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浸出制剂的制备 课件(共13张PPT)-《药剂学》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浸出制剂的制备 课件(共13张PPT)-《药剂学》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第三章 浸出制剂
第三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第三章 浸出制剂
一、药材预处理
(一)药材的品质检验
1.药材来源与品种的鉴定
2.有效成分或总浸出物的测定
3.含水量的测定
第三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二) 药材的炮制
增效、减毒或改变药性等作用
(三)脱水或脱脂处理
促进浸润与渗透药材组织,提高提取效果
(四)药材的粉碎
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
二、常用浸出方法
(一) 煎煮法
第三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特点
1.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较稳定的药材。
2.经济方便,但后续处理麻烦,容易霉变。
3.注意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浸泡时间、提取容器。
注意
事项
二、常用浸出方法
(二) 浸渍法
冷浸渍法和热浸渍法
第三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特点
1. 简单方便耗时长,浸出不完全。
2. 多用蒸馏酒、乙醇浸渍药材, 注意密封。
3. 适用药材的范围。
注意
事项
二、常用浸出方法
(三) 渗漉法
单渗漉法、重渗漉法、加压渗漉法和逆流渗漉法等
第三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特点
1.适用于高浓度浸出制剂的制备,亦用于提取贵重药材、毒性药材、有效成分含量低的药材。
2.溶剂多为水、酸液、碱及不同浓度的乙醇。
3.药材须粉碎成粗粉,注意关键操作,具有 较好的浓度差。
注意
事项
二、常用浸出方法
(四) 回流法
第三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特点
1.回流法 溶剂用量较少,但连续加热,浸出成分受热时间长。
2.连续回流浸提法 溶剂用量少可循环利用,提取效率高,但加热时间长。
3.注意溶剂量、提取时间、加热温度、防止爆沸等。
注意
事项
二、常用浸出方法
(五)水蒸气蒸馏法
共水蒸馏法、通水蒸气蒸馏法、水上蒸馏法
第三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特点
1.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与水共同蒸馏。
2.适用于挥发性、难溶于水、与水不发生反应、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天然药物成分提取。
3.一般需将馏出液进行重蒸馏或加盐重蒸馏。
注意
事项
1.沉降分离法 固体物与液体介质密度相差悬殊,固体物靠自身重量自然下沉,用虹吸法吸取上层澄清液。
2.滤过分离法 固-液混悬液通过多孔的介质,使固体粒子被介质截留,液体经介质孔道流出。
3.离心分离法 利用混合液密度差采用离心力来分离料液。
第三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三、浸出液的分离与纯化
(一)浸出液的分离
1.水醇法 不同极性成分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改变了溶剂体系的极性,使杂质的溶解度降低生成沉淀,过滤除去。
2. 酸碱法 根据酸(碱)成分与碱(酸)试剂反应成盐而溶于水,再加酸(碱)试剂反应重新生成游离酸(碱)从溶液中又析出。
3.盐析法 加入大量的无机盐,使高分子物质表面电荷被中和以及表面的的水化膜被破坏,使其的溶解度降低沉淀析出。
4.絮凝法 在混悬的中药提取浓缩液中加入一种絮凝沉淀剂以吸附架桥和电中和方式与蛋白质、果胶等发生分子间作用,使之沉降。
第三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三、浸出液的分离与纯化
(二)浸出液的纯化
四、浸出液的浓缩
(一)影响蒸发的因素 
第三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1.液体蒸发面积 用广口蒸发锅以加快蒸发,还可采用沸腾、薄膜、喷雾等蒸发方法。
2.液体实际蒸气压 采用吹散(如电扇、排风扇等)、吸除或冷凝等方法加快蒸发。
3.液体表面的压力 采用减压蒸发可加速蒸发,又可降低溶液沸点,防止有效成分受热破坏。
4.液体静压力 克服的办法是加大蒸发面积,采用沸腾蒸发、薄膜蒸发。
5.传热系数 加强搅拌,定期去除沉积物,改进浓缩设备减少各部分热阻。
四、浸出液的浓缩
(二)浓缩方法与设备 
第三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1.常压浓缩 浓缩温度高、速度慢、时间长,药物成分易被破坏。
2. 减压蒸发 温度低,蒸发速度快,可减少或避免热敏性成分的分解,增大传热温度差。
3.薄膜蒸发 浓缩速度快,受热时间短,不受液体静压和过热的影响,有效成分不易破坏,在常压或减压状态下可连续操作,浓缩效率高。
4.多效蒸发 由两个或多个减压蒸发器串联而成的浓缩设备。
小结
1.常用的浸出方法有: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2.影响浓缩的因素包括:液体的蒸发面积、液体的实际蒸气压、液体表面的压力、传热温度差、液体静压力和传热系数等。
3.常用的浓缩方法有:常压浓缩、减压浓缩、薄膜浓缩和多效浓缩等。
第三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