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声光热第3讲光的折射和色散透镜及其应用第二课时课件(共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声光热第3讲光的折射和色散透镜及其应用第二课时课件(共35张PPT)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光的折射和色散 透镜及其应用
(第二课时)
2022版课标要求 1.了解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2.探究并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3.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具有保护视力的意识。
近三年广东中考
考查情况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分值
2021年 作图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 3分
2022年 填空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 3分
2023年 实验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 5分
考点回顾
※考点梳理
考点四:凸透镜与凹透镜
1.中间   、边缘   的透镜叫凸透镜,如    (选填“远视”或“近视”)镜片是凸透镜。
中间   、边缘   的透镜叫凹透镜,如    (选填“远视”或“近视”)镜片是凹透镜。
2.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
3.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它折射后    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字母F表示;焦点到    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f表示。


远视


近视
会聚
发散
会聚
光心
考点五:生活中的透镜
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镜头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   、    的实像。
5.来自幻灯片上的物体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    、
    的实像。
6.放大镜所成的像是    、    的虚像。
凸透镜
倒立
缩小
倒立
放大
正立
放大
考点六: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7.物距用字母u表示,是指物体到   的距离;像距用字母v表示,是   到光心的距离。
8.(1)当u    2f时,2f>v>f,成     、     的
    像。
(2)当u=2f时,v    2f,成    、    的   像。
(3)当2f>u>f时,v    2f,成    、    的   像。
(4)当u光心

>
倒立
缩小

=
倒立
等大

>
倒立
放大

正立
放大

考点七:眼睛
9.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  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      上,形成    、    的
   像。
10.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将光会聚在视网膜   ,需要在眼睛前面放一个   透镜来矫正。
11.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将光会聚在视网膜   ,需要在眼睛前面放一个   透镜来矫正。

视网膜
倒立
缩小









※考点点拨
1.凸透镜的成像情况及应用概括(见下表)。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
正倒 大小 实虚
u>2f fu=2f v=2f(异侧) 倒立 等大 实像 测焦距
f2f(异侧) 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
u(1)焦点(F)是物体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2)两倍焦距的点是物体成放大的像与缩小的像的分界点。
(3)当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移动时,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是同方向的(物体向左移动,像也向左移动;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而且物体越靠近焦点,成的像越远离焦点,像变得越大;物体越远离焦点,成的像越靠近焦点,像变得越小。
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可以在光屏上呈现出来,也能用眼睛观察到,如小孔成像、照相机成像等;而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如平面镜、放大镜成的像,只能用眼睛观察。
3.影与像。
影是光在直线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黑暗区域,影比周围暗,它只能反映物体的轮廓,不能反映物体的细节。像是光经过光学元件而成的,它能反映出物体的细节。如手影、日食、月食是影,而倒影、电影、投影是像。
4.变大与变小是指后来成的像与原来成的像的比较;放大与缩小是指物体成的像与物体本身的比较;变大不一定是放大,变小也不一定缩小。
夯实基础
考点四:凸透镜与凹透镜 考点五:生活中的透镜 考点六: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2023·赤峰)如图所示,通过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观察窗外远处的风景,看到的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虚像
C
2.(2023·包头)如图所示,物理课上,同学们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物体,透过凸透镜不能看到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放大的像
D.倒立缩小的像
B
3.(2023·绥化)如图所示,小明通过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观察到邮票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像是实像
B.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15 cm
C.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5 cm
D.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30 cm
C
4.(2023·郴州)如图所示,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 cm,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B
A.当蜡烛放在图中A区域时,光屏应放在图中D区域才可能呈现清晰的像
B.蜡烛从图中位置逐渐远离透镜时,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C.若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则蜡烛可能放在图中B区域
D.若光屏上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蜡烛应该放在图中C区域
5.(2022·安徽)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0 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30 cm处,在凸透镜的另―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的
(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D
考点七:眼睛
6.(2023·仙桃)下图是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光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B.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像成于视网膜前
C.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D.为预防近视,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 cm左右
. . .
A
7.(2023·广西)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成像特点与眼睛的相同
B.此时“水凸透镜”的焦距为15.0 cm
C.调节“水凸透镜”的厚度可改变其焦距
D.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动
C
优化提升
1.(2023·黄冈)右图是超市安装的一种刷脸自助储物柜。某顾客站在屏幕前50 cm处,按下“存”按钮,屏幕上方的摄像头启动,出现人脸缩小的像,柜门打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该摄像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0.20 m
D.该摄像头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
2.(2022·苏州)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光具座上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如图放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B.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8 cm
C.先向右移动光屏,再移动凸透镜到某位置一定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D.只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放上远视眼镜可在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C
3.(2023·烟台)如图,光通过透镜会发生折射,请将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补画完整。
如图所示
4.(2023·苏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并将蜡烛烛焰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凸透镜的主光轴上,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
     。
光屏中央
(2)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部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列表中: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60 20 倒立、缩小、实像
2 30 30 倒立、等大、实像
3 20
4 10
①凸透镜焦距f=    cm;
②当物距u=20 cm时,像距v=    cm;
③当物距u=10 cm时,像的性质是        。
(3)图乙是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制作水球时呈现的情景,假设她稍向后远离水球,则她在球中所成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
60
正立、放大、虚像
变小
搏击中考
1.(2023·广东)小明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继续深入探究。选用表中某一规格的凸透镜做实验,调整好器材后如图1甲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凸透镜编号 焦距/cm 直径/cm
① 5 3.5
② 5 4.5
③ 10 4.5
④ 15 4.5
(1)光屏上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
(2)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烛焰的像如图1乙所示,此时将蜡烛向
   调节可以使烛焰的像移到光屏中央。
(3)小明选的凸透镜焦距为    cm。
实像

10
(4)小明将蜡烛换成F字光源,调整了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观察到清晰的像,如图2所示,则小明看到的像应是   (选填字母)。
(5)小明认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可能与凸透镜的直径有关。若要验证其猜想,则可在表中选取编号为    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验证。
D
①②
2.(2022·广东)如图所示,电子蜡烛的“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     立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_______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仅将凸透镜更换成另一个焦距相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镜,此时光屏上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对比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照相机
不变
3.(2022·广东)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射向水面O点,画出法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如图所示
4.(2021·广东)如图所示,蜡烛的烛焰中心A在主光轴上距凸透镜光心O二倍焦距以外。
(1)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图甲中标出A所成的像A'的大致位置。
(2)借助辅助线或光路图,在图乙中找到A所成的像A'的确切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所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