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强化练(八)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2023·开封二模)水位变化作为湖泊水文过程和水量平衡的动态反映,是湖泊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贝加尔湖水位变化深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为确保湖泊水位平稳,当前俄罗斯对贝加尔湖最高、最低水位均有明确要求。安加拉河是贝加尔湖唯一的流出河流,建有伊尔库茨克水电站。据此,完成1~2题。1.图示水电站的建设会使贝加尔湖( )A.水位升高 B.年温差变大C.气温升高 D.极值水位提前2.确保湖泊水位平稳,主要目的是( )A.开发水利资源 B.减少下游洪涝灾害C.保护生态环境 D.增加水电站发电量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安加拉河则是贝加尔湖唯一的流出河流,水电站建设,使流出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升高,故A项正确;水电站的建设对气温、年温差影响小,故B、C项错误;极大值水位提前,但极小值水位推迟,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B、C、D项错误,故选A。第2题,开发水资源主要考虑水量和水质,故A项错误;水电站可以调节水位来减轻减少河流下游的洪涝灾害,故B项错误;确保湖泊水位平稳,有利于维持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护生态环境,故C项正确;贝加尔湖水位较高,有利于发电量的提高,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A、B、D项错误,故选C。答案:1.A 2.C(2023·全国专题练)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C.目标市场位于北京 D.资源主要来自新疆和中亚4.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B.污染严重,水质差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5.③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 )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B.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解析:第3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①是由我国西北地区向东南地区,尤其广东等地输送资源,是西气东输工程,天然气主要来自西北的新疆以及更远的中亚地区,C项错误,D项正确;①自西北向东南,经过了我国的第二、三级阶梯,没有经过第一级阶梯,A项错误;①穿过了荒漠带—草原带—森林带三种自然带,B项错误。故选D。第4题,由图和所学信息可知,②为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②线路起点位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能够自流进入北方地区,无需抽水,且该地人口稀少,工业水平较低,水质较好,A、B项错误;中线工程建设要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C项正确;中线工程是把长江水调入到黄河,对海河防洪影响不大,D项错误。故选C。第5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③是我国西电东送南线工程,将西南地区的水电输送至华南地区。西南地区水电输送至华南地区,可减少华南地区因煤炭发电带来的大气污染,改善输入地的大气环境质量,A项正确;当地电力得到充足供应,有利于增加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外来务工人员增加,促进电子工业升级,但以上三项不属于直接影响,B、C、D项错误。故选A。答案:3.D 4.C 5.A(2023·惠州二调)下图为污染产业的邻省转移路径与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6.该类产业转移特点不包括( )A.向次级城市转移 B.向河流下游转移C.向省域边界转移 D.向交通枢纽转移7.该类产业的邻省转移模式,可显著( )①降低交通成本 ②降低用地成本 ③改善中心城市环境 ④促进省际人口迁移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解析:第6题,由图中可知,图中转移方向显示出由中心城市向次级城市转移,向河流下游转移,向省域边界转移,A、B、C项符合转移特点;转移的城市并非都是交通枢纽,D项不是转移特点,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不包括的特点选项,故选D。第7题,产业向邻省转移会带来运输距离增加,造成交通成本增加,①错误;主要转向省域边界、次级城市,相比中心城市会大大降低用地成本,②正确;污染产业远离中心城市,会改善中心城市环境,③正确;中心城市转移污染产业,会促进邻省就业增加,可能造成人员回流,对中心城市人口吸引力不够,因此无法促进省际人口迁移,④错误,故选C。答案:6.D 7.C(2023·揭阳一模)位于豫东平原的鹿邑县,曾经是农业大县,现今被誉为“中国化妆刷之乡”,2020年的常住人口为95.9万。该县的化妆刷产业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下表),目前该产业就业人口从初期的4.6万人增加到19.5万人。据此,完成8~10题。手工作坊期 尾毛深加工期 化妆刷全国领跑期始于20世纪80年代,就业人口为4.6万人,主要在化妆刷厂对从外地购买的羊尾毛进行初级加工,并将产品销售到国内外 始于2010年,发展化妆刷产业,产业链延长,分散的个体户向企业化集聚发展,利润提升 始于2016年,政府建化妆刷产业园区,实施“凤还巢”工程,吸引沿海地区产业链上的管理者、技术研发者等返乡创业8.手工作坊期,鹿邑县发展羊尾毛加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原料 B.交通C.劳动力 D.技术9.与手工作坊期相比,鹿邑县尾毛深加工期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A.增加了产品种类 B.形成了规模效益C.提高了研发能力 D.减少了用工数量10.化妆刷全国领跑期,沿海地区的“凤”返乡创业的主要原因是鹿邑县( )①政策更有吸引力 ②交通更便利 ③产业链更完整 ④市场更广阔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第8题,由材料可知,手工作坊期原料是从外地购买的,该县是农业大县,剩余劳动力多,所以其主导区位因素不是原料,而是劳动力。A项错误,C项正确;交通条件对产业发展是促进作用,不会成为主导区位因素,B项错误;该县发展羊尾毛加工而且是初级加工,技术水平低,D项错误。故选C。第9题,尾毛深加工期,产业链得到延长,分散的个体户向企业化集聚发展。这可以增加就业量,提高研发能力,增加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获取规模效益。A、B、C项不符合题意;没有提出减少了用工数量,可能增加就业量,因此D项符合题意。故选D。第10题,化妆刷全国领跑期,政府修建了产业园区,实施“凤还巢”工程,主要是利用政策优势吸引人才返乡创业,①正确;相对于沿海城市,该地化妆刷产业链完善,③正确;而沿海城市交通更便利,市场更广阔,②④错误。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答案:8.C 9.D 10.A(2023·江苏模拟)随着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原先由发达经济体主导的传统“单循环”价值体系链被打破,由中国主导的“双环流”价值体系链(见下图)正在形成。中国作为“双环流”价值体系链的核心枢纽,连接着欧美发达经济体与亚非拉发展中经济体,有利于实现世界经济的共赢。据此,完成11~12题。11.全球价值体系链从“单循环”向“双环流”的转变,主要得益于( )A.发达经济体产业结构的调整B.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C.发展中经济体资源储量增加D.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12.为帮助发展中经济体更好地融入“双环流”价值体系链,实现双赢,中国应( )A.提高初级产品进口价格B.大力发展传统工业,扩大资源进口C.降低中间产品生产成本D.加大海外投资力度,传播先进技术解析:第11题,由材料“中国作为‘双环流’价值体系链的核心枢纽,连接着欧美发达经济体与亚非拉发展中经济体,有利于实现世界经济的共赢”可知,全球价值体系链从“单循环”向“双环流”的转变,主要得益于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中国对欧美发达经济体与亚非拉发展中经济的连接作用,中国主导着“双环流”价值体系链的形成,B项正确;与发达经济体产业结构的调整无关,A项错误;与发展中经济体资源储量增加无关,C项错误;全球价值体系链的“单循环”和“双循环”都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因此“单循环”向“双环流”的转变是国际竞争格局变化的影响,D项错误。故选B。第12题,读图可知,在“双环流”价值体系链中,中国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技术,发展中经济体向中国出口初级产品,因此为帮助发展中经济体更好地融入“双环流”价值体系链,实现双赢,中国应加大海外投资力度,传播先进技术,D项正确;提高初级产品进口价格不利于我国发展,A项错误;我们国家应帮助发展中经济体发展传统工业,促进发展中经济体资源开发和产品加工,我国进口发展中经济体的初级产品,而不是直接进口资源大力发展传统工业,这样不利于我国产业升级,B项错误;与降低中间产品生产成本无关,C项错误。故选D。答案:11.B 12.D二、综合题(共2道题)13.(2023·泰安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刚果河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但开发利用率低。位于刚果河下游刚果(金)英加市附近的英加水电站是在“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框架下,由中国参与建设的大型水电站,总投资将超800亿美元,发电量可达约3 700亿kW*h/年。不同于其他河流水电站的开发模式,英加水电站利用河道旁平行的峡谷,采用“无坝引水”的方式在峡谷垭口处建站发电。该电站建成后将成为刚果(金)电力的主要来源,同时还将向非洲南部、中非和西非地区送电。图1为刚果河流域局部示意图,图2为英加水电站位置布局图。(1)试解释刚果河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的原因。(2)与在刚果河干流修建拦河大坝相比,说明英加水电站采用“无坝引水”方式发电的优势。(3)说出中国援建英加水电站项目对两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刚果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流经几个国家,水电站建设需沿岸国家进行磋商,协调难度大;刚果河沿线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较为落后,资金短缺,技术水平低,水电站建设难度大;周边国家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力需求少,市场较小。第(2)题,英加水电站利用河道旁平行的峡谷,工程量小,节省投资,缩短工期;峡谷地区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无坝引水”水电站充分利用峡谷落差,增加发电量;“无坝引水”不用修建大坝拦截径流,对干流上下游影响小,减少了流域内生态环境破坏;“无坝引水”不用修建大坝拦截径流,淹没土地少,移民数量少。第(3)题,对刚果(金):刚果(金)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中国援建英加水电站项目促进了该国矿产资源开发;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外汇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供生活用电,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等。对中国:有利于加强两国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培育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英加水电站是在“一带一路”的政策推动下开展的,有利于推动“一带一路”在非洲的深入推进;水电站采用“无坝引水”方式发电,展现了中国的技术优势,有利于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答案:(1)刚果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水电站建设需沿岸国家进行磋商,协调难度大;沿线国家资金短缺,技术水平低,水电站建设难度大;周边国家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力需求少。(2)利用天然峡谷,工程量小,节省投资,缩短工期;充分利用峡谷落差,增加发电量;“无坝引水”对干流上下游影响小,减少流域内生态环境破坏;淹没土地少,移民数量少等。(3)对刚果(金):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外汇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提供生活用电,改善民生等。对中国:加强两国经贸交流与合作,培育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一带一路”在非洲的深入推进;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等。14.(2023·辽宁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人口9 600多万,9%接受过高等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南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凭借优越的位置、出口零关税和国内低税率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资。深圳市和海防市两地共建的经济合作区位于越南北部城市海防市,2017年10月底完成首期基建投资,2021年全部建成。合作区产业以轻工制造为主,重点引进深圳有品牌知名度、竞争力强的绿色科技企业,采用“中国总部+越南工厂”的合作模式。近年,合作区内的深圳企业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用工荒”。下图示意深越合作区区域。(1)分析深越合作区选址海防市的有利条件。(2)简述海防市在“中国总部+越南工厂”合作模式中所获的利益。(3)分析深越合作区内企业近年出现“用工荒”的原因。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海防市西面离越南首都河内较近,有利于获取信息、技术、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离我国深圳位置较近,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海防市东部临海,距离港口和机场较近,海运和航空运输交通便利;出口零关税,有利于提高出口加工业利润。第(2)题,合作区产业以轻工制造为主,重点引进深圳有品牌知名度、竞争力强的绿色科技企业,有利于促进海防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学习我国的先进生产技术,促进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加速海防市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促进当地劳动力就业;能够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第(3)题,据材料信息“越南人口9 600多万,9%接受过高等教育”可知越南高素质劳动力缺乏;近年来海防市外资企业不断增多,用工需求量增大,争抢劳动力;随着越南国内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价格攀升等。答案:(1)靠近首都,信息通达度高;离深圳距离较近,转移成本低;靠近港口机场,交通便利。(2)重点引进深圳有品牌知名度、竞争力强的绿色科技企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促进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增加就业岗位。(3)海防市外来投资企业不断增加,用工需求量增大;企业用工成本不断攀升;劳动力素质与企业用工需求不匹配。专题强化练(二) 大气运动规律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2023·永州三模)比湿是指在一团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的比值,是记录大气水汽状况的指标。如果不考虑背景风(盛行风)的影响,水库局部气流对水汽的水平输送是影响比湿的重要因素,当空气水平流动较弱时,强烈的空气对流则会导致近地面比湿降低。下图示意密云水库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黑点为气象测站),以及水库周边比湿的日变化过程。据此,完成1~2题。1.夜间水库南比湿明显大于水库北,直接影响因素是( )A.气温日变化 B.山风与陆风C.海拔高度差 D.降水日数2.关于水库周边比湿日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3:00水库南水平输送较强B.10:00水库南对流扩散较强C.15:00水库北水平输送较弱D.20:00水库北对流扩散较强解析:第1题,该库区夜间气温南北相差较小,所以气温并非直接影响因素,A项错误;夜间水库北比湿明显小于水库南,受山谷风影响,具体受山风与陆风叠加,导致水平气流向南运动,使得北部空气对流强烈,比湿降低,B项正确;通过等高线分析可知水库南北都在同一海拔,所以海拔高度排除,C项错误;本题中并未分析降水,且库区面积较小,局部降水依然会覆盖库区,所以降水并非直接影响因素,D项错误;故选B。第2题,从图上可以看出3:00处水库南的比湿小,所以水平输送并不强,A项错误;10:00处水库南的比湿下降,但是比湿变化平稳,且数值较高,所以对流扩散并不是很强,B项错误;15:00处水库北的比湿较高且呈上升趋势,说明空气水平运动强烈,C项错误;20:00前水库北的比湿高,但是却呈急速下降趋势,所以空气对流强烈,D项正确。故选D。答案:1.B 2.D(2023·信阳二模)横断山区位于青藏南原东南部,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横断山区阴坡和阳坡的最大积雪覆盖率平均出现在3月,且阴坡最大积雪覆盖率大于阳坡。下图示意2001—2019年横断山区不同高程的平均积雪覆盖率年际变化。读图,完成3~4题。3.与其他高程相比,横断山区海拔1 000 m以下的地区平均积雪覆盖率较低,原因最可能是( )A.垂直落差大,积雪容易滑落B.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多发C.滑雪场广布,人类活动频繁D.气温高,积雪难以形成和留存4.横断山区阴坡最大积雪覆盖率大于阳坡,主要是因为阴坡( )A.气温高 B.受冬季风影响大C.水汽多 D.多为稳定性积雪解析:第3题,一般情况下,接近山顶的地区坡度更陡,垂直落差更大,A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对各海拔都有一定影响,不是只针对低海拔,B项错误;材料并未显示海拔1 000 m以下的地区是否分布着滑雪场,C项错误;与其他高程相比,横断山区海拔1 000 m以下的地区气温较高,降雪天气较少,积雪较少,加之春、夏季气温升高较快,海拔较低处的积雪易融化,难以留存,导致该地区平均积雪覆盖率较低,D项正确。