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导论 会计信息系统基础知识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目录认知一 会计信息系统基本知识认知二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认知三 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总体规划及岗位分工认知一 会计信息系统基本知识(一)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在会计工作中,从不同的来源和渠道取得的各种原始会计资料称为会计数据,如某日仓库的进货量、金额,某日某产品的产量、费用等。按一定的要求通过加工处理的会计数据,称为会计信息。只有将会计数据进行加工生成会计信息后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为管理者所用。会计信息主要包括资产、负债信息,生产费用和成本信息以及利润实现和分配等信息。一、会计信息系统概念认知一 会计信息系统基本知识(二)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的各项活动都体现为对会计信息的某种作用:取得原始凭证,是信息的获取;原始凭证的审核,是信息的特征提取和确认;设置会计账户,是对信息的分类等等。会计工作过程是一个有序的信息输入、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信息处理任务,所有部分互相联系、互相配合,服从于一个统一的目标,形成一个会计活动的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就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就是以完成会计工作为目的的信息系统,也就是以输入、处理和输出会计信息为目的的系统。一、会计信息系统概念认知一 会计信息系统基本知识硬件硬件是系统中所有固定装置的总称。它是系统工作的物质基础,硬件设备一般包括数据输入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存储设备和输出设备。软件会计信息系统的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如Windows及网络操作系统、语言加工系统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主要包括通用应用软件和会计软件。人员一般指直接从事系统研制开发、使用和维护的人员。这些人员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系统开发人员,另一类为系统的使用人员。数据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向内部和外部提供会计信息。这些信息都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存放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组成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供会计信息系统处理、查询和输出。规程规程指有关会计信息化的各种法令、条例及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政府的法令、条例;二是系统运转的各项规定,如数据准备说明书等。二、会计信息系统构成认知一 会计信息系统基本知识一管理速度 精确二组织 方式共享 RPA三工具交互 分析四业财一体严密 规范及时性与准确性集中化与自动化内部控制更加严格人机结合的系统三、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认知一 会计信息系统基本知识(一)生命周期法(二)原型法原型法第一阶段:确定用户需求第二阶段:设计系统原型第三阶段:试用、评价原型第四阶段:修改和完善系统原型生命周期法第一阶段:系统准备第二阶段:系统分析第三阶段:系统设计第四阶段:系统实施第五阶段:系统运行、维护与评价系统开发适用于开发较大型信息系统适用于开发小型或需求不明确或变化软件四、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认知二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始于1979年。其主要标志是,1979年财政部支持并参与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会计信息化试点工作。1981年8月,在财政部、一机部和中国会计学会的支持下,在长春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这次会议成为我国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在这次会上提出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统称为“会计电算化”。随着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在全国各个领域的应用、推广和普及,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也得以迅速发展起来。通常认为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经历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和会计智能化三个阶段。认知二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一)会计电算化1.缓慢发展阶段(1982年以前)涉及的业务较为单一,最普遍的是工资核算的电算化。在这个阶段,由于会计电算化人员缺乏,计算机硬件比较昂贵,软件汉化不理想,会计电算化没有得到高度重视。2.自我发展阶段(1982年~1987年)1983年下半年起在全国掀起了应用计算机热潮,由于应用电子计算机的经验不足,理论准备与人才培训不够,管理水平跟不上,造成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出现许多盲目的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现象,浪费严重。3.普及与提高阶段(1987年~1997年)这一发展阶段主要标志:一是会计软件的开发向通用化、规范化、专业化和商品化方向开展;二是各级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加强了对会计电算化的管理,许多地区和部门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管理制度和会计软件开发标准;三是急于求成的思想逐渐被克服,失败和成功的经验给人们以启示。认知二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1.会计信息化产生阶段(1998-1999)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分会在1998年召开了“向ERP进军”发布会,改变了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功能以会计核算为主的局面,管理型软件开始受到企业的关注。1999年4月深圳市财政局和金蝶公司联合举办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中首次提出会计信息化概念。2. 会计信息化初步应用阶段(1999-2004)2000年用友公司推出了自己的网络会计软件服务,我国也开始进入网络财务阶段。由于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综合性管理信息化系统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对管理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和各项管理业务的协同性要求很高。3.会计信息化推进与发展(2005-2015)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颁布《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规范》,使会计核算软件进入标准化阶段,同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召开XBRL在中国应用与发展研讨会,拉开了中国会计信息化标准的序幕。(二)会计信息化认知二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触发了新的应用场景。德勤和Kira Systems2016年宣布将人工智能引入会计、税务、审计等工作中,随后以四大为代表的会计师事务所和以金蝶、用友、元年为代表的软件厂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财务机器人方案。(三)会计智能化认知二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向管理型快速发展向企业全面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向跨组织边界发展(一)(二)(三)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认知三 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总体规划及岗位分工明确会计信息系统工作的目标1明确会计信息系统建立的途径2明确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3明确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4一、会计信息化的总体规划认知三 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总体规划及岗位分工信息化主管系统维护员数据分析员软件操作员审核记账员基本工作岗位信息化会计岗位(一)(二)信息化会计岗位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岗位分工认知三 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总体规划及岗位分工明确软件的运行环境1会计软件安全可靠2了解软件公司的信誉和售后服务情况4软件的价格是否合理5会计软件实用性与先进性3在选购会计软件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三、商品化会计软件的选择认知三 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总体规划及岗位分工1234512345建立岗位分工制度建立操作管理制度建立硬件管理制度建立会计软件和会计数据的管理制度制定会计档案的管理制度四、会计信息系统的日常管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