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 十一 章公共关系中的法律与伦理第一节 公共关系与法律一、公共关系与法律(一)一种不稳定的联盟1. 同样作为工具,有时提出相差甚远的建议。公共关系鼓励沟通、互动,及早公布信息;法律则相反,暗示说得越少越好。2. 公共关系与法律存在强烈的内生关联(1)公关旨在制定并执行法律,执法部门主动进行法律公关(2)公共关系的实践必须遵循相关法律,后者是前者的依据3. 公关与法律不必然走向对立,也不必然走向合作,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一节 公共关系与法律一、公共关系与法律(二)相关法律规范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公共关系的专项法律,但相关法律规范很多。1. 部分条款2004年《公关员国家职业标准》(修订版)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版)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一~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 行业性规范2002年12月《中国国家公共关系协会会员行为准则》2003年11月《公共关系咨询服务规范》2010年3月《网络公关服务规范》……第一节 公共关系与法律一、公共关系与法律(三)公共关系行为中的法律责任广义的技术1. 三种类型(1)普通的法律责任(2)工作中的法律责任(3)其他的一些法律责任广义的技术2. 主要法律责任(1)游说与《反不正当竞争法》(2)虚假宣传与《广告法》(3)网络公关与《网络公关服务规范》广义的技术上海市2013年12大典型虚假宣传广告案例 1.“浪漫香榭丽”精纯美白祛斑组合:在电视上宣称“遗传的斑我都能去除”,“祛斑有效率达95%”,涉及虚假夸大。 2.“波林丝育发专家”:在电视上宣称“杀灭真菌,对家族遗传性的脱发白发有预防作用”等内容,涉及虚假宣传。 3.“大成草”虫草素含片:在期刊上宣称“全球首创纯天然虫草素含片”、“对治疗白血病有很好疗效”,涉及虚假宣传。 4.“好丽友·薯愿”马铃薯膨化食品:在外包装宣称“口感松脆、不油腻;且100%不含反式脂肪”,涉及虚假宣传。 5.“嘉选葡萄籽油”等15种商品:在购物网站上宣称“有很好的消炎功能”,“有助于减肥、减少皱纹、延缓衰老”等,涉及虚假宣传。 6.清盈1号清脂胶囊:在互联网上宣称“纯天然健康减肥食品,美体美颜双向双效”,产品具有“减肥”等功效,涉及虚假宣传。 7.华蔚牌肤痒粉、睡眠贴膏:在交互式视频中宣称“采用古医脐疗法,简单,方便,无毒、副作用,完全免去后顾之忧”,“从根本上解决失眠问题”等内容,涉及虚假宣传。资料来源:《虚假违法广告公告》(2014年第1号),《东方早报》,2014年3月11日第A14版。二、公共关系中的法律问题广义的技术(一)无“法”可依:缺少面向公共关系的专项法律1. 一些基本法律没有抓住公共关系的特殊性2. 不论是《协会会员行为准则》,还是《行业自律公约》,不具有普适性,也不具有权威性(二)有“法”不依:缺乏对既有法律的严格遵守1. 形成对政府公关的认知误区2. 受传统文化影响,我国的游说处于违法犯罪的边缘(三)法律“僵化”:法律法条的革故鼎新迟滞法律一旦制定,长时间不予修订、更新,与现实脱节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要考虑对利益相关者(员工、消费者、股东、社区、政府等)以及环境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第二节 公共关系伦理一、公司的社会责任(一)基本定义提出者 定义欧利文·谢尔顿 首次提出“管理的社会责任”,即企业不能把最大限度地为股东盈利和赚钱作为自己唯一存在的目的,还需最大限度地增进除股东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现代企业责任之父” 鲍恩 首次从社会义务的角度界定了概念,强调商人要按社会的目标和价值向有关政策靠拢,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的义务。哈佛大学 多德 从企业权利来源角度界定企业社会责任,公司经营者的应有态度是树立自己对职工、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社会责任。日本 金泽良雄 今天的企业,无论在理论上或实际上,已不再允许片面地追求企业一己的利益,而必须在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中最大效率地与各种生产要素相结合。欧盟委员会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将对社会和环境的关注融入到其商业运作以及企业与其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关系中。阿奇·卡罗尔与金字塔模型(二)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1. 社会责任与公司盈利密切相关(1)践履社会责任能够提升企业的社会声誉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声誉具有正向直接影响,从而间接影响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作用于企业绩效。(2)践履社会责任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伊丽莎白·拉森曾说过,“如果工作环境让工人感到不舒服的话,是很难生产出优质产品的。漫长的工作实践、不安全的工作条件、不公正的工资待遇、歧视性的政策,必然会使员工不满,产品质量下降。”(二)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2. 我国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亟待改善图12-2 2014年中国300强企业社会责任指数星级分布(二)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3. 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是政策法律的明确规定(1)党的政策强调企业社会责任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第五条第﹤四﹥点)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2007年12月,国资委制定颁布《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第一次系统地对我国央企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总体要求、具体内容和措施。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2)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4)……(三)公司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1. 弗雷泽·P.西泰尔(Fraser P. Seitel)社会责任涉及到组织中每一个层面的活动,从市场营销到组织招募,从培训到工作标准,主要包括:产品线:危险品、产品性能和标准、包装以及对于环境的影响。市场营销实践:推销实务、消费者投诉政策、广告内容和公平定价。慈善事业:捐赠表现、对员工参与社会事务以及社区发展活动的激励。环境保护活动:污染控制和气候变化项目、对联邦环境标准的遵守以及对新产品、新包装的评估程序。外部关系:对少数族裔企业的支持、投资实务以及与政府的关系。支持和提拔少数族裔和女性雇员的雇佣多元化政策:现行雇佣政策、晋升政策、岗位专业化咨询以及为身体残疾者等特殊族群提供的工作机会。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工作环境方面的政策、事故防止措施以及饮食和医疗设施。