故选D。第4题,阴坡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阳坡低,加之受冬季风影响显著,寒冷的冬季风以及阴坡的位置更利于积雪的累积,A项错误,B项正确;横断山区水汽主要从东南或西南来,阳坡的水汽多,C项错误;稳定性积雪不是最主要的因素,D项错误;故选B。答案:3.D 4.B(2023·漳州二模)梅雨是东亚夏季风活动的重要事件,与东亚上空大尺度环流有着密切关联。东亚梅雨的开始和结束与亚洲上空南支西风急流的两次北跳关系密切。平均而言,这两次北跳分别发生在6月上旬和7月初,对应着江淮流域梅雨起始和结束,下表示意湖北省梅雨期降雨量超过700 mm的年份梅雨特征。据此,完成5~7题。年份 入梅日期 出梅日期 梅雨长度(天) 日平均雨量 (mm/天) 降水异常中心(偏多1倍以上)1969 6月7日 7月21日 44 16.3 宜昌及鄂东1996 5月27日 7月22日 56 13.2 十堰东北部、荆州东部、鄂东北北部及鄂东南2016 6月19日 7月21日 32 22.1 鄂西南、江汉、鄂东2020 6月8日 8月1日 54 15.3 鄂西南、江汉、鄂东北、鄂东南北部5.表中湖北省梅雨降雨量最大的年份是( )A.1969年 B.1996年C.2016年 D.2020年6.与2016年相比、湖北省2020年梅雨异常的总体特征表现为( )A.梅雨期长,降水强度大B.梅雨期长,降水强度小C.梅雨期短,降水强度大D.梅雨期短,降水强度小7.2020年亚洲上空南支西风急流的第二次北跳可能发生在( )A.7月上旬 B.7月中旬C.7月下旬 D.8月上旬解析:第5题,结合所学知识,利用表中日平均雨量乘以梅雨长度即可算出各年的梅雨降雨量,通过对比可知湖北省梅雨降雨量最大的年份为2020年826.2 mm。答案D项正确。第6题,结合所学知识,读表可知,与2016年相比,2020年湖北省梅雨时间入梅早,出梅晚,梅雨长度更长,因此雨带更稳定,但日平均雨量较少,因此总体降水强度更小。答案B项正确。第7题,根据材料可知,梅雨的开始和结束与亚洲上空南支西风急流的两次北跳密切相关,对应着江淮流域梅雨的起始和结束,说明亚洲上空南支西风急流第一次北跳对应梅雨起始,第二次北跳对应梅雨结束。读表可知,2020年梅雨结束为8月1日,因此亚洲上空南支西风急流第二次北跳应该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所以选择7月下旬。答案C项正确。答案:5.D 6.B 7.C(2023·德阳三模)盛行风携带潮湿空气遇山地抬升冷却,常形成云。波多黎各岛地处北纬18°附近,北临大西洋,南滨加勒比海,中央山脉横贯东西,较高海拔区域常被云层浸没。通过对中央山脉迎风坡向675 m、1 006 m监测区的云进行观测统计,得到正常年份与干旱年份夜间云出现概率(下图)。据此,完成8~9题。8.影响1 006 m与675 m区域云出现概率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A.坡度 B.植被C.风力 D.气温9.与正常年份相比,干旱年份该山地迎风坡云层( )A.云顶高度下降 B.水平范围扩大C.云底高度上升 D.夜间变化减少解析: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潮湿空气冷却常形成云。一般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1 006 m比675 m海拔更高,气温更低,更有利于水汽凝结成云,因此影响1 006 m与675 m区域云出现概率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气温,而坡度、 植被、 风力都不是主要因素,综上所述,D项正确,A、B、C项错误,故选D。第9题,与正常年份相比,干旱年份空气中水汽量少,因此山地迎风坡的云量较正常年份少,水平范围缩小,B项错误;云层分布在更高海拔气温更低处,因此云顶高度和云底高度均上升,A项错误,C项正确;读图可知,对比正常年份与干旱年份夜间云出现概率可知,干旱年云层夜间变化幅度更大,D项错误。故选C。答案:8.D 9.C(2023·河北统考)索科特拉岛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约350公里,西距索马里半岛240公里,1 800万年前与大陆分离。沙漠玫瑰(如下图)是该岛特有物种,扎根于岩石缝隙中,四季均可生长。花期持续1个多月,需水较多,旧叶凋落,主要消耗来自茎干储存的水分和养料。下列图表示意索科特拉岛沙漠玫瑰和索科特拉岛2020年各月的极端温度和降水天数。据此,完成10~12题。类别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极端高温 27° 27° 29° 31° 32° 31° 28° 28° 29° 28° 28° 27°极端低温 20° 20° 21° 24° 25° 24° 23° 23° 23° 23° 23° 21°2020年降水天数 1 2 1 8 1 0 0 1 0 15 14 910.索科特拉岛7、8月极端气温特征影响因素是( )A.海水 B.洋流C.地形 D.天气11.推断,索科特拉岛上沙漠玫瑰开花时间为( )A.3月 B.6月C.9月 D.12月12.与索科特拉岛上的沙漠玫瑰相比,盆栽的沙漠玫瑰( )A.根系更庞大 B.花期更短C.花色更艳丽 D.枝叶更多解析:第10题,从表中可以看出7、8月份温差小,极端温度低。从区域特征可知与索马里寒流降温有关。因此排除A、C、D项,选B。第11题,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植物生长受水分影响,从表格数据看出10月—4月降水天数较多,为储存水分和养料时间。文字信息显示花期需要较多储存水分,可以推断为雨季后期。故推断为3月。6、9月干旱少雨,不符合需水较多条件。12月正值雨季中期,叶片不应凋落。故B、C、D项错误,选A。第12题,沙漠玫瑰的自然生长环境干旱,家中盆栽的环境,水分更充足,土壤肥力更高,根系规模小,花期更长,A、B项排除;室内种植,光照更弱,花色艳丽性差,C项排除;水分充足,枝叶更多,D项正确,选D。答案:10.B 11.A 12.D二、综合题(共2道题)13.(2023·广东预测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圣克鲁斯岛位于南美洲海岸以西约1 000千米的赤道上,是加拉帕戈斯群岛第二大岛,受洋流和风的相互作用,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下,岛上的气候分为明显的热季(1—5月)和凉季(6—12月)。圣克鲁斯岛低地气候干燥,拥有该岛67%的特有物种。中央山峰的东南坡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地多茂密的云雾林,在凉季出现云雾,尤其是凉季初期出现成层云雾,不易扩散。云雾林的林冠拦截云水,不仅满足了云雾林生长需求,还对低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观测表明,近年来厄尔尼诺事件频发,极大地影响了圣克鲁斯岛的气候特征,对高地和低地植被造成了不同的威胁。图1示意圣克鲁斯岛的位置,图2示意低地和高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1)分析东南坡高地在凉季初期出现成层云雾的原因。(2)说明厄尔尼诺事件对圣克鲁斯岛气候的影响。(3)分别简述厄尔尼诺频发对圣克鲁斯岛高地和低地原生植被的威胁。解析:第(1)题,凉季出现在6—12月,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东南信风北移,圣克鲁斯岛受东南信风控制明显;圣克鲁斯岛东南部海域位于秘鲁寒流北上的路径上,受秘鲁寒流影响,水温低;东南信风将寒流冷却的空气带到圣克鲁斯岛,在地形的抬升下;气流温度降低,水汽易凝结,易形成云雾;底部的冷空气与上部较暖空气形成逆温层,使得大气稳定,云雾难以消散,而出现成层云雾。第(2)题,厄尔尼诺事件时,海水异常升温,使得圣克鲁斯岛附近海域水温升高,使得水面辐射增强,气温偏高,导致热季延长;热季该地区受赤道低压控制,受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对流更加旺盛,降水增多,该地区多强对流暴雨,使得降水的变率加大;凉季,由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东南信风减弱,逆温层结较弱,高地云雾减少,水汽来源减少,降水减少。第(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厄尔尼诺事件频繁发生,使得高地湿度降低,使高地喜阴湿的植被退化;低地降水增加,水分条件得到改善,使得喜水的物种入侵,降低耐干旱物种的竞争优势。答案:(1)凉季初期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圣克鲁斯岛受东南信风控制明显;圣克鲁斯岛东南部海域受秘鲁寒流影响,水温低,东南信风将寒流冷却的空气带到圣克鲁斯岛;气流抬升过程中温度降低,水汽凝结;与上部较暖空气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云雾成层,不易扩散。(2)厄尔尼诺事件时,圣克鲁斯岛附近海域水温升高,地面辐射增强,气温偏高,热季延长;热季(赤道低压控制时),对流更加旺盛,降水增多,多强对流暴雨,降水的变率加大。凉季,由于东南信风减弱,逆温层结较弱,高地云雾减少,(水汽来源减少,)降水减少。(3)高地湿度降低,喜阴湿的植被退化;低地水分条件改善,(对水分要求较高的)物种入侵,降低耐干旱物种的竞争优势。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22年夏天,我国出现了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综合强度强的高温干旱天气。尤其是长江流域的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许多气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据8月15日的天气预报,吐鲁番盆地(最低海拔-153米)和四川盆地的重庆北碚气温将分别达到42.7 ℃和44.5 ℃。据专家分析,全球变暖和天气系统异常是导致今夏高温的主要原因,若人类不积极应对,今后这样的高温天气等极端事件将越来越多。(1)指出导致我国中东部高温的天气系统并说明其产生高温的原因。(2)简析吐鲁番盆地和四川盆地两个高温区成因的差异。(3)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使长江流域许多城市电力紧缺,试从电力供应的角度分析原因。(4)对于“人类是否应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来应对全球变暖”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我国中东部长江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流下沉,降水少,晴天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全域高温,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热量不易散失。第(2)题,四川盆地地区,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流下沉,晴天多降水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吐鲁番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晴天多,昼长更长,太阳辐射多;深居内陆,地势更低,气候大陆性强,地表岩石裸露,沙漠广布,裸地和沙漠的比热容小,夏季升温快。第(3)题,电力的产生方式主要有火力发电(煤等可燃烧物)、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氢能发电、水力发电等。南方主要发电方式为水电和火电。根据材料可知今年夏季旱情严重,大气降水少,河流补给少,径流量减少,导致水力发电不足,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火力发电利用化石燃料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力,在较短的时间内相对稳定,总发电能力下降,供电压力加大。第(4)题,本题是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赞同方表述能源消费结构对温室效应的积极作用,通过能源消费结构改变,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和石油等化学物,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控制全球变暖增速,减少极端天气。反对方应表述能源消费结构调整难度大、成本高,新能源开发利用不稳定,技术相对不成熟,影响人们正常生产、生活,同时存在其他方式如植树造林、建设海洋牧场发挥固碳作用来降低温室气体的含量,缓解全球变暖。答案:(1)副热带高气压带。多晴天,获得太阳辐射多;风力小,且盛行下沉气流,热量难以扩散。(2)四川盆地: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吐鲁番盆地:昼长更长,日照时间更长;地势更低;深居内陆,地表荒漠广布,夏季升温快。(3)该区域电力供应以火电和水电为主;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使河湖水量锐减,水力发电量减少;火力发电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相对稳定;总发电能力下降,供电压力加大。(4)应该:全球变暖主要是因为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若全球继续变暖,气象灾害将更加严重;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进步能够支持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不应该:煤炭、石油等能源稳定性强,利于应对极端天气,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成本高;全球变暖的成因和影响存在很多争论,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未必有意义;人类可以通过植树造林、节约能源等方式降低温室气体的含量。专题强化练(九) 环境问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2023·广东模拟预测)庭院经济是以居民自家庭院及周围闲置空间为载体进行种植、养殖和提供服务等复合结构的家庭经济模式。下图为福建省桂峰村“五小庭院经济”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国家推广“庭院经济”主要是为了( )A.扩大种植面积,发展规模农业B.缓解撂荒现象,保障耕地安全C.整合闲置土地,增加农民收入D.采用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2.桂峰村大力发展“五小庭院经济”有利于( )①顺应市场变化 ②循环利用资源 ③提升城镇化水平 ④提升专业化程度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庭院经济是以居民自家庭院及周围闲置空间为载体进行种植、养殖和提供服务等复合结构的家庭经济模式”可知,庭院经济可以整合闲置土地,发展产业,增加经济收入,C项正确;可以增加种植面积,但庭院受限,无法发展规模农业,排除A项;对于耕地撂荒影响较小,没有体现采用清洁能源,排除B、D项。故选C。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桂峰村大力发展“五小庭院经济”同时发展种植、养殖、服务等方面,可以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类型及规模,同时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①②正确;发展庭院经济对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专业化程度影响较小,排除③④。故选A。答案:1.C 2.A(2023·广东一模)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挖掘农业碳汇潜力,推进农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化肥、地膜等农资使用和能源消耗、畜牧养殖和秸秆燃烧等环节;碳汇主要来自植物光合作用、秸秆还田等植物和土壤固碳。下表为黄土高原区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碳效应对比数据。据此,完成3~4题。农业生产模式 具体生产形式 亩均碳排放量/吨 亩均净碳汇量/吨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 粮食作物+家禽家畜 0.131 0.195设施作物复种模式 蔬菜/瓜果类轮作(多茬) 0.587 -0.194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 粮食作物/家禽家畜+经济林园 0.141 0.130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 (粮食作物/作物秸秆/饲草)→(家禽家畜+沼气技术)→粮食作物 0.206 0.253说明:净碳汇量常用碳汇量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差值来衡量3.关于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的碳汇量的描述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碳汇量最大,粮食作物秸秆还田量大B.设施作物复种模式:碳汇量最小,蔬菜光合作用弱C.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碳汇量最小,土壤固碳少D.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碳汇量最大,秸秆还田和土壤固碳量大4.从发展低碳农业的角度,黄土高原区农户适宜发展的生产模式是( )A.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B.设施作物复种模式C.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D.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解析:第3题,由题可知,碳汇量来自植物光合作用、秸秆还田等植物和土壤固碳。依据表中信息,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亩均碳汇量较少,A项错误;设施作物复种模式以蔬菜、瓜果轮作为主,光合作用强,B项错误;结合表格可知,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碳汇量大于设施作物复种模式,C项错误;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的碳汇量为0.253,为最大量,D项正确。故选D。第4题,根据题目要求,退耕还林农户耕地数量减少,提高经济效益,需要依靠技术,增加单位耕地面积投入,通常以发展设施农业为主,故选项A、C错误;比较设施作物复种模式和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后者的碳排放量更低,并且净碳汇量明显高于前者,也是4种农业生产模式中最高的,应成为黄土高原区农户发展低碳农业的首选,因此,D项正确,B项错误。故选D。答案:3.D 4.D (2023·广东模拟预测)生物结皮是由生长于土壤表层和近地表数毫米内的蓝绿藻、苔藓、地衣等与土壤复合而形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复合体。黄土高原的黄土沟壑区由于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生物结皮在退耕坡地上广泛发育,研究发现生物结皮坡面的初始产流明显早于翻耕后的裸土坡面。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一次降水过程中不同坡面产流量和产流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据此,完成5~6题。5.与裸土相比,生物结皮对坡面的影响是( )A.产流量增加 B.下渗量减少C.产流率降低 D.初始产流延后6.两种坡面初始产流早晚存在差别的原因在于降雨初期( )A.裸土坡面土壤孔隙度大B.裸土坡面地表摩擦力大C.