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平面镜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平面镜的反射原理和成像特点。掌握平面镜的应用,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解释物理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应用。2. 教学难点:理解平面镜的反射原理。三、教学准备平面镜、蜡烛、火柴、直尺、光屏等。多媒体课件,包含平面镜成像的示意图和解释等。四、教学过程【导入】(约5分钟)老师:大家看看我今天带了什么?(老师拿出平面镜)学生:镜子!老师:对,这是一面平面镜。我们每天都会照镜子,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能在镜子里看到自己呢?镜子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平面镜的奥秘。【新课讲解】(约35分钟)1. 平面镜的反射原理(约5分钟)老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平面镜的反射原理。请大家看屏幕上的示意图。(老师展示平面镜反射的示意图)老师:当光线射到平面镜上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学生:光线会被反射回去!老师:对!光线会被平面镜反射回去,这个现象叫做光的反射。而且,平面镜的反射有一个特点,就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镜面都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约10分钟)老师:接下来,我们要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请大家看我做一个小实验。(老师演示平面镜成像实验,使用蜡烛、平面镜和光屏)老师:大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学生:蜡烛的像在镜子里面!老师:对!蜡烛通过平面镜形成了一个像。而且,这个像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和蜡烛一样大小,和蜡烛到镜子的距离相等!老师:非常好!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就是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且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这个规律也叫做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3. 平面镜的应用(约10分钟)老师:了解了平面镜的反射原理和成像特点后,我们来看看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老师展示平面镜应用的图片,如:理发店的镜子、医院的检查镜、潜望镜等)老师:大家能想到的还有哪些应用呢?学生:家里的穿衣镜、汽车的倒车镜……老师:大家说得都很好!平面镜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4. 课堂小结(约5分钟)老师:今天我们学面镜的反射原理、成像特点和应用。请大家回去后复习今天的内容,并思考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与平面镜有关的现象。【课堂互动】(约5分钟)老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请大家分成小组,用平面镜和其他材料设计一个能够观察到自己后脑勺的装置。看看哪个小组的设计最巧妙!(学生分组进行设计,老师巡视指导)五、板书设计平面镜1. 平面镜的反射原理光的反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镜面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3. 平面镜的应用理发店的镜子、医院的检查镜、潜望镜等六、课后练习选择题1. 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像和物体大小不相等B.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不相等C.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D. 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2. 下列现象中,属于平面镜成像的是( )A. 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B. 在平静的水面看到岸上树的倒影C. 通过凸透镜看到物体放大的像D. 通过小孔看到倒立的像3. 一束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角为( )A. 30° B. 60° C. 90° D. 0°4. 一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填空题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和物体大小__________,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2. 当光线与平面镜成40°角入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3. 平面镜的应用非常广泛,请举出两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4. 一人身高1.6m,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______m,像到他本人的距离为__________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