计算计件工资的原始记录。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工作通知单*工序进程单*工作班产量记录*其他凭证三、工资费用的计算与结算(一)工资费用的计算*计时工资*计件工资计时工资的计算(月薪制)1、两种计算方法:*扣缺勤法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该职工月标准工资-(事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扣款率)*出勤法(不常用)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 =该职工本月出勤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1-病假扣款率)*按全年平均每月日历天数计算,即30天,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视为缺勤,照样扣工资;*按全年平均每月的工作天数计算,即20.83天,缺勤期间的节假日不算缺勤,不扣工资;(365-104-11)÷12 ≈ 20.83*按每月实际应工作天数计算,该法不常用。2、日标准工资的计算每月天数月标准工资日工资率=【例题·计算】某职工月标准工资5 700元,4月份出勤20天,缺勤4天(缺勤期间有法定休息日2天),本月共8个法定休息日。其应付计时工资为多少?【例题·答案】⑴按全年平均每月日历天数30天计算:日工资率=5700÷ 30 =190(元/天)应付计时工资=5700-190×4=4940(元)⑵按全年平均每月工作天数20.83天计算:日工资率=5700÷20.83≈273.64(元/天)应付计时工资=5700-2×273.64=5152.72(元)(1)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计件工资的计算产品数量=合格品数量+料废品数量某生产工人本月份加工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400件,其中合格品388件,料废12件;乙产品150件,其中料废5件,工废2件,其余为合格品。甲产品的工时定额为30分钟,乙产品的工时定额为42分钟。该生产工人的小时工资率为20元/小时,计算该工人本月计件工资。【例题·计算】【例题·答案】甲产品计件单价=30÷60×20=10(元)乙产品计件单价=42÷60×20=14(元)应付计件工资= 400×10+(150-2)×14=6072(元)步骤一:集体应得计件工资总额步骤二:集体计件工资在集体内部各工人之间进行分配,一般根据每人的计时工资为分配标准进行分配。(2)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工资结算包括工资的计算和工资的发放。为了反映企业工资总额的构成,便于进行工资结算的核算,企业应编制工资单、工资结算汇总表。工资结算汇总表应按照职工类别和工资总额构成项目分别反映。(二)应付工资的结算四、工资费用的分配(一)工资费用分配的原则工资费用应按其发生的地点和用途进行分配;对于不能直接计入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应采取适当的标准分配计入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二)工资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五、其他短期薪酬的分配其他短期薪酬包括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短期带薪缺勤、短期利润分享计划等。企业发生的其他短期薪酬费用应比照工资费用,按其用途和发生部门进行归集和分配。工资成本的汇集与分配图示应付职工薪酬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考勤记录等原始凭证分配一、折旧的计算方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第四节 折旧费用的核算二、折旧费用分配的核算企业按月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按使用的车间、部门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明细账的“折旧费”费用项目中。在实际工作中,各月折旧费用的分配一般是通过编制“折旧费用分配汇总表”进行。折旧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贷:累计折旧一、利息费用的核算利息费用一般是按季结算并于季末支付的。对于企业的利息费用,如果数额较大,为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应采用预提的方式。第五节 其他费用的核算预提利息费用时: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利息实际支付利息费用时:借:应付利息贷:银行存款二、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本月份发生短期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72 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分两年平均摊销。其账务处理如下:发生费用支出时:借:在建工程 72 000贷:银行存款 72 000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交付使用时:借:长期待摊费用 72000贷:在建工程 72 000以后两年内每月摊销3000元:借:制造费用 3 000贷:长期待摊费用 3000【例题·分录题】三、其他费用的核算企业要素费用中的其他费用,是指除了前面所述各要素以外的费用,包括办公费、招待费、差旅费、工会经费、邮电费、租赁费、印刷费等,这些费用应于发生时,根据有关凭证,按其发生的车间、部门和用途,分别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复习思考题:1.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划分可分为几类?这种分类有什么作用?2.生产费用要素分配的一般程序是什么?3.如何选择各种费用要素的分配方法?其分配标准主要有哪些?分配间接费用的计算公式是什么?4.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时应如何计算?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5.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有哪些?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如何?案例分析公司状况:张杨从某大学会计专业毕业,应聘到远达设备制造公司从事会计工作,该公司2021年9月份开始生产甲、乙、丙三种新产品,耗用A材料,有关资料见下表所示。产品生产资料 金额单位:元产品名称 产量/件 重量/千克 材料定额单耗 材料单价 材料单位定额成本甲 100 30 000 200 9 1 800乙 300 50 000 150 9 1 350丙 500 190 000 370 9 3 330合计 900 270 000 —— —— ——案例分析本公司以前采用产品的产量比例对材料费用进行分配。本月份共使用A材料300 000千克,每千克9元。财务部宋经理在向张杨介绍了企业生产产品使用的材料以及产品的情况后,提出如下几个问题,请张杨在调查后回答:(1)本企业目前采用的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是否合适?(2)本月份开始生产的新产品应采用什么方法分配材料费用?(3)请对本企业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案例分析分析与提示:张杨根据宋经理提供的资料,按不同的方法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不同计算方法的比较产品名称 按产品产量比例计算 按产品重量比例计算 按材料定额消耗量计算甲产品 300 000 300 000 216 000乙产品 900 000 500 000 486 000丙产品 1 500 000 1 900 000 1 998 000合 计 2 700 000 2 700 000 2 700 000案例分析分析与提示:显然,对于同一资料,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结果大不一样。经过调查张杨发现,甲产品消耗材料的成本,与产品的重量高度相关,产品越重,消耗的材料就越多,因此,目前采用的按产品产量的比例分配材料费用并不合理,应改按产品重量的比例计算分配材料费用比较合适。所以,建议从本月份开始,对新投入的产品所耗用的材料费用,采用按产品的重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另外,张杨还建议,由于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较多,所以,并不 能将所有产品耗用的材料采用一种方法分配,而应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采用不同的方法,以使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