生物结皮坡面入渗速率快D.生物结皮坡面土壤不稳定解析:第5题,据图2可知,与裸土相比,生物结皮使坡面的产流量减少,故A项错误;与裸土相比,生物结皮会降低坡面流速,增加下渗,使下渗量增加,故B项错误;与裸土相比,生物结皮降低坡面流速,使产流率降低,故C项正确;结合图1可知,与裸土相比,生物结皮导致初始产流提前,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第6题,据图可知,两种坡面初始产流生物结皮早于裸土,而随着降雨时间的增长,产流量增长缓慢,产流率也增长较慢,裸土随着降雨时间的增长,产流量快速增长,产流率也快速增大,从而可以推测,裸土坡面土壤孔隙度大,开始下渗快,生物结皮坡面土壤较稳定,A项正确,D项错误;生物结皮坡面入渗速率较裸土坡面入渗慢,B项错误;与裸土坡面地表摩擦力大关系不大,C项错误。故选A。答案:5.C 6.A(2023·重庆模拟检测)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首次采用氢能作为火炬燃料。某校同学搜集了氢能的相关资料并绘制“我国氢能开发利用现状”资料卡片。据此,完成7~8题。7.横向“绿氢”经济带发展氢能的优势能源主要有( )①太阳能 ②风能 ③天然气 ④水能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8.我国发展“绿氢”能源可以( )A.通过捕集和封存CO2,改善大气环境质量B.降低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优化产业结构C.改变富煤少油的资源禀赋,保障能源安全D.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障资源和环境安全解析:第7题,结合材料可知,横向“绿氢”经济带主要是指西北和华北地区的可再生能源,西北和华北地区太阳能和风能丰富,①②正确。 天然气不属于可再生能源,③错误。 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能资源都不丰富,④错误。 故选A。第8题,二氧化碳并不是环境污染的气体,A项错误。 “绿氢”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因此会提升比重,B项错误。 发展“绿氢”能源并不会改变富煤少油的资源禀赋,C项错误。 发展“绿氢”能源可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障资源和环境安全,D项正确。 故选D。答案:7.A 8.D(2023·广州市调研)以木炭或煤球等为燃料的火炉(下图)经济实用,是土耳其传统取暖设备。2022年因欧洲天然气危机,在土耳其本地火炉销售旺季到来之前,来自荷兰、德国等地的订单爆满。据此,完成9~10题。9.传统火炉在土耳其的销售旺季始于( )A.春末 B.夏末C.秋末 D.冬末10.2022年,土耳其传统火炉在荷兰、德国等地畅销的原因是( )A.冬季异常寒冷 B.能源价格高涨C.煤炭资源丰富 D.环保政策要求解析:第9题,土耳其位于北半球,纬度大概40°左右,纬度高,秋末气温降低,因此传统火炉在土耳其的销售旺季始于秋末,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第10题,传统火炉是以木炭或煤球等为燃料的火炉,取暖成本低,再加上欧洲天然气危机,导致天然气资源短缺,能源价格高涨,取暖成本上涨,故土耳其传统火炉在荷兰、德国等地畅销的,B项正确;冬季异常寒冷未体现,荷兰自然资源匮乏,煤炭资源不丰富,土耳其传统火炉以木炭或煤球等为燃料会加剧环境污染,故A、C、D项错误,选B。答案:9.C 10.B(2023·汕头一模)虚拟电厂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电厂,是指利用软件系统参与电网的运行和调度的智能电网技术。虚拟电厂平台可直接调度分散分布的发电装置、储能系统、电动车充电站等的电能,使电力资源再分配,实现削峰填谷。下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城市“冬、夏季风电与光伏发电量日变化预测”。据此,完成11~12题。11.图中的曲线②代表( )A.夏季日风电 B.冬季日风电C.夏季日光伏 D.冬季日光伏12.下列地点在夏季用电高峰期参与虚拟电厂调度响应合理的是( )A.地铁适当调低空调的温度B.汽车充电站提高其充电功率C.机械厂开足马力全力运行D.企业储能设备放电返充电网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②④白天功率大,夜间停止发电,符合光伏发电的昼夜变化的特征,①③昼夜均能够发电,为风力发电特征,A、B项错误;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比冬季太阳高度角更大,昼长更长,②的发电功率大于④,且发电时间较长,判读为夏季,C项正确,D项错误。故选C。第12题,根据材料可知,地铁适当调低空调的温度、机械厂开足马力全力运行不涉及分布的发电装置、储能系统、电动车充电站等的电能,A、C项错误;汽车充电站提高其充电功率可能使用电高峰电力缺口增大,B项错误;企业储能设备放电返充电网属于电能调度,且一定程度补充了高峰期的用电缺口,D项正确。故选D。答案:11.C 12.D二、综合题(共2道题)13.(2023·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浑善达克沙地(下图)曾经水草丰美,20世纪后期,由于草场退化严重,沙尘暴频发。21世纪初,这里开始进行生态恢复。在浑善达克沙地深处某行政村,设计了乔—灌—草多层次、高密度防风林。同时,为了保证树木成活,使用生根剂处理树木。当年种植的旱柳萌芽了,然而好景不长,次年这些树木就不再抽叶,并逐渐枯死。2002年,人们在严重退化的土地上,建起了围栏,让其自然恢复。到2008年,该行政村草被完全恢复,自然生长的榆树高达5~8米。(1)推断浑善达克沙地的主要气候特征。(2)分析当地在严重退化的沙地上,人工树木短暂存活后逐渐枯死的原因。(3)说明建起围栏后当地植被自然恢复的过程。(4)对于“在浑善达克沙地类似地区应加强人工恢复植被”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根据图像资料可得,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年降水量在200 mm~400 mm之间,年降水量少,且纬度高,靠近冬季风源地,多大风天气;其气候大陆性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降水变率大,气温年较差大。第(2)题,根据材料可得,在人工树木移栽初期,植物依赖自身储存的养分能够维持其短期的生长,植物可以进行萌芽;当地土壤为砂质土壤,土壤贫瘠、疏松,土壤养分少,植物生长不良;且当地气候大陆性强,冬季严寒,多大风,植物越冬困难;当地种植多层次、高密度防风林,对水资源需求量大,大陆性气候,春夏季升温快,降水少,当地蒸发强烈,水分不足,不利于人工树木存活。第(3)题,建起围栏之后,当地的人为干扰被消除或减少,未完全崩溃的自然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节能力,将原有土壤保留有当地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如草、耐旱灌木等适应性强的植物在裸地上首先生长;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当地土壤、水分等条件逐步改善,从而有更多种类的植被逐步恢复,直至形成稳定的植被。第(4)题,先表明自己观点,通过材料“2002年,人们在严重退化的土地上,建起了围栏,让其自然恢复。到2008年,该行政村草被完全恢复,自然生长的榆树高达5~8米。”可得,人工植被较自然植被恢复投入大,成效小;通过适度减少人类的干扰,自然恢复的植被效果可能更好。故不应加强人工植被恢复。答案:(1)年降水量少(年降水量在200 mm~400 mm之间),降水变率大,多大风,气温年较差大。(2)人工树木移栽初期,依赖自身储存的养分能够维持其短期的生长。当地土壤贫瘠、疏松,冬季严寒,多大风,且蒸发强烈,水分不足,不利于人工树木存活。(3)原有土壤保留有当地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适应性强的植物在裸地上首先生长;生长过程中,土壤、水分等条件逐步改善,从而有更多种类的植物逐步恢复,直至形成稳定的植被。(4)观点:不应加强人工植被恢复。人工植被恢复投入大;适度减少人类的干扰,自然恢复的效果可能更好。14.(2023·深圳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奥亚圭地处智利北部安第斯山区。1890年铁路开通后,该区域利用火山口的硫磺资源发展硫磺加工产业,在平缓台地上兴建了若干工业营地。奥坎基尔查火山矿区为该区域最大的硫磺矿区,早期通过公路运输硫磺,遇道路中断则改用骆驼、骡。1920年修筑能兼运硫磺和工人的空中索道。1940年,奥亚圭周边区域硫磺工业进入鼎盛期,城市得到快速发展并吸引大量外籍劳工迁入。20世纪后期,该区域硫磺工业衰落,留下的工业遗址亟需得到保护性开发。下图是奥亚圭市及周边区域地图。(1)分析奥亚圭周边区域硫磺工业营地的区位条件。(2)与地面运输相比,说明该矿区采用高空索道运输的优势。(3)为该区域利用硫磺工业遗址发展工业旅游提出合理的建议。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奥亚圭周边区域硫磺工业营地邻近火山,靠近原料产地,便于获取硫磺原料;周围有铁路、公路,便于硫磺产品外运;工业营地靠近国界,有利于招募邻国劳动力,满足生产需求;工业营地附近有河流、湖泊,生产生活取水方便;且地形相对平坦,方便营地建设。第(2)题,奥亚圭地处智利北部安第斯山区,山区地形复杂,运输里程长,索道运输可以缩短运输距离;索道运输速度较快,能提高运输效率;山区地面交通容易因灾中断,索道运输可提高运输的连续性,避免地面交通不畅带来的运输损失。第(3)题,若硫磺工业遗址发展工业旅游,可以在原有基础设施上进行利用调整改造,可将原来运输硫磺的高空索道改造成客运索道,服务登山探险、旅游、科考等多样化旅游活动,以提供便利;将工厂改造为博物馆供游客参观学习;营地具有基本生活设施,可以改造为科考站、民宿等接待基地,满足旅游地的接待能力。答案:(1)邻近火山,便于获取硫磺原料;邻近铁路、公路,便于硫磺产品外运;邻近国界,便于招募邻国劳动力;地形平坦,便于营地建设;邻近河湖,取水方便。(2)山区地形复杂,索道运输可以缩短运输距离;索道运输速度较快,能提高运输效率;山区地面交通易因灾中断,索道运输可提高运输的连续性。(3)将高空索道改造成客运索道,服务登山探险、旅游、科考;将工厂改造为博物馆供游人参观;将营地改造为科考站、民宿等接待基地。专题强化练(六) 人口与城市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2023·韶关二模)下图示意我国不同地区2010—2017年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小学生人数年均增长图。据此,完成1~2题。1.东部人口数量的变化说明东部地区( )A.常住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外来人口本地化明显C.教育资源供给显著改善D.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2.为改善东北地区的人口变化趋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改善生态环境 B.健全养老保险体系C.优化产业结构 D.增加教育资源投入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东部常住人口增长速度不到1%,没有加快,A项错误;户籍人口增长速度略高于常住人口增长速度,说明大量外来人口获得了迁入地的户口,外来人口本地化明显,B项正确;小学生人数增长速度快,给教育资源带来了一定的压力,C项错误;图中信息无法直接体现老龄化信息,且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东部地区对人口迁移的吸引力较大,大量青壮年人口的迁入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程度,D项错误。故选B。第2题,读图可知,东北人口出现负增长。为改善东北地区的人口变化趋势,应加快人口增长速度,吸引人口迁入,减少人口迁出。优化产业结构能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口迁移的吸引力,C项正确;改善生态环境、健全养老保险体系、增加教育资源投入也能影响人口增长,但效果不明显,A、B、D项错误。故选C。答案:1.B 2.C(2023·揭阳二模)2003年起,由于大量的外籍中低端劳动力迁入,卡塔尔人口进入高速增长期。截至2022年10月,卡塔尔外籍人口比例高达85%。下表为卡塔尔常住人口结构统计表。据此,完成3~5题。年/月 男性/人 女性/人 总/人2022年10月 2 185 629 834 451 3 020 0802022年9月 2 167 885 817 144 2 985 0292022年8月 2 136 084 8 017 16 2 937 8002022年7月 1 995 118 663 193 2 658 3112022年6月 1 984 812 672 521 2 657 3332022年5月 2 065 451 787 435 2 852 8862022年4月 2 008 241 765 357 2 773 5982022年3月 2 043 351 782 935 2 826 2862022年2月 2 029 353 782 421 2 811 7742022年1月 2 011 530 780 395 2 791 9253.导致卡塔尔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调的主要原因是( )A.生育政策控制 B.油气资源开采C.国土战争频发 D.生态环境优良4.推测卡塔尔大量外籍人口主要来自于( )A.东亚 B.东南亚C.南亚 D.中亚5.大量外籍人口对卡塔尔促进较大的服务业部门是( )A.体育业 B.娱乐业C.旅游业 D.金融业解析:第3题,卡塔尔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外籍劳动力的迁入,且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从而导致该国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调,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第4题,从材料可以看出,卡塔尔外籍人口中低端劳动力所占比例较高,应该来自于发展中国家,从地缘角度可以判定主要来自邻近地区,且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人口密集,可判定以该地区为主,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第5题,大量的外籍中低端劳动力迁入卡塔尔,其目的是为了更多的经济收入,该区这些大量的海外移民,他们向国内亲属汇回职业所得,成为数目惊人的侨汇,这一过程促进金融服务业的发展,D项正确;体育业、娱乐业、旅游业不是外籍中低端劳动力主要从事的行业,A、B、C项错误。故选D。答案:3.B 4.C 5.D(2023·揭阳一模)云南省普者黑景区发育有南方典型喀斯特地貌,是国家5A级旅游景点。近年受气候变化、人类开发等影响,当地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下表为普者黑湿地流域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数量与面积变化。据此,完成6~8题。项目 土地利用类型建设用地 林地 农耕地 湿地 园艺用地1990年 斑块/个 59 550 107 91 47面积/公顷 549 9 370 19 670 2 319 2372000年 斑块/个 60 613 102 110 46面积/公顷 674 9 181 20 045 2 190 2402005年 斑块/个 62 594 95 63 48面积/公顷 707 9 424 20 696 1 573 2392010年 斑块/个 65 598 89 60 51面积/公顷 756 9 165 20 778 1 849 2442015年 斑块/个 63 589 84 62 51面积/公顷 785 9 177 20 804 1 916 2436.1990—2015年,土地集中趋势最明显的是( )A.建设用地 B.林地C.农耕地 D.园艺用地7.1990—2015年,当地可能发生的事件是( )A.1990年后封山育林 B.2010—2015年退耕还林C.1990—2005年降水减少 D.2015年景区下游筑坝拦水8.推测普者黑景区的土地利用模式为( )解析:第6题,1990—2015年,只有农耕地的斑块数量在持续减少,而总面积在增加,说明农耕地集中趋势最明显,故选C。第7题,与1990年相比,2000年林地面积减少,A项错误;2010—2015年农耕地的增加面积比林地大,B项错误;1990—2005年湿地面积萎缩,可能与降水减少有关,C项正确;与2005年相比2010年湿地面积快速回升,可能是下游修筑水坝拦水,该地水位上升,湿地恢复,而不是在2015年景区开始筑坝,D项错误。故选C。第8题,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大,一般选择在邻近公路、交通便利的区域;园艺用地的蔬菜、花卉等产品更依赖市场,附加值较高,适合邻近居民活动较多的建设用地;农耕地邻近村庄建设用地,便于农耕;林地需要投入的劳动力较少,可以布局在相对偏僻处。故选A。答案:6.C 7.C 8.A(2023·惠州三调)“城市爬坡”指山地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向周边坡地扩张和延伸的现象。兰州地处黄河谷地,2000年—2020年期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爬坡趋势显著。据此,完成9~10题。9.兰州中心城区爬坡趋势显著,主要因为( )①城区人口激增 ②河谷用地紧张 ③城区污染严重 ④坡地资源丰富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0.兰州市爬坡区域可能会( )A.植被增多 B.地价降低C.生态恶化 D.耕地增加解析:第9题,兰州地处黄河谷地,河谷狭窄,河谷用地紧张;随着城区人口激增,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增加,爬坡趋势显著,①②正确。河谷狭窄,城区污染一直存在;河谷狭窄,坡地资源丰富,但建设成本较高,③④错误。故选A。第10题,兰州市爬坡区域可能会破坏山坡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荒漠化加剧,C项正确,A项错误。地价上升、耕地减少,B、D项错误。故选C。答案:9.A 10.C (2023·宁波模拟考)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舒适、准时、运输能力高的运载方式。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群通过规划建设多种轨道交通运输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据此,完成11~12题。11.该城市群内不同层级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的作用是( )A.高速国铁干线满足城市间的客运需求B.城际铁路促进不同城市群间的联系C.都市圈轻轨主要服务于城市功能区D.市郊铁路扩大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12.多种轨道交通运输网在推动该城市群内部协调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 )①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②解决城市群内交通拥堵③促进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④提升城市群的经济地位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高速国铁干线满足城市间的客运需求,A项正确;城际铁路促进同一城市群内不同城市之间的联系,B项错误;都市圈轻轨主要服务于连绵发展区,C项错误;市郊铁路扩大次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D项错误。故选A。第12题,多种轨道交通运输网在推动该城市群内部协调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①③正确;多种轨道交通运输网建设,可以缓解中心城市交通拥堵,但不能解决城市群内交通拥堵,②错误;多种轨道交通运输网对提升城市群的经济地位作用不大,④错误,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答案:11.A 12.B二、综合题(共2道题)13.