(三)公司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2. 公司社会责任的类型依据负责对象的不同,公司社会责任可分为对消费者的责任、对投资者的责任、对企业员工的责任以及对其他公民的责任等四大类。对消费者的责任,公司有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的责任,保护消费者权益;对投资者的责任,在现代企业尤其是股份制公司,必须对投资者的投资负责;对企业员工的责任,公司必须对企业员工负责,保障生产安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对其他市民的责任,着重体现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等等。二、政府公共伦理两种观点作为对象,政府是企业等社会组织或个人的公关目标,以“表达”诉求,展示自我,提高信誉度等,即“公关”政府;作为主体,政府是公共行为的施动者,是政府为了更好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运用传播手段与社会公众建立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持久联系,以便在公众中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理解和支持的活动,即政府“公关”。1. 公共伦理公共伦理,本质上就是公共生活的价值规范与取向。2. 基本内涵(1)主体方面所有参与公共生活的组织与人员(2)内容方面公共生活中的所有公共行为(3)目标方面核心要义在于维护公共利益(4)基本特征公共性、开放性、平等性、服务性……(一)政府公共伦理界定3. 政府公共伦理政府公共关系本质上是道德活动,具有伦理特质。由三部分构成:(1)公共伦理伦理意识公共管理主体的伦理准则意识、伦理责任意识和伦理目标意识(2)公共管理伦理行为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作风、公共管理效果等(3)公共管理伦理评价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依据一定的伦理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政治信念等对公共管理者的行为以及管理现状进行的价值判断。(一)政府公共伦理界定(二)政府践行公共伦理的必要性1. 政府角色的内在要求政府是公民权利让渡的结果,是公共意志的表达和公共权力的代理,必须处理好与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的关系。2. 公共伦理能够发挥重要作用(1)导向功能;(2)规范功能;(3)凝聚功能3. 政府公关实践存在伦理缺陷(1)诚信不足;(2)责任意识不强;(3)信息公开不够;(4)特权现象严重(三)政府公共伦理的具体内容1. 公益至上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制定公关方案、设计公关步骤、实践公关内容的时候,必须把公共利益摆在首位,不能把部门利益、小集团利益、个人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2. 诚实守信政府在实践公共关系时,做到言而有信,积极推进信息公开和沟通交流,积极履行治理职能,遇事不卸责、不推诿,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阳光”行政。3. 严肃责任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公共秩序的维系者、公共利益的整合者、公共伦理的示范者,要勇于承担职责。公务员作为公共职能的执行者,要履行行政义务、承担行政责任、维护公共利益。(三)政府公共伦理的具体内容4. 依法公关(1)养成法律思维,坚持一切按照法律规范办事,坚持法至上主义,表现为对法律最高权威的认同与服从,尤其在政府危机公关过程中,尽量避免过多的、不恰当的行政干预,坚持用法律说话、办事;(2)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从政府公共关系的视角出发也就要求完善与政府公关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条例等;(3)政府公关时“有法必依”,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遵守与公共关系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条文,不恃强凌弱,不以权谋私,不搞地方保护主义,拒绝特权。 三、新闻界的道德传播是构成公共关系的关键因素,新闻媒介则是承担传播职能的关键载体。一方面,它是组织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另一方面,又是传播、扩散组织信息的工具与手段。因此,新闻界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和纽带,在公关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坚守必要的道德。(二)媒体关系协调媒介关系,又称新闻界关系,是指组织与各种新闻媒介的关系,包括组织与非人格化的新闻机构(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杂志社等)的关系,组织与新闻工作人员(如记者、编辑等)的关系。良好的媒体关系需要做到:1. 了解新闻媒介和新闻传播活动的特点2. 尊重新闻媒介的职业特点和权力3. 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和工作关系4. 正确对待新闻媒介关于本组织的报道(三)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1. 定义所谓新闻职业道德,就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涵盖了新闻从业人员与广大受众、新闻从业人员与新闻媒介、不同新闻媒介之间的各种道德关系。2. 要求(1)坚持诚信为本(2)报道真实、客观(3)依法采编、制作和播放(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公共关系职业伦理及其特点四、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职业伦理1. 定义职业伦理,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相连的、具有自身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规范的总和。涉及两个层面:基础层面的职业伦理,指一定社会职业道德原则及其规范的抽象,是对各种职业道德的共性的概括;具体层面的职业道德,或称行业职业道德,是指以该社会一般职业道德为依据,并着重体现本行业或本职业特殊要求的职业道德。公共关系职业伦理就是指同公共关系活动紧密相连的、具有公关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规范的总和。(一)公共关系职业伦理及其特点四、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职业伦理(二)公共关系职业伦理的作用四、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职业伦理(三)公共关系职业伦理要求四、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职业伦理思考题简述公共关系与法律的关系。1公共关系实务中存在哪些法律问题?2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价值和内容3政府、新闻界和公关员分别应该遵循哪些伦理规范?4你认为新媒体给公共关系和法律、伦理的关系带来了哪些影响?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