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一 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考情速递】一、 核心素养1、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学生能够积极拥护党的领导,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四个自信”。2、 科学精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3、 公共参与: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去。二、考纲解读核心考点 考情统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2023新课标卷1伟大的改革开放 2023湖北卷1、2022.辽宁卷2题习近平中特思想 2023新课标卷2题资本主义社会 2023浙江卷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022.山东卷1题空想社会主义 2022海南卷1题马克思主义特征 2022.辽宁卷1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山东卷19题、2022北京卷1题、2022.辽宁卷3题、2022海南卷2题三、考情预测1、从近三年新高考真题、以及各省市高考模拟题来看,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般以考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考查的题型大多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2、在备考过程中,既要准确记忆易混淆知识(如: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发展趋势、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与基本规律),又要注意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融合,结合热点时政进行分析。【核心突破】一、 考点分析考点一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一、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1)含义:生产力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2)内容:生产力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生产资料作为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中人的因素,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生产关系(1)含义:生产关系,即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2)内容: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如何分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根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则阻碍生产力发展。(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向前发展。考点二 阶级社会的演进1、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对应社会形态 生产力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原始社会 新旧石器 (1)所有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2)人的关系:平等互助的关系(3)分配制度:平均分配 氏族制度奴隶社会 金属工具 (1)所有制:奴隶主占有生资并完全占有奴隶(2)人的关系:奴隶毫无人身自由,被强制劳动(3)分配制度: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保障 阶级、国家产生 奴隶主专制封建社会 铁器农耕 (1)所有制: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2)人的关系:农民依附于地主,有一定人身自由(3)分配制度:地主向农民收取地租、徭役、高利贷、苛捐杂税,农民占有部分劳动成果 封建君主专制、森严的等级制度。封建迷信、道德,君权神授等思想资本主义社会 机器生产 (1)所有制: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2)人的关系: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受雇于资本家(3)分配制度: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社会 自动化 (1)所有制: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2)人的关系:平等互助的关系(3)分配制度:按劳分配 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资本主义的兴衰及其发展趋势(1)经济危机基本特征 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发展趋势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只能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主要表现 (1)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2)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3)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直接原因 (1)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2)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基本矛盾①含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②性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③地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3)发展趋势①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②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考点三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 历史条件1 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2 历史前提: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兴起。(2) 理论基石1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2 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3)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拓展】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的原因①用科学的实践概念对人的本质问题做了解答。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②用唯物史观具体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发现了剩余价值,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从而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3 用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其存在、发展、灭亡的规律。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既从不同角度,又相互联系,完成了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论证。2、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及重要作用(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1 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2 一个政党——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3 一个目标——未来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2)作用①《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3)马克思主义及其鲜明特点: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3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4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3、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1)十月革命①过程: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②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2)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3)在中国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拓展】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三次历史性飞跃”1、第一次飞跃 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2、第二次飞跃 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第三次飞跃 一国到多国的飞跃——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大发展二、例题精讲1、(2023·新课标卷)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 )①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故③④符合题意。“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也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题意的原因,故①错误;“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是空想社会主义进步性的体现,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性的原因,故②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共产党宣言》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被恩格斯称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这两个伟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2、(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问世,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它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 )①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客观前提②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③阐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分析】《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故②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阐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故③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客观前提,故①错误;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故④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共产党宣言》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3、(2023·河北·统考高考真题)经济危机是一部对资本主义制度残酷罪行的判决书。危机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产力,物质丰富成了巨大的灾害,成了破产和贫困的根源。而人类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却成了一种救命手段,用以激活因危机而周期性地瘫痪的经济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②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破产和贫困的根源③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矛盾的总爆发④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所以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可以缓解经济危机,但不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①不选。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所以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破产和贫困的根源不是生产力的发展,②说法错误。③④:经济危机是一部对资本主义制度残酷罪行的判决书,危机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产力,物质丰富成了巨大的灾害,成了破产和贫困的根源,这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矛盾的总爆发,也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③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及善于运用知识对选项进行辨析排除。4、(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全面描绘②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③追求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旨归④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将摆脱传统分工的束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说明追求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旨归,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将摆脱传统分工的束缚,故③④正确。“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是对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发展的描写,没有涉及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全面描绘,故①错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故②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共产党宣言》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易错辨析】1、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文字的出现,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改:在奴隶社会,随着文字的出现,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2、奴隶有一定的财产和人身自由,奴隶主占有奴隶大部分劳动成。×改:农民有一定的财产和人身自由,地主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3、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改: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或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4、封建社会的农民依附于地主,完全没有人身自由。×改:封建社会的农民对地主依然存在人身依附关系,但是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6、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7、生产关系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改: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8、生产力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改: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9、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力是否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改: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10、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是空想社会主义。×改: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11、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主张阶级缓和。×改: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主张阶级缓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12、无产阶级是最有战斗力的先进部队×改: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中最有觉悟、最有战斗力的先进部队。13、五四运动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改:1919年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4、《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