(2023·湖南高三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中的住区逐渐出现建筑设施老化、环境风貌杂乱、治理水平低下等问题,成为居住品质低下的老旧住区。城市老旧住区的空间分布与建设时序、功能区划、土地价格等因素息息相关,且老旧住区具有“传染”性,呈集聚分布态势。下图示意哈尔滨市区街道层面的老旧住区空间分布。(1)推测哈尔滨老旧住区的主要住户类型。(2)判断甲地附近主要的城市功能区类型,并说明该地住区老化严重的原因。(3)哈尔滨老旧住区多呈现集聚分布态势,对此作出合理解释。(4)有人建议有序引导老旧住区住户向松花江北岸迁移,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老旧住区开发时间较早,推测部分留在老旧住区的住户为尚未搬迁的老人。由于老旧住区居住品质较低,推测其租金较低,有部分中低收入的租户。由图知老旧住区集中分布在松花江南岸主城区,商业区及部分工厂亦分布于此,且早期的工厂在厂房附近配建了住宅,所以就近工作的住户也留在老旧社区。第(2)题,甲地位于近郊,住区老化程度呈现孤岛状高值。哈尔滨为东北老工业城市,郊区适合发展工业,早期的工厂占地面积较大,在厂房附近配建了住宅,随着时间推移以及工业的衰败,工厂周边的住区逐渐老化。第(3)题,首先,根据所学知识,住宅区为城市建成区中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本身多呈集中连片分布。其次,为降低联系成本,城市的开发往往是连续蔓延式,同一片住区开发时间接近,老化程度相当。根据材料,旧住区具有“传染”性,这可能由于老旧住区地租较低、口碑较差,导致一整片区域的吸引力较弱,附近的其他住区也开始疏于管理维护,加速周边住区的老旧。第(4)题,回答赞同:由图知老旧住区集中分布在松花江南岸主城区,迁至松花江北岸可以疏解住宅用地空间,减轻中心区的土地压力;松花江北岸开发晚,受工业发展影响小,故北岸环境优于南岸,因开发晚,住区的老化程度低,开发潜力大;松花江北岸空间大,地价相对较低,搬迁至江北可获得较大的居住面积,改善住房条件;搬迁至江北可促进江北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回答不赞同:由于江北为新建区,在初期,基础设施与生活便利程度与主城区相比存在差距;与原居住地有松花江相隔,交通不便;搬迁带来的生活习惯的改变,使部分居民,特别是年纪较大的老人不愿搬迁;为保留对原传统街区的文化记忆而不愿搬迁;可以采用建设高层建筑的方式来缓解土地压力大的问题等。答案:(1)长期居住的老年人(原住民);中低收入的住户;就近工作的租户。(2)工业区。哈尔滨为老工业基地,郊区工业开发较早,配套住区建筑年代较长;(随着老工业基地衰败,)工厂停产、人口外迁,住区缺乏维护;改造迁移成本高。(3)住宅区为城市规模最大的功能区,本身常常集中连片分布;同一片住区开发时间接近,老化程度相当;住区老化加速人口外迁,降低区域经济活力;(“传染”)导致邻近的住区(口碑也下降,)地价难以上升,维护动力不足,加速周边住区老化。(4)赞同 疏解住宅用地空间,减轻中心区的土地压力;松花江北岸环境优美,老化程度低,开发潜力大;松花江北岸用地充足,地价较低,能够获得较大的补偿面积,改善住房品质;带动松花江北岸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不赞同 保留原住民能够保护传统街区的文化记忆;松花江北岸与主城区隔江相望,交通不便,且基础设施与生活便利程度与主城区相比存在差距;通过建设高层建筑等方式能够解决原地回迁对土地的压力等问题;搬迁将改变生活习惯,部分居民搬迁意愿较低。14.(2023·湛江高三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香港多岛屿,陆地面积1 106 km2,人口747万人,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香港地形主要为丘陵,平地较少。香港市区高楼集中,人口稠密。2021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成立北部都会新区,范围包括元朗区和北区。该新区定位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融入大湾区发展。深圳也在靠近北部都会区的南部区域设立600 km2的深圳临港都市带。图1示意北部都会新区位置,图2示意香港填海造陆范围。(1)简述香港设立北部都会新区的主要目的。(2)相比填海造陆,说明香港政府选择北部地区作为新区的优势。(3)简述促进深圳临港都市带和香港北部都会区成为大湾区城市核心区的措施。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设都会新区有利于承接主城区转移出的人口和产业,缓解城市发展问题;通过新区建设来扩展城市空间,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新都会有利于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改善人地关系;建设新都会,有利于增加城市面积,可以合理布局香港城市功能区。第(2)题,香港政府选择北部地区作为新区比填海造陆成本低,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小,对环境影响小;结合所学可知,香港北部地区人口相对稀少,因此建设成本低。第(3)题,结合所学可知,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形成不同城区的合理分工,有利于促进城市产业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产业迁入;强化高端经济要素的空间集聚,有利于发挥区域集聚的优势。答案:(1)承接主城区转移出的人口和产业;通过新区建设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合理布局香港城市功能区。(2)比填海造陆成本低,对环境影响小;北部地区人口相对稀少,建设成本低。(3)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形成不同城区的合理分工;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高端经济要素的空间集聚。专题强化练(七) 产业区位因素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2023·漳州三模)我国西部某省级行政区糖料、水果、蔬菜等农作物生产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图1示意1995—2019年该区主要农作物产量变化,图2示意该区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占比变化。据此,完成1~2题。1.该省级行政区为( )A.新疆 B.甘肃C.四川 D.广西2.为促进农民增收,当地农业生产的优化方向是( )A.开垦耕地,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B.增加劳动力投入,扩大糖料作物种植规模C.调减大宗水果生产规模,开发时令优稀水果D.利用夏季光热条件扩产蔬菜,开拓华东市场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省级行政区糖料作物产量突出,且糖料作物、水果和蔬菜产量增长较快,粮食作物产量较低。广西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纬度位置较低,甘蔗种植规模大,糖料产量高,最符合图1中糖料产量走势,D项正确,A、B、C项错误。故选D。第2题,广西粮食产量有限且粮食种植面积占比呈下降趋势是受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影响,在当地盲目开垦耕地易引起石漠化等生态问题,A项错误;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应控制和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B项错误;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光热条件充足,此时广西优势较小,D项错误;调减大宗水果生产规模,开发时令优稀水果,可以改善当地水果种植结构,提高水果产业经济效益,C项正确。故选C。答案:1.D 2.C(2023·南充三模)农田宜机化改造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采用工程措施将高低不平、大小不一、分散零碎的农田地块进行整理修建,使其路相通、田相连、地成片,成为适合大中型农业机械的标准农田。2014年以来,重庆开始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实验。据此,完成3~4题。3.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重庆宜机化改造的最大难点在于( )A.地形 B.气候C.水文 D.土壤4.原有农田经宜机化改造后,面积约增加3%~5%,主要是因为( )A.坡度减小 B.宜机械化C.田埂减少 D.缓坡开荒解析:第3题,重庆被誉为“山城”,山高坡陡、土地零碎,先天地形条件制约大规模农业机械的使用,而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宜机化改造更易推进,A项正确;重庆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并无太大区别,B项错误;宜机化改造主要针对的是农田地块的平整工作,与水文和土壤条件无关,C、D项错误。故选A。第4题,农田宜机化使分散零碎的农田地块进行整理修建,使其田相连、地成片,而原有的田地之间的田埂分割了零碎的农田,农田宜机化推平了田埂,使得田埂变农田,导致农田面积增加,C项正确;原有农田在地形相对平坦地区,在坡度较大的地区几乎没有农田,坡度减小的地区不会增加耕地面积,A项错误;机械化可以更好的提高农业耕作效率,但无法扩大耕地面积,B项错误;开荒说明原来并不是农田,其增加的耕地面积不是在原有农田的基础上,D项错误。故选C。答案:3.A 4.C(2023·宜昌三模)南昌航空城是以航空工业为主体,相关产业为依托,集航空工业产品研发与制造、航空通用运营与服务、航空博览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化卫星城市。城市内部有航空产业区、机场试飞区、综合配套区等六大功能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航空产业集聚区。据此,完成5~6题。5.推动南昌航空城兴起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 环境 B.政策 交通C.科技 环境 D.政策 科技6.南昌航空城的建设,主要体现了( )A.城乡统筹 B.产城融合C.乡村振兴 D.文旅融合解析:第5题,航空卫星城的兴起需政策引导与支持,同时南昌航空产业的科技研发能力强,需依托科技,故主导因素是政策和科技,D项正确;交通和环境会影响航空城的兴起和发展,但不是主导因素,A、B、C项错误。故选D。第6题,结合材料可知,大量产业集聚在航空城,主要体现的是产城融合,B项正确;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城乡统筹、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A、C、D项错误。故选B。答案:5.D 6.B(2023·德阳三模)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遍布1~3层的扁平式中小企业厂房。近年来,多层“立体工厂”厂房广泛兴起,当地企业纷纷寻求“工业上楼”。根据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环境、物流等不同需求,单个企业不同部门或多个企业往往集中于一栋“立体工厂”之中,选择适宜的楼层布局。电子信息企业生产设备尺寸大、重量大,且核心零部件生产不容许有较大震动。据此,完成7~8题。7.当地企业寻求“工业上楼”的主要原因是( )A.环保要求提高 B.市场竞争加剧C.付租压力上升 D.政府统一规划8.当地生物医药企业往往不与其他企业共享厂房而独立布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生产设备 B.生产工艺C.物流需求 D.环境质量解析:第7题,环保要求提高不仅仅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全国多数地区环保要求都在提高,A项错误。“工业上楼”对缓解市场竞争加剧作用不大,B项错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地价上涨,企业付租压力上升,“工业上楼”可以选择适宜的楼层布局,降低成本,C项正确。企业行为多数是自发的,受经济发展影响大,政府统一规划影响较小,D项错误。故选C。第8题,当地生物医药企业生产的药品要求环境质量较高,对水、空气等环境要求较严格,D项正确。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物流需求和其他企业差异不大,A、B、C项错误。故选D。答案:7.C 8.D(2023·泉州三模)铁路选线时应该绕避冰川作用区。中巴拟建铁路(喀什—瓜达尔港)经过中国和巴基斯坦交界处及附近的高原山地,该区域冰川发育,自然灾害频发,对铁路运行构成较大威胁。图1示意某中巴拟建铁路某段线路,图2示意某段冰川作用区铁路走线。据此,完成9~10题。9.图中的铁路线避开谷底,选择高位走线的主要原因是( )A.少占用耕地和居民点B.避免冰川堰塞湖的影响C.减少工程建设的投资D.减轻滑坡和泥石流危害10.中巴铁路建成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瓜达尔港的腹地范围扩大B.经过马六甲海峡中国货轮明显减少C.运往中国货物以水果为主D.初期中巴公路的运输量大幅度下降解析:第9题,结合材料可知,该区域冰川发育,自然灾害频发,因此铁路线避开谷底,选择高位走线的主要原因是避免冰川堰塞湖的影响,B项正确;该地自然灾害频发且海拔高,河谷地区人口分布少,A项错误;和在谷底修建铁路相比,高位走线工程建设难度更大,投资更多,C项错误;滑坡、泥石流一般在降水较多且降水强度大的地区发生概率大,该地这种地质灾害相对较少,且高位走线与谷底相比,也不能避开滑坡泥石流灾害,D项错误;故选B。第10题,该铁路建成后,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及沿线交通通达度提高,使得瓜达尔港的服务范围(腹地范围)扩大,A项正确;该铁路建成后,部分石油等物质选择该种运输方式,但数量有限,而且通过马六甲海峡的中国货轮并不以油轮为主,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量提升,通过马六甲海峡的中国货轮并不一定会减少,B项错误;中巴铁路运送的物质主要是石油资源,C项错误;初期由于中巴铁路和中巴公路相比,它的运输优势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而且随着中巴贸易量的增长,中巴公路运输量并不会明显大幅度下降,D项错误。故选A。答案:9.B 10.A(2023·佛山二模)南方地区牛肉消费量占全国的57%,但产量仅占全国的27%。近年来,云南省凭借自身优势,开始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为解决农户购牛难的问题,普洱等地开办“牛超市”,由企业出资从省外引进良种牛,搭建牛源供应平台,同时也提供贷款、防疫、保险、培训等“一站式”服务。肉牛产业正成为助力普洱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据此,完成11~12题。11.近年来,云南省兴起肉牛养殖业的主要原因是( )A.草场广阔 B.市场需求C.牛源优质 D.服务完善12.普洱等地开办“牛超市”,主要是为了( )①延长肉牛产业链 ②降低农户养殖风险 ③拓宽牛肉销售渠道 ④扩大肉牛养殖规模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解析:第11题,由于南方地区牛肉消费量占全国的57%,但产量仅占全国的27%。说明当地牛肉市场较为广阔,因此近年来云南省兴起肉牛养殖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市场的需求,B项正确。草场广阔,牛源优质与服务完善是云南省肉牛养殖业的优点,而不是原因,A、C、D项错误。故选B。第12题,由于普洱等地开办“牛超市”,由企业出资从省外引进良种牛,搭建牛源供应平台,同时也提供贷款、防疫、保险、培训等“一站式”服务,能够为农户解决购牛难的问题,由于牛超市能够提供防疫保险与培训等服务,所以能够降低农民养殖的风险,②正确。由企业出资从省外引进良种牛,搭建牛源供应平台,有利于吸引农民养殖肉牛,有利于扩大肉牛养殖规模,④正确,当地开办的牛超市对牛肉销售渠道与产业链影响相对较小,①③错误,所以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答案:11.B 12.C二、综合题(共2道题)13.(2023·永州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最适宜种植花卉的地区,气温应该在12 ℃~30 ℃之间,并且具有强烈的光照和较大的昼夜温差。昆明斗南地区是我国天赐的鲜花种植宝地,约位于25°N,海拔高度约为1 800米。据统计,2021年斗南鲜切花交易总额约达4.4亿元,约102.57亿支鲜切花经斗南花卉市场销往世界各地,全国每10枝鲜切花里,有7枝来自斗南,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能看见斗南鲜切花的身影。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下图为昆明斗南花卉产业位置和昆明气候要素统计图。(1)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分析斗南地区成为我国天赐的鲜花种植宝地的条件。(2)从市场的角度,分析斗南地区鲜花能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3)试从产业链的角度,对斗南地区鲜花未来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第(1)题,云南斗南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大气相对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地面升温快,白天地表温度高;而且大气稀薄导致大气保温作用弱,晚上降温速度快,晚上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鲜花的生长和品质的提高。第(2)题,世界经济在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鲜花的需求增加;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进步有利于云南鲜花扩展世界市场;现代冷藏技术的进步,延长了鲜花的保质期,有利于扩大市场。第(3)题,从延长产业链的角度,斗南地区的鲜花产业要从低附加值的种植向高附加值培育良种,开发研究鲜花制品等方向延伸。从研发角度,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鲜花品质。从种植方面,加强科学管理及专业化规模化种植。从产品研发角度,推进鲜花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研发香水等高附加值产品。从销售方面,要积极利用现代互联网销售渠道,扩大销售渠道。扩大宣传,培养本地鲜花品牌等。答案:(1)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地面获得热量多,但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弱,温度适宜;白天地面辐射强,大气增温,温度较高,夜间由于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2)随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提高,市场对鲜花的需求增大;冷藏保鲜技术和物流的进步,扩大鲜花销售范围;靠近机场、高速公路等,交通快速发展和运输方式多样化缩短了市场距离。(3)研发:加大资金投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优良鲜花品种;加强鲜花制品研究;生产:适当扩大鲜花种植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鲜花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配套:发展和完善鲜花冷链物流;依托鲜花产业,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销售: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完善销售网络;加强宣传,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14.