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第10讲浮力第二课时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第10讲浮力第二课时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浮力
(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 1.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2.了解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近三年广东中考
考查情况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分值
2021年 选择题 利用浮力判断水面升降 3分
2022年 综合题 浮力的应用 3分
2023年 无 0分
考点回顾
※考点梳理
考点三:浮力的应用与拓展
1.轮船漂浮时,F浮   G船。轮船的大小通常用     来表示。排水量就是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    。轮船由江河驶入海里,重力    ,浮力    ,轮船将    (选填“上浮”或“下沉”)一些。
2.潜水艇是靠改变      来实现浮沉的。
3.气球和飞艇是通过充入密度比空气   的气体来实现升空的。
=
排水量
质量
不变
不变
上浮
自身重力

※考点点拨
轮船的排水量是指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气球和飞艇,利用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通过改变气囊里的气体的质量来改变自身的体积,从而改变所受浮力的大小,以实现升降;密度计的原理是,浮力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小。
夯实基础
考点三:浮力的应用与拓展
1.潜水员逐渐从水里浮出水面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始终不变 D.先增大后不变
B
2.(2023·北京)小京洗水果时,发现体积较小的橘子漂浮在水面上,而体积较大的芒果却沉在水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橘子的密度等于芒果的密度
B.橘子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C.橘子受到的重力小于芒果受到的重力
D.橘子受到的浮力大于芒果受到的浮力
C
3.(2023·永州)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鸡蛋在甲液体中悬浮,在乙液体中沉底且对容器底有压力,比较甲、乙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和鸡蛋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甲、F乙的大小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F甲=F乙
D.F甲B
4.(2023·成都)图甲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其内部有两个气囊,主气囊内充满氦气(密度小于空气),副气囊内充有空气。当驻空的浮空艇要上浮时,排出副气囊内的部分空气,使浮空艇受到的重力    浮力,实现上浮。图乙是国产大飞机C919,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压强   ,机翼的上下表面形成压力差,使飞机获得升力。
小于

5.(2022·南充)某次军事演习中,执行深海作业的潜水艇悬浮在海水中(如图)。要使潜水艇下潜,应对水舱    (选填“注水”或“排水”),在下潜过程中,海水对潜水艇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注水
不变
优化提升
1.(2022·山西)如图所示,是南极海洋冰山的美丽景象。冰山实质就是海中漂浮的大块淡水冰。据科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山熔化,海平面升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冰山所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B.冰山所受的重力小于它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C.冰山熔化一部分后仍会漂浮在水面上
D.冰山熔化一部分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C
2.(2023·临沂)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质量相等但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甲、乙两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
B.甲容器中的液体的密度大
C.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
D.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
C
3.(2022·辽宁)2022年5月,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航母船“珠海云”号(如图所示)在广州下水。“珠海云”号排水量为2000吨,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    N,船上的无人机起飞后船身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无人机受到重力的方向    。(g取10 N/kg)
2×107
变小 
竖直向下
解:(1)由图甲可知,木块的重力G=3 N;图乙中木块为漂浮状态,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
F浮=G=3 N
(4)图丙中木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F浮1=ρ水gV排1
=1×103kg/m3×10 N/kg×5×10-4m3
=5 N
此时木块受平衡力,则有
F=F浮1-G=5 N-3 N=2 N
答:(略)
搏击中考
1.(2022·广东)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深潜器下潜深度已突破10 000 m,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取ρ海水=1.03×103kg/m3,ρ水=1.0×103kg/m3,g=10 N/kg)
(1)潜水艇活动的海水深度一般为300 m至600 m。它可以通过水舱排水或充水来改变      ,从而实现浮沉。
(2)深潜器可进入更深的水域,在10 000 m的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为      Pa。由于深海海水压强太大,深潜器实现浮沉的方法与潜水艇有所不同。
自身重力
1.03×108
(3)小明阅读资料后,利用如图的装置模拟深潜器在水中的运动过程。物体甲、乙由一条细线连接且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乙的质量为0.2 kg,体积为25 cm3,则乙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N,乙受到细线的拉力为     N。若剪断细线,甲将     (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此时甲所受浮力     (填字母)。
A.增大,且大于重力 B.不变,且等于重力
C.不变,且大于重力 D.减小,且小于重力
0.25 
1.75
上浮
C
2.(2021·广东)小明看到清淤作业人员正在将水塘底部的淤泥搬运到船上。他想:水面高度会变化吗?于是进行了探究:首先,将石块a和不吸水的木块b置于装有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然后,将石块a从水中拿出并轻轻放在木块b上,它们处于漂浮状态,则水面高度将(  )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无法判断
B
3.(2020·广东)受“曹冲称象”(如图1)的启发,小明在家利用量筒、碗、水盆和足量的水(密度为ρ水)、油性笔等,测量小玻璃珠的密度,如图2所示,实验步骤如下:(请将步骤④补充完整)
①如图甲,取一定数量的小玻璃珠放入空碗中,再把碗放入盛有水的水盆中,用油性笔在碗外壁上标记水面的位置;
②如图乙,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
③如图丙,取出碗中所有的小玻璃珠并放入量筒中,记下小玻璃珠和水的总体积V2;
④如图丁,将量筒中的水慢慢倒入水盆中的空碗内,直到标记处与碗外水面    ,记下量筒中小玻璃珠和剩余水的总体积V3。
相平
完成下列填空(选用V1、V2、V3和ρ水表示以下物理量)。
(1)小玻璃珠的总体积为V=     。
(2)小玻璃珠的总质量为m=      。
(3)小玻璃珠密度的表达式为ρ=      。
(4)在不改变实验方法的前提下,请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
               (示例:在同等容积的情况下换用碗口面积较小的碗)。
V2-V1
ρ水(V2-V3)
换用分度值更小的量筒(答案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