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课前思考你所知道的会计处理工具有哪些?你知道计算机诞生在哪一年吗?你知道计算机最早在会计领域应用是处理什么业务吗?课程目标1)了解 ——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2)理解 —— 会计信息化的定义、特点和意义;3)掌握 —— 会计信息化软件操作方法;4)运用 —— 用会计信息化软件处理企业会计业务。导论 会计信息化认知项目一 单位会计信息化的开展项目二 系统管理项目三 基础信息设置项目四 总账系统项目六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项目七 期末处理项目八 会计报表系统项目九 会计信息化综合实训项目十 会计信息化仿真实训项目五 薪资管理系统导论会计信息化认知学习目标理解会计信息化的含义,了解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国内外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掌握手工会计与信息化会计的区别,熟悉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导论 会计信息化认知认知一 会计信息化基本概念一、会计信息化的含义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经济信息进行获取,并进一步加工、传输、应用,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实时、准确、完整的信息。“会计电算化”一词是1981年正式提出来的。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顺应信息社会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出新要求产生的。导论 会计信息化认知“会计信息化”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普遍性2.渐进性3.动态性4.集成性导论 会计信息化认知二、会计信息化的作用作用(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促进了会计职能的转变(二)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三)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四)促进了会计队伍素质的提高(五)为整个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六)促进了会计理论的研究和会计实务的不断发展导论 会计信息化认知认知二 会计信息化发展概况一、国外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二、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1954年10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第一次在计算机上计算职工工资,标志着计算机应用到了会计领域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利用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综合处理20世纪70年代,企业管理中全面应用计算机20世纪80年代,微型计算机进入了社会各个领域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在国际上广泛普及缓慢发展阶段(1983年以前)自我发展阶段(1983年~1987年)普及与提高阶段(1987年~1999年)向企业管理全面信息化发展(1999年至现在)导论 会计信息化认知三、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一)会计软件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二)向网络化方向发展(三)会计信息的报告向实时化、模式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四)会计软件由“手工型”向“智能型”发展主要包括:1234导论 会计信息化认知认知三 会计信息系统一、会计信息系统概况1.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在会计工作中,从不同的来源和渠道取得的各种原始会计资料称为会计数据◎按一定的要求通过加工处理的会计数据,称为会计信息。(一)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数据会计信息导论 会计信息化认知2.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会计工作过程是一个有序的信息输入、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信息处理任务,所有部分互相联系、互相配合,服从于一个统一的目标,形成一个会计活动的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就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导论 会计信息化认知(二)会计信息系统构成导论 会计信息化认知会计信息系统硬件软件人员数据规程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导论 会计信息化认知(三)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1.及时性与准确性2.集中化与自动化3.人机结合的系统4.内部控制更加严格特 点导论 会计信息化认知(四)手工会计与会计信息化的比较手工会计与会计信息化的比较(1)屏幕显示输出(2)打印输出(3)软盘输出(4)网络输出5.数据处理流程6.会计内部控制制度7.会计职能1.会计数据的采集(1)直接输入。(2)间接输入(3)自动输入2.会计数据的处理3.会计信息的存储4.会计信息的输出方式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第一阶段:系统准备,称可行性分析。第二阶段:系统分析。第三阶段:系统设计。第四阶段:系统实施。第五阶段:系统运行、维护与评价。第一阶段:确定用户需求。第二阶段:设计系统原型。第三阶段:试用、评价原型。第四阶段:修改和完善系统原型。生命周期法原型法导论 会计信息化认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