(2023·德阳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智利总人口1 949.3万(2021年),是南美洲最发达的经济体。因公共交通体系不完善,私家车在智利民众的日常出行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是通过性较好的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更受民众的青睐。智利对整车进口实施零关税政策,日本、韩国、法国、德国、中国等国的汽车品牌能在这里自由竞技。中国车企于2006年进入智利市场,经过多年的经销网络搭建和质保体系完善,中国车企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加之2019年后,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受阻,华系车在智利市场占有率迅猛攀升,2022年达到39.7%。下图示意智利位置。(1)分析智利汽车进口依赖于海运的原因。(2)从地理角度说明智利汽车市场青睐SUV的理由。(3)说明智利引进整车生产企业的不利条件。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智利西部临太平洋,港口众多,海运便利;根据材料可知,智利汽车主要来源于日本、韩国、法国、德国、中国等亚欧临海国家,运输距离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运运量大,运价低,适合远距离运输。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智利公共交通体系不完善,私家车在智利民众的日常出行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私家车为主要出行工具;读图可知,智利紧邻高大的海岸山脉,气候、地形复杂多样,对车辆通过性要求高,而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通过性较好;智利是南美洲最发达的经济体,居民收入较高,购买力强。第(3)题,产业链欠缺,生产协作条件差,整车生产成本高;智利总人口1 949.3万,人口较少,国内市场规模有限;日本、韩国、法国、德国、中国等国的汽车品牌能在这里自由竞技,多国车企竞争激烈。答案:(1)智利西部临海,港口众多,海运便利;其汽车主要来源于亚欧临海国家,运输距离远;海运运量大,远距离运输成本低。(2)公共交通体系不完善,私家车为主要出行工具;气候、地形复杂多样,对车辆通过性要求高;居民收入较高,购买力强。(3)产业链欠缺,生产协作条件差,整车生产成本高;人口较少,国内市场规模有限;多国车企竞争激烈。专题强化练(三) 水体运动规律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2023·湛江一模)水库是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下图为某水库某一次降水过程中进库流量和出库流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图中示意的水库功能是( )A.拦沙拦水,蓄清排浑B.增加下渗,涵养水源C.增大出水,冲刷河床D.拦蓄洪水,调节径流2.图示水库水位最高的时刻是( )A.T1 B.T2C.T3 D.T4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图示T3之前水库的进库流量大于出库流量,T3之后出库流量比较平稳,起到了拦蓄洪水、调节下游径流的作用,D项正确。“蓄清排浑”是汛期排浑,汛后蓄清,是水库的一种运用方式,不是水库功能,A项错误。从图中信息无法判断出该水库起到了增加下渗的功能,B项错误。从图中信息能够判断出水库起到了调蓄径流的作用,并不能增大出水,C项错误。故选D。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T3时刻以前进库流量一直大于出库流量,说明T3时刻以前水库一直在蓄水,在T3时刻水库的进库流量和出库流量达到相等,并且在T3时刻以后出库流量大于进库流量,说明T3时刻以后水量减少,水库的水位降低,所以T3时刻水库水位达到最高,因此图示水库水位最高的时刻是T3,所以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答案:1.D 2.C(2023·河源期末)龙滩水电站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水河上游,为西电东送枢纽工程,修筑大坝进行蓄水发电。受温度与压力的影响,坝体会出现变形,往往1毫米的位移预示着水位数米涨落。现尝试采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坝体位移监测,绘制了坝顶顺河向位移过程线(如图)。据此,完成3~4题。3.龙滩水电站坝体位移变化测量主要使用的技术是( )A.GIS B.GNSSC.RS D.数字地球4.由坝体位移可推断该河段( )A.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9月进行蓄水C.结冰期时间长D.河流水位变化大解析:第3题,测量坝体位移变化主要通过定位实现监测与数据收集,所以需要借助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故选B。第4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周边山地海拔较低且位于亚热带,无积雪融水补给,河流无结冰期,A、C项错误;9月份坝体已经向下游发生位移,说明水位较高、对坝体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应该排水而不是蓄水,B项错误;通过读图可知,坝体在7月份之前向上游移动,7月份之后向下游移动,判断7月份之前坝体内水位较低,7月份之后坝体内水位过高、对坝体造成了较大的压力,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答案:3.B 4.D(2023·清远期末)水库建设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巨大作用,是调节水库径流、泥沙以及蓄水的重要水利设施。水库泥沙的淤积将直接影响水库综合效益的发挥。地理学者研究出了水库泥沙淤积分布的估算方法,以水库形状为主要依据,将水库分为洪积平原型、湖泊型、丘陵型、峡谷型四种类型。下图示意不同类型水库淤积分布设计曲线(泥沙淤积在水库水深相应的位置)。据此,完成5~6题。5.我国水库泥沙淤积期主要出现在( )A.1—3月 B.4—6月C.7—9月 D.10—12月6.泥沙淤积会导致水库( )A.防洪能力增强 B.水体盐度下降C.发电效益降低 D.地下水位降低解析:第5题,水库的泥沙淤积期受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影响,我国河流受到季风影响,夏季河流补给较多,出现夏汛,河流流速快,水量大,携带泥沙量大,成为主要的泥沙淤积期,7—9月为夏季,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第6题,泥沙淤积会影响水库的库容,降低蓄洪能力,A项错误;水体的盐度与泥沙淤积关系不大,B项错误;水库泥沙含量大,影响水库的蓄水量,会使得发电效益降低,C项正确;地下水位与泥沙淤积关系不大,D项错误。故选C。答案:5.C 6.C(2023·韶关二模)剑鱼是一种高度洄游性鱼类,适宜栖息地的分布受海表温度和海表盐度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下图示意2018年印度半岛干季和湿季时西印度洋剑鱼适宜栖息地分布。据此,完成7~8题。7.推测剑鱼洄游的时间和方向,大致是( )A.1—3月向西南 B.4—6月向东北C.7—9月向东南 D.10—12月向西北8.与周边海区相比,剑鱼适宜栖息地的海水性质( )A.温度高,盐度高 B.温度低,盐度低C.温度高,盐度低 D.温度低,盐度高解析:第7题,剑鱼洄游一般是温暖的时间,洄游目的是产卵,所以A、D项错误;又根据图中信息显示,北部鱼类多,所以向东北游,B项正确;C项错误;故选B。第8题,根据图信息显示,主要分布在纬度低的地方,纬度低,温度高;在干季时,主要在南回归线附近,盐度高;湿季是降水多,参考价值不大,在南回归线也有分布,盐度高。故选A。答案:7.B 8.A(2023·汕头一模)2018年9月某台风过境伶仃洋期间,恰逢伶仃洋涨潮,海湾形状使伶仃洋中部海水迅速上涨,与海湾西侧海域形成水位差。图(a)示意伶仃洋及其西侧潮流站位置,图(b)示意台风过境前后该潮流站气象与海洋水文数据(图中箭头长短代表速度大小)。据此,完成9~10题。9.9月17日潮流站海水表层的流向和主要类型是( )A.自东北向西南的补偿流B.自东北向西南的风海流C.自西南向东北的补偿流D.自西南向东北的风海流10.台风经过潮流站时,引起该站海水表层流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海湾轮廓 B.海底地形C.风向变化 D.潮汐变化解析:第9题,9月17日风向有明显的变化,说明是处于台风过境时,根据材料“某台风过境伶仃洋期间,恰逢伶仃洋涨潮,海湾形状使伶仃洋中部海水迅速上涨,与海湾西侧海域形成水位差”,潮流站位于西侧,表层海水由水位高的中部流向海湾西侧,由于海岸线的原因,最终为东北流向西南,C、D项错误;水位差是正逢涨潮导致的中部水位高,西部水位低,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的为补偿流,不是风向形成的风海流,A项正确,B项错误;故选A。第10题,海陆轮廓和海底地形在短时间不会明显变化,故不会影响海水表层流速变化,A、B项错误;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当风向与流速变化有一定相关性,台风过境时,风向变化大,引起流速变化大,C项正确;台风过境时,潮汐对流速的影响减小,D项错误;故选C。答案:9.A 10.C(2023·韶关二模)墨西哥湾海面之下约1 006米的海底有一个巨大的圆形卤水池(形成过程如下图)。其卤水的盐度是普通海水的3~10倍,含氧量低,其周边有大量海洋生物遗体。据此,完成11~12题。11.墨西哥湾深海卤水池的形成过程是( )①新岩层产生裂隙 ②盐岩层受压拱起 ③盐水汇聚低洼地 ④高浓度盐水溢出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③12.卤水池的周边存在大量生物遗体的原因有( )①卤水附近觅食的生物多 ②卤水的防腐作用强 ③卤池上方海水运动较强 ④卤池附近含氧量低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第11题,读卤水池形成过程图可知,盐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上拱起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产生很多裂隙,高浓度盐水随着裂隙溢出海底,与普通海水因盐度差异,形成盐跃层,最后高盐度盐水在低洼地汇聚形成卤水池。故形成过程是②①④③,故选B。第12题,卤水含有营养盐类,附近觅食的生物多,①正确;卤水盐度高,防腐作用强,使大量生物遗体保留下来,②正确;卤池水盐度高,上方普通海水盐度低,形成盐跃层,不利于上下水体交换,与上方海水运动较弱,③错误;卤池附近含氧量低,不利于生物腐烂分解,因此大量生物遗体保留下来,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故选D。答案:11.B 12.D二、综合题(共2道题)13.(2023·梅州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喀纳斯湖位于阿尔泰山西南侧,喀纳斯河上游流域,是我国水量第三大淡水湖。该湖湖面风力较大,东西方向的大风经过下湖口时,就会沿着喀纳斯河谷,一路向北吹来。喀纳斯河谷内部发育有典型的冰川地貌,湖口由粗细不同的冰碛石块、砂与黏土等物质。在喀纳斯湖最北端的入湖口的湖面上,有一条浮动逆流而上、长达千米的由枯木堆成的长堤,是喀纳斯湖奇观之一。左图示意喀纳斯湖的局部区域图,右图是该地卫星图。(1)喀纳斯湖的形成与冰川有着密切关联,推测冰川对其形成的影响。(2)简析喀纳斯湖入湖口附近形成枯木长堤的原因。(3)预测全球气候持续变暖背景下喀纳斯湖可能产生的变化。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喀纳斯河谷内部发育有典型的冰川地貌,冰川侵蚀地表塑造了湖盆形态;随着全球气温变化,冰川融化,冰川刨蚀携带的大量冰碛物堵塞沟谷形成堰塞湖,冰川融化后水量汇聚,形成湖泊。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喀纳斯湖入湖口附近形成一条长长的枯木长堤,枯木来自于上游地区,洪水季节,河水水量增加,将上游大量的枯木携带漂入湖泊;同时该湖泊风力较大,一路向北吹来,带动枯木流动,将漂入湖水中的浮木推动着逆流上漂,枯木逐渐在入湖口汇聚形成。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增加,湖泊水量增大,湖泊面积扩大,水位抬升;同时,冰川融化导致湖泊湖口由冰碛物堵塞而成,稳定性较差;水位的升高也有可能导致冲毁堰体,导致湖泊面积减少甚至消失。答案:(1)冰川侵蚀地表塑造了湖盆形态;冰川融化后,冰碛物堵塞沟谷形成堰塞湖;冰川融水汇聚,形成湖泊。(2)洪水季节,河水将上游大量的枯木携带漂入湖泊;强劲的谷风由南向北吹至宽阔的喀纳斯湖;将漂入湖水中的浮木推动着逆流上漂,枯木逐渐在入湖口汇聚形成。(3)湖泊湖口由冰碛物堵塞而成,稳定性较差;气候持续变暖导致一定时期内冰川融水增加,湖泊水量增大;湖泊面积扩大,水位抬高;可能会冲毁堰体,导致湖泊面积减少甚至消失。14.(2023·湖北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智利竹策(cè)鱼是世界上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种之一,广泛分布在南太平洋海域。智利竹策鱼具有集群和洄游特征,海水温度是影响其洄游的最重要因素,在多数年份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和路线(下图)。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智利竹策鱼的活动范围会出现一些变化,对渔业捕捞产生一定影响。(1)据图描述智利竹策鱼在每年5月至翌年10月的洄游路线,并指出洄游范围以南海域的主要洋流运动方向。(2)比较智利竹策鱼幼鱼和成鱼对海水温度的适应差异,并说明依据。(3)在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智利竹策鱼幼鱼活动范围往往向偏南方向移动,试推测原因。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智利竹策鱼的洄游路线为:5月至10月,幼鱼向西北方向洄游;10月至翌年5月,幼鱼向西南方向洄游;翌年5月至翌年10月,成鱼向西北方向洄游。洄游范围以南海域位于40°S以南海域,该海域受西风带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因此主要洋流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第(2)题,表层海水温度主要受纬度和洋流影响,智利竹策鱼幼鱼和成鱼对海水温度的适应差异可从其各自活动海域的纬度和流经洋流两方面进行分析。由图可知,成鱼活动海域纬度偏高纬,幼鱼活动海域纬度偏低纬,高纬处纬度较高且受西风漂流(寒流)带来的冷水影响较大,水温较低,低纬处则相反,水温较低。因此从对海水温度的适应差异来看,成鱼更能适应低水温海域。第(3)题,强厄尔尼诺年,低纬度东太平洋海域水温异常偏高,受其影响,该海域北部水温会较往常年份偏高,而智利竹策鱼幼鱼为冷水性鱼,其活动范围应向高纬即水温较低方向扩展,即向南偏移。答案:(1)路线:5月至10月,(幼鱼)向西北方向洄游;10月至翌年5月,向西南方向洄游;翌年5月至翌年10月,(成鱼)向西北方向洄游。洋流方向:自西向东。(2)差异:成(幼)鱼更适应低(高)水温。依据:成鱼活动海域纬度整体偏高且受寒流(西风漂流)影响,水温偏低;幼鱼活动海域纬度整体偏低,水温偏高。(3)受低纬度东太平洋海域异常偏高水温的影响,图示海域北部水温可能升高,从而导致幼鱼活动范围向偏南方向移动。专题强化练(十)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2023·北京二模)读我国“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重点发展的九大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1~2 题。1.图中基地( )A.甲地夏季昼最长,太阳能最丰富B.丙地位于第一阶梯,风能较丰富C.乙地落差大,水能较丰富D.丁地降水多,太阳能不丰富2.清洁能源基地的建设使( )①能源生产结构优化 ②能源生产方式清洁化 ③能源生产消费格局转变 ④能源全部输入南方地区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第1题,甲地位于东北地区,纬度最高,夏季昼最长,但中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A项错误;丙地在黄河上游,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位于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地区风能丰富,B项正确;乙地位于黄河几字湾,即河套平原附近,流速较慢,水能不丰富,C项错误;丁地位于金沙江上游,位于青藏高原地区,降水较少,太阳能丰富,D项错误。故选B。第2题,建设清洁能源基地,有利于优化能源生产结构,同时清洁生产可以减少大气污染,①②正确;能源消费格局主要受经济发展影响,③错误;清洁能源基地生产的清洁能源除输入南方地区外,也提供给当地使用,④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①②正确,③④错误,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答案:1.B 2.A(2023·全国模拟)土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政府鼓励农户、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将耕地流转过来统一经营,并配合休耕政策,将地力较差的地块休耕。政府对转入耕地的农户、合作社或企业进行相应的补助。据此,完成3~4题。3.与先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比,现在农村实行“土地流转”的主要原因是( )A.城乡的差距缩小 B.我国粮食已自给C.农村劳动力不足 D.获取国家的补贴4.推测实施“土地流转和休耕”的意义是( )①提高单产 ②有利于扩大我国的耕地面积 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④促进我国粮食的出口 ⑤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A.①②③ B.①③⑤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解析:第3题,先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包干到户,因为当时农业发展水平比较低,主要是手工劳动,因此不适合大规模的经营,而将经营的单位划小到家庭。现在的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到少数人手里,因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而土地流转可以整合土地资源,便于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实现机械化和农业技术的推广,提高生产率,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A项错误,C项正确;我国粮食基本能够实现自给,但这不是土地流转的原因,B项错误;国家的补贴会对土地流转起到促进作用,但不是主要原因,D项错误。故选C。