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升华和凝华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实例。使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特点。使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在自然界和科技中的应用。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特点。2. 难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微观解释,以及与其他物态变化的区分。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碘升华凝华实验装置(包括碘晶体、烧杯、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等)。2. 多媒体课件:包含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动画演示、实验视频、相关知识点和练习题。四、教学过程【导入】老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熔化和凝固这两种物态变化。今天,我们要学习另外两种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现象呢?比如,衣柜里的樟脑丸会慢慢变小,冬天窗户上会出现冰花。学生:思考并回答,可能提到樟脑丸变小、冰花等现象,但不一定能准确说出是升华和凝华。老师: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新课讲解】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老师: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注意,这里说的是“直接”,也就是说没有经过液态。学生:记录定义,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2.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特点老师: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凝华过程会放出热量。这是因为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物质的微观状态发生了变化。我们来通过一个实验来感受一下这个过程。学生:观察碘升华凝华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老师: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加热碘晶体时,碘直接从固态变成了气态,这个过程就是升华。同时,我们可以感受到烧杯壁变凉了,这是因为升华过程吸收了热量。当停止加热后,碘蒸气又直接变成了固态碘,附着在烧杯壁上,这个过程就是凝华。同时,我们可以感受到烧杯壁变热了,这是因为凝华过程放出了热量。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特点。3. 升华和凝华在自然界和科技中的应用老师:升华和凝华现象在自然界和科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直接升华成气态二氧化碳,这个过程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因此可以用来做制冷剂。同时,干冰升华产生的气态二氧化碳还可以用来灭火。另外,在寒冷的冬天,窗户上的冰花就是凝华现象的一个例子。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尝试解释其原理。4. 升华和凝华的微观解释老师: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微观解释是:在升华过程中,固态物质的分子直接变成气态分子;在凝华过程中,气态分子直接变成固态分子。这个过程中没有经过液态分子。这是因为固态和气态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使得它们可以直接相互转化。学生:理解并记忆升华和凝华的微观解释。五、板书设计升华和凝华1. 升华:固态 → 气态(吸热)微观解释:固态分子直接变成气态分子应用:干冰制冷、干冰灭火2. 凝华:气态 → 固态(放热)微观解释:气态分子直接变成固态分子实例:窗户上的冰花六、课后练习选择题1. 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清晨草叶上的露珠C. 秋天,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D. 冬天,湖面结冰2. 下列关于升华和凝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升华和凝华都需要吸收热量 B. 升华和凝华都需要放出热量C. 升华是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D. 凝华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3.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升华吸热来解释的是( )A. 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人们常在运输箱中放些干冰B. 在北方地区,冬天使用地暖时,地砖温度上升,人感觉到很温暖C. 被水蒸气烫伤比被沸水烫伤更严重D. 夏天,人们常吃冰棒解暑4. 下列关于凝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凝华是指物质从液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B. 凝华过程中物质要放出热量C. 凝华现象在自然界中很常见,但在科技中很少应用D. 窗户上的冰花是凝华现象的一个例子填空题1. 升华是指物质从___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__态的过程,需要__________热量。2. 凝华是指物质从___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__态的过程,会__________热量。3. 干冰是__________的固态形式,它在常温下会直接升华成__________,这个过程会吸收大量的热。4. 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__________遇到冷玻璃直接凝华形成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