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第10讲浮力第一课时课件(共3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第10讲浮力第一课时课件(共37张PPT)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10讲 浮力
(第一课时)
2022版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并了解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近三年广东中考
考查情况分析 年份 题型 考点 分值
2021年 选择题 浮力的计算 3分
2022年 综合题 浮力的计算 2分
2023年 实验题 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6分
考点回顾
※考点梳理
考点一:浮力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方向     的浮力,大小等于它_____
            。这就是著名的         。用公式表示就是F浮=   ,其推导式是F浮=    =    。式中ρ液表示      ,V排表示         。
2.浮力的大小可以用称量法称出,即用        分别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和物体在水中的示数F示,公式表示就是F浮=
     。
竖直向上
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阿基米德原理 
G排
m排g
ρ液V排g 
液体密度
排开液体的体积
弹簧测力计
G-F示
考点二:浮沉条件
3.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如图所示),受到竖直向上的    和竖直向下的    ;请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
(1)当      时,物体会下沉。
(2)当      时,物体会悬浮。
(3)当     时,物体会上浮,直至物体浮出水面并浮在水面上(即    )时,    。
浮力
重力
(图略)
F浮﹤G
F浮=G
F浮﹥G
漂浮
F浮=G
※考点点拨
1.浮力的计算是重点,必须熟练掌握下列公式的计算:(1)F浮=G排=ρ液V排g。(2)F浮=G-F示。(3)F浮=G(漂浮或悬浮时)。其中G表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F示表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使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公式F浮=ρ液V排g中的ρ液是液体的密度,不是物体的密度。
(2)V排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一定是物体的体积。
(3)从公式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其他因素如物体的重量、形状、密度及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等都无关。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3.判断物体的浮沉。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一般会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如图所示):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浮力,另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物体在液体中是上浮还是下沉,取决于这二者之间的大小。
夯实基础
考点一:浮力 考点二:浮沉条件
1.(2022·江苏)下列有关中学生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3 s
B.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 km/h
C.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做的功约为2 000 J
D.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500 N
D
2.(2023·山西)妈妈生日那天,小梦给妈妈煮饺子时发现,当把饺子放入沸腾的水中后,饺子先下沉到锅底,过了一会儿又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下列分析(不考虑饺子的吸水性)正确的是(  )
A.饺子在下沉的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B.饺子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所受的重力
C.饺子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D.饺子在水面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C
3.(2023·陕西)如图所示的是我国055型万吨级驱逐舰“延安”号。该舰满载时,排水量约12 000吨,吃水深度6.6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排水量指的是舰船满载时排开水的重力
B.“延安”号漂浮在海面上,所受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C.“延安”号漂浮在海面上,所受重力小于浮力
D.“延安”号不与其他舰船近距离并排航行,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大
B
4.如图,重为5 N,体积为0.2×10-3 m3的物体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将它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g取10 N/kg)
2
3
5.如图甲所示,小聪课余时间用弹簧测力计做浮力实验。他用弹簧测力计挂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浸没在水中且不与容器壁接触,然后将其缓慢拉出水面,弹簧测力计示数随圆柱体上升距离的变化情况如图乙,g取10 N/kg,则圆柱体的重力为    N,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    N。
2
0.4
优化提升
1.(2023·金昌)2023年4月,我国东部战区组织了环台岛军事演习,这是对“台独”分裂势力与外部反华势力勾连挑衅的严重警告,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要行动。图为参加演习的我国辽宁号航空母舰,当战斗机从军舰上起飞后(  )
A.舰体略上浮,受到浮力不变
B.舰体略上浮,受到浮力变小
C.舰体略下沉,受到浮力不变
D.舰体略下沉,受到浮力变大
B
2.(2023·株洲)取一根木棒,在它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它竖直立在液体中的漂浮情况如图所示。设密度计在甲、乙两个烧杯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个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则(  )
A.F甲>F乙 B.F甲C.ρ甲>ρ乙 D.ρ甲<ρ乙
D
3.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N。