第4题,土地流转可以整合土地资源,便于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实现机械化和农业技术的推广,提高单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①③⑤正确;土地流转只是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并不会增加耕地面积,休耕在某种程度上则会减少耕地面积,②错误;我国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不会促进我国粮食的出口,④错误。①③⑤正确,故选B。答案:3.C 4.B(2023·杭州二模)我国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面积最大的原始林区。近年来,因东南亚国家耕作烧荒输入污染物等原因,西双版纳连续几年出现季节性空气污染。下图为西双版纳位置示意。据此,完成5~6题。5.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主要是为了( )A.保护落叶阔叶林 B.更好地种植橡胶C.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D.保护国家耕地资源6.推测近年来西双版纳出现季节性空气污染的时间是( )A.12月、1月 B.3月、4月C.6月、7月 D.9月、10月解析:第5题,我国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以热带季雨林植被为主,因此当地设立自然保护区不是为了保护落叶阔叶林,排除A项;自然保护区内禁止开发,因此不是为了更好地种植橡胶、也不是保护国家耕地资源,排除B、D项;我国西双版纳有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设立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当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C项符合题意。故选C。第6题,材料信息表明,近年来西双版纳出现季节性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临近的东南亚国家耕作烧荒输入污染物所致,临近的东南亚国家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季(11月—次年5月)后期当地烧荒,为雨季耕作积蓄肥料,因此当地季节性空气污染源主要出现在3—4月,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答案:5.C 6.B(2023·河西二模)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图为我国黄河流域保护开发某理论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根据所示理论内在关系,该理论的名称最有可能是( )A.生态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意义B.创新发展对生态保护的贡献逻辑C.影响经济发展的生态因素分析D.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关联机制8.图中甲处的内容最合理的是( )A.第三产业发展 B.就业机会增加C.生态修复资金 D.水利工程建设解析:第7题,根据题干分析,该理论联结了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间的关系,而经济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其中一个方面,所以生态保护并不只是促进了经济发展,而是促进了整个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A项错误;创新发展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方面,对于生态保护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动力,但是这个过程不足以完全涵盖整个理论,B项错误;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发展,C项错误;根据图片进行分析,可知生态保护的各方面手段发挥了多种积极功能,对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而高质量发展的各个方面又产生了多种积极影响,为生态保护提供了动力作用,所以该理论是二者的一种关联机制,D项正确。故本题选D。第8题,根据题干分析,甲处方框里的几点手段是来自于高质量发展起到的作用,而高质量发展能够产生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要想进行生态保护,则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来实现各项计划,所以资金能够给生态保护的实现提供动力,C项正确;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业机会的增加和水利工程的建设产生的作用均不能直接为生态保护提供动力,A、B、D项错误。故本题应选C。答案:7.D 8.C(2023·揭阳二模)海岸线是多年平均大潮时形成的实际痕迹线,是海陆交互的分界线,也是海岸带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岸线变迁对海岸带的生态环境甚至全球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雷州半岛不同类型大陆岸线比例变化。据此,完成9~10题。9.据图推测雷州半岛人工海岸线长度超过自然海岸线长度在( )A.1998年 B.2003年C.2008年 D.2013年10.导致雷州半岛自然海岸线与人工海岸线长度占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防灾的需要 B.经济的发展C.渔业的开发 D.政府的政策解析:第9题,图中自然海岸线有粉砂淤泥质岸线、生物岸线、基岩岸线、砂质岸线和河口岸线,人工海岸线有围垦养殖岸线和工程建设岸线,2005年之前,自然岸线在当年总海岸线长度中占比大于人工岸线,2010年后自然岸线在当年总海岸线长度中占比小于人工岸线,表明人工海岸线长度超过自然海岸线长度在2005—2010年之间。故选C。第10题,由图中可以看出,主要是人为开发的海岸线不断扩展,致使人工海岸线占比目前远远超过了自然海岸线占比,这是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活动往来频繁对围海造地、港口建设、围垦养殖、城镇建设等需求增加,这是雷州半岛岸线变迁的主要驱动因素。故选B。答案:9.C 10.B(2023·浙江二模)“绿碳”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蓝碳”指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后,有机碳以浮游动植物残体等形式从上层海水向下沉降(上升流影响沉降),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的过程。“蓝碳”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并称“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下图示意“蓝碳”与“绿碳”生态系统数据对比。据此,完成11~12题。11.与“绿碳”相比,“蓝碳”成为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是因为( )①海洋面积大 ②占地球生物量大 ③固碳效率高 ④储碳周期长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12.从洋流的角度推测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最弱的海区可能是( )A.南太平洋中低纬东部B.南太平洋中低纬西部C.北太平洋中高纬东部D.北太平洋中低纬西部解析:第11题,据图可知,图中并没有“绿碳”“蓝碳”的海洋面积对比,①错误。图中显示“绿碳”占地球生物量为85%~90%,而“蓝碳”仅占0.05%。与“绿碳”相比,“蓝碳”占地球生物量占比小,②错误;“蓝碳”每年每平方米碳捕获量100 g,大于“绿碳”的8 g,③正确。“蓝碳”碳存储时间数千上万年,储碳周期长,而“绿碳”碳存储时间仅数十数百年,④正确。D项正确,故选D。第12题,“蓝碳”指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后,有机碳以浮游动植物残体等形式从上层海水向下沉降(上升流影响沉降),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的过程。据此分析上升流影响沉降,上升流强,则有机碳固定、储存在海洋的数量小,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最弱的海区应该是上升流强的地区,南太平洋中低纬东部秘鲁寒流附近有上升流,因此A项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11.D 12.A二、综合题(共2道题)13.(2023·江苏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在传统燃油汽车生产领域我国追赶发达国家多年,但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而新能源汽车只用了二十年便从无到有,发展迅猛,主要企业有比亚迪、广汽集团、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2020年,我国本土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额的40.70%。在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油价上涨、电费相对较低的大背景下,年轻消费者对拥有一台科技感十足、款式新颖、提速快、驾乘舒适的新能源汽车心驰神往。下图为“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硬件成本构成统计图”。(1)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说出新能源汽车成本构成的特点。(2)分析新能源汽车更受年轻消费者青睐的原因。(3)说明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国受重视的原因。解析:第(1)题,阅读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硬件成本构成统计图可知,新能源汽车成本中电池与电机占比为38%、6%,增加了电池和电机成本,减少了发动机和传统系统成本;电池成本占比最高;底盘、内外饰成本占比为11%、15%,底盘、汽车内外饰成本比重上升;车身、其他方面成本比重较小。第(2)题,新能源汽车更受年轻消费者青睐的原因主要从用车成本、市场需求、环境保护等角度分析。从用车成本角度分析,新能源汽车用车成本低,满足年轻人节约开支的需求;新能源汽车较好的迎合了年轻消费者市场需求,设计新颖,科技感十足,满足年轻人好奇心;提速快,满足年轻人追求刺激的需求;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新能源汽车污染小,符合年轻人环保的需求。第(3)题,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国受重视的原因主要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核心技术掌握角度分析。从我国能源安全角度分析,新能源汽车可降低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提高能源安全;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新能源汽车减少尾气排放,提高环境质量;从核心技术掌握角度分析,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助于突破技术壁垒,实现汽车产业弯道超车,促进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产业发展。答案:(1)增加了电池和电机成本,减少了发动机和传统系统成本;电池成本占比最高;底盘、汽车内外饰成本比重上升;车身、其他方面成本比重较小。(2)新能源汽车用车成本低,满足年轻人节约开支的需求;设计新颖,科技感十足,满足年轻人好奇心;提速快,满足年轻人追求刺激的需求;新能源汽车污染小,符合年轻人环保的需求。(3)可降低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提高能源安全;减少尾气排放,提高环境质量;突破技术壁垒,实现汽车产业弯道超车;促进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产业发展。14.(2023·天津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20世纪70年代,海南逐步成为全国南繁育种基地,每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科技人员到海南从事南繁育种工作。新中国培育的约1万个农作物新品种中,约7 000个经过南繁培育。目前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达52万份,仅次于美国的55万份,位居世界第二位。以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为核心,52个制种大县和10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为骨干的种业基地“国家队”,为全国提供了70%以上的农作物用种。在制种基地中,海南被称为我国种子的“南繁硅谷”,而甘肃的河西走廊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2022年3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正式施行。甘肃育种基地位于河西走廊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被誉为“天然种子生产车间”。河西走廊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下图为河西走廊种子生产基地分布图。材料二 种质资源也叫品种资源或遗传资源,是指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近年来,我国种质资源不断萎缩,是种子净进口国。在海南自贸港政策大背景下,我国已在海南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1)与甘肃、四川相比,指出海南育种制种的特点。(2)简述海南建成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3)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请从种业发展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第(1)题,海南是我国唯一全部处于热带地区的省份,全年高温,热量充足,降水也比较充沛,全年皆可育种,因此可育种时间长;海南属于热带,气温高,作物生长速度较快,育种周期比较短。水热条件充足,育种历史悠久,育种经验丰富,育种种类多。所以海南与甘肃、四川相比,育种周期短,可育种时间长,育种种类更多。第(2)题,根据材料,新中国培育的约1万个农作物新品种,约7 000个经过南繁培育。因此,海南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建立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中转基地,可丰富我国的种质资源,保障我国种质品种数量、质量安全;有利于向全球引进优质的种质资源,选取、改良优质高产品种,可提高我国的粮食单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第(3)题,种业部门通过加大研发力量,培育优良品种,可以提高粮食单产,满足我国不断增加的粮食需求;通过制种技术手段,调整作物的生长周期,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种植农作物,增加后备耕地资源,减少对耕地数量需求的压力,有利于确保粮食安全;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增加我国优质农产品的产量,降低对国外优质农产品进口的依赖,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答案:(1)特点:育种周期短,可育种时间长,育种种类更多。(2)作用:丰富种质资源,保障我国种质品种数量、质量安全;搜集全球优质种质资源,改良品种;依托优质种质资源,提高粮食单产,保障粮食安全。(3)培育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满足仍将增加的粮食需求;调整作物生长周期,扩大农作物的种植范围,增加后备耕地资源,减少对耕地数量需求的压力;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农作物品质,减少对国外优质农产品进口的依赖。专题强化练(四) 地质作用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2023·广东一模)2023年土耳其当地时间2月6日4时17分其发生里氏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13时24分(北京时间18时24分),再次发生里氏7.8级地震,此后,该区域附近又发生数十次余震。据当地媒体报道,地震影响区域内6日出现降雨雪等恶劣天气,可能影响救援工作进行,截至2023年2月10日,强震已致土耳其、叙利亚超2万人死亡。当地时间2023年2月15日晚上7点38分,新西兰首都惠灵顿附近发生了里氏6.3级强震,本次地震的震中在库克海峡,震源深度48公里,属于强烈地震。此次地震没有引发海啸威胁。目前没有报告显示造成人员伤亡。据此,完成1~2题。1.土耳其和新西兰地震的形成表现为( )A.土耳其地震是板块张裂B.新西兰地震是板块消亡边界C.均与亚欧板块运动有关D.均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2.与新西兰地震相比,土耳其地震死亡人数较多,最重要的自然原因有( )A.震级高,震源深B.两大板块运动速度快C.同一断裂上两次强震D.发生时间与次生灾害解析:第1题,土耳其在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为消亡边界,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A项错误;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多地震的地区,B项对;土耳其地震的形成与亚欧板块运动有关,C项错误;新西兰地震的形成是大洋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D项错误。故选B。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土耳其当地时间凌晨4时17分发生地震,多数人还在睡梦中,发生地震后逃生时间比较短,很多人来不及逃脱就被倒塌的房屋掩盖;且地震影响区域内6日出现降雨雪等恶劣天气,可能影响救援工作进行,增加了伤亡的几率,与新西兰地震相比,土耳其地震死亡人数较多,最重要的自然原因有发生时间与次生灾害,D项对;与新西兰地震相比,土耳其地震震级高,震源较浅,A项错误;板块运动速度是较慢的,B项错误;新西兰地震属于强烈地震,土耳其地震是双强震加之多次余震,都可能使死亡人数增多,但与发生时间与次生灾害比不是最重要的自然原因,C项错误。故选D。答案:1.B 2.D(2023·梅州二模)下图为贵州高原北部的旺草盆地内芙蓉江阶地剖面图,盆地内有四级阶地(T1~T4),阶地上分布着一定的堆积物。据此,完成3~4题。3.据材料判断T1至T4阶地上沉积层的年龄变化特点( )A.T1至T4年龄变新B.T1至T4年龄变老C.T1至T4年龄先变新再变老D.T1至T4年龄先变老再变新4.从现代芙蓉江河床的特点可以看出目前河床( )A.由侵蚀转为沉积B.以侧蚀为主,形成槽型河床C.比较稳定D.下切侵蚀仍在持续进行解析:第3题,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据图可知:T1为基座阶地,阶地面海拔约680 m,拔河高度10~12 m,上部为厚约2 m的阶地沉积物。T2阶地海拔约690 m,拔河高度约20 m,主要为堆积阶地,阶地下部见大量磨圆的粗大砾石。T3主要为基座阶地,T3阶地面海拔约700 m,拔河高度约30 m,在观测剖面上,砂泥质沉积物中见一厚约20 cm的砾石层。T4阶地海拔大约720 m,拔河高度约50 m,下部为砂泥质沉积物;中部为厚约0.5 m的砾石层,上部为厚约2 m的砂泥质层,据此推测T1至T4阶地上沉积层的年龄一直在变老,故选B。第4题,旺草盆地芙蓉江的四级阶地都显示强烈的侵蚀特征,T1、T3、T4阶地均切割出厚度较大的坚硬基岩,T2底部则沉积了粗大的砾石层,现代芙蓉江河床裸露的基岩也表明下切侵蚀仍在持续进行,故选D。答案:3.B 4.D(2023·湛江二模)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广东省北部的韶关市仁化县境内,锦江自北向南流经园区,丹霞山山体以红色砂岩和砾岩为主。风化洞穴是丹霞山重要的景观地貌类型,在不同岩性上发育着不同形态和规模的风化洞穴,其中蜂窝状洞穴最具特色。下图示意锦江两岸的禄意堂(为较浅的弧形崖壁)和锦石岩洞穴(洞穴内部的蜂窝状洞穴直径和深度均比禄意堂崖壁蜂窝状洞穴大)相对位置。据此,完成5~6题。5.影响丹霞山山体崖壁上岩洞发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和物理风化 B.冰川侵蚀和生物风化C.风力侵蚀和物理风化 D.冻融作用和生物风化6.禄意堂崖壁上蜂窝状洞穴的直径和深度均比锦石岩洞穴内的小,主要原因是( )A.岩层内部坚硬,受外力侵蚀弱B.暴露在崖壁外表,受侵蚀严重C.表层有地衣覆盖,保护作用强D.分布海拔较高,水汽到达量少解析:第5题,根据已学知识,红色砂岩和砾岩属于沉积岩,图示景观位于广东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湿润地区,以流水侵蚀为主,风力侵蚀较弱,没有冻融作用和冰川侵蚀,B、C、D项错误;图中地貌为陡崖,受锦江水汽的影响,岩石因差异化的风化、侵蚀而形成了大大小小涡状洞穴,A项正确。故选A。第6题,由材料可知,不同岩性上发育着不同形态和规模的风化洞穴,不同岩性的岩石因差异化的风化、侵蚀而形成了大大小小涡状洞穴,读图可知,禄意堂的一侧岩性比较疏松,锦石岩下部洞穴的上部岩石的岩性比较坚硬,禄意堂一侧岩石容易被风化和流水侵蚀,长期的风化和流水侵蚀导致洞穴坍塌,留下的部分洞穴直径和深度均比锦石岩洞穴内的小,B项正确,A项错误;地衣对外力的侵蚀影响较小,C项错误;虽然分布海拔较高,但是接触面积较大,水汽到达量并不少,D项错误。故选B。答案:5.A 6.B(2023·广州一模)冰川地貌发育受地形、岩性、气候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某谷地局部区域不同地质时期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7~8题。7.a—b—c演变过程反映该地气候( )A.持续变暖 B.先变暖后变冷C.持续变冷 D.先变冷后变暖8.与乙处相比,甲处冰蚀洼地规模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岩性较硬B.冰川携带物质较少C.海拔较高D.河床初始坡度较大解析:第7题,a为冰川发育前河床纵剖面,主要受流水侵蚀形成,流水为冰川融水,b为早期冰川谷底剖面线,出现明显的冰蚀洼地,反映出气候先变冷,冰川侵蚀形成洼地,c时期裸露出谷底,说明冰川后退,反映出气候变暖,所以a—b—c演变过程反映该地气候先变冷后变暖,D项正确,A、B、C项错误。故选D。第8题,甲乙两处为同一种基岩,岩性性质差异不大,如果岩性较硬,应较难被侵蚀,A项错误;冰川携带物质对冰川侵蚀作用影响较小,B项错误;甲乙两处海拔高度均较高,且高度相差不大,C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冰川地貌发育受地形、岩性、气候等因素影响”,甲乙两地岩性、气候相差不大,所以甲处冰蚀洼地规模较大的主要原因从地形角度分析,甲处河床初始坡度较大,冰川的侵蚀作用强,冰蚀洼地规模较大,乙处坡度较小,冰川的侵蚀作用较弱,冰蚀洼地规模较小,D项正确。故选D。答案:7.D 8.D(2023·郴州三模)冰斗底部高度与其形成时的当地雪线高度基本相当,故常依据不同时期冰斗位置来分析气候变化规律;U形谷特征可反映冰川活动期次和规模。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山区冰蚀地貌特征模式(忽略局地因素影响)。图中冰斗①~⑧分三期形成,受外力破坏微弱,形态完好;F为断层,它改变了冰斗⑥和⑧的原始位置。据此,完成9~10题。9.图中冰斗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A.第一期形成⑦⑧,第二期形成④⑤⑥,第三期形成①②③B.第一期形成①②③,第二期形成④⑤⑥,第三期形成⑦⑧C.第一期形成①⑥③,第二期形成②④⑦,第三期形成③⑤D.第一期形成③⑤,第二期形成②④⑦,第三期形成①⑥⑧10.该山区气候的主要变化趋势为( )A.先暖后冷 B.先冷后暖C.逐期变暖 D.逐期变冷解析:第9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冰斗①~⑧分三期形成,受外力破坏微弱,因此最下面最先遭受外力破坏形成冰斗,因此⑦最先形成;图中F为断层,改变了冰斗⑥和⑧的原始位置,⑧在下,形成时间较早,结合断层两侧岩层的冰斗位置,应与⑦差不多在同一时间,⑥则晚于⑧形成,应在第二期;第二期应在⑦之上,④⑤都在第二期,剩下的①②③则在第三期,因此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第10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U形谷特征可反映冰川活动期次和规模,U形谷B海拔较低,说明当时雪线高度较低,气候较冷;U形谷A海拔较高,规模展宽,说明当时雪线高度较高,且冰川活动活跃,气候较暖,因此气候变化趋势由冷变暖,逐渐变暖,因此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答案:9.A 10.C(2023·山东枣庄二模)澉浦以西的钱塘江河口,海域来沙丰富,河床受径流与潮流共同影响,泥沙易冲易淤,每年4—7月径流量占全年70%,4—11月河床冲淤变化明显,12—次年3月河床保持稳定。图1示意钱塘江河口观测点位,图2示意1997年4—7月和7—11月钱塘江河口段沿程冲淤量。据此,完成11~12题。11.7—11月钱塘江河口段上游和下游河床变化特点是( )A.上游冲刷,下游淤积B.上游淤积,下游冲刷C.上游下游皆冲刷D.上游下游皆淤积12.钱塘江河口段上游和下游河床最低的月份分别是( )A.4月、7月 B.7月、11月C.11月、7月 D.7月、4月解析:第11题,读图可以得出,7—11月闸口至老盐仓冲淤量为负值,因此钱塘江河口段上游淤积为主,7—11月老盐仓至澉浦冲淤量为正值,因此钱塘江河口段下游冲刷为主,这是因为7—11月是河流枯水期,上游河流速慢,下游外力作用以潮流作用为主,流速快,因此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第12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上游河床4—7月受冲刷作用,4—7月河床一直降低,所以7月河床最低。下游河床7—11月受冲刷作用,7—11月河床一直降低,所以11月河床最低,因此钱塘江河口段上游和下游河床最低的月份分别是7月与11月,所以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答案:11.B 12.B二、综合题(共2道题)13.(2023·广东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在紧邻长江南岸的现代江滨湖滨地带一、二级阶地上,多发育砂山—黄土堆积序列。砂山多发育在距长江约5 km范围之内,黄土堆积则在延伸至距长江20 km岗地附近,且其堆积在山前具有明显增厚的特点(黄土堆积多为风力远程搬运的粉尘颗粒),往南进入赣东北中低山丘陵地带则很难在发现有黄土沉积。下图为长江南岸现代江滨湖滨地带一、二级阶地上砂山—黄土堆积序列图。(1)指出长江南岸一、二级阶地上砂山—黄土堆积物的可能来源。(2)结合图文材料,判断长江南岸一、二级阶地上砂山—黄土堆积物颗粒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化,并说明原因。(3)区域内风成沉积体系的发育大致始于末次间冰期晚期,请从物源、动力条件分析全球变冷使黄土沉积速率增大的原因。解析:第(1)题,如图所示,该区域附近有长江河漫滩平原、长江河床,受西北风影响,泥沙从上风方向的河漫滩、长江河床搬运到此处堆积;根据所学知识,该区域北方分布着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偏北风将泥沙搬运到该地区沉积;另外中亚、西亚及西北沙漠在西北风作用下远程输送粉尘颗粒。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该区域地处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粉尘颗粒经西北季风分选堆积而成;再根据图片可知,该区域东南方向分布着赣东北山地,起阻挡作用,减小风速,自西北向东南,随着风力减弱,搬运能力降低,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后堆积,砂山-黄土堆积物粒径逐渐减小。长江南岸一、二级阶地上砂山-黄土堆积物颗粒平均粒径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第(3)题,全球变冷,气温降低,陆地冰川面积增大,海水减少,导致海平面下降,陆地面积增大;海洋面积减少,陆地面积增大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增大,海洋和陆地气温差异和气压差异增大,冬季风的风力增强,冬季风的搬运能力增强,从北方携带的粉尘颗粒多。全球变冷,河流水位下降,长江河床、河漫滩大面积干露,泥沙出露的多,物源丰富,被搬运和堆积的增多,从而黄土沉积速率增大。答案:(1)上风方向的河漫滩、河床细颗粒物质;北方黄土高原的粉尘颗粒;中亚、西亚及西北沙漠远程输送的粉尘颗粒。(2)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原因:该区域地处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粉尘颗粒经西北季风分选堆积而成;赣东北山地起阻挡作用,自西北向东南,随着风力减弱,搬运能力降低,砂山—黄土堆积物粒径逐渐减小。(3)全球变冷,陆地冰川面积增大;全球变冷,海平面下降,陆地面积增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增大,冬季风的风力增强,冬季风的搬运能力增强。全球变冷,河流水位下降,长江河床、河漫滩大面积干露,物源丰富,从而黄土沉积速率增大。14.(2023·长春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北美科罗拉多峡谷是世界上最长的峡谷,它是由多个峡谷连接而形成的,河流如何切穿分水岭使两边峡谷相连是科罗拉多峡谷形成的关键。最新研究表明,大峡谷东段(小虚框内区域)是通过喀斯特连接模式演化形成的,大峡谷的东北部(大虚框内区域)正在发生着喀斯特连接现象。图1为科罗拉多峡谷分布示意图。图2为虚框内区域地下河示意图。(1)简述北部高原地层中石灰岩形成时的环境特征。(2)根据喀斯特连接模式,描述峡谷东段的形成过程。(3)依据喀斯特连接模式,推测大虚框内区域将演化成什么地貌,并描述该地貌的形态。(4)推测大虚框内区域喀斯特连接形成后,被袭夺河的河流特征可能发生了哪些变化?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石灰岩的形成需要水相环境,并且石灰岩一般形成在温暖并且生物量大的环境,所以北部高原地层中石灰岩形成时的环境特征为气候温暖,属于浅海或者湖泊环境,并且水生生物丰富。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峡谷东段的形成过程中由于该地区石灰岩广布,所以以岩溶地貌为主,因此地表水会渗入到地下,对分水岭地下的岩石进行溶蚀,导致地下岩石被溶蚀后形成落水洞,因此地下水在地下进行侵蚀,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多个落水洞下渗的水在地下相连通会形成地下暗河,地下暗河形成后,落水洞与地下暗河的水进一步对分水岭地下的岩石进行溶蚀,导致地下岩石被侵蚀的面积扩大后,顶部的岩石发生崩塌从而形成峡谷。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落水洞下渗的水在地下相连通会形成地下暗河,地下暗河形成后,落水洞与地下暗河的水进一步对分水岭地下的岩石进行溶蚀,导致地下岩石被侵蚀的面积扩大后,顶部的岩石发生崩塌从而形成峡谷,所以大虚框内区域将演化成峡谷地貌,由于该峡谷地貌由岩石崩塌而形成,因此两侧应相对较为陡峭,谷底由于地下水溶蚀的作用应该相对平坦开阔,并且峡谷会相对较深,由于崩塌形成,所以谷底会有大块的砾石堆积,不会具有明显的河流阶地。第(4)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大虚框内区域喀斯特连接形成后会发生河流袭夺,被袭夺的河流上游由于与下游的落差加大,因此上游河水的流速会增快。由于河流袭夺发生后被袭夺的河流下游水会发生改道,所以下游河水流向会发生改变,因此下游河段会出现断流与湖泊,并且会导致下游河段流域面积与流量减小。答案:(1)浅海(湖泊)环境;气候温暖;水生生物丰富。(2)地表水渗入地下,对分水岭地下岩石进行侵蚀,形成落水洞,地下水在地下进行侵蚀,多个落水洞下渗的水通过地下通道连通,形成地下暗河,落水洞和地下暗河的水进一步对分水岭地下岩石进行侵蚀,顶部岩石发生坍塌,形成峡谷。(3)峡谷(谷地)。两侧陡(峻);谷底平坦开阔;峡谷较深;谷底有大块砾石堆积;无明显阶地。(4)下游(上部河段)河水流向发生改变,下流河段出现断流和湖泊;下游河段流域面积减小,流量减小;上游河水的流速加快。专题强化练(五)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2023·深圳二模)垂柳是我国广泛分布的落叶乔木,开花前需要经历一定的低温日数(指日均温低于5℃的日数)并达到一定的积温。研究发现,垂柳开花的积温需求量与年低温日数密切相关。下图示意年低温日数与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的关系。读图,完成1~2题。1.近几十年来,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增加幅度最大的城市是( )A.哈尔滨 B.北京C.济南 D.杭州2.气候变暖使东北地区垂柳开花始期提前最为明显,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使东北地区( )A.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大幅减少B.年低温(低于5 ℃)日数显著减少C.积温需求能更快得到满足D.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明显增多解析:第1题,由图表信息可知,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与年低温日数成负相关,即年低温日数越少,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越高,因此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增加幅度最大的城市是杭州,纬度低,气温高,年低温日数少,积温需求增加幅度最大,D项正确,哈尔滨、北京、济南纬度均高于杭州,故A、B、C项错误,故选D。第2题,气候变暖使东北地区垂柳开花始期提前最为明显,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年低温日数多,积温需求少,气候变暖使东北地区垂柳开花积温需求能更快得到满足,C项正确,D项错误;气候变暖是一个缓慢的变化过程,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不会大幅减少,A项错误;年低温(低于5 ℃)日数显著减少,会导致积温需求越高,和题意垂柳开花始期提前不符,故B项错误,故选C。答案:1.D 2.C(2023·潮州二模)土壤湿度与气候因子密切相关。下图示意2014—2019年黑龙江省春季土壤湿度年际变化。据此,完成3~4题。3.2014—2019年,黑龙江省春季土壤湿度( )A.与土壤深度呈负相关B.2015年上下层间差异最小C.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D.20~30 cm处变化最为显著4.黑龙江省春季土壤湿度上中层间差异比中下层间差异大,其影响因素是( )①春季气温 ②积雪厚度 ③冬季气压 ④上年秋季降水量A.①④ B.②③C.①② D.③④5.4月初,黑龙江省风速越大,土壤湿度越大,原因是大风( )A.加剧土壤水分蒸发B.加速地表积雪融化C.提高土壤表层温度D.加快深层土壤解冻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2014—2019年,黑龙江省春季土壤湿度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故C项正确;上层土壤湿度小,下层土壤湿度最大,土壤湿度与土壤深度呈正相关,故A项错误;2014年上下层间差异最小,故B项错误;0~10 cm(上层)处曲线下降的最多,变化最为显著,故D项错误。所以本题选C。第4题,春季气温回升快,积雪融化速度加快,土壤上层蒸发量大,使土壤中水分减少。由于土壤有空隙,上年秋季降水会由上层土壤中的水分不断下渗,黑龙江冬季寒冷,土壤下部有季节性冻土层,春季时还未完全解冻,阻碍了下层土壤中的水分下渗,使下层土壤中的水分较多,湿度较大,且表层土壤蒸发量大于下层,水分流失多于下层,所以春季土壤湿度上中层间差异比中下层间差异大,故①、④正确;积雪厚度、冬季气压对此影响不大,故②③不符合题意。所以选A。第5题,土壤表层温度4月初,黑龙江省气温回升快,风速越大,地表积雪融化越快,表层土壤解冻,土壤中水分下渗越多,湿度越大,故B项正确;大风若加剧土壤水分蒸发会使土壤湿度小而不是大,A项错误;黑龙江纬度高,加之积雪融化,4月初时气温还比较低,土壤表层温度比较低,深层土壤不会解冻,故C、D项说法错误。所以选B。答案:3.C 4.A 5.B(2023·广东一模)植物性状是指植物在演化过程中采用特定的生态策略来实现生存效率的最大化,从而产生的一系列植物属性,如叶片大小、枝干形态等。性状变异能提高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云贵高原某喀斯特天坑因环境封闭,形成独特的小气候,与坑外地表相比具有更丰富的植物多样性。某团队在该天坑不同坡向布设样带调查植被性状的变异程度。下图示意该天坑样带分布。据此,完成6~7题。6.植被类型最丰富的是( )A.样带甲 B.样带乙C.样带丙 D.样带丁7.样带甲的植被叶片普遍偏厚,主要为了适应( )A.强烈光照 B.夜间冷害C.异常高温 D.干旱缺水解析:第6题,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不易储存,水分是制约植被生存的重要因素。样带丁地处阴坡,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且坡度较缓,利于水分的储存。与丙相比,丁还经过一小段陡崖,有崖面植被,类型更丰富。故正确答案为D。第7题,样带甲地处阳坡,且坡度大,不易储水,土层浅薄,土壤缺水。叶片较厚能够储存水分,抵御干旱。故正确答案为D。答案:6.D 7.D(2023·汕头一模)草地贪夜蛾以玉米植株为主食,具有强大的飞行、繁殖和适应能力。目前该虫已在我国南方形成周年繁殖区并成为最危险的季节性迁飞害虫。根据统计,该虫向北迁飞进入我国的集中时段为6-8月。下图示意该虫向北迁飞到河南省的东线、西线2条路径。据此,完成8~9题。8.影响草地贪夜蛾向北迁飞的有利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季风环流C.地表形态 D.河流流向9.目前东北地区在冬季没有遭遇该虫的侵扰,其主要原因是( )①降雨阻滞 ②食物不足 ③高山阻隔 ④气候寒冷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解析:第8题,根据材料信息“该虫向北迁飞进入我国的集中时段为6—8月”可知,草地贪夜蛾每年夏季向北迁飞,这一时期恰逢东南季风实力强劲,顺风飞行有利于该虫的向北迁飞,B项正确;草地贪夜蛾向北迁飞的地理位置位于陆地之上,海陆位置分布对其迁飞影响不大,A项排除;草地贪夜蛾飞行经过了山地、高原、平原等不同地形类型,地表形态对其影响较小,C项排除;河流流向对其向北迁飞影响不大,D项排除。故选B。第9题,东北地区所处纬度位置较高,气温较低,食物不足,不利于草地贪夜蛾的生长,因此②④符合题意;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每年7到8月份为该地雨季,降水较多且集中,①不符合题意;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阻隔作用较小,③不符合题意。因此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答案:8.B 9.D(2023·常德一模)年轮指数是树木年轮实际宽度值与期望值之比,其大小变化可以记录树木径向生长。