(2)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3)由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4)由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
1
B、C(或B、D)
C、D
(5)由D、E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_______    有关。
密度
4.测量不溶于水的新型合金材料密度。
(1)小明拿来一个弹簧测力计,如图甲所示在没有挂重物时,已产生
    N的读数,应将指针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进行调零。
0.2

(2)小磊将材料用细丝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大小为   N。再将材料全部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由此,小磊得出材料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
    N。
(3)若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可以计算出材料的质量m=
     kg,体积V=       m3(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并由此算出材料的密度ρ=         kg/m3。
4.2
2.0
0.42
2×10-4
2.1×103
(4)小明提出若取g=9.8 N/kg,会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而小磊认为无影响。
你认为    (选填“小明”或“小磊”)的说法正确。
小磊
5.(2022·成都)小虹利用弹簧测力计、实心圆柱体物块、烧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虹提出如下猜想,设计并进行了实验。
猜想a: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b: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c: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1)小虹确定了测量浮力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先测出物体的重力G,接着将物体浸入液体中静止时,读出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F拉,可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其测量原理利用了    。
A.F浮与G是一对平衡力 B.F浮与G是相互作用力
C.F浮与F拉是相互作用力 D.F浮、F拉和G是一组平衡力
D
(2)小虹的操作步骤及测量数据如图所示。
由测量数据可得:B步骤中圆柱体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   N。
(3)分析图中A步骤与     步骤的数据,可以验证猜想a是错误的。(填出步骤的序号)
(4)进一步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之后,利用图的测量数据,还可以计算出其他一些物理量(水的密度已知)。下列物理量中不能计算出的是    。
A.物块的体积   B.物块的密度  
C.盐水的体积  D.盐水的密度
0.4
C、D
C
6.(2023·枣庄)用弹簧测力计挂着一个长方体金属块,沿竖直方向缓慢浸入盛有适量水的圆柱形平底薄壁容器中,直至完全浸没(水未溢出),如图甲所示。通过实验得出金属块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与其排开水的体积V排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金属块的质量为0.4 kg,容器的底面积与金属块的底面积之比为5∶1,ρ水=1.0×103kg/m3,g取10 N/kg。求:
(1)金属块所受的重力。
(2)金属块的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为2 cm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金属块刚浸没时,金属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4)金属块浸没后与金属块浸入之前比较,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多少。
解:(1)由题意可得,金属块受到的重力
G=mg=0.4 kg×10 N/kg=4 N
(2)由题图乙可知,当h=2 cm时,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20 cm3=20×10-6m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
=1.0×103kg/m3×10 N/kg×20×10-6m3
=0.2 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拉=G-F浮=4 N-0.2 N=3.8 N
(3)由题图乙可知,当h=5 cm时,金属块刚好浸没,即金属块的高度为5 cm,此时金属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ρ水gh
=1.0×103kg/m3×10 N/kg×5×10-2m
=500 Pa
搏击中考
1.(2023·广东)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线、    和分度值。调零时,弹簧测力计应在    (选填“竖直”或“水平”)方向上调零。
(2)如图甲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高为6 cm的长方体物块(可塑),测出重力。将它缓慢浸入水中,记录悬停在A、B、C、D、E这五个位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深度h。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物块所受浮力F浮随h变化的图象。
量程
竖直
(3)分析图象可知:浸没前,h增加,F浮    ;浸没后,h增加,F浮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把此物块捏成高为6 cm的圆锥体,重复上述实验。两次实验所得的F浮随h变化的图象    (选填“相同”或“不同”)。
(5)若继续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还需添加一种材料:        。
变大
不变
不同
不同密度的液体
2.(2021·广东)游泳时佩戴游泳圈是防止溺水的有效方法,质量为50 kg的小蓉佩戴游泳圈后,能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游泳圈对她的作用力大小最符合实际的是(  )
A.5 000 N  B.500 N 
C.50 N  D.5 N
C
3.(2020·广东)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着正方体物块缓慢浸入某未知液体中,物块受到的拉力F与其下表面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物块受到的重力为    N。物块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时其下表面浸入的深度为    cm。未知液体的密度为     kg/m3。(g取10 N/kg)
15
10
0.9×10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