某地位于川西青藏高原东缘亚高山地带,岷江冷杉是主要建群树种之一,红杉常在冷杉林上部边缘形成不连续的落叶针叶林带。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温度显著升高,但降水的变化并不明显。研究表明,温度升高对岷江冷杉和红杉径向生长的影响不同。下图示意岷江冷杉、红杉的年轮指数与月平均气温的相关性。2011—2019年红杉出现连续的生长衰退,而冷杉生长良好。据此,完成10~12题。10.岷江冷杉径向生长与秋季平均气温相关性显著,主要是因为秋季温暖的年份( )A.病虫害减少 B.有机质消耗减少C.生长季延长 D.土壤含水量增加11.推测该地红杉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C.水分 D.土壤12.按当前的气候变化趋势,当地最可能出现( )A.林线下降B.红杉林树木密度增加C.雪线下降D.冷杉林木蓄积量增加解析:第10题,秋季温暖,易滋生病虫害,A项错误;秋季温暖,冷杉呼吸作用强,新陈代谢快,有机质消耗增多,B项错误;秋季温暖,生长季延长,冷杉积累有机物较多,径向生长快,年轮指数高,C项正确;秋季降水和冰雪融水少,气候变得温暖后,蒸发更多,土壤含水量减少,D项错误。故选C。第11题,由材料可知,红杉位于当地亚高山地带上部,随着气候变暖(青藏高原温度显著升高),降水变化并不明显,光照强度没有明显的变化,但红杉出现生长衰退,说明光照不是影响红杉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A项错误;青藏高原温度显著升高,但红杉出现生长衰退,说明热量不是影响红杉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B项错误;青藏高原温度显著升高,亚高山上部土壤水分蒸发增多,水分条件变差,影响红杉生长,导致衰退,C项正确;材料没有关于土壤深厚程度、肥力相关的信息,D项错误。故选C。第12题,林线是山地森林上限连续不断的森林分布界线,红杉是不连续的落叶针叶林,故当地林线应指的是冷杉的分布上限,由材料可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2011—2019年冷杉生长良好,故按照当前的气候变化趋势,林线分布海拔可能会上升,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红杉出现连续的生长衰退,而冷杉生长良好,故红杉林树木密度会下降,冷杉林木蓄积量增加,B项错误,D项正确;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山冰雪消融加剧,降水量变化不大,夏季0 ℃等温线海拔升高,雪线上升,C项错误。故选D。答案:10.C 11.C 12.D二、综合题(共2道题)13.(2023·凉山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近年来,科学家发现气候暖化让南极更多区域的夏季温度超过0℃,为绿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水热条件。南极部分地区已经被绿藻覆盖,据估计,绿藻面积在夏季可达到1.9平方千米。科学家预测,随着南极气温的持续升高,绿藻爆发点的数量和绿藻分布面积会有所变化,但目前对于绿藻爆发会促使南极地区的升温还是降温,科学家仍无法最终确定。下图为南极地区绿藻爆发点示意图。(1)结合材料指出南极绿藻的空间分布特征。(2)分析气候持续暖化分别对南极半岛和周边小岛绿藻爆发点的数量和面积变化的影响。(3)绿藻爆发会促使南极地区是升温还是降温,科学家持两种观点仍不能最终确定。请你选择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南极地区绿藻分布并不均匀,集中在南极圈以外的南极半岛以及周边小岛之上;主要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地区,大西洋沿岸和内陆地区较少。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地区气温升高,南极半岛大量冰雪开始融化,水源增多,为绿藻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水热条件,有利于绿藻生长,南极半岛绿藻面积有所增多;而周边小岛岛屿面积较小,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岛上冰雪融化,岛上水源减少,绿藻生存条件较为恶劣,周边小岛上绿藻面积和爆发点数量都会减少。第(3)题,该题为开放题,任选一观点回答合理即可得分。如果选择升温,绿藻大面积的爆发,相较于白色的冰雪,颜色较深,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使地面升温较快,同时,大气吸收更多的地面辐射,气温升高。如果选降温,绿藻作为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降低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大气的保温较弱,温度下降。答案: (1)分布不均匀,集中在南极圈以外的南极半岛及其周边小岛;太平洋(南极半岛西岸)沿岸地区分布最多;大西洋沿岸及内陆地区分布极少。(2)南极半岛冰雪储量大,气温升高,融化量增大,水源增多,利于绿藻生长,南极半岛上的绿藻分布面积扩大;多个小爆发点聚集,爆发点数量减少。但周边小岛面积较小,气温升高,岛屿上的冰雪消失殆尽,绿藻因缺水而消失,周边小岛上的绿藻爆发点数量和面积都会减少。(3)升温:相较于白色的冰雪,绿藻颜色较深,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少;绿藻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更强,地面升温;大气吸收更多的地面辐射,气温升高。降温:绿藻通过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减少,降低了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大气保温作用减弱,温度降低。14.(2023·河源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江苏盐城沿海潮滩地区主要植被有碱蓬、芦苇等,碱蓬喜高盐环境,多分布在潮间带;芦苇喜低盐环境,多分布在潮上带;部分无植被滩区为光滩。2000年前后,该地引进枝干粗大的互花米草,十年内其面积快速扩展,由一开始的斑块状分布到后期形成带状分布,而碱蓬与芦苇的分布也随之发生变化。(1)指出图示范围2002—2012年该地沿海原光滩区高程变化,并说明理由。(2)互花米草由斑块状分布扩张为带状分布后,芦苇和碱蓬在竞争中谁的优势更突出?试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题,该题考查的是地理图像判断与植被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由2002与2012年高程对比可知光滩区高程上升,结合该区域是沿海潮滩,同时读图可知2012年原光滩区域转变为互花米草滩,可以推断其高程上升主要是互花米草促淤导致的。第(2)题,该题考查的是植被演替,读图可知在2012年,图示区域芦苇分布范围扩大,碱蓬分布范围缩小,由此可知芦苇优势更突出。结合材料可知芦苇更喜不会被海水覆盖的低盐潮上带地区,而碱蓬更偏向于潮间带高盐区域,可以推断该地区应该是部分潮间带转变为潮上带,同时土壤盐分降低。结合互花米草的沿岸连片生长与第一题结论可知,该地海岸高程发生变化,互花米草滩淤高导致潮水难以进入原碱蓬生长地,缺少盐分的来源,加之该地地处江苏沿海,夏季降水较充足,以及植被生长耗盐,导致土壤逐渐脱盐,更适合芦苇生长。答案:(1)原光滩区高程变高,2012年原光滩区转变为互花米草滩,互花米草植被高大、促淤能力强,泥沙淤积加剧导致高程升高。(2)芦苇优势更突出,互花米草由斑块状分布扩张为带状分布后,沿海地势淤高阻截潮水,潮水输送盐分减少;夏季雨水淋洗和植物本身的吸盐作用,使土壤逐渐脱盐,更适合芦苇的生长。专题强化练(一) 地球运动规律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2023·茂名二模)中国空间站在距离地表约400千米的接近北极方向的正圆轨道上运行,绕地球一圈约90分钟。空间站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约42°(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1.在中国空间站上,航天员一天能看到日出的次数是( )A.4次 B.8次C.16次 D.24次2.下列城市中,中国空间站不能飞越其正上空的是( )A.北京 B.上海C.新加坡 D.莫斯科解析:第1题,观测者在地球上,24小时内经历1次昼夜,可观测到1次日出;中国空间站绕地球一圈约90分钟,即约1.5个小时,因此24小时内经历16次昼夜,能看到16次日出,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第2题,由材料可知,空间站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约为42°,说明空间站可飞越的区域在南北纬42°之间。由于地球自转周期是1日(24小时),空间站绕地球一圈约90分钟,空间站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不同,因此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空间站可飞越南北纬42°之间所有区域的正上空。北京的纬度约为40°N,上海的纬度约为31°N,新加坡的纬度约为1°N,莫斯科的纬度约为56°N,四个城市中只有莫斯科的纬度不在南北纬42°之间,因此空间站不能飞越莫斯科正上空,D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1.C 2.D(2023·唐山一模)北京时间2023年1月1日6时30分许,浙江舟山(30°N,122°E)朱家尖海滩迎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图a);6时50分许,在我国领土最东端附近的黑龙江抚远(48°N,134°E),旭日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图b)。据此,完成3~4题。3.抚远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的时间要比舟山晚一些,主要原因在于两地的( )A.经度差异 B.纬度差异C.海拔差异 D.天气差异4.新年当天,抚远和舟山相比( )A.抚远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舟山正午时刻更早C.抚远日出方位角更偏南D.舟山黑夜长度更长解析:第3题,新年1月1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抚远纬度比舟山高18°,相对于舟山昼更短,表现为日出时刻比舟山晚一些,B项正确;抚远位于舟山以东,越向东时刻越早,如果两地在同一纬线,则抚远日出时刻更早,所以造成抚远日出时刻较舟山晚的原因不是经度差异,A项错误;本题中没有关于两地海拔和天气的差异,无法判断,C、D项错误。故选B。第4题,新年1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舟山更接近太阳直射点纬度,所以此日舟山正午太阳高度更大,A项错误;任意一地的正午时刻都是12时,越向东时刻越早,所以应是抚远的正午时刻更早到来,B项错误;抚远和舟山都位于北温带地区,日出方位越偏南说明昼长越短,此日抚远的昼长短于舟山,所以抚远日出方位角更偏南,C项正确;此日抚远的昼长短于舟山,抚远黑夜长度更长,D项错误。故选C。答案:3.B 4.C(2023·海南高三期末)北京时间2022年10月9日7时4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见下图),“夸父一号”的出现将填补我国在太阳探测专用卫星方面的空白,同时可为宇宙空间天气预警提供支持。据此,完成5~6题。5.拍摄图示照片时,拍摄者面向( )A.东南偏东 B.东北偏东C.正东 D.正西6.“夸父一号”发射时,地球上( )A.大部分地区处于白天B.大部分地区处于黑夜C.8日和9日的范围比例接近1∶1D.大部分地区处于10月9日解析: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拍摄图示照片时,北京时间2022年10月9日7时43分,即已知120°E为10月9日7时43分,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00°E)为10月9日6时23分,恰逢日出不久。10月9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日出东南,且东偏南度数较小。从图中可以看出,拍摄者面向太阳,故面向东南,且偏东,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第6题,由于地球自身既不发光也不透明,故出现昼夜现象,理论上讲,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故昼半球与夜半球范围大致相同,A、B项错误。“夸父一号”发射时,为北京时间2022年10月9日7时43分,9日的范围是从9日0时所在的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故用地方时计算方法算出0时经线所在经度,即可判断8日与9日的范围。根据地方时计算方法可知,时差为7小时43分钟,转换为经度差115°45′,0时经线为4°15′E,则9日范围为4°15′E向东到180°,可知,8日和9日的范围比例接近1∶1,C项正确。9日范围小于180°,故地球上10月9日范围不到一半,D项错误。故选C。答案:5.A 6.C(2023·菏泽一模)下表示意贵州兴义与山东菏泽两地地理坐标和某日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完成7~8题。地点 地理坐标 日落时刻贵州兴义 25°N,104°E 18:50山东菏泽 35°N,116°E X7.该日最可能是( )A.2月10日 B.5月10日C.9月10日 D.12月10日8.表中X可能是( )A.17:54 B.18:10C.18:42 D.18:58解析:第7题,结合表中数据分析,贵州兴义日落时刻为北京时间18:50,根据其与120°E的经度差异计算可知,其地方时为17:46,在18点前日落,昼长小于12小时,可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为北半球冬半年,B、C项错误;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之间,又因日落地方时接近18时,所以该日应该接近春秋分日,2月10日符合题意,A项正确,D项错误;所以选A。第8题,山东菏泽的纬度位置高于贵州兴义,所以其冬半年昼长小于兴义,日落地方时应该在17:46之前,菏泽地方时17:46对应北京时间18:02,所以其日落时刻应该在18:02之前,A项正确,B、C、D项错误。所以选A。答案:7.A 8.A(2023·汕头二模)开车进出隧道路段时,光线强度变化过大会导致出现一瞬间的视线缺失,常通过隧道口照明弱化此现象,但能耗较高。陕西平镇高速公路隧道应用太阳光反射照明,以顺光照明的方式直接将太阳光投射至隧道入口以达成照明效果。如图(a)为当地安装实景图,如图(b)为反射装置模式图。据此,完成9~10题。9.在晴天经过无照明隧道时视线丢失最明显的情况通常是( )A.夏季正午 出洞B.冬季正午 出洞C.夏季傍晚 进洞D.冬季傍晚 进洞10.若仅考虑昼长,该装置冬季应用条件最好的地区为( )A.重庆 B.西安C.长春 D.海口解析:第9题,结合材料可知,当光照强度变化较大时会出现一瞬间的视线缺失;结合所学可知,夏季正午太阳辐射最强,隧道内外强度变化最大,因此视线丢失最明显,A项正确;冬季正午,夏季傍晚和冬季傍晚太阳辐射强度都没有夏季正午强,因此视觉丢失没有那么明显,B、C、D项错误。故选A。第10题,结合题干要求,主要是考虑昼长因素;结合所学可知,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低,昼长越长;结合选项可知,海口纬度最低,昼长最长,应用条件最好,D项正确,A、B、C项错误。故选D。答案:9.A 10.D(2023·清远高三期末)牛津郡(51.5°N,1.2°W)位于英格兰南部,四周被丘陵环绕,中部为宽广的河谷盆地,最高点海拔260 m(白马丘陵)。下图示意当地时间2022年11月28日某时刻,在牛津郡的白马丘陵拍摄的日落景观。据此,完成11~12题。11.图示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自西北流向东南 B.自东南流向西北C.自东北流向西南 D.自西南流向东北12.该日当地太阳视运动轨迹为( )A.东北—正北—西北 B.东北—正南—西北C.东南—正南—西南 D.东南—正北—西南解析:第11题,此地位于北纬51.5度,时间是11月28日,属于此地的冬季,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时当地的日落位置是西南方向,图中河流流向从日落方向向相反方向流动,所以流向大致为从西南流向东北,D项正确。A、B、C项错误。故选D。第12题,此地位于北纬51.5度,没有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此时属于当地的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所以太阳自东南方向日出,并且从南方的天空转向西南方向,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答案:11.D 12.C(2023·江苏南通一模)阿根廷队荣获第22届世界杯冠军后,众多球迷齐聚该国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方尖碑广场(34°20′S,58°30′W)共同庆祝。下图为“北京时间12月19日2时05分方尖碑广场球迷庆祝照片”。阿根廷实际使用的时间比其首都所在时区的区时快1小时。据此,完成13~15题。13.此时,阿根廷为12月( )A.18日13:05 B.19日14:05C.18日15:05 D.19日13:0514.此时,方尖碑的日影方向为( )A.东偏南 B.东偏北C.南偏西 D.西偏北15.该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与此时太阳高度的差值约为( )A.10° B.20°C.30° D.40°解析:第13题,北京时间(东八区)12月19日2时05分,方尖碑广场(34°20′S,58°30′W)位于西四区,两地相差12小时,方尖碑广场时间为T=24+2:05-12=14:05,日期为12月18日,B、D两项错误;阿根廷实际使用的时间比其首都所在时区的区时快1小时。所以阿根廷时间为12月18日15:05,A项错误,C项正确,故选C。第14题,方尖碑广场时间为12月18日14:05。当天,太阳东南升,西南落,正午太阳位于正北,14:05太阳位于西北,日影朝向东南,A项正确。第15题,根据图中信息,比较塔长与影子长度,推测当时14:05太阳高度约为60°(影长约斜边的一半),12月18日太阳直射点大概运行到23°S,当天正午太阳高度为H=90°-(34°-23°)=79°,那么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与此时太阳高度的差值约为19°,所以选B。答案:13.C 14.A 15.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一)含答案.docx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七)含答案.docx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三)含答案.docx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九)含答案.docx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二)含答案.docx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五)含答案.docx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八)含答案.docx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六)含答案.docx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十)含答案.